2012-08-03
时间:2012-08-03
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城市养育了全球约一半的人口,却消耗了占全球使用量60%的能源。
城市化的很多问题——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服务配套和经济发展,都与能源消耗有关。
在新兴经济体,城市对商业化供应的能源消耗量往往超过农村地区。城市居民更有可能获得电力供应、拥有高耗能的消费品并在需要用电的场所工作。
在农村,利用柴火和动物粪便等生物质来生活做法和取暖的情况,往往比城市里普遍。因此,农村能源消耗总量通常更高。但在城市,人们对煤炭、天然气和电力这几种形式的能源需求量最大。在中国,城市人均商业化供应的能源消耗量是农村的两倍。
在发达经济体(包括美国和欧盟(EU)),情况恰恰相反——城市往往是能源消耗最少的地方。在美国,农村居民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比城市居民高出12%。郊区居民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比城市居民高出20%。
解决城市能源供应难题,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景,同时在全世界面前为应对能源短缺起到示范作用。
尝试解决这一难题的例子显示,有必要进行经济、社会以及技术上的创新。可以创造重大变革的技术往往已经存在,重要的是找到方法,对技术进行足够大规模的利用。 Proterra生产的电动公交车,就是一个技术创新的例子。该公司生产的EcoRide电动公交车,车身和车辆系统与传统公交车截然不同,配备了突破传统的钛酸锂电池。
肯尼亚的“社区炉灶”(Community Cooker)是一种以极高的温度(超过800摄氏度)燃烧废物的炉子。高温燃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和灰尘的产生。贫民区居民可以搭建这样的炉子并自行维护和修理。如今,肯尼亚许多贫民区居民已经用上了这种炉子。
在努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东京和休斯敦采取了迥然不同的方法。
日本首都东京推出了世界第一个城市级碳排放“限额与交易”(cap-and-trade)计划,要求各工商业大楼要不就进行能效改革,要不就购买碳排放额度。该计划于2010年推出,代表日本政府自2002年起提高能源效率的努力达到一个高峰。
在休斯敦,能效计划是自愿参加的。休斯敦市长发起的“绿色办公室挑战”(Green Office Challenge)项目,利用该市企业的好胜心,促使它们争相减少能源使用。项目优胜者仅有的奖赏就是政府的认可,可能还有一点现金奖励。
经济发展将带来越来越多“标准化”城市,但休斯顿的做法告诉我们:眼前种种困难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同时,解决办法仍然是多么的五花八门。
来源:四川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