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聚焦上海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3)-01-0011-07
  •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李阎魁: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邮编:210092。 袁雁:女,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研究生。
  • 上海城市公共中心优化初探
  •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Urban Public Centre Optimization in Shanghai
  • 浏览量:
  • 李阎魁 袁雁
  • LI Yan-kui, YUAN Yan
  • 摘要:
    摘要 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中最真切反映人类城市活动的核心地区,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上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城市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严峻的现实,并引出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空间布局、功能结构、道路交通、环境设计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上海公共活动中心的形成与演变、分析新形势下上海公共中心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改进的对策。
  • 关键词:
    公共中心优化上海
  • Abstract: The urban public centre is a core of a city, which reflects people\\\'s urban activ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stepped into a new phase in 1980\\\'s innovates. The Shanghai\\\'s city development meets great opportunity and gets some success. At same time, there\\\'s a series of problem such as urban space location, function structure, traffic, environment design and so on in the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evolvement and the problem of Shanghai\\\'s public center,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 Key words: public center; optimization; Shanghai
  • 1 引言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是城市中最真切反映人类城市活动的核心地区,是城市中最易取得成就感,亦是最易酿成千古恨的地段。   上海,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自1843年开埠以来,历经150多年的演变,东西方文化和中国各地地域文化相互交融,国际资本的进入和民族工商业的崛起,促使上海的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一座独特的经济与文化大都市。   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上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并为上海的城市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机遇。1990年至2002年是上海历史上各项建设投入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 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可以说,城市面貌在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上改变了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形象。这种变化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城市空间的扩张、膨胀致使城市中心交通拥挤、基础设施负荷超载、环境质量下降、建筑空间狭窄等,严峻的现实引出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空间布局、功能结构、道路交通、环境设计等一系列有待探讨的问题。 2 公共中心的起源与发展 2.1 概念界定   城市中心(city center):城市中供市民集中进行公共活动的地方,可以是一个广场、一条街道或一片地区,又称城市公共中心。城市中心往往集中体现城市的特性和风格面貌。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公共中心用地,指市中心、分区中心、地区中心及市级专业中心(不含居住区中心)的行政办公、金融贸易、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综合建筑用地。   本文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具普遍意义的城市公共中心概念。我们将城市公共中心定义为:位于城市优良区位,公共建筑与各种设施集中,具有一定规模,聚集着城市中政治、文化、金融、贸易、商业、娱乐及一部分居住等活动的公共场所;是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并以其巨大的魅力与强大的吸引力汇聚大量的物资、信息与人才的公共区域;是由于历史积淀、城市的发展等原因反映着城市特色环境风貌及市民生活情趣的公共活动地区。   城市公共中心按经济辐射力级位划分,可分为国际级中心(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全国性中心(上海发展中的大柏树经贸中心区)、市级中心(上海黄浦区中心商业区)、地区中心(上海徐家汇地区中心)、居住区中心;按功能分,城市公共中心可以是政治、商业、金融、贸易、文化、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复合中心,也可为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形成特定功能的独立中心。整理分类有下列几种:政治行政中心(北京天安门广场)、商业经济中心(上海南京路)、文化娱乐中心(上海福州路)、科技中心(美国硅谷科学城)、站场门户中心(上海闸北不夜城)。 2.2 上海公共中心发展历史   上海原是一个渔村发展起来的沿海集镇。唐开元(公元713-742年)期间,筑成海塘,以御海潮侵蚀,因而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对外口岸,在吴淞江上游青龙镇(今青浦县白鹤乡青龙村)。其时,吴淞江江面浩瀚,“其深可负千斟之舟”,水运便捷。青龙镇当时有:二十六坊、二十二桥、三亭、七塔、十三寺院,以后吴淞江上游,日渐淤浅,而航运口岸由黄浦江下游的上海镇所取代。城市公共中心具有 “庙、园、市”三位一体的布局,颇具特色。   明朝时,城内仅十几条街巷,从明代留传下来的国画《明代上海方洪地区面貌图》,可见当时上海十六铺一带,帆桅如林,舟楫如梭,可见海关标志的牌楼,宝带门附近的察院场……方洪河两侧一河两街的江南传统布局,市招飘扬……充分说明诗人所称上海“一城烟火半东南,粉壁红楼树色参”的古代上海公共中心的概貌(见图1)。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后,由于受到租界的影响,整个城市遂由华界地区和租界地区连接而成。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城市规划。   民国16年(1927年),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确定在江湾一带建设新市区。公共中心计划吸收了若干欧美城市规划思想,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组织方法,市中心区域计划的小方格与放射路相结合形式的道路网和轴线对称的公共建筑群,部分付诸实施。   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上海。为适应战后重建和复兴,开始制定《大上海区域计划总图初稿》,运用西方“有机疏散”和“卫星城镇”理论,规划了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上海解放后,引进了苏联城市规划理论和工作方法,编制了《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公共中心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建筑艺术布局,在城市规划中,规划方案采用完整的、多层次的环状放射、轴线对称的道路系统。各区公共中心组织在整个艺术布局以内,并用放射道路相联结。   1957年12月,上海市作出“在上海周围建立卫星城镇,分散一部分工业企业,减少市区人口过分集中”的决定。上海开始第一个卫星城——闵行的建设,引导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布局向新的发展方向调整。   1986年10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定位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港口,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和改造中心城,充实和发展卫星城,有步骤地开发“两翼”,有计划地建设郊县小城镇,使上海发展成为以中心城为主体,市郊城镇相对独立、中心城与市郊城镇有机联系、群体组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目前,新一轮总体规划“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的重大决策,不仅明确了上海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且明确了上海未来的城市公共中心的发展方向。   作为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上海的城市公共中心的发展折射着上海开埠以来到发展面向21世纪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历程。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城市公共中心有序发展统一起来的上海城市规划,将为面向21世纪的上海城市空间形象建设,勾画美好的明天。 3 目前上海公共中心主要存在的问题 3.1 布局结构亟待调整   城市作为一个开放体系,永远处于从无序到有序的相对过程中,城市公共中心合理的布局结构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结构的群体化和城市内部结构的多心化,已为上海城市发展的趋势,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形态结构演变,可概括为由点——线结构转变为线——面、片的网络结构。上海要按照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构想,在现有的布局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市域城镇体系、人口分布和用地布局,形成与上海成为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多核、多轴、多层次”及“多心开敞”的城市形态。 3.2 用地结构不利于公共活动中心的形成   公共中心集中了城市的各种活动,如零售、批发商业、行政事务、交通、通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办公和商业功能。目前上海城市核心地区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的比例偏高。据调查,在城市中心区300平方公里范围内,工业和仓储用地比重达26.78% ,与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相比,高出10多个百分点。上海大部分的公共活动中心虽然建筑密度很高,但容积率却很低,公共活动中心地区人口和居住密度高,交通、绿化用地紧张。其中,黄浦区福州路地段的人口密度高达16万人/平方公里,静安区的人口密度为6.5万人/平方公里。同时,商业用地缺乏,按国外标准,商业面积人均占有量应在7-8平方米,目前上海仅至3平方米左右;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3.3 规划与开发相对滞后   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有赖于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积极合理的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城市健康、持续的发展。长江三角洲是世界上人口超过2500万的六大城市群之一,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独特的区位优势为上海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进入90年代,上海开始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发展第三产业、重塑上海经济中心城市功能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正在逐步实现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宏伟目标。但公共中心的相关服务业,如国际咨询、新闻机构、展览、会议中心等配套不够。 3.4 交通问题日趋严重   市区交通拥挤是上海城市发展至今的突出问题,据统计,上海公交全年客运总量55.99亿人次,居全世界大城市之首,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进入家庭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上海市内交通矛盾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的突出问题。目前上海市中心人均道路面积只有1.3平方米,道路面积占市中心区总用地的16%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道路用地一般为20%,如曼哈顿为37.5%,东京中心区22.3%。据分析与预测,交通矛盾近期主要反映在人车混杂、相互干扰以及停车面积严重不足上,远期主要表现在车流量(尤其是机动车)的增加对城市道路容量及结构的压力。 3.5 缺乏立体、联合开发方式   虽然近年来上海开始大规模兴建地下商城,但在国外采用的对城市中心区土地联合开发的建设方式在上海普及性不高。这种联合开发是指在城市中心区内,将地铁系统的服务与车站设施设置在土地使用或商业发展更具潜力和优势的区位,以达到相互配合并带动彼此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中心区的繁荣,实现土地的高强度开发。   目前,上海城市有些公共建筑除了增加层数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之外,一些综合体建筑还开辟地下1-2层空间为超市、快餐店、商场、娱乐场等。但公共中心区现有的地下空间设施大多分布在高层综合体的地下层、民防设施、地铁车站、地下过街道内。这些地下空间设施功能单一,多为浅层开发,且相互之间没有连接形成网络。 3.6 环境舒适性、特色性不强   目前,上海市中心区绿化覆盖率仅为13.78%,人均公共绿地仅1.15米,大大落后于我国城市人均公共绿地4.2平方米的平均值。与国外发达国家大城市相比,则差距更大,如伦敦人均绿地面积为22.8平方米,巴黎人均25平方米,华盛顿40平方米。同时,片面追求容积率,造成城市空间的拥挤,高层建筑布局混乱,空间形象趋同,城市天际轮廓线艺术形象不佳,城市俯瞰形象杂乱不堪,标志性建筑景观特色弱化等问题。在旧城改造的热潮中,一些宝贵的历史文物古迹被破坏,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城区面貌在受到损害。在城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护城市的文脉,提高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素质、品位,创造美的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7 公众参与不够   城市公共中心不仅应成为憩息场所,更应是为市民提供参与创造、发挥、超越自我的生活剧场,使其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体现环境高雅的深层意义。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建设在这方面虽然迈出了极其有意义的一步,但离理论意义上的公众参与还有较大差距(见图2)。 4 上海城市主要公共中心的优化 4.1 上海公共中心的发展应符合上海多核、多轴、多层次的空间发展结构,把握疏散与疏导的有机结合   上海将在市域范围内,建立由中心城、新城、中心镇、集镇4个层次组成的规模合理、分布均衡的城市空间分布格局。在中心城范围内除重点建设中央商务区外,还将规划和建设徐家汇、花木、真如、江湾-五角场4个副中心、分区中心、地区中心和各类专业中心,以改善上海市中心过度集聚的状况;中心城还将以主要道路、河流为界线,以楔形绿地为分隔形成6个综合分区;中心城要跳出“摊大饼”式蔓延发展的模式,采用轴向发展,形成沪宁发展轴、沪杭发展轴、滨江沿海发展轴和沪青发展轴;通过对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的重整,形成“多层、多轴、多核”、“多心开敞”的布局结构(见图3、图4)。   80年代初期,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如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将上海市区的重心东移,在浦江两岸建成上海市中心地区,并以此为基础向浦东纵深扩展,90年代初,浦东被确定为我国重点开发的地区,从而为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增强城市功能、完善投资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4.2 建立合适的城市空间发展轴,恢复和优化上海水都城市空间特色   从上海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结构演变的过程来看,城市的发展轴是城市发展的最优方向,在城市整体空间的演化过程中,这些地区是空间生长最佳区位。   根据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积淀与固有形态,前一轮的上海规划设计确立了以南京路为中心线,北京路、延安路沿线为两翼的东西空间发展带;而陆家嘴中心区与外滩隔江相望,遥相呼应,东西联动的空间发展态势呼之欲出。这一规划结构上串联起的重要节点包括:虹桥机场、虹桥路沿线工程、虹桥开发区、古北新区、静安中心、展览中心、市政中心南京路、外滩、陆家嘴中心。   而从上海城市的发展方向看,黄浦江和苏州河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未来上海的发展仍然要考虑以黄浦江和苏州河作为空间发展的主要轴线,充分利用滨江地带的空间环境及景观资源,恢复上海水都城市空间形态特色(图5)。   同时,为进一步发挥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上海的城市公共中心将在东西城市发展轴基础上继续延伸。发展南北向的沿黄浦江的生态主轴和苏州河次轴,在黄浦江两岸发展两条南北向的城市发展次轴,发展联系各次中心的交通轴,严格控制环线的绿化生态轴。形成上海双龙戏珠、三港兴市、三面环水、众绿入城、产学成环的未来城市空间形象。 4.3 加强公共中心的立体化开发,高效利用地下公共空间   目前,上海已面临城市发展少地的危机。上海市区人口密度平均为2.22万人/平方公里,局部地区高达16万人/平方公里,是全国生活空间最紧张的城市。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城市的空间容量和运行效率,特别是上海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上海城市空间容量、满足城市化发展要求的必由之路。   迄今为止,在城市中心区兴建高层建筑,仍然是上海从平面扩展向立体空间扩展转变的主要形式,以此来提高城市空间密度,解决城市空间紧缺的问题。   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空间的立体化综合利用,不仅仅是城市上部空间的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在扩大城市容量方面,有着另一种优势和潜力。工业化发达国家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实践表明,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是城市现代化改造与建设中解决中心城区高密度疏解、扩充基础设施容量、达到人车立体分流、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寻求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均衡与统一、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土地资源等现代化城市更新与复苏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图6)。因此,上海的公共中心也应改变以往单纯向高空发展的模式,而加强对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4.4 优化上海公共中心的道路交通系统   城市公共中心区的交通系统主要包括车行系统、步行系统和停车系统。   通过车行系统、步行系统统一规划并与停车场的设置密切配合,各种公交方式之间,各层步行系统之间,车行与步行之间,以及车行、步行与停车场之间都应密切联系,才能形成一个顺畅的交通系统,快速便捷的疏导人流货流。   总结国内外公共活动中心解决交通的矛盾的经验,建议上海公共活动中心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下不同的方式解决: 4.4.1 交通分散   即在城市公共中心区设外围分散道路,消除穿越市中心的市内过境车流,并以此为界控制入围车流量,减轻中心区交通负荷。这种方式可用于外滩、小陆家嘴CBD地区,以及上海的几个副中心(徐家汇地区、五角场地区、花木地区、真如地区)。   另一交通分散的措施则是涉及城市公共中心自身布局结构的处理。合理布置吸引人流的大型公共设施,人流量大的集散点,如大型体育馆、影剧院、展览中心、大型百货商场、火车站、客货运码头等避免人流过分集中,附近配置公交站点,及时疏解人流;并避免将上述公共建筑直接布置在交通干道上,将建筑深退道路红线后,扩大人行道宽度,利用建筑四周纵深作为人流疏散缓冲带。 4.4.2 人车分流   即在城市公共中心区的主要地段,人流与车流明确分开,各行其道,尽可能减少人车冲突。   解决人车分流主要是规划步行系统,“向汽车夺回人的环境,以人为本”。现代交通发展,汽车涌入商业中心,破坏了人的环境空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城市开辟了步行街——城市传统的公共活动空间,将车流引向附近干道或引入地下,如德国已有200多个城市的中心区改为步行区。   上海南京东路的改造成功证明,在城市公共中心区的主要地段设置步行空间,是积极可行的。但上海目前各公共中心还不够普及。 4.4.3 立体交通   各种车速与不同行车要求的车流亦要分流。   城市公共中心趋向于立体多层交通,将人引向空中的高架步行系统或转入地下的地下街,与地面车道、高架道路、轻轨或地下车道、地铁等结合,形成货运、客运、公交,地面、地下、地上综合立体联运的交通体系,使公共中心成为各种交通组织的枢纽。在发展立体交通的同时,停车场也趋于立体化,充分利用楼层、地面、地下存车场,目前,新建的小陆家嘴做了一部分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4.5 加强公共中心城市设计,重视公共中心空间文化层面建设和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   上海是一座历史名城,有着独特的城市特色和历史价值。自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历经150多年的演变,上海这座城市所展现的几乎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城市建设和建筑史,目前上海已确立11个风貌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纪念与保护地点、优秀建筑共503处,城市的风貌反映了其历史内涵,使之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识别性。   城市公共中心往往与城市在历史进度上同步共生,是城市中最古老的最具风格的部分,环境的形成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并因此强调连续性与有机生长。上海的城市公共中心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外滩近代建筑群天际线(图7),浦东陆家嘴以东方明珠为标志的新建建筑群及中心绿地所呈现的新空间竖向形态都已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深深的印象,必须加以保护(图8)。   空间不仅是物质的空间,更是文化的空间,公共活动中心不仅要考虑其物质层面,更要考虑其文化层面。国际上的许多城市都在建设“文化都市”,培育城市文化注重多元文化的发展。上海有着海派文化的优势。因此,上海的公共中心空间开发应充分利用上海的历史与人文优势,优化上海的城市环境。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