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城市产业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2)-05-0047-04
  •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刁仁群,男,武汉大学商学院经济系2000级硕士研究生。邮编:武汉,430072。 任书坤,女,武汉大学商学院经济系2000级硕士研究生。
  • 试论武汉在区域经济布局中的地位
  • Discussion on the Status of Wuhan in Chinese Regional Economy Layout
  • 浏览量:
  • 刁仁群 任书坤
  • DIAO Ren-qun; REN Shu-kun
  • 摘要:
    武汉因其特殊的地缘、经济、文化等优势,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由于国家区域战略布局、产业结构老化、制度创新不足等原因,武汉的自身经济发展以及如何发挥其在国家这一整体区域中的作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立足于宏观经济协调,指出武汉应该趋利避害,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布局中的特殊地位。
  • 关键词:
    区域经济梯度武汉增长极
  • Abstract: Wuhan connects the east and the west because of its position,economy and culture advantages.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 regional strategy layout, aging industry structure and deficiecy of institution inovation etc. Wuhan is face with great challenges against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role. With the viewpoint of macroeconomy harmony , the article to tell us that Wuhan should make use of advantages and shun harm to play a special part in the regional economy layout.
  •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grads; Wuhan; development pole
  •   武汉是华中地区惟一的特大城市,历史上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及“中国光谷”的发源地,具有极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在国家梯度开发战略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内许多专家都预测她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国外也有权威杂志预测她在21世纪将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城市[1]。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战略布局、产业结构老化、制度创新不足等原因,武汉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内有些学者将之与美国的新英格兰区相比,预测武汉会陷入“新英格兰化”,走向萧条和衰退。武汉将何去何从,这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本人试图立足武汉自身优势和其在国家区域经济布局中的地位,运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讨论武汉应如何重新确立在国家经济布局中的地位,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特殊作用。 1 从城市与区域经济布局的关系看武汉   如果把整个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系统看,城市则是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部分[2]。每个经济区域都是依靠一系列网络系统(比如交通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商品流通系统、金融系统等等)连接成为整体的。在这些系统的布局中必然会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结点。正是在这些星罗棋布的结点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市。城市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凭借相互贯通的网络系统,把它周围的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加强自身极化效应的同时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影响。没有这样的聚集中心,区域经济就将成为一盘散沙。   城市在自身所处的区域子系统中发挥中心地城市作用的同时,位于不同梯度之间的城市还将扮演子系统之间的枢纽角色,将不同的经济区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梯度理论一般将经济区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梯度,针对不同的梯度提出各自的发展战略,忽视不同梯度之间的城市所起的枢纽作用成为其一个重要的理论缺陷。位于中等梯度上的城市强化在自身所处的区域子系统中的中心地位的同时,加强与其他梯度之间的区域经济联系,一方面可以巩固其在自身所处的区域子系统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促进高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带动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开发。   我们看待武汉的经济发展,也应该结合武汉的自身优势并将其置于其所处的特定经济区域和区际联系之中。讲起武汉,武汉人常自诩其为“大武汉”。撇开主观的因素,从其地缘、工商、文化来讲,武汉不失为“大武汉”。地缘上,武汉是全国最具有地缘优势的城市,是全国的几何中心,也是内陆最大的国际通衢。工商上,武汉是全国重要的工商中心,上市商业股票数额仅居上海之后。文化上,武汉高校、科研院所的数量、规模及综合实力 ,居全国第三 ,仅次于京沪二地。加上现已具备的“两区多园”科技发展格局和正紧锣密鼓筹建的“中国光谷”,武汉的文化优势明显[3]。相对于其他城市,武汉还具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即武汉有丰富的水资源,这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武汉正是因为这些优势,成为中部地区的物流、人才流、信息流、交通流中心。   武汉有意识的发挥区域中心的作用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武汉、岳阳、黄石3市发起,成立国内最早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武汉经济协作区。14年来,湘鄂赣豫4省28个城市打破城市壁垒、整合经济资源,加盟武汉经济协作区,实现经济协作项目8万个,资金总额3000多亿元,“华中经济板块”崛起国内[4]。武汉正着眼于在长江中游地区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挥其中心协调和辐射作用。   从我国的三大梯度看,武汉位于中梯度的中心,在两翼齐飞的战略下,武汉很自然的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武汉作为“华中特大中心城市”,理应以内在的市场引力,张大成聚合华中、沟通东西南北、辐射全国的枢轴城市,并通过高强度的内外开放和高效率的双向经济循环,跃升为国际化大城市,使“大武汉”之谓名副其实。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我们思想解放与观念创新的不够,经济、政治改革有欠深入,“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缺乏默契,某些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失范等原因,武汉中心城市的作用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发挥。 2 武汉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增长极理论是佩鲁于1 950年在法国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一 文中提出的。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以抽象的经济空间为出发点,把抽象的经济空间定义为经济变量的结构关系,并将其分为三类:一、统计学上的统一或均质经济空间;二、作为势力场的经济空间;三、计划经济空间或政策运用的经济空间。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 ,人们对于增长极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来讲,增长极包括三种内涵:第一,在经济意义上的某一推进型产业或企业;第二,在地理意义上的空间单元 ,即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 ,它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地区及相邻企业的经济发展;第三,在经济意义上的和地理意义上的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城市[5]。按照第三种含义,在我国经济学界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黄渤海地区作为中国的三大经济增长极(经济增长板块)。这三个增长极均处于第一梯度上,在我国的二、三梯度上能否形成增长极?会在哪里形成第四个增长极?   增长极理论从总体上讲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为背景的,诸如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较为成熟的技术力量、比较广阔的区域市场以及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等。我国增长极的形成不能完全参照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比如增长极的扩散和回流效应的发挥机制很不流畅。东部三极的形成既有其客观的自然因素,但政府的作用却丝毫不应忽视。佩鲁本人指出“增长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其二,必须有规模经济效益;其三,需要有适当的周围环境[5]。武汉是否具备这三个条件?   (1)作为一个开放的城市,武汉是人才资源密集的地区。武汉人才资源的储量规模、增长速度,高出全国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近 2个百分点,人才密度达 1 0 %。在国内大城市中位次靠前,居前 6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才资源和智力密集程度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上海浦东,为全国第三大智力密集区。在这些人才中,孕含着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中国光谷”经营着世界上最有潜力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武汉市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   (2)从武汉的产业结构看,武汉作为一个国家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比较完整。在产业结构老化的不利形势下,武汉市对产业结构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目前形成了三大先导产业(商业、金融、信息)、四大支柱产业(钢铁、汽车、纺织、航运)、四大后继产业(旅游、环保、生物制药、文化)。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中国光谷”筹建一年来,已有700多家公司登记注册,吸引投资项目总额近100亿元。武汉市政府计划光电子信息产业5年内形成产值1000亿元。业界人士称“中国光谷”会成为中国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的“产业增长极”初露端倪,规模经济的优势将不断得到体现,从而拉动其它产业的更新与发展。   (3)佩鲁所说的“适当的周围环境”是什么呢?一种理解是健全的市场运行机制。确实没有健全的市场运行机制,城市的各种机制的发挥会遇到太多的障碍,难以形成增长极。市场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武汉也有。特别是武汉与周边城市的经济交流中,面临着一些行政障碍。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武汉市应该进行制度创新,为成为“第四极”创造条件。武汉市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比如市外资办、经委、计委、规划土地、监察、税务、工商、财政、海关等25个职能“窗口”,变成一个“窗口”,集中办公,“合署联审”,统一收费。这种变化有力的促进了近期外资的进入。   上述的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比如没有制度的创新,人才会流失,武汉市尽管人才富足,但是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外流。武汉并不缺少人才,缺少的是配置人才的机制,所以市政府应该考虑形成一套挽留和激励人才留汉创业的机制。与中西部其他城市相比,武汉具有许多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要像东部三个经济增长板块那样发挥区域中心作用,还有很长的距离。武汉可以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新经济的机遇,扬长避短,在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作用的同时,打造好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的基础条件。 3 消除障碍,积极发挥增长中心功能   我们知道武汉在21世纪面临两大机遇:一是国家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武汉由于 其特殊的地缘优势,将不可避免的承担其承东启西的作用;二是武汉抓住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这一契机,建立“中国光谷”,必将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武汉这一增长极,通过“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和“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对武汉及其周边经济乃至西部广大地区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   扩散效应由发达区域到不发达区域的投资活动的流动组成,包括供给不发达区域产业发展的原材料和购买其产品。回流效应是由为了在发达区域获得更高的回报而流出不发达区域的劳动和资本所构成[2]。就目前来讲,武汉无论是在本区域里,还是在区际之间,这两种效应都没有能得到积极的发挥。完全的竞争市场会带来空间上的经济平等,由于回流效应的存在,市场力量趋于扩大区域差异,只有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通过政府的适当干预,扩散效应才会实现[6]。武汉这两种效应不能有效发挥的原因何在?笔者尝试着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3.1 适度倾斜区域布局政策   国家在制定区域战略布局的政策时,应突出区位因素和政策的持续性。从我国区域战略部署的历史看,政策的制定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当前的区域布局可能会造成中部地带的陷落。中部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区域位置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象武汉这样具有独特地缘优势的城市,政府在推动全国市场建设、消除地区行政阻隔的同时,应着力培养武汉建设成为中部的金融、工商、交通等中心。巩固并加强武汉这一梯度之间的中心环节,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加速其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发展跨地区的横向联合,推动区际协作,建立利益互动体系,使武汉获得共同发展的经济条件,高起点参与市场竞争,加速经济发展,承担起区际分工的责任。 3.2 创新地方制度   武汉市有关部门应该进行制度创新,为增长中心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协调与周边省市的经济、行政联系,建立与他们的利益互动关系,努力消除地区间资源流动的人为壁垒,建设好长江中游城市群。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为其它梯度和外国资本的进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成中部地区开放的典范。留住人才、引入人才,创新并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为高新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的基础。完善制度功能,重视非正规制度(道德、信用、习俗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推进规范制度(法制)的建设。 3.3 健全市场媒介   发挥扩散和回流效应,武汉还必须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更新观念,强化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推进市场建设,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计划和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互有优缺,作为一个增长极(特别是处于经济发展不够发达的阶段),发挥扩散和回流效应离开了市场这个媒介,就像区域经济的发展被“切除”了结点一样。武汉应该建好区域内一体化市场,利用区内区外两种资源,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加快向区外拓展市场。 3.4 培养增长性产业   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的主体是增长性的产业,没有增长性产业,武汉就不能被称为“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武汉应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结合国家产业政策,抓住国家大型重点工程集中、投资拉动显著的机遇 ,实施“东拓西进”、“资源转化”、“联合发展”战略。坚持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相结合的原则,把握产业更新和结构优化时机,加强与东部地区的联合,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强化老工业基地改造,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抢占新技术制高点,加快产业梯度衔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成长链,实现经济跳跃式发展。只有建设好增长性产业,增长极的地位才能凸现。   以武汉目前的经济形势、产业结构、区位功能看,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的同时,让我们感觉更多的是武汉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理应突破狭隘的区位观,把武汉纳入全国大区域中审视武汉的战略地位,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与协调,畅通市场运行机制,把武汉建成中部地区的增长中心,发挥武汉在区域经济交流中的积极的区位功能。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