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城市雕塑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2)-04-0082-05
  • 作者简介:薛问问,南京艺术学院雕塑专业97级本科生。邮编:南京,210013。
  • 纯艺术创作中雕塑的消费比和虚拟化(下)
  • Consumerization and Virtunllization of Sculptures in Pure Artistic Creation(II)
  • 浏览量:
  • 薛问问
  • Xue Wenwen
  • 关键词:
  • 缺P82页的全文内容 此有魅力?》其实在这张画中,艺术家就是虚拟了一个异常美满艳俗的乌托邦场景。因此这件作品已经是一件虚拟作品了。然而雕塑中虚拟作品的出现却是在此后很久:旅法艺术家王度提出:“我就是要成为一个媒介。”[5]他的作品也就是直接造出一个铺天盖地的媒体的乌托邦,一个资讯丰富的接近爆炸的乌托邦的场景(见图8)。   作品素材来源于报纸杂志,将报纸杂志的时事新闻照片做成雕塑。但是这种雕塑的组合是铺天盖地的、是异常夸张的(无论形的处理还是组合手法)。他的作品将当代传媒的资讯的铺天盖地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大众不仅是需要资讯,同时也在消费着资讯,关心各种各样的时政、八卦新闻。他将媒体上的资料拼贴在一起,组合成跳蚤市场的感觉,很好的揭示了这种贪婪的资讯消费的本质。   国内的卡通一代艺术群体的作品也在使用虚拟的手法表现这种物质极度丰富乃至让人厌烦之后的乌托邦场景,以此对人的消费欲望,以及消费本身对人的恶性刺激提出批判(见上期图3)。   从上面可以看出,虽然消费性和虚拟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消费性的作品不一定具有虚拟化的特征,但是虚拟性一定是消费化的。消费的终极就是一个完满的世界,人们什么都满足,物质最大程度的丰富,但是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消费是没有终点的,因此时常需要虚拟来刺激消费的欲望,比如广告就是虚拟无数个人在各个方面的小满足来推动各种产品的消费。反过来,虚拟自从诞生那天起就是带有消费性的,事实上它不仅推动消费,而且它自身也被消费了,人们在消费物品的同时,需要获得的根本就是一种满足的状态,一种体面的高高在上的感觉等等,还是用广告为例子,当我们购买了一个广告中号称具有欧洲复古情调的跃层别墅,我们不仅消费了房子,我们同时也会有种体面的感觉:我住在具有欧洲情调的别墅中,体面,有品位,哪怕这个房子和欧洲真正的别墅有什么不一样,只要广告、媒体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力度足够让我们相信:欧洲人的别墅确实是这样,那么我们也就会真的相信了。这就是对虚拟感觉、虚拟幻想、虚拟个人体验的一种消费。所以,消费性和虚拟性、消费化和虚拟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3 纯艺术雕塑消费化和虚拟化的美学特征和突破   纯艺术领域的雕塑消费化和虚拟化有什么样的美学特征和突破呢?我参考了批评家顾承峰的文章《何为雕塑》,总结共有以下几点:   (1) 在思想上“强调作品的思想性与批判性,强调艺术的当下性。”[6]   (2) 在艺术本体上反对传统的“雕塑架上化”以及“审美对象化”(“‘对象化’是指从古典艺术以来的对象中心主义,即以所描绘的故事、情节以及所渲染的情绪为主要对象。”反对对象化是指作品不再是一个自在的封闭的东西,象经典的接受学那样由作品来打动观者,或者以作品强烈的个人意识、个人情感来打动观者,引起共鸣。相反作品是一个敞开的,给人提供想象的,协商的空间,作者的身份和声音在这里甚至是模糊的。)[7]的趋势(见上期图1)。   反对雕塑架上化有以下特征:很少有单件作品,一般是系列作品,每个作品也尽量做到“平面化”,将作品尽量枝节化,变得琐碎,不集中。邱志杰有一段评论《收租院》的话:“……在沿线性路线逐个浏览时各组的情节完整性与整组群像作为一个作品的整体气势之间存在着冲突。一组一百多人组成的雕像所应有的恢宏的史诗气质被‘讲故事,说情节’的局部要求破坏得体无完肤……”[8]这里他所批判的却成了消费与虚拟雕塑所追求的效果:求局部,打破整体,枝节化。   青年雕塑家李占洋近年来创作了很多作品(见图9),他的作品表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消费社会,在这里,人的欲望开始恶性膨胀。但是还没有完全进入那种商品牵着人鼻子走的更高阶段的消费社会。在他的作品里,我们感到的是欲望的炙热,不象英国美国等艺术家表现的是商品的冰冷和消费力量的无可逆转以及人渐渐被掏空的疲惫状态。在造型上,李占洋在传统的架上雕塑基础上做了一定突破:追求平面感,追求枝节,取消一个非常集中的构图形式,他的一些作品甚至是做在一个只有一面开口的盒子里的。他的作品的这些特点有些象传统的民间艺术。但是也较好的表现了中国当代社会的一个侧面,是比较典型的具有消费化倾向的雕塑作品。   梁硕的作品在社会学意义上比李占洋更早一些(见图10),属于“前消费社会”的状态,所以他的作品还不够“消费”,但是已经开始产生过渡。如果光从雕塑消费化的角度谈,这里的人的麻木和呆滞是面对物化潮流的一种茫然和努力适应,民工的身上出现了一些过期的流行符号。李占洋的作品是表现人开始生猛的疯狂的投身消费社会的大潮。而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艺术家表现的是消费过剩后人的物化和疲惫状态和自身的反思。比较这三者,我们可以看到传统雕塑语言的一步一步的弱化,以及新的美学准则的确立。梁硕的作品也采用了场景化的处理方式,将雕塑摆放成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甚至没有一个视觉的或者空间上的中心,这也打破了传统架上雕塑的样式。   (3) 在制作上反对传统的形式,反对传统的审美趣味。作品出现精致的趋势,这种精致是工业产品的精致,是流水线式的精致。作品不再追求传统雕塑的塑造等工艺,而是强调一种精致的感觉,这种精致更接近工业制成品,所以允许大量挪用工业现成品,即使是手工制作的也强调这种感觉:矫柔造作的,浮华的,漂亮的,情绪上是快乐的。“新生代泼皮用光头、打嘴巴,来批判社会,而‘卡通一代’用扮得靓靓、男不男女不女的这种扮相的游戏心态来批判社会。‘新生代’不断丑化自己的脸,而‘卡通一代’是不断美化自己的脸。”[9]   在造型上趋向于夸张,但是这种夸张不是古典作品中的夸张,而是在某种程度上的“俗化”。这种夸张有时就是直接对卡通形象的挪用,因为卡通往往折射出不能实现的欲望:每个人都很漂亮,身材都非常好,有着千篇一律的瓜子脸和大眼睛等等。图像的直接性和符号性,概括性、夸张性使得卡通更容易被接受。雕塑的虚拟化和消费化走向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造型上或多或少的卡通化(见图11)。三维绘图软件的绘图方法是在一个虚空间中建立模型、形块,然后一步一步,到最后给完成的三维模型贴图,贴上各种材质。可以说,这是一种发生在虚拟空间中的雕塑:先拍大型、深入细部,最后做效果。但是它是完全虚拟的,创造出来的人也是虚拟的。但是现在虚拟人物也能成为偶像,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   塑造手法上尽量弱化个人风格,减弱塑痕,追求统一化,无个性化。总之,将作品中的作者个性和作者身份以及精神因素降到最低。越是强调塑造、强调手法的就越是保留有农业社会的手工制作的感觉,人文的成分和精神也就越足,而现在就通过刻意减少这些来强化商品消费社会的感觉。   (4) “崇尚智性因素。”[10]当代的艺术作品正越来越成为一种类似智力游戏的东西,更强调作品的游戏性,减弱传统艺术中的情感因素,精神因素。如何在语言最简练,最轻松的基础上最恰当的表现成为艺术家思考的一个重要环节。拼贴挪用手法取代了传统的“原创”,这就对艺术家的智力提出挑战。同时,观众的接受也要求建立在一定的共同语境和智力基础上:如果我们离开了当代社会的语境,或者我们对社会不够敏感,那么我们就无法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5) 强调和环境结合,尤其虚拟化的雕塑作品更要求营造一个虚拟的环境。 (6) 取材上的非现实化。表现消费和虚拟的雕塑作品取材的对象不一定是现实的生活,出现了从现实生活的媒体媒介中选择表现对象或者挪用典型形象的重要特征,如:电子游戏、电视、电影、杂志、广告等。 4 纯艺术雕塑作品的虚拟化和消费化的局限和展望   当代社会消费化和媒介化已经成为事实,传统的雕塑语言必须突破,同时相应的审美体系、批评体系也要改变,艺术不是理想主义的象牙塔,现实主义是无边的,雕塑艺术也应该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来表达越来越复杂的现实。“人们对某一领域的运行机制越了解,就能理解其中的人既是操纵者又是被操纵者”(布尔迪厄)这正是当代文化艺术的写照,在价值解体重构,社会功利化,终极信仰缺失的时候,人们意识到这点,并且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来对人在消费社会和虚拟社会的迷宫中迷失的状态进行表达,语言也越来越准确到位,不过,这些消费性虚拟性因素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后果,艺术本身也开始变得像一个媒体,不断寻求刺激和时髦的因素,并且变得有时效性。这样的作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证明当代文化的可怕力量,连一直身为上层建筑的艺术也俗化了,我们也许再也看不到一个真正的激动人心的流传百世的作品了。因为作品的面正变的越来越窄,对当下状态坚持思考批判的同时也使自己陷入“当下”这个泥潭中,作品在不断反讽批判的同时自身也进入了这个怪圈,眼界无法放开,也无法达到一个足够的深度,始终是对于表象的杂文式的批判。同时这种消费性和时髦性也传染了作品本身,作品为了追求准确表达消费性,保持思考的针对性和敏锐性,有时候不得不反过来追逐时髦,反而被消费社会所左右,从而有丧失独立性的危险。艺术作品失去了以前那种英雄主义的,高屋建瓴的动人心魄的力量和激情,变得太琐碎,太卑微,太注重时效性。古典主义的作品具有传世动人的力量,然而现当代的作品对于时间的穿透力越来越差,我们越来越没有历史感,只顾及现在,作品中缺乏一种永恒的、共同的东西。   然而艺术的功能不是指出规律性的东西甚至指出如何解决这些文化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不是艺术的使命。艺术的深度也是相对的,好的作品不一定是要有深刻“内涵”的,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英雄的丧失感到悲哀,没有英雄确实可惜,但是也没有出现独裁者的危险,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民主开放的时代,大师式的艺术英雄,文化英雄或许就永远不会出现了,即使出现,在一个价值多元,信息多元的社会,也不会再有古典艺术曾经拥有的那种被顶礼膜拜的辉煌了,所以没有必要迷恋宏大叙事,英雄主题。生在一个琐碎现实的社会中,如果硬要去追求另一个语境,不说有失真诚,不够负责,至少作品会是缺乏生活的,概念虚假的。我们也不应该在艺术上附加过多的道德指数,评判艺术还是用艺术本身的准则去衡量。社会的问题来自于下层,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应该做到关注现实,对文化工业和社会发展保持相对的独立,保持警惕、思考和批判,同时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纯艺术雕塑领域内的消费化和虚拟化倾向的出现非常到位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一些现象,这说明,总是有相当多的艺术家,保持了对社会的相当程度的敏感,不断体验生活,通过作品来表达人在当代社会的生存状态,并且对社会的不良倾向作出批判。社会是多元的,每个艺术家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也形成了艺术的多元化,而消费化和虚拟化倾向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无疑是目前最敏锐,具有最有可能性的倾向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倾向会变成一种成熟的风格,而敏感的艺术家应当关注社会,关注文化,关注人类自身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的艺术也会不断产生新的东西。   (本文的写作得到南京艺术学院孙胜银、苏立群、朱智伟老师的指导,特此致谢!)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