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研究
- 项目基金:本文为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南京市规划局的合作课题“南京城市空间特色”的部分成果。
- 作者简介:段进,教授,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邮编:南京,210096。
- 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规律与调研分析
- Recogni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Urban Space Characteristics
- 浏览量:
- 段进
- Duan Jin
- 摘要: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空间特色的衰退及对其简单化的认识问题,论述了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规律,强调应通过调研确定一个城市的空间特色,并结合南京实例,提出了调研分析方法。 - 关键词:
空间特色认知规律;调研分析;综合评述; - Abstract: Being directed at the problem of recognition of urban space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cognizant process, emphasizes the investigation.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Nanjing, 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 Key words: recognition of sp-ace characteristics; investigation; comprehensive appraisement
- 1 如何认识城市空间特色
城市特色是个貌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任何一个人,对生活在其中或游览过的一个城市,都能够描述出几点感触较深的特点。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北京是个文化古都,天安门是其代表;上海是个国际大都市,外滩是其特色。用一个城市独有的、居于明显地位、能为大家观察到的典型特点来代表这个城市,符合人们的日常习惯,可以认为这就是城市的一部分特色。
但我们却不能把文化古都、国际大都市,天安门、外滩就说成是北京、上海的城市特色,因为这样一来就把一个复杂的、具有丰富内容的问题简单化了。城市因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各异,造成了彼此之间的差别,如果我们把空间特色仅停留在功能与性质的不同、形式的差异、局部的特点甚至标志性建筑物上,那么只不过对客观现实作了简单的局部判断而已。如何才能全面认识城市空间特色?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三个方面。
首先,城市特色的整体性。城市是由人和物的各种关系共同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城市在其内外部各种关系相互作用之后所形成的环境总和。根据这种认识,所谓城市特色,很自然是说城市各方面的整体特色,而不仅是城市的物象特征。因此,城市特色是构成一个城市的社会和物质环境的总特征。为了不包罗万象无从入手,所以我们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看城市特色,那么它应是明确的限定在城市有形的和物化的要素范畴之内,即城市特色中自然要素的有形要素,人文要素中的物化要素(见图1)。尽管我们对研究的对象作了限定,但它们之间仍是密切相关,内外各种关系相互作用。
其次,特色构成的层次性。空间特色的构成正如一篇文章的主题需要词汇、语句与结构的共同描写。单一特色元素只不过是词汇。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巴黎的凯旋门等,它们在城市之中做为一个单一的元素并不能代表整体。
语句层次则由诸多要素构成了一种拓朴结构,要素之间较统一协调,通常是指一片区,一条街道等。如古城传统居住区,它由传统民居、街道、绿化等等多种要素按某种构筑方式共同组成。
结构层次是由多种单一元素和成组的元素根据某种法则所组成的整体篇章。例如中国古代典型都城布局。它由居中的皇城,正南的大道构成了城市的中轴线,通过南北和东西方向的街道构成了方格网状的城市布局,形成一种完整的中国都城布局特色。三种分类存在着层层递进的关系。当特色词汇逐步上升到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时,才能真正地形成城市空间的特色,它的整体效果将得到有力地加强。
第三,空间特色的审美性。城市空间特色作为城市特色的物化形式和显相形态,从人的认知角度分析,它是城市在外部形象上所具有的特殊性,因此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使之感兴趣的某些感性特征,而不是指各个城市在功能性质上的差异特征,其重点是针对人们审美经验而言的审美特征的差异性,是每个城市在其空间形态上所反映出来的独特审美属性。
具体到某一城市,我们如何才能把握以上特性,确定该城市的空间特色,仅通过简单的推理或判断难以获得。这与人对空间特色的认知特点相关。
2 人对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特点
人是城市空间特色的创造者,又是特色信息的接收者,人对城市空间特色的感受是通过人的认知而产生的,因此研究人的认知特点十分重要。归纳起来,应是以下几个方面:
2.1 审美的参与性
对城市空间特色的审美欣赏与其它艺术欣赏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人们对城市特色的认识与欣赏是始终参与到城市生活之中的。这种参与性表现在人们既是城市特色的欣赏者,同时又是城市特色语言的创造者、使用者和维护者。这种参与性使得一些城市设计一经建成,便开始了对它们的改造活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特色是一种大众的语言,城市市民是城市特色创造与维护的积极参与者,特色语言必然是社会认同的地方特色和公众参与的长期过程,它与当地的经济、文化、艺术和习俗活动等密切相关,而非单纯规划与设计的成果。
2.2 感知的差异性
我们知道,对于事物的观察与认识存在着一个主观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与认知者的知识结构和以往经验等相关。
对于一个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同样地也带着这种主观性:当一个西方人来到北京,他会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做为自己认知的“背景”,而突出北京城的历史文化古迹,认为北京的主要特征是文化古城。而对于一个来自国内乡村的人也许会强烈地感受到现代化的气息,将现代化高楼、街道等视为特征,将北京的城市特色认识为现代化的代表。
人们心中已经存在的认知模式是一个人认识城市特色的内在因素,它左右着个体对城市特色的认识,而这个内在因素是他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包括所受的教育、文化程度,对科技知识的掌握,还有他所成长的社会环境以及他所认识到的城市等等因素。
正是由于个体认知的主观性,带来了个体对城市特色认识的片面性。因此,对城市空间特色的确认,我们应该更加强调大众的认同,注重“集体无意识”和公众的“约定俗成”。
2.3 阅读的片段性
人们对城市的认识不同于在音乐厅中欣赏音乐,或者在画廊中看美术作品那样全神贯注地整体地、全面地欣赏,人们认知城市空间特色是通过视、听、嗅、味、触等多种感觉器官,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步对城市特色信息进行接收。因此,这里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的,即一个人运用自身的感觉器官来认知城市特色;另一种是间接的,是通过其它的辅助方法来达到认知,如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等手段来帮助我们了解认识一个城市的特色。由于参与的局部性,所以对个体而言,人对城市空间特色的认识总是片段的。空间特色的认知是先有片段而后有整体。
2.4 认知的过程性
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知,需要有渐进的过程。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对城市特色的认识将会出现变化,这种变化是两方面的。
一方面,城市特色的认识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深加强。久居一地的老市民,他能体察出城市中许多深层的内涵,通过城市的许多细微部分,讲述城市的历史典故。随着时间的增进,深入地了解城市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各个层面。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对城市特色的认识反而会变得淡泊,正如“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当我们新到一地,会对那里的环境产生较强烈的感受。
所以,由于人的以上认知特点,城市空间特色不是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和主观判断来确定的,任何专家和个人由于认知的过程性特点、参与的程度不同、心理结构与知识背景不同以及阅读城市片段的不同,他们都不能完整地评价城市空间特色。空间特色是一种广大市民的“集体无意识”和公众“约定俗成”,只有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才能确定。
3 城市空间特色的调查研究
城市空间特色的调查主要通过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空间解析方法。内容包括问卷法、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空间解析法、对比法等,最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出较为全面和客观的判断,为下一步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加强空间特色和发展完善特色打好基础。
3.1 问卷调查
问卷法是现代社会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特别是在调查研究中,它的使用更为普遍,城市特色的研究涉及广大市民行为活动与审美心理,因此问卷调查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南京城市空间特色课题中,问卷表格的设计采用了自填问卷的方式,由规划局协助分发到设定的对象之中,用于调查公众对城市空间特色的态度与建议。
表格制作根据调查的研究对象分群体与个人两种调查形式。对个人调查,我们制定明确的问卷表,其内容包括选择题、提议题、简单绘图题、被调查者本身情况等。
对群体的调查,主要指对相关单位的意向及基本情况调查。如对规划局、文物局、旅游局、园林局、区、县政府等。主要采用问答形式,由政府主管部门下发。
问卷调查的目的是进行较全面的公众意向调查,因此调查的对象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应包括新市民、老市民、外地游客等,同时注意工、农、商、学、兵、管理层等各种职业的兼顾,发放的范围我们选择了旅游局、城南建邺区、城中鼓楼区、城南江宁区、城郊栖霞区共发放表格2500份,回收1500多份,回收率60%。
3.2 文献法
文献法是通过对已有的相关历史档案、文史资料、论文报告以及规划与设计方案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综合分析。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对查阅的相关资料、文献档案等进行总结分析,掌握了以往关于南京城市空间特色研究的“山、水、城、林”定位和研究的深度、背景情况等,同时也了解到以往规划设计与建设对南京城市整体特色的重视不够以及其它相关问题。
3.3 访谈调查
访谈调查是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有经验并具影响人员的访谈,我们采用了社会学中无结构式访问的重点访问和座谈会两种方式。同时还由规划局主持召开了一次热心市民公众参与座谈会。在这些访谈与座谈中,通过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使我们在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针对具体问题更深入了一步。这主要是访问的对象所具有的专长背景以及访问内容的针对性,加上访问的形式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相互讨论,相互作用的结果。
3.4 观察法
观察法是一种搜集城市空间特色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直接感知和直接纪录的方法,获得由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所决定的一切有关的空间现象和社会行为的信息。
本次课题研究采用了实地观察的非结构式局外观察法。课题组人员对南京的街道、广场、建筑、河流、山体、标志物、景点以及公众对其印象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观察。如:对居民在城市广场中使用活动情况的调查与观察,对旅游者选择景点及拍照取景的调查等。
3.5 空间解析法
空间解析法主要是通过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形态、结构、肌理与意义等的系统分析,以城市空间规划与设计专业者和研究者的视角对城市空间特色的形成、发展与规划进行全面的解析。空间解析的途径是专业工作者与专家运用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与规划理论对城市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进行分析。
如空间形态的历史分析:南京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十朝建都。城市的形态多次发生跳跃性的变化,几次完全毁坏了上一朝代的城市,但仍然留下了许多痕迹。当今城市形态中保留最多的是明代的整体格局,和历代形成的三条轴线。这些都反映了南京城市空间特色的深层次的历史文化特征。
再如空间发展的规划分析:南京是我国较早注重现代城市规划的城市之一。1928年,聘请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使主其事”,吕彦直为助手,出谋策划完成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规划,到目前的1991-2010年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观念、方法上都有不少变化。这些变化过程对城市建设和特色的形成都发挥了系统性的作用。
3.6 类比研究
城市空间的特色强调的是个性特征,这种特征来源于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科技水平、城市性质、建筑风格、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要素的体现。对于具有相近要素特点的城市进行类比研究,有利于我们找出差异,得到有益的启示,强化我们城市空间特色的规划与设计。例如:中国城市苏州与意大利的威尼斯虽然同为水乡城市,但它们所具有的特色是绝然相异的。威尼斯富于变化的城市轮廓线和强烈的色彩对比以及浓烈的意大利文化,使你感到浓妆艳抹、热情奔放、性格开朗、生机盎然。而中国的苏州城,给人的印象则是一个温文尔雅、素静而秀美的形象,舒展的轮廓线和白粉墙、小青瓦展示了小桥流水不施粉黛、含蓄而富有朴素之美的魅力。
4 南京城市空间特色课题研究结论
关于调查研究,由于人对城市空间特色认知的特殊性,只通过简单的感性认识和推理判断是不够的,深入和全面的调查研究是必须的。同时还必须以科学研究的实事求是态度对待调查研究的结果。课题开始时我们企图回避“山、水、城、林”四个字进行新的“创新”。随着调查分析的深入使我们认识到,科学研究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前人的研究并不一定都是错的,换一种说法并不是创新。重要的是需要继续深入的研究,停留在一个说法和口号层面并无实际价值。所以我们在进一步论证南京“山、水、城、林”特色要素的基础上,对山、水、城、林的内涵、概念以及人的认知进行了新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对四个要素结合后的城市空间结构特点、环境特点、尺度特点、人文特征等进行了研究。
关于空间特色,不能停留在对客观事物外部现象的简单判断,而应研究其深层内涵和构成规律。例如南京的城市空间特色应既包涵山、水、城、林特色要素,也包涵风格风貌、空间形态等人文要素;既包涵以往历史积淀形成的传统空间特色,也应包涵对未来空间特色潜在发展的预测,所以我们把南京城市空间特色以简练的字句表述为:“山水聚势,城林守形,文华荟萃,居所怡然。”
关于规划设计,研究城市空间特色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城市建设,在对城市空间特色做出正确判断的同时,还应对以往的规划与建设做出一个正确的剖析,并对以后规划设计做出设计导则。在南京城市空间特色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加强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空间特色的规划,我们认为总的原则可以归纳为十六个字“保护山水,发展城林。构筑系统,强化标志”。具体设计方法是:通过保护山形水态的格局,设立自然山水的保护面达到维护自然山水的永恒性;通过保护绿色林荫道体系,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达到城林文化的延续;通过强化城市标志与特色意义,如:加强入口景观、对景标志、特色区域、重点环境等空间环境的特色系统设计以及建筑风貌的控制,进一步强化城市空间的整体特色。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