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交通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3)-01-0060-04
-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A
- 项目基金:1 林卫. 欧洲城市交通的经验与启示[J]. 城市规划, 2001, 25(10): 56-60
2 杨晓光.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筑城市绿色交通系统[J]. 中国市长, 2001, (4)
3 王缉宪. 国外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规划的方法与实践[J]. 国外城市规划, 2001,(1): 6-9
4 武汉市绿色交通行动计划书[Z], 2001
- 作者简介:刘冬飞:华中科技大学交通学院2000级硕士研究生;邮编:430074。
- “绿色交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理念
- GREEN TRANSPORT: A Transport Philosoph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浏览量:
- 刘冬飞
- LIU Dong-fei
- 摘要:
摘要 绿色交通是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的必由之路。介绍了绿色交通的来源、发展目标以及这一概念涵盖的内容。绿色交通的核心是资源、环境和系统的可扩展性,是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认识交通系统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它包括交通系统内部的优化及交通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协调、共生。最后介绍了国外在交通发展中可以借鉴的做法,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一些现实可行的措施。 - 关键词:
绿色交通;可持续发展;公共交通;交通系统; - Abstract: It is regarded that Green Transport is the key to build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urban transport system.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origin, goals and contents of Green Transport. The core of Green Transport is expansibility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system. We should urderstand the relations among transport system development,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from trategical perspectives. Green transport means not only internal transport system optimization and exterior harmony, but also high and sustainable efficiency.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Europe experiences, the paper gives some feasible proposals.
- Key words: green transpor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ublic transport; transport system
- 1 “绿色交通”的发展目标
只有健康的城市交通系统才会有健康发展的城市,才会有健康的人类社会。绿色交通是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的必由之路。它的发展目标是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三个方面的完整统一结合,以及交通系统的高效性和效率的持久性,绿色交通更深层次上的含义是和谐的交通,包括:
(1)交通与(生态的、心理的)环境的和谐;
(2)交通与未来的和谐(适宜于未来的发展);
(3)交通与社会的和谐(安全、以人为本);
(4)交通与资源的和谐(以最小的代价或最小的资源维持交通的需求)。
2 “绿色交通”是交通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协调发展
“绿色交通” 的核心是资源、环境和系统的可扩展性,是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认识交通系统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因此,绿色交通一方面包括交通系统内部的优化问题;另一方面涵盖交通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协调、共生问题。
2.1 交通系统内部的优化
“绿色交通”要求交通系统内部的协调性和效益性,也就是使交通系统能够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达到最大的效率。无论是从宏观方面的国家的交通战略、相应的交通政策法规,到交通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再到微观方面的每一项工程措施和交通工具都应整合为一体,在共同的“绿色交通”理念指导下发展,使交通系统走上以低成本(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交通方式和与自然尽可能和谐的发展道路,这在我国尤其具有现实的意义。发达国家在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需求导向,效率导向和环境导向三个阶段,我国应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不能再走同样的道路,应该未雨绸缪,以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交通发展的战略,引导交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高质量、多元化的交通系统,各种交通方式既相互竞争又协同工作,以效率原则和环保原则引导城市交通系统形成合理的结构。
2.1.1 建立方便、快捷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
强大的现代化公共交通是环保型“绿色交通”系统最重要的基本特征。公共交通以最低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多的人和物的流动,以有限资源提供高效率与高品质的服务水平,因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用地资源紧缺,城市用地相对紧张,发展高效、低污染的公共交通事业是适宜我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另外我国城市用地布局紧凑,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高,开发强度大,具备公共交通发展的基本的人口密度条件,有利于公共交通的运营成本的回收,达到公共交通发展的良性循环。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以小汽车交通为主的交通方式,增加城市中机动车辆的数量,占用过多道路资源,浪费能源并且造成更多污染,不符合中国国情,长远而言必然恶化城市生态环境,降低整体生活质量。因此,我国必须限制私人小汽车的使用,建立一个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交通体系是解决汽车化引起的问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说对小汽车交通的任何限制的措施,离开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交通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国公共交通的发展应根据各个城市实际情况,本着近期和远期相结合方针制定可行的策略。公共交通系统应由轨道交通为主的多种交通方式构成,各种方式分工明确,联系紧密,换乘方便,形成高效率的网络体系。
● 市郊快速列车。是联系中心城市、郊区和远郊开发区、卫星城的快速大运量的铁路客运系统。
● 地铁、轻轨。是大城市城区公共交通的骨干系统,主要解决城市内部客运交通,地铁、轻轨等快速交通具有很多优点。但并不是建成一条、两条线路就能发挥作用的,它必须要形成网络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分担较大比例的公共客运交通量。就我国而言,地铁、轻轨建设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要形成一定的规模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因此我们应从战略上立足长远,而目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要依靠常规公共交通来为城市居民出行服务。
● 无轨电车。无轨电车作为常规公交,是能实现零排放、无污染的“绿色交通工具”。我国是50年代中期从苏联引进这一新型交通工具的,40多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存在集电杆经常脱落等缺陷,许多城市的无轨电车的发展从80年代开始受到一定影响,基本上呈停滞、萎缩状态。进入90年代以来,在愈来愈强调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绿色交通工具无轨电车得到广泛重视和发展,长期困扰电车的难题得到解决,自动升降集电杆,小巧轻型优质电杆和整齐美观、简洁明快的线网的采用,以及铺源技术的应用及铺源电车的出现,使无轨电车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外,还有低地板、冷暖空调和自动报站同步装置等多种新技术的应用都使无轨电车面貌焕然一新,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创造了条件。
● 公共汽车。调整现有公共汽车线路,形成地面公交网络系统,提高其服务水平,是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现实任务。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开辟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的时速,减少延误,以提高公共汽车的服务水平,增加公交对大众的吸引。
● 换乘枢纽。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和转换,直接影响交通网络的质量。精心设置换乘枢纽,使乘客换乘方便,便显得极为重要。
建立公交优先系统,达到公共交通的观念优先、设施优先、效率优先、管理优先和安全优先,以换乘为主研究公交布局,设立高效的公交专用道;协调公交各交通方式之间的方便换乘和合理收费,建立一套完整的交通策略计划,并做好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的结合;配合城市的长期发展以及土地使用与财政能力进行公共交通的综合规划。长远来看,公共交通是一项低成本的投入,尤其是最低的环境成本是任何其它方式无法替代的。
2.1.2 适度和合理的使用小汽车
小汽车的无节制使用无论对城市交通还是城市环境都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适度和合理的使用小汽车已是大势所趋。
在小汽车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经过了工业化,现在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有益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
(1)首先,我们要区分“拥有”和“使用”小汽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很显然欧洲城市小汽车普及已近饱和,但通过采取适当的交通政策与措施,数量众多的小汽车并未给城市带来灾难,由此可见,只是小汽车无限制的使用才导致了严重的交通问题。因此放宽“拥有”,管好“使用”,可能是汽车工业与城市交通共同利益的结合点。
(2)主要通过政策、价格、和交通设施有限供给等手段重点限制城市中心区的小汽车交通量。
2.1.3 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提供空间
对环境的关注,和人本主义的回归使得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在城市中成为受鼓励的出行方式。
(1)在市中心商业繁华的地区开辟步行街区,在交通上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也带来了步行街区商业的繁荣,以及城市环境景观效果的改善。环境优美的步行街区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照顾,成为城市中最精彩、最有吸引力的亮点。
在居住区或城市部分地区设立步行系统,结合河岸、绿地、广场等城市开放空间形成富于人性化的供城市居民休闲、交往的空间。
(2)自行车交通是我国城市交通的一大特点。在大城市中,自行车交通可以和轨道交通或其它公共交通相结合,在居住区内部或城市组团内部可以主要以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更远一些的出行乘坐公共交通,设计时要注意处理好换乘站点停车设施的安排。
2.1.4 确保交通工具的环保性能
据我国环境监测部门报告,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城区主要污染源已由工业污染转为机动车尾气污染。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以及铅、碳粒等。医学专家研究表明:尾气中的 HC被人体吸收后,会破坏造血机能,造成贫血、神经衰弱,尤其是在太阳光照射下,由光化学作用所形成的蓝色烟雾对人体的伤害更大,可致癌,使人视神经受到破坏。此外,交通车辆所产生的烟尘(尾气烟尘和道路扬尘)排放量已成为城市大气DF(尘)、TSP(降尘)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还有交通噪声污染也不容忽视,城市中交通噪声源仅次于生活噪声源居第二位。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使发展环保型交通工具成为一项异常紧迫的任务。
(1)研制并推广使用小排量,轻型化和环保型能源的新车种,
(2)公共交通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为动力的轨道交通,并且不断改善机车性能,其噪声污染降到最低的程度。此外,对机车进行严格的维护、保养和修理确保机车良好的状态。
(3)发展高新技术的有轨、无轨电车,发挥电车的无污染、噪音小、节能、运营费用低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其舒适性和适应能力,以提高其竞争力。
(4)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
环保型交通工具的使用,一定会带来城市的环境质量的提升,使城市成为更适宜人类居住的空间。
2.1.5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的概念,其基本出发点便是利用当代高新技术: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GPS、GIS等,提高交通系统中的人(交通参与者:乘客和管理者)、交通设施(道路等)和交通工具(车辆等)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最佳地利用交通系统的“时空”资源,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智能交通是绿色交通的必然选择。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简称APTS)就是智能交通中极其重要的子系统。ITS技术在改善交通的同时还形成巨大的产业。因此,目前国内外都极其重视ITS的发展,运用高新技术提高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已成必然的趋势APTS可使交通供给动态地适应交通需求,真正意义上实现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准时、快速与舒适;提供快速、便捷、经济的换乘服务;调度与运营的效率化、优先管理智能化等目标。先进的公共汽车优先系统又是APTS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于此的开发研究对于改善中国城市的交通更具特别的意义。
2.2 交通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协调共生
近十几年来,各学科的发展和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使交通研究已跳出了以需求分析为主,被动式地为机动车辆服务的规划模式,愈来愈多的从交通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研究。另外,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的目标只有从整体上对交通系统以及城市布局、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进行考虑才能实现。
2.2.1 土地使用与交通一体化
城市的演变是用地—交通一体的演变,发展某种特定的用地模式可以导致某种相应的交通模式,反之亦然。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系统之间存在一种强大的互动关系。在静态关系上,土地的使用是决定城市活动分布和交通运输系统运作的前提条件;而在动态关系上,则城市活动分布,可达性和经过开发商投资建设的新空间是下一轮土地利用预测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将绿色交通概念注入到城市规划中,研究城市的开发强度与交通容量和环境容量的关系,使土地使用和交通运输系统两者协调发展,才能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的目标。
对于公共交通系统而言,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在用地的规划和控制上做出有效的配合。公共交通系统的三个实质属性即密度(Density)、混合使用(Diversity)与设计(Design)都是与土地使用有关的。密度是指到公共交通站点合理的步行范围内,有足够的居民及通勤者,足以产生很高的搭乘出行而言;混合使用是指混合土地使用、房屋型式;而设计是指良好的城市设计有助于步行、骑车与搭乘公共交通系统等相关实体建筑或基地位置。结合土地利用和城市形态发展公共交通以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公共交通的层次结构适应城市格局,鼓励混合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式,以城市主要公共交通线路为中心划定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的分区。这样土地利用和交通一体化系统提供的高可达性,可促进沿交通走廊的集中开发,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也强化了这种开发。
交通是引导城市形态变化的主要手段,现代城市的持续膨胀与人口增长带来了诸多问题,迫切要求规划应对增长加以引导和控制,具体表现在对土地使用合理调配,对城市交通的建设与疏导。交通可以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使用方式,交通规划需要与空间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交通在引导城市从无约束的扩散到有序的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在探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土地使用模式时交通成为关键的因素。
2.2.2 绿色交通与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的基准点是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来说,是否可以实现绿色交通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和重要评价标准,没有绿色交通的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为不可能。
2.2.3 建立大众参与机制
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与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绿色交通的实施更是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绿色交通的运输工具选择是一个综合交通运输与生活品质的决定问题,需要社区人们的共识,重新审视新的“人的价值”,进而选择绿色交通工具为其生活方式之一。公众对绿色交通的参与不同于对一般活动的参与,也不同于对环境保护的参与。绿色交通的公众参与更加深刻、更加广泛,对于公众来说,绿色交通是与自己紧密联系的解决其出行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更加重要的是人们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改变自己的思想,建立有节制的交通出行观念,进而用符合绿色交通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寻求持久有序的发展和进步是人类永恒的目标,而在城市发展中贯彻绿色交通的理念正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经历了都市膨胀和机动车化带来的噩梦之后,人类终于开始认识合理的交通体系、健康的交通秩序和优质的交通服务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在21世纪的今天,城市化和工业化在中国方兴未艾,充满希望的中国正站在真正崛起的黎明时刻。因此,把握这一契机,以绿色交通的理念来指导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千秋功业的基本战略。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