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社会问题
- 作者简介:纪晓岚,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邮编:大连,116025。
- 试论城市环境的影响与作用
- Influences and Effects of Urban Environment
- 浏览量:
- 纪晓岚
- Ji Xiaolan
- 摘要:
文章揭示了城市环境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特征,论述了城市公共环境的作用,城市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文章进一步研究了城市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城市环境对人的生理影响。最后,对城市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目前城市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环境的变化不仅不能满足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的发展,偏离了人的需要轨道。文章指出,城市环境建设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不能完全按商业化环境思路来构筑城市环境。 - 关键词:
城市环境;心理影响;生理影响;人的需要; -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environment, approaches the psychological and bionomic effects of urban environment upon human be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environment should not only satisfy human\'s mental demands.
- Key words: urban environment; psychological effect; bionomic effect; human needs
- 城市环境主要指人工环境。人工环境又分为有形环境(物化环境)和无形环境。有形环境包括:建筑物、雕塑、广场、公共设施、人工景观、人工绿地,花园等。无形环境包括:广播、电视、传媒、文化艺术活动和各类群体社会环境等。城市环境在于以固体的物化环境来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并将时代的主题思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表现和运用于城市的构筑物之中。
城市环境具有不同的表象特征,其中包括经济性特征、政治性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城市环境的经济性特征表现为: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具有间接经济效益的公用设施的非排它性、共享性,即“白搭车”。城市环境的政治性特征表现为:平等性、公正性,可使城市里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城市环境的社会性特征表现为:为人们的交往提供场所,满足人的各种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使人完成由自然生物人向社会人的全面转变。
城市环境形成的主要困惑在于,历史发展中的经济水平差距而造成的目标非统一性、当代人之间行为的非一致性和当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非连续性。(1)这种非统一性表现为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经济和社会差异体现在城市之中,当代人往往希望按自己的意愿去改变生存环境,需要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留或重建中作出艰难的选择,从而体现出当代人与上代人之间对生存环境、设计观念的非统一性。(2)非一致性表现在当代人之间个人或部分人的利益与全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每个人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而忽视了全体人民的发展需要,而整体利益也难以使每个人利益都得到满足。往往出现个人的有意识性行为造成了整体无意识(各行其事)行为的盲目混乱状态,从而体现出当代人之间行为的非一致性。(3)非连续性表现在当代人要控制自身欲望和需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保护土地和自然资源以便后代人使用,但当代人的需要结构尚处于永无止境地调整与发展之中,无法明确考虑到下代人的需要目标和愿望,从而产生当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非连续性。
从城市环境与人关系的形式看,可分为单向式环境特征和双向式交流环境特征。单向式特点为无对话形式,即具有非对称式的交流特点:一方被动接受另一方的传播。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信息、文艺团体演出、电影戏剧。这种形式具有广泛性,可参与性、无偿性与有偿性结合,多种选择性。双向式特点为对话形式,即具有对称的面对面的交流特点。如:大众体育和文艺活动,各类节日所举办的群众欢庆活动,广场和公园所举办的游乐等活动。
1 城市环境的性质
1.1 城市公共有形环境的作用
公共有形环境指人的视觉所能看到的有形物体。空间环境如:建筑、广场、公园、人工景观、各类公共公用设施、社区设施和住宅设施等。可将城市有形环境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1 暗示作用
城市环境用非语言的直观形式作用于人的视觉,使人产生意识、思想和联想,进而达到暗示作用。暗示为心理学术语,可分为物体暗示、语言暗示和动作暗示。而城市有形环境则具有明显的物体暗示功能。如将商业区建在最繁华的市中心,暗示人们积极消费,满足其物质生活需要。在一些公共场所不设座椅,暗示人们不要长久停留。
1.1.2 感化作用
以各种公益性的有意义的方式去营造有形物体,对人的心理产生健康的积极的影响与作用。如:名人雕塑、英雄纪念碑、历史博物馆、历史遗存、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碑。也可利用动物或植物表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共存、密不可分等深刻的含义。
1.1.3 启示作用
由于城市有形环境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以及单向性特征,可使各种文化层次的人都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式的状态。这种教育方式与学校书本和家庭教育都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它具有潜移默化的启示作用,可使人逐渐地领悟到环境形式的深刻的内在含义。充分利用有形环境来教育人,可不必考虑时间、地点和教员。但可以有针对性,例如在儿童聚集场所多采用画面式的知识性、科普性教育形式;在一些公共场所(公交车、火车、广场、商场)则多进行伦理道德和法规的教育宣传。
1.1.4 警示作用
这种方式在于向人们提示事故后果和危害,将危害社会的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中。例如对火灾、交通事故、犯罪行为、违反公共道德行为等进行警示,采取的手段尽量做到可观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如在事故多发地带提出警示,在火灾易发场所提示不要吸烟,在海边提示注意安全等。警示还包括正面的提醒,如遇到罪犯时自卫和见义勇为,在别人困难时给予帮助,对正义的和有益的行为给予称赞等。
1.2 城市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1.2.1 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生理影响、精神影响、社会影响。人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自己居室中度过,居室的空气、日照、温度、噪声、光线以及水、电、煤气、供暖等都直接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此外,住宅的各类生活设施也与人生存有直接的关系。家庭对人的精神影响,包括电视等媒体和娱乐的形式,父母的言传身教、亲人对子女成长的影响等。邻里和住区内各种群体活动对人的影响,如过多的噪音和吵闹声、音响声或麻将声都可影响人的休息,对人的精神产生不良作用。家庭对人的社会影响,包括各种社会因素对家庭环境的侵入和渗透,如通过广告、信息、网络和报纸等进入家庭,或通过与外人的直接接触所得信息进入家庭渠道。家庭环境与人的成长的关系最为密切,但是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尤其是社会和精神方面的影响对儿童的一生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2.2 学校环境对人的影响
学校环境对人的影响有两个方面:校舍环境对人的影响,群体环境对人的影响。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2年至16年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但是,目前城市的中、小学校舍,却是各类建筑中质量与造价较为低廉的。学校地址的选择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但有的中、小学却建在闹市区或交通干线旁,学生既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也没有宽敞的游戏场地。其次是教室条件对学生的影响,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而教室面积却没有变化。学生的就餐环境、课间休息环境以及校园环境都未能充分考虑青少年发育成长的需要。中、小学校缺乏各类文化活动设施,没有图书馆、阅览室和课外活动试验基地。这些有形环境所起到的启示和感染作用,是书本所取代不了的。群体的社会影响,包括教师和同学及学生家长的影响;而种种非书本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尚未能得到相应的重视。
1.2.3 工作环境对人的影响
人的一生大约有30-40年的工作年限。网络社会的来临可能会改变工作地点。部分人实现家庭办公,但有些行业的从业人员仍要去工作单位上班。工作环境对人的影响最容易被忽视。工作单位将人设计成为职业人、组织人或企业人、经济人,但对工作人员自身的生理需要却考虑不周:没有充分考虑到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日照、光线和温度,以至患上职业病;其中噪声、污染和无健康保护措施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影响更为严重。各类交通服务和商业性机构,也因环境恶劣给长期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带来身心的危害。
1.2.4 娱乐性和服务性环境对人的影响
娱乐性环境包括广场、公园、音乐厅、电影院、电子游艺厅、网吧以及文化体育场所,服务性环境包括商场、交通工具(公交车、火车、轮船、飞机)饭店、餐厅等饮食服务部门。人除了工作和休息之外,很多时间都会在这些场所度过,尤其是老人和儿童会更多利用这些设施。目前上述设施更多地考虑了经济效益,而对人的生理要求、健康要求和承受能力未能顾及。如服务性场所大多存在噪音大、空气污浊等问题;相应的服务项目不足,如没有衣物存放处、热水供应和午餐供应等。
2 城市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原因在于,城市环境对各年龄段的人,对各群体的人的影响和作用都是不相同的。而城市环境本身也包罗万象,并处于变化之中。所以这里只能进行一般性的探讨,即现代城市环境对人产生的普遍影响,而不涉及具体的某个人和某个群体。
首先应肯定指出,城市环境对人有巨大的积极影响。这点可以从城市人与农村人在文化程度,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体现出来。在城市环境中,人通过各种途径形成了现代人特点:首创性、独立性、鲜明性的自我意识及对自身价值的强烈感觉。马克思指出:“城市本身表现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要的集中。”现代城市条件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分工高度发达。城市具有各种不同的可供人们自身选择的职业。在职业劳动日益专业化的同时,各种非职业活动(文化、娱乐、教育活动)则越来越带有一体化的趋势。
这里要侧重指出城市环境对人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发达国家如美国的一些特大城市中心区外围,通常分布有“贫民窟”或“退化地区”。在中心繁华区内,可以看到百货公司、摩天大楼、大剧院、博物馆、饭店、各类商业文化娱乐设施,这些设施的集中分布使许多人(尤其外来流动人口)产生了强烈物质消费欲望,而当其因收入水平低微无法进行消费时,通常会导致犯罪心理的产生。
现代城市环境在为人带来了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心理的压力和紧张。据上海市对高层住宅利弊的综合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高层住宅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均产生了不利影响:(1)给生活带来不便,电梯时常停电、损坏不能保证随时使用,致使一些老人不敢独自乘电梯;(2)儿童下楼机会减少,影响了智力和体力的发展;(3)居民间几乎不来往,缺少交流和相互间帮助及照顾,造成居民的孤独感和闭塞感;(4)火灾一旦发生,导致众多人死伤;(5)犯罪率高;(6)风大缺氧,易使人感到恐慌不安;(7)进深大,受光少,空气污染浓度高。据国外统计,高层居民的心脏病、眼病、咽喉炎的发病率都很高……建造高层住宅耗资也大。
住宅分布的不合理也对人的心理产生了影响。传统的住宅大多分布于公路两旁,主要是从交通方便角度考虑,但是从对人的影响来看,其结论是弊大于利。除了噪音,空气污染对人有严重影响之外,还因远离绿地等自然环境使人无法缓解由于工作紧张而造成的精神的压力;此外,住宅紧邻公路必然缺少室外活动场所,这些都影响了人的健康。
现代城市环境导致人们普遍患有“心理疲劳症”,其原因大致包括:一是城市环境中的“过度商业性刺激”;二是“过度的媒体宣传刺激”;三是“过度的信息刺激”。
“过度的商业性刺激”表现为各类商业广告,时时刻刻地出现在人的周围和身边,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使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并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人的感官系统,增加了人的享受欲望。
“过度的信息刺激”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增大的。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人每天要面对众多广、电视、报纸、杂志以及地方性、国家性、国际性的各种媒体宣传的广泛深入,使人应接不暇。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宣传渠道的多元化和宣传方式的公开化,在给人们的求知、生活和娱乐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不少负面影响。随着一些不健康的报刊和录像制品的出现,城市环境中存在着一种看不见的“精神污染”源,它对人的心理危害程度绝不低于物质的污染。在正面的健康的媒体宣传没有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和主导能力之前,在城市环境的精神空间还处于一种分散化、无序化状态之前,上述的“过度刺激”和“精神污染”将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大量无用的、无意义的信息只会使人产生脑力疲劳。
上述两种过度现象所带来的共性问题是使人产生一种选择的压力。正如托夫勒(A.Toffles)所说:“使未来的人们深受其害的,并不是缺乏选择的机会,而是无力应付过多的选择。他们最终可能成为超工业主义所特有的困境——过多的选择机会的受害者。”
而过多的变幻无常的选择其后果可能使人在兴趣和生活方式上表现出反复无常的现象。而过多选择实际上意味着没有选择。这种选择的痛苦,是由于人类机体的生理系统和决策系统由信息量过大而造成负担过重所引起的。
当然,现代社会城市环境中必须要有各种适当的信息和传播媒介。这些都是现代交往必要手段。但要指出的是,信息使用数量上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智慧的必然增多。同时,一般人在信息、精神文化上所耗费的抽象劳动量,与最初生产这些知识花费的劳动相比要少得多。这也可能造成知识信息生产的浪费。城市中的大量信息存在着一种非对称的发布状态,即某些信息实际上是针对某一群体,但发布者无法实现对称发布,只有面向所有接触到信息的人。因此,某些信息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直接有用的,而是需要拒绝的“噪音”和“废纸”。农民的疲劳来自于肌肉上体力劳动的疲劳,而城市的居民则是由于过度刺激而产生的心理上、精神上的疲劳,这些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现代城市环境使人感到心理紧张的又一个因素,是严格的时间观念。工作和闲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分是城市和农村的一个突出特点。农村季节性生产特点使农民一年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而在城市中,即使休息日,各项活动也有时间性,这就是城市公共场所大大小小的钟表日益增多的原因所在。目前的问题在于,第一,闲暇时间的群体化支配现象增多,而失去个人的特点。由于交通运输、学习、电视的娱乐节目、商店的营业等等都有统一的时间性特点,这些构成了城市的节奏,绝大多数城市居民要适应这种时间性,而使自己个人的时间服从于群体。第二,日益增多的脑力劳动者工作特点与城市环境中时间性特征形成了矛盾。脑力劳动者往往在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之间失去了界线,工作日的延长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勤劳、爱好和责任感。脑力劳动者常常从事于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是不同于具有体力或机械化生产的另一种活动节奏。这种劳动体现在努力和贡献(成果)的非同时性。一般来说,在创造上的顿悟和成果发表之前,需要有长时间的表面看来似乎是毫无成效的紧张思考。而这种劳动没有严格的时间概念和固定的节奏,往往以几星期、几个月,几年为单位计算,而不适合以小时为单位计算。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从事各种脑力劳动的工作者将日益增多,城市环境如何适应脑力劳动者阶层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仍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
3 城市环境状况对人的生理影响
现代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了各种服务设施和公共设施,其中包括舒适的住宅、完善的供水和排水系统、供电系统、能源系统、防灾系统和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但在一些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特别是高度密集的具有综合功能的大城市,仍然存在许多不符合人的生理健康要求的缺点。
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多,不可避免地使居民住区远离工作地点,造成了城市居民的交通“疲劳”。大城市居民每天大约有2小时左右的时间花在交通上。在中心商业区,行政机关、商店、影剧院等设施越来越集中,致使车辆增多,人群熙攘,拥挤不堪,造成空气污染和流行疾病的蔓延。
居住环境对市民的影响更为严重。人的一生大一部分时间要在居住的空间度过,因此,居住条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住宅日照量不足造成疾病发生;居住面积小造成家庭成员相互间的矛盾冲突。住宅公共设施缺乏,造成居民缺少室外活动条件而影响健康;住宅本身的功能单一,缺乏个性化设计,也使居民产生了冷漠感。
住宅建筑材料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影响,尤其在一些新建的住宅中,广泛地采用最新的聚合材料而成为居室的污染之源。住宅中还存在厨房污染,即煤气和油烟的排放不当,通风不好,室内吸烟和临街而造成的污染;室内的各种装饰包括各种化纤服装,都会对住宅产生持续不断的综合的微量化学污染。因此,城市的住宅环境不仅要保护人体器官不受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还应当保证住宅中人体所必需的温度、湿度、空气成分,并保证有良好的通风换气的条件。这意味着对住宅的结构、设置和布局都要按人的需要进行重新构思和设计。
城市环境中的噪音、空气、水污染都严重影响了人的健康状况。近十几年来,在各国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噪音都增加了10-12分贝。其中由于人的密集性提高,其喧嚣声增大了二、三倍;因各种音响设备的广泛使用于商业竞争,几乎各商业区和商家都利用了扩音器做广告来招揽顾客,这种“商业噪音”增加了大约三倍;经常发生的噪音还包括:各类车辆发出的噪音,工地施工的噪音,各种叫卖声音等。暂时性噪音包括:节日、商家开业的鞭炮声,公共场所和公交车辆上的商业广告和人群的喧哗声。在日常居民生活中的噪声除来自于上述方面外,还有来自邻近居民装修房屋的噪音,在室内各种运动、健身、修理等活动发出的噪音等。噪音是大城市居民产生失眠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的噪音刺激使居民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脑神经系统的疾病增加。
空气污染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危害最为严重。随着各类车辆的增加,所有的居民住宅区都无法逃脱汽车尾气的污染。在汽车排出的废气中,一氧化碳是主要成分之一。人们呼吸的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加大,会造成血液中羧基血红素增加,以致毒化呼吸系统。同时,一氧化碳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压抑作用。车辆来往频繁的街道居民,经常感到头痛头晕、咳嗽、恶心、浑身无力,这些症状在交通警察和汽车司机身上反映更为明显。据世界银行《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数据,“仅中国的4个城市:重庆、北京、上海、沈阳每年就有1万人因接触悬浮颗粒而过早死亡。空气污染的损害对人呼吸系统的疾病造成了高达数亿个工作日的丧失,与此相关的经济损失近数十亿美元。”据我国部分城市统计,市区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比郊区高2.4倍,肺癌发病率比郊区高7.3倍。1952年12月,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导致4000多人丧生。
城市水污染日趋严重。大城市中的工业企业分布过多和人口的密集对水质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工业企业缺少水污染处理设施,排放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有害化学物质;在一些农用的排水系统中,常常积淀着有持续性破坏力的化学杀虫剂;在堆积工业和生活废物的许多垃圾中有很多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这些都会对人们直接饮用的水源产生污染。此外,人们食用被污染的水中的鱼类以及食用了被污染的水灌溉农作物,致使有害的化学物质侵入人身,同样会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50年代日本九州的水吴湾地区化工厂将含浆的工业废物倒入水中,致使大批人中毒而死亡、致残。
城市环境中对人健康危害较大而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城市的地面及土壤的污物污染。由于有害物质在建筑物和树木上沉淀堆积,以及病源微生物所造成土壤及地面污染,使城市区城内土地表层也遭到了严重污染,人们有可能被传染上寄生虫病、破伤风、肠道系统疾病。某些流行疾病不仅是由空气流动所传染,地面的传染渠道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地面上的污染会带来近郊区土壤的污染,而土壤的污染会按着土壤一农作物(水)一人的顺序进入人的机体之内。在工业城市污染区,人的发病率大大高于非工业城市。
4 城市环境建设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
城市的发展是由人的基本需要所推动,是由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所驱动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人们的动机和效果发生错位,城市环境与人的需要往往处于冲突和矛盾状态之中。例如,城市环境的变化不仅不能满足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的发展,偏离人的需要轨道;财富的增加,技术的进步,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和美化运动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闲暇时间,相反,城市的生活节奏和人们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却与日俱增。令人最为忧虑的是,在经济日益增长和环境日益更新的情况下,各种社会问题也相应地增加:犯罪率上升,青少年犯罪人数增加,社会道德伦理面临危机,失业隐患几乎笼罩了每个家庭。特大城市几乎有90%以上的居民对城市的居住环境感到不满意,许多对城市抱着美好幻想的农民进城后感到沮丧和失望。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设计和建设城市的出发点和理念一直是经济效益至上,而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基本需要。从对世界城市化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状况的认真检察中使我们深切感到;城市环境与人的基本需要必须同步发展。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近尾声,早期工业化遗留的城市环境弊端大多已被更新改造而进入完善阶段。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始于20世纪中叶,至今也仅有半个世纪之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显然,发展中国家城市环境变化仍然面临着一种战略选择。然而就每一个人而言,对自己出生的环境是无法选择的,但是每个人都希望能自己掌握命运和未来,摆脱环境的制约和束缚。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城市环境变化的滞后性和人对生活方式选择的超前性的矛盾。城市环境变化滞后的原因在于:城市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并没有掌握在普通的人民群众手里,而是被少数商家所控制。从某种角度看,现代城市与传统城市的区别可概括为“商场”与“工厂”。商家要创造和积累大量的财富,并将其物质化,显像化、具体化,为了达到展示财富的目的,尽一切可能建立更多的感官享受性设施;为了积累和再创财富,在市中心见缝插针,不失时机地布满一切能够盈利的商场、酒吧、饭店等,与此同时,广告也似天罗地网,铺天盖地地拥向了消费者。城市如同一个大商场,人几乎被自己堆积的商品所窒息和埋没了。人的神经系统也几乎被种种商品的叫卖声、讨价还价的争吵声以及选择商品的自我矛盾和烦恼所击溃了。人几乎每天都要面对事事需要交易、需要计算的商业环境之中。城市环境的商业化趋势只能说是满足了人的一部分需要,而不是全部的需要。但在商家看来,城市完全是他们处处都有利可图的大商场。正如工业化时期企业把城市看作是一个大工厂一样。完全按商家的目的来塑造城市环境是再有效益不过了。但在现代条件下,这种商业环境越发育,就越背离了人的发展需要。因为人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后,最为重要的要求是满足其发展需要、工作需要、休闲的需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生存需要上。问题还在于,商业化环境与人的发展需求相背离的结果是,使人的很大一部分支出用于吃穿等种种超标准的感官享受上。而过多的感官享受和过多的营养输入对人的健康恰恰是最不利的。整个城市环境出现一边倒的倾斜状况:商业性奢侈化的设施远远多于文化科技教育设施,而人们实现发展需要所需的外部环境和设施又恰恰不能令人满足的。
如果将我国工业化时期的城市环境与现代化时期的城市环境相比较,就会发现,虽然工业化时期城市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但是在人与自然的接触方面倒是更随意一些:儿童可带小动物在草地上随意玩耍,成人可在节假日去郊外采集野果花草,居民可在室外阳光下晒衣服,居民住宅的房前屋后通常有一小块土地种植蔬菜花果。而在商业化城市环境中,在人与自然之间这点仅存的联系也被完全割断了。城市市区的土地可谓“寸土寸金”。每一寸土地都可以化为可以增殖的财富。一栋栋耸入云天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室外仅有的空地全被用于停车场也还不够用。衣服原则上不准晒在室外,以免影响了城市的美观。草坪绿地花坛面积增加了,但不允许人去靠近,人只能“望草兴叹”。商业化环境不尽如人意的特征是:人与自然的距离更遥远了;人的消费结构失衡;生存需要商品过剩,而发展需要的设施又严重不足。
解决人与环境的矛盾和冲突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当代人在现阶段和未来的基本需要。在满足了人的生存需要之后,城市环境的设计和建设的主题是如何满足其发展需要。实现这一目标不能指望那些只顾自己盈利的商家,而必须依靠人民意愿的代表者一“百姓政府”来实现这一神圣使命。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