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概念规划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3)-03-0003-06
-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武廷海(1970-),博士,清华大学副教授。
- 走出边缘 构建中心: 徐州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 Leaving Periphery and Constructing Center: The Strategic Choice for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Xuzhou
- 浏览量:
- 武廷海
- WU Ting-hai
- 摘要:
“边缘”是徐州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其在地理、文化、经济、政治、乃至制度等方面都有深刻的表现。自觉认识自身的“边缘”性,趋利避害,因势利导,积极发展成为真正的经济区域的中心、经济网络的结点,从边缘走向发展的前沿,这是徐州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 关键词:
城市发展战略;边缘;中心;徐州; - Abstract: Periphery is one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Xuzhou, and it is obvious in its geography, culture, economy, politics, even institution and so on. The strategic choice for the future urban development of Xuzhou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o understand the periphery,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and to avoid the shortcomings, to become the real regional economic center and node of economic network, to leave periphery for development frontier.
- Key words: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periphery; center; Xuzhou
- 目前,徐州市正面临外在的城市竞争与内在的城市复兴双重挑战,城市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发展概念规划研究就是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性思考。
1 徐州城市发展的四大机遇
1.1 经济全球化与WTO制度文明成为推动徐州发展的重要的外部力量
全球化引发了全球经济、政治等领域内的复杂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后果是激发并迫使各级城市更积极地也更自觉地直接面对国际竞争,成为与国际联系的通道,这使得地方城市也有机会利用国际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可以更快、更好地发展,参与国际竞争[1]。中国加入WTO,一方面开辟了新的市场,方便了地方城市与国际的联系与交流;另一方面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了一次深层改造和锻炼的机会。如果说改革开放是来自内部的动力,从内部打破旧制度,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次助推器,WTO则是来自外部的动力,从外部建设新规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二次助推器”[2]。
1.2 区域性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进一步凸现徐州“五通汇流”的交通枢纽作用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黄金十字通道”的战略地位
徐州是国家铁路干线陇海-兰新线和高速公路主干线连霍线(连云港—霍尔果斯)上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它四个中心城市为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在国家“东靠西移”的战略格局中,徐州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国家铁路干线京沪线、高速公路主干线京福线(北京-福州),以及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等,徐州与北京、上海、福州等发达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联系便捷,是实现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南北对接”的关键环节。
国家“五纵七横”的公路主骨架、“两纵三横”的水运主通道、“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等都通过徐州,加上国家民航干线机场-徐州观音机场,以及徐州作为华东输油管道中心,徐州堪称“五通汇流”。初步形成并将不断完善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将使徐州日益融入国家交通运输网络与经济网络,并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之一,战略地位日显重要(图2、3、4)。
1.3 市场化进程对区域中心城市的呼唤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与南京、济南、郑州、合肥等省会城市都相距350公里左右,属于省域中心城市辐射薄弱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986年,徐州及其周围14个地市联合组成“淮海经济区”;2001年底,淮海经济区已经包括徐州及其周围地区19个地市,97个县(市),51个区;土地总面积17.7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85%;总人口1.1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42%(图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化进程加快,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客观上为徐州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1.4 江苏省城市化战略与加快发展苏北等政策给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历史性机遇
江苏省在“十五”城市发展战略中确定了“三圈四市五轴线”的基本框架,徐州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五条城镇聚合轴中徐(州)连(云港)城镇聚合轴横穿徐州市,新(沂)宜(兴)城镇聚合轴纵贯徐州东部地区。最近,江苏省委、省政府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这将从多方面为推进徐州市大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扶持,徐州有可能成为苏南经济向苏北扩散的一个重要承接点。
2 徐州城市发展的两大挑战
2.1 内外双重竞争: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影响徐州城市发展的外部市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一,国内市场相对饱和,买方市场不断对经济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第二,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市场日益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外资和国外产品也将更自由地进入中国市场,呈现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发展态势;第三,国际市场成为影响徐州市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要求徐州市企业更多地面向国际市场从事生产。市场格局的变化使得城市从长期的为其它产业“配套”的位置上升为经济发展的主角,成为推动和制约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城市自身的责任因此加重。
2.2 前后双重压力:经济差距的“拉大”和“缩小”
从全国范围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枢轴,徐州则是其中的“发展中地区”。徐州所在的“淮海经济区”与其说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之间的“结合部”,不如说是“断裂带”或“经济低谷”。从江苏省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快速发展,徐州发展则相对迟缓,与苏南发达地区差距明显,已超过了全国东部与西部的差异[3];并且,随着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加快,发展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从“淮海经济区”来看,特别是鲁南济宁、日照等城市对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构成强烈的竞争与挤压。据调查,目前徐州市对淮海经济区的真正影响辐射半径大约为80-100公里,并非想象中辐射整个淮海经济区。[4]
3 徐州城市发展的四大优势
3.1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历史上,徐州东近黄海,西联中原,北依鲁南山区,南屏江淮水泽,陆路辐辏,水运畅通,有“五省通衢”之誉。六朝明初定都南京,元明清定都北京,徐州成为大运河沿线扼制南北的要冲,“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盛衰”[5]。近代以来,随着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徐州与周边地区以及与南北经济发达地区之间联系更加便捷,为徐州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2 丰富的物产资源
徐州地属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土地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地貌类型多样,平原广袤,丘陵、岗地、高滩呈点状或带状分布。全市地处温暖带南缘,雨热同季,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是全国闻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与全国五大蔬菜基地之一,也是国家批准的综合出口基地。徐州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矿为最,已经探明储量60亿吨以上,品质优,开采条件好,加上石灰石、石膏矿等多种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徐州发展建材、冶金、化工等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天然原料,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火电基地。
3.3 博大宏深、独具一格的人文资源
众所周知,徐州是汉文化的龙兴之地。汉文化发展到今天灿烂辉煌,追根求源,秦汉之际的徐州地区文化是重要源头之一,中原、齐鲁、吴越、荆楚等文化在徐州及其周围地区碰撞、交融、衍生,形成了汉朝文化的雏形。如今,徐州是全国著名的汉文化发祥地和两汉文化集萃之地,18代楚王、彭城王的王陵独具特色[6]。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时期,孕育了先秦诸子,奠定了中国人文精神和意识形态的根基,徐州及其周边地区则是诸子出生和活动频繁区域,是中国人思想意识形态和人文精神形成的核心地区。例如,孔子出生于今山东曲阜东南,老子出生于今河南鹿邑,孟子出生于今山东邹城,管子出生于今安徽颍上,都在徐州周围;据《庄子》记载,孔子曾于沛泽(今沛县)谒老子,更是中华思想文化史上非同寻常的盛事。徐州及其周围地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密集,徐州、开封、曲阜、淮安、亳州、商丘、邹城等构成底蕴深厚的区域名城网络,为区域旅游资源共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凭借。此外,徐州市科技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具备一定素质和经验的产业工人数量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3.4 较为强大的经济规模、综合实力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徐州市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717亿元,规模初具,特别是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工程机械、食品、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实力雄厚,能源、建材、轻纺、冶金等骨干行业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电子信息、环保、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正在兴起。
4 徐州城市发展的三大弱点
4.1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运行质量和效益欠佳
徐州经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总量水平,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1)三次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工业对全市的支撑作用不强。200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7.5:46.0:36.5,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全省高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全省低6.1个百分点;(2)工业体系结构不合理。在工业经济结构中传统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过大,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的比重较高,工业高加工度化水平低;(3)与苏南相比,开放型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4)市县发展差距较大。在区域经济结构中,徐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市区人均GDP1.84万元,是6县(市)平均水平的3.77倍,市县发展差距位于全省各市之首。
4.2 就业形势严峻
徐州是江苏人口第一大市,2001年人口占全省的12.20%,但GDP总量只占7.67%,就业岗位供不应求。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就业形势便骤然严峻:(1)国有企业职工大量、普遍地“下岗”;(2)由于通货紧缩趋势及市场供求失衡,导致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生产力闲置;(3)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急需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并且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徐州就业形势在上述既存矛盾之上,还将叠加三个新的深层次的矛盾,而且正在趋于激化:(1)政府税赋增长与全社会劳动岗位的负增长呈现鲜明对照;(2)城乡劳动力就业岗位的竞争矛盾正在趋于激化;(3)国际间、区域间对就业岗位竞争矛盾正在趋于激化。因此,徐州就业问题十分严峻。
4.3 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
徐州城市发展存在着资源基础障碍,部分地区如贾旺经济结构过分依赖于煤炭采掘业,具有计划经济的鲜明色彩和畸形重型化的突出特点,城市经济效益低,城市财力严重不足,城市工业、市政建设和综合发展水平落后。由于煤炭资源的可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随着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可能出现矿竭城衰问题,特别是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基数大,进入衰退期的煤矿开采业带来大量失业人员,成为城市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素。由于煤炭资源大量开采,在提供了宝贵能源的同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灾害,一是“三废”污染严重,以矿井为中心形成的空气污浊,煤粉飞扬;水源破坏,很多煤炭城市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缺水;矸石山与采后下陷的水塘、丘陵并存,吞噬了大片良田。二是土地塌陷,土地质量衰退。由于过去30年的超强度开采,徐州土地塌陷面积广,塌陷造成地面水和地下水径流改变,水质污染,生态后果严重。
总体看来,一方面,徐州城市发展具有空前的机遇与优势,徐州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比较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具备了预期经济繁荣的诸多动力因素和条件,但是徐州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未能达到应有的高度。例如,徐州交通发达,五流会通,但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交通、流通未能很好的连接起来,单纯的过境枢纽,“流”得多,“留”得少,交通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交通便捷,但接受经济发达地区辐射少,单纯靠自我积累,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徐州城市发展又具有不可避免的挑战与劣势,关键是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将困境转化为创新求变的力量,引导地区不断进步。因此,对徐州未来发展来说,在弥补劣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发挥优势,即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特殊条件,捕捉发展机遇,创造性地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对居民、区域乃至国家发挥应有的、更大的贡献和作用。
5 边缘性是徐州城市历史发展的最大特性
5.1 自古以来,徐州似乎总是处于边缘位置,是自然和人文的过渡地带
地理上,徐州处于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徐州处于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交汇处,具有过渡特点。
交通上,徐州是区域性和全国性交通枢纽地区。徐州地处华东北部南北冲要,自古就是水陆交通要道,南船北马的结合部;目前作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的“十字路口”,是联系几大经济板块的中介。
政治上,徐州处于政治中心辐射的边缘。已经指出,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受南京、济南、郑州、合肥等省会城市辐射薄弱。实际上,历史上的徐州就一直处于政治中心的边缘,战国时徐州位居中原咽喉,介于齐、鲁、吴、楚、宋诸国之间,成为这些诸侯国争霸中原的必争之地;秦以来,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中心,在西安-洛阳-开封东西轴线和北京-南京-杭州南北轴线上迁移,并形成南、北、中原三个政治中心密集地区,徐州恰好落在三者之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差不多都属于政治辐射的边缘(见图6)。
文化上,徐州亦属于典型的文化过渡地带。史前时期,徐州属于海岱文化区的西南边缘,是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地方;春秋晚期至战国时代,楚国的势力逐渐控制了徐州地区,这里属于“东楚”,其西部属“南楚”,北面“俗则齐”,南面“俗则越”,以楚文化为主,同时也是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越文化的交错地区。两汉文化是徐州历史文化的突出代表,其明显特征也是南北贯通,气势恢宏,在五省通衢时代,徐州更是南北文化激荡交融、蔚为大观之地。
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徐州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间地带,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的“桥梁”地区;在经济体制上,徐州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交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有着突出的计划色彩。
5.2 徐州作为中心,是来自边缘的中心
历史上徐州成为中心主要是两汉时期,这是在边缘中主动争取的结果,是来自边缘的中心。在“成王败寇”的逻辑下,要么成为中心,要么成为边缘,城市作为中心,其形成上有着鲜明的边缘色彩。
目前,徐州号称“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也是一个边缘中的中心。淮海经济区处于四省边缘毗邻地区,内在的联系薄弱,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经济区,实际上,仍然是个大的边缘地区。徐州作为所谓的“中心城市”,有来自地理区位、交通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相对的优势,但是,这种中心性随着周边城市的发展,正相对弱化,受到多方挑战。
6 徐州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走出边缘,构建中心
6.1 边缘的正负效应以及边缘区与核心区的相对性与动态转化
传统的经济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地域的核心,不同等级的城市(中心地)有着相应的辐射范围,核心与边缘相互依赖,构成一个核心-区域综合体;相互邻近的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及其腹地之间,构成规则的空间结构形态和等级体系。但是,这不是说,边缘区就一成不3.3 博大宏深、独具一格的人文资源
众所周知,徐州是汉文化的龙兴之地。汉文化发展到今天灿烂辉煌,追根求源,秦汉之际的徐州地区文化是重要源头之一,中原、齐鲁、吴越、荆楚等文化在徐州及其周围地区碰撞、交融、衍生,形成了汉朝文化的雏形。如今,徐州是全国著名的汉文化发祥地和两汉文化集萃之地,18代楚王、彭城王的王陵独具特色[6]。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时期,孕育了先秦诸子,奠定了中国人文精神和意识形态的根基,徐州及其周边地区则是诸子出生和活动频繁区域,是中国人思想意识形态和人文精神形成的核心地区。例如,孔子出生于今山东曲阜东南,老子出生于今河南鹿邑,孟子出生于今山东邹城,管子出生于今安徽颍上,都在徐州周围;据《庄子》记载,孔子曾于沛泽(今沛县)谒老子,更是中华思想文化史上非同寻常的盛事。徐州及其周围地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密集,徐州、开封、曲阜、淮安、亳州、商丘、邹城等构成底蕴深厚的区域名城网络,为区域旅游资源共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凭借。此外,徐州市科技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具备一定素质和经验的产业工人数量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3.4 较为强大的经济规模、综合实力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徐州市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717亿元,规模初具,特别是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工程机械、食品、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实力雄厚,能源、建材、轻纺、冶金等骨干行业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电子信息、环保、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正在兴起。
4 徐州城市发展的三大弱点
4.1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运行质量和效益欠佳
徐州经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总量水平,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1)三次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工业对全市的支撑作用不强。200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7.5:46.0:36.5,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全省高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全省低6.1个百分点;(2)工业体系结构不合理。在工业经济结构中传统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过大,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的比重较高,工业高加工度化水平低;(3)与苏南相比,开放型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4)市县发展差距较大。在区域经济结构中,徐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市区人均GDP1.84万元,是6县(市)平均水平的3.77倍,市县发展差距位于全省各市之首。
4.2 就业形势严峻
徐州是江苏人口第一大市,2001年人口占全省的12.20%,但GDP总量只占7.67%,就业岗位供不应求。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就业形势便骤然严峻:(1)国有企业职工大量、普遍地“下岗”;(2)由于通货紧缩趋势及市场供求失衡,导致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生产力闲置;(3)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急需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并且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徐州就业形势在上述既存矛盾之上,还将叠加三个新的深层次的矛盾,而且正在趋于激化:(1)政府税赋增长与全社会劳动岗位的负增长呈现鲜明对照;(2)城乡劳动力就业岗位的竞争矛盾正在趋于激化;(3)国际间、区域间对就业岗位竞争矛盾正在趋于激化。因此,徐州就业问题十分严峻。
4.3 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
徐州城市发展存在着资源基础障碍,部分地区如贾旺经济结构过分依赖于煤炭采掘业,具有计划经济的鲜明色彩和畸形重型化的突出特点,城市经济效益低,城市财力严重不足,城市工业、市政建设和综合发展水平落后。由于煤炭资源的可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随着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可能出现矿竭城衰问题,特别是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基数大,进入衰退期的煤矿开采业带来大量失业人员,成为城市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素。由于煤炭资源大量开采,在提供了宝贵能源的同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灾害,一是“三废”污染严重,以矿井为中心形成的空气污浊,煤粉飞扬;水源破坏,很多煤炭城市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缺水;矸石山与采后下陷的水塘、丘陵并存,吞噬了大片良田。二是土地塌陷,土地质量衰退。由于过去30年的超强度开采,徐州土地塌陷面积广,塌陷造成地面水和地下水径流改变,水质污染,生态后果严重。
总体看来,一方面,徐州城市发展具有空前的机遇与优势,徐州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比较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具备了预期经济繁荣的诸多动力因素和条件,但是徐州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未能达到应有的高度。例如,徐州交通发达,五流会通,但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交通、流通未能很好的连接起来,单纯的过境枢纽,“流”得多,“留”得少,交通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交通便捷,但接受经济发达地区辐射少,单纯靠自我积累,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徐州城市发展又具有不可避免的挑战与劣势,关键是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将困境转化为创新求变的力量,引导地区不断进步。因此,对徐州未来发展来说,在弥补劣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发挥优势,即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特殊条件,捕捉发展机遇,创造性地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对居民、区域乃至国家发挥应有的、更大的贡献和作用。
5 边缘性是徐州城市历史发展的最大特性
5.1 自古以来,徐州似乎总是处于边缘位置,是自然和人文的过渡地带
地理上,徐州处于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徐州处于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交汇处,具有过渡特点。
交通上,徐州是区域性和全国性交通枢纽地区。徐州地处华东北部南北冲要,自古就是水陆交通要道,南船北马的结合部;目前作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的“十字路口”,是联系几大经济板块的中介。
政治上,徐州处于政治中心辐射的边缘。已经指出,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受南京、济南、郑州、合肥等省会城市辐射薄弱。实际上,历史上的徐州就一直处于政治中心的边缘,战国时徐州位居中原咽喉,介于齐、鲁、吴、楚、宋诸国之间,成为这些诸侯国争霸中原的必争之地;秦以来,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中心,在西安-洛阳-开封东西轴线和北京-南京-杭州南北轴线上迁移,并形成南、北、中原三个政治中心密集地区,徐州恰好落在三者之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差不多都属于政治辐射的边缘(见图6)。
文化上,徐州亦属于典型的文化过渡地带。史前时期,徐州属于海岱文化区的西南边缘,是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地方;春秋晚期至战国时代,楚国的势力逐渐控制了徐州地区,这里属于“东楚”,其西部属“南楚”,北面“俗则齐”,南面“俗则越”,以楚文化为主,同时也是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越文化的交错地区。两汉文化是徐州历史文化的突出代表,其明显特征也是南北贯通,气势恢宏,在五省通衢时代,徐州更是南北文化激荡交融、蔚为大观之地。
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徐州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间地带,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的“桥梁”地区;在经济体制上,徐州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交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有着突出的计划色彩。
5.2 徐州作为中心,是来自边缘的中心
历史上徐州成为中心主要是两汉时期,这是在边缘中主动争取的结果,是来自边缘的中心。在“成王败寇”的逻辑下,要么成为中心,要么成为边缘,城市作为中心,其形成上有着鲜明的边缘色彩。
目前,徐州号称“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也是一个边缘中的中心。淮海经济区处于四省边缘毗邻地区,内在的联系薄弱,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经济区,实际上,仍然是个大的边缘地区。徐州作为所谓的“中心城市”,有来自地理区位、交通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相对的优势,但是,这种中心性随着周边城市的发展,正相对弱化,受到多方挑战。
6 徐州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抉择:走出边缘,构建中心
6.1 边缘的正负效应以及边缘区与核心区的相对性与动态转化
传统的经济地理学认为,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地域的核心,不同等级的城市(中心地)有着相应的辐射范围,核心与边缘相互依赖,构成一个核心-区域综合体;相互邻近的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及其腹地之间,构成规则的空间结构形态和等级体系。但是,这不是说,边缘区就一成不变了。其实,对城市发展来说,边缘可以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不利的方面如边缘区往往缺少重视,不是发展的重点,常常是落后的代名词,与穷困、黯淡联系在一起;正效应则是边缘区作为中心区辐射的薄弱环节,往往容易成为“变革的前沿地带”,同时也是不同区域交融、渗透的地方,容易产生新的形态,生长快,活力大,特别是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地方壁垒的消解,边缘区可以成为交流、竞争最活跃的地区,具有“金角银边”的效果。在一定的条件下,边缘与核心之间的关系可以转化(图7)。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网络社会的浮现,城市作为城市系统的一部分,越来越超越领土的连续性,在功能节点(中心城市)以及节点间的轴(商品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基础上建构起网络体系,城市可以在更宽的框架里与其它城市建立联系,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对一个城市发展来说,如何在网络空间组织中,寻找到合适的部分,参与到全球新的分工中,显得至关重要。
6.2 充分利用边缘条件,走向发展的前沿
在现代全球经济条件下,繁荣不再由先天的自然条件所决定,更多的是自身的选择,徐州未来发展要摆脱前述挑战与弱点等被动的局面,就必须自觉地认识自身的“边缘”性,趋利避害,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充分利用边缘条件和现有基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培育竞争优势,积极发展成为真正的经济区域的中心、经济网络的结点,走向发展的前沿,简言之,“走出边缘,构建中心”。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中心”,不是省域经济中心或政治中心,而是区域性/省际经济中心,在一定的区域中承担经济组织、协作中介、集散中转等中心功能;作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则具有全国性意义。
为了实现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变,徐州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其中主要包括增强功能实力、优化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特色等,详见另文分析[7]。■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