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城更新与历史街区保护
- 作者简介:阮仪三,男,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
范利,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南京高淳老街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
- The Conservation Plan of Historic District of Chunxi Town, Gaochun County, Nanjing
- 浏览量:
- 阮仪三 范利
- Ruan Yisan; Fan Li
- 摘要:
高淳老街历史街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水运昌盛而发展起来的地方文化,也是皖南与苏南文化的结合和演绎。街区自1984年便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保护,保护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高淳老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分三个层次:框架规划,控制性层面规划,建筑及具体空间的整治规划。 - 关键词:
高淳老街历史街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 Abstract: The Gaochunlaojie old district has uniq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The local culture in Gaochun is the combination and deduction of Southern Anhui and Southern Jiangsu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sperous water transportation. The protection plan of the Gaochunlaojie old district is made up of three levels: frame plan,control plan and detailed spatial renovation plan.
- Key words: Chunxi Town,historic district; preservation; plan
- 高淳县县城淳溪镇是南京市最南面的一个小镇,距南京市100余公里,县境东北与溧水县接壤,西南与安徽省交界。老街位于高淳县城淳溪镇西南部,西南临官溪河通固城湖入口处。官溪河历史上是皖南山区与南京地区和太湖流域的水运通渠,淳溪古镇也就是这条水运通渠上的一个重要码头,其镇区依托水运码头而发展繁荣起来。现镇区建成区面积约417公顷,人口4.3万余人。
高淳县历史上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固城湖、石臼湖被誉为“日出斗金”、“日落斗银”。高淳老街靠水运发达,官溪河码头停息的船只长达数里,历来是与芜湖、无锡齐名的米市之一。由于上与中江、水阳江相连,下又沟通太湖流域,而成为徽商等客商活动频繁之地。老街原名“正义街”,俗称“高淳老街”,全长800多米,因呈“一”字形,又称“一字街”,抗战胜利后改名“中山大街”,是淳溪镇历史上形成最早的街道。据记载,至少在明代,这里已是滨湖临水的商品集散地。老街沿街房屋黑瓦顶,灰砖墙,一式的木作门面,柜台橱架全是旧时式样,门头披檐木雕窗棂,石板路面还留存着一派的明清时代传统风貌。目前所保存的老街在江苏独树一帜,在古城金陵更称得上为第一老街(见图1)。
清道光、咸丰年间,高淳县城街道大部分建筑毁于兵火与水灾。镇民继而又在原基修造,延至20世纪50年代,原有城门被全部拆除,明清时的街道多数随城建规划而拓宽成马路。老式住宅被逐渐改变成现代楼房,古代建筑所剩无几,惟长345米一片“一字街”,虽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化,至今仍保留了传统街道的布局、风格和建筑形式。
1 高淳老街历史街区的特色与价值
1.1 沿河发展的历史脉络
高淳老街靠水运码头而发展,街区内的道路走向、建筑朝向都不是按照正南北布局的,而是平行或垂直官溪河的方向。主要街道老街平行于官溪河,另有两条次要街道河滨街、官溪路平行于官溪河;其余的街道都间隔较为均匀的垂直于官溪河,如陈家巷、傅家巷、徐家巷等(见图2)。
官溪河位于淳溪镇的西部,淳溪镇靠河由西向东发展。随着街区的进一步发展,城市逐渐向东推移,从今天的淳溪镇布局中可解读出城市发展的脉络。历史街区是淳溪镇活着的历史(见图3)。
1.2 徽州—苏南过渡的建筑类型
高淳老街在明清时期有大量商家来自皖南徽州地区,故建筑风格略带有徽派特色,像马头墙、硬山顶和灰砖清水墙,但又受苏南香山帮的影响,而为皖南徽派与苏南香山帮的过渡类型,既有徽派的古朴典雅,又体现了香山帮的通透轻盈。其古朴的风格与别致的造型反映了淳溪镇当年作为沟通苏皖两省主要经济走廊的风貌(见图4、图5、图6)。
1.3 高淳特色的民俗文化
高淳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木雕是高淳老街内外必不可少的装饰,以门面装饰为重;砖石雕被广泛用于门楼、门罩、门侧、花墙、屋脊及山墙侧中上方。高淳老街的招牌自宋建镇以来,各家店面都极讲究。高淳人把写字好坏一直看作一个读书人的 “门面”,商家门面的字存在攀比争雄。此外,大部分店内客厅有名人书画悬挂。高淳道教文化源远流长,老街收藏的道教神画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道教文化遗产之一。老街上的道教文化画像展览馆,共展出精选的道教神像画100余帧。国内宗教界的人士和专家一致认为:“画像集道教神祗系统性,在国内实属罕见!”高淳的剪纸艺术风貌留有古朴、纯真的原始品质,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其他的如羽毛扇等也很有特色。高淳羽毛扇有600多年历史,明嘉靖年间,开始列为“贡品”。
每逢诸神生卒之辰,就要举行大型庙会活动“出菩萨”。高淳县圩区及邻县(市)的当涂和宣州,芜湖所属的附近乡镇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前后,都要在高淳老街的官溪河举行赛龙船活动,这给老街景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高淳老街的地方特色饮食与水乡物产有关。民国时期的六朝居,烹饪称佳,“八四席”、“三星锅”享誉远近。附近湖上野禽特多,野鸭就有近十种。
高淳老街历史街区地处皖南与苏南之间,是两地文化的结合和演绎,也是水运昌盛而发展起来的地方文化。高淳古城已不可寻,但这一昔日繁荣的历史街区浓缩了其精华,从街区的建筑、物产、人文活动中可历历读出。对于高淳当地来讲,是他们追溯历史、体验传统文化的家园;对于周边地区如南京来讲,是研究周边文化的佐证;对于游览者来讲,是感受当地文化、体验历史、猎奇觅趣的胜地(见图7)。
2 街区保护历程及现状问题
1984年,高淳县人民政府将这一街区公布为文物保护区。在保护区范围内,有商业店铺80多间,店户和居民住宅计为9000余间。
1993年,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和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高淳县淳溪镇中山大街保护性城市设计。高淳县政府以这个规划为基础做了很多保护性的工作,主要有改造主入口商业建筑,修建主入口广场;整修老街市政设施;中山大街店面的装修、油漆和维修工程等。老街历史街区大部分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传统风貌,从老街上我们能清楚地看出历史的足迹。老街新开辟的道教神像馆、赵厅、高淳民俗博物馆等展览参观建筑,吸引了不少游人,旅游人数逐年上升;老街上的架空电线入地对老街的风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府采取对特色商业减税的政策,以吸引特色商业在此开店。
但老街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保护面积过小,老街只进行了沿街一层皮的修复,但走到建筑第二进、第三进或楼上,建筑破败不堪,居民生活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老街建筑并未得到真正的、完全的保护与利用。建筑控制要求太低,出现了一些尺度较大建筑,对街区风貌影响较大。老街建筑在整修中都涂上了颜色鲜艳的朱红漆,每幢建筑垛墙上都绘满了各种各样的垛头画,给人一种做作之感,失去了古色古香的味道。旅游商业发展不够理想,店铺经营内容杂乱,有历史文化品位的商店不多,很多特色产品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与老街有深刻历史渊源且风景优美的官溪河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 保护与整治规划
规划首先确定保护框架,在确定保护框架的基础上,划定具体的核心保护区及风貌协调区,同时进行用地性质调整等其它控制性的规划措施;并对建筑与具体空间提出一定的规划措施,包括建构筑物的保护与更新模式、建筑高度控制、空间环境整治等。
3.1 保护框架的确定
保护框架的确定,目的就是在概括提炼高淳老街风貌特色的基础上,整体保护历史街区传统的物质形态,把握高淳历史街区文化内涵。整个街区的规划要突出以下两个主题:
3.1.1 主题一:“金陵古街,现苏南昔日传统商业繁盛景象”
通过沿老街店面、博物馆等空间载体,结合商贸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弘扬当地的优秀传统商业,以此来带动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统工艺、传统餐饮等内容的发展,再现昔日苏南地区商业发达且文化气息浓郁的滨河街市景象,成为当地传统商业与文化的集中荟萃之地。
3.1.2 主题二:“官溪河畔,展高淳店宅格局特色生活氛围”
保护官溪河畔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前店后宅的格局及生活街巷格局的形态与环境,保留特色街道与庭院空间,展现高淳地区明清传统居住建筑街区的历史特征,体现居民生存状态与生活情趣,积极创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新的社区生活。
3.2 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划定
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一定规模的历史建构筑物的地区。历史街区应具有以下特征:要有真实的历史信息的遗存(物质实体);要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即该地段的风貌是统一的、并能反映某历史时期、某一民族及某个地方的鲜明特色;要有一定的规模,在视线所及的范围内风貌基本一致,没有严重的视觉干扰以及有真实生活的存在。
历史街区范围的划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范围大小、级别、层次以及划分方法的问题。考虑到历史街区所应具有的三个特征,街区的范围不宜过小;考虑到历史街区保护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均较强的工作”,有法律效力,又要有财政支持,街区的范围划定又不宜太大。
根据以上原则划定高淳老街历史街区范围为西北至通贤街,南临淳兴路,东至县府路、江南圣地,西南至官溪路,总面积约7.60公顷(见图8)。
为保护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并协调周围环境,整体保护历史街区风貌特色,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重点有差别地对待,故划分成三个等级的保护范围,即文物保护点、核心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在历史街区以外划定区域控制区。
核心保护区指为了保护文物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以及历史街区内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区、沿街风貌带。包括高淳老街、河滨街两侧最大进深处;陈家巷、徐家巷及傅家巷街巷;吴祠广场及吴氏宗祠以东20米范围。核心保护区面积为3.77公顷。高淳老街、河滨街两侧最大进深处为历史街区内有特色、成规模的传统民居建筑群;陈家巷、徐家巷及傅家巷街巷为沿次要街巷之风貌带;吴祠广场及吴氏宗祠以东20米范围指为了保护文物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
风貌协调区指为了保护和协调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主要风貌的完好所必须控制的地段。历史街区范围内除了核心保护区外的其它区域皆为风貌协调区。面积为3.02公顷。
区域控制区指为了与历史街区风貌整体协调所必须控制的区域。主要指历史街区周边影响区域(即四至街道两侧一定距离内的地块范围)。具体范围为西南起玉泉广场,东南至现高淳县造船厂,西北、北至风貌协调区界线向外延伸约50米,东北至小河路,包括淳溪中心小学、县饲料厂、县第一粮油加工厂,南为官溪河南岸向南延伸约50米,面积为29.86公顷(见表1)。
3.3 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模式
对建筑物采取五种措施进行改造:保存、保护、暂留、整饰、更新,这五种方式针对的对象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见图9)。保护与更新规划本着保护传统空间格局,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对历史街区的所有建筑物提出分级保护与更新模式(见表2)。
保存指保持历史原状,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存。对历史街区内文物点以及沿街传统风貌建筑带中建筑质量和建筑风貌都较好的建筑物与建筑群,采取保存的方式,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修缮,修故如故,同时保证其内外部风貌都具有原真性。高淳老街内保存的建筑主要包括吴氏宗祠建筑群和沿老街第一进建筑。
保护指原有建筑结构不动,局部修缮改造;主要对明清民国传统建筑较集中成片的区域,采用成片保护的方式,在保护其建筑的格局和风貌、治理外部环境、修旧如故的同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配备市政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保护建筑为历史街区主要工作内容,主要指核心保护区内建筑,包括沿老街最大进深处及河滨街与老街之间大部分建筑。
暂留指对80年代以后兴建的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好,如果与环境冲突不大,采取暂时保留的态度,维持现状。并对其以后的粉刷和外立面装修提出要求。暂留作为一种过渡模式,远期采取拆除、改造与逐步淘汰的办法。街区内沿官溪路新建的三至四层建筑,建筑风格与传统风貌虽不一致,但也冲突不大,因此采取暂留的措施。
整饰指对位于重点地段的少数新建的、质量较好、近期难以拆除的,风貌较差、尺度较大、高度过高的新建建筑,采取外立面整饰、层数削减的措施,使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街区主入口处建筑体量较大,与传统风貌有冲突,但近期拆除有困难,宜采取整饰的措施。
更新指对位于需整治地段的一些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采取拆除的措施,规划为开放空间或重新设计,另外建造;对各种危棚简屋也拆除,不再进行新建筑的建设。风貌协调区内尤其是靠近街区外围道路的建筑有许多属于此类。
3.4 历史脉络与历史界面的延续
街区内的几条主要街道都有各自的特点,平行于河道的有:官溪路,过去为码头,现为沿河景观路;河滨街,沿街为住宅,立面较为封闭,门罩较精致,开窗少,墙面高,体现出一定的防御性;老街为商业街,都是木板扉门,门面开敞,楼层外挑,在横梁之上采用挑檐构成“占天不占地”的外挑楼面,街面较窄。垂直于河道的有:傅家巷、徐家巷、王家巷、小巷等,街道较窄,两边都为风火墙或侧门,墙面往往有十几米高。在老街与其它小巷相交处,有悬挑的土地神楼,形成一个过街楼,这也是当地的独特建筑形式。
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同的界面有不同的功能,这一功能决定了街道的面貌、特征。在规划与整治中,延续并发扬这种特色,对每一条路都采取不同的措施(见图10)。滨河官溪路在历史街区外缘,与街区内许多纵向道路相交,是观赏官溪河的最主要道路,历史上码头位于官溪路上,为强调这一历史特征,在官溪路旁设置一码头,并在路旁设置一景点,以“官溪夜泊”诗为碑主题设一点景小品。官溪路同时也是城市总体规划中南北向的外环道,因此应强调它的景观性,主要从绿化、小品等景观因素上多方面引导。河滨街两侧为住宅,沿街建筑面貌以恢复历史原真性为主,保持其传统的生活气氛,建筑内部可依据现代生活方式作功能调整,配置厨卫。老街历史上就为重要的商业街道,主要措施以恢复历史风貌为主,营造传统商业气氛,在追求热闹的同时强调高雅,讲究文化品位,追求地方特色(见图11、图12)。
3.5 历史节点的塑造
历史节点是体现街区历史文化特色的点睛之笔,历史节点的塑造有助于提高街区的整体氛围,街区内的重要节点除了入口节点、重要古建外,还有其它一些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特色节点。如古井、古树、牌坊、石碑等。规划选取了八处特色景点或景区,为“老街八景”:官溪夜泊、老街留晖、吴祠戏音、聚星揽胜、龙舟竞渡、襟湖斜阳、古井晨烟、滨河人家。
古井晨烟即为在街区井巷的乾隆古井,周围均是住宅。规划以现有古井为中心形成古井广场,广场周围设置部分商业设施,同时这一广场成为该处居住小区的公共活动中心。这样既可将古井位置提升,同时也为街区提供了一处极富文化韵味活动场所,区别于其他的开敞空间(见图13)。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