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徐州概念规划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3)-03-0015-05
  •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彭小雷(1970-),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
  • 双心并举 两翼齐飞——徐州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结构与形态研究
  •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Xuzhou抯 Spatial Arrangements
  • 浏览量:
  • 彭小雷
  • PENG Xiao-lei
  • 摘要: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演变分析城市的内在动力和供给,进而以城市需求为导向,分别对徐州城市地区空间结构以及城市近域空间结构发展提出建议。
  • 关键词:
    城市空间城市形态徐州
  • Abstract: The urban internal dynamics and supply are analyzed from the point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urban demand analysis, suggestions are given for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Xuzhou region,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Xuzhou.
  • Key words: urban space; urban morphology; Xuzhou
  • 在徐州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空间也随之扩展。为满足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有必要在分析徐州城市空间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和可能的条件,确定较为合理的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结构形态。 1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分析   研究徐州的城市空间发展首先应分析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历史地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徐州城市空间形态不断演进。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 水运时代,城墙包围的城市,城市密集发展   古代徐州是水运枢纽。北宋以前,汴水自西而来,与南下的泗水相会于彭城东北角,继而达于江淮。宋代黄河南迁,夺汴、泗入淮。水运对古代徐州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及城市建设影响深刻,城市主要在故黄河以西发展。虽几经洪水淹没,但城址仍保持在原地,城市规模变化不大,城市基本上在城墙以内密集发展。 1.2 铁路公路时代,城市沿交通线路呈蔓延扩散之势,呈星形结构   20世纪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以及公路干线的修建,为大工业的生产提供了条件,一些大型工业企业、部队等机构相继沿交通线建设,城市彻底开始脱离原有城池的制约,向外围发展,呈现四面开发的局面。截至90年代末,徐州市城市建设用地近72平方公里,城市实际开发范围100多平方公里,沿交通线路蔓延扩散,呈星形结构。 1.3 大容量轻轨交通、网络信息化时代,城市被“分解”,呈松散结构   随着科技发展,大容量的轻轨交通和网络沟通远距离人流和信息流,空间距离的影响逐渐减弱,城市空间布局不必再以一种高密度聚集的方式进行,可能被“分解”,呈现一种松散的结构,并借助信息网络内在地联通。客观上,徐州有山体、水系、铁路分隔,为建立新型的城市空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城市不再是一个显性的聚集实体空间。 2 徐州城市空间的现状特征与问题 2.1 现状特征   (1)从徐州市近20年的建设情况看,受城市发展的惯性与传统规划思想的影响,城市的规划方案往往追求规划期末用地“蓝图”效果,以原有城市中心为核心,以环路交通来组织城市空间,这是一种完善的空间形态,但对城市自身发展的分析和判断不够。事实上,由于城市西部、西北部为山体、湖面及煤矿塌陷区,城市的大型交通设施主要布置在东部,城市的发展呈现东部迅速、西部缓慢之势,城市重心正在慢慢地东移。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居住、工作环境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加之土地使用机制和城市建设投资的多元化,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环境较好的地区将成为优先发展的地区。   (3)经济发展与空间拓展的相关性增强。最近十几年是徐州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期,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快速增长期。目前,推动徐州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工业、商贸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也有相当大的需求,特别是一些机械工业、加工业、流通市场等,用地规模颇为可观。   (4)城市空间在演变中更新。一方面,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受价值规律影响,城市空间集约度提高;另一方面,城市的一些功能(如工业)、人口等向郊区扩散,郊区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以承载外迁的人口和企业。 2.2 主要问题   (1)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被削弱,城市用地发展“偏心”严重。一方面,规划编制注重空间形态的完整,忽视了促使发展的内在动力,城市发展与规划预期不相适应,导致城市在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规划不能科学、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即使正确的规划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而得不到落实,规划的指导作用也被削弱,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东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于建设开发活动,而西部和北部地区则相对有所闲置。   (2)铁路设施、机场、水系等与城市发展协调不够,造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局面。铁路设施、机场作为跨区域服务的大型设施,占地面积大,特别是陇海铁路和京沪铁路都是国家铁路干线,对城市建设和交通组织造成一定的影响。位于城市东部的军用机场,受其净空的影响,给城市向东部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   (3)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如建材工业的发展,开山取石,很多山体及其周边环境被破坏;城市建设逐步吞噬城市内部的一些山体;对城市北部的塌陷区整治和利用不够,土地质量衰退。 3 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 3.1 城市规模   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徐州城市建设用地的拓展呈现一种较为平稳的趋势,从城市形态上来看则表现为一种边缘扩散的过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徐州城市将完成从100万人口向200万人口甚至更大规模的发展过程,由此也促使城市形态将从原来的边缘扩散型向新型城市空间发展。 3.2 产业结构   徐州市的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解决广大劳动力就业为目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徐州市域主要的城镇人口集中在贾旺、铜山一带,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区的形成也必然在市区的东北方向;二是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要依靠科技领域的发展,徐州的大学城集中在城市的南部与东南部,这种既有的优势为徐州市发展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第三,通过多层次的产业链的关联,徐州也将培养成区域性的生产组织中心,这将使徐州市城市中心的职能更为多样化,这种多样化也将呼唤徐州市新中心的建设。 3.3 区域交通设施   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徐州处于“黄金十字通道”的战略地位,是“五通汇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规划京沪高速铁路从城市东部穿过,京沪高速公路从市域内新沂通过;此外104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等从城市周边通过,这些区域性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具有引导作用。 3.4 生态环境的影响   徐州城市周围的绿色网络和生态安全格局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西北部的煤矿塌陷区以及北部的建材工业,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阻力。而新时期城市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徐州东部地区是适应这种发展要求的空间(见图1)。 4 城市地区空间结构 4.1 空间发展模式:交通轴+城镇组团+生态绿地   良好城市空间的形成,有赖于合理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根据徐州市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趋势,建议采用“交通轴+城镇组团+生态绿地”的发展模式,塑造区域人居环境的新形态。 4.1.1 空间形态从松散的蔓延到“密集的城市,开阔的地景”   在2001年城市规划学术年会上,吴良镛院士针对中国国情与城市发展形势,提出“紧凑的城市,开阔的地景”的空间发展模式,特别指出,“规划的注意力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并且要以同等的注意力,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统筹考虑。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设计结合自然’这一规律必须遵循。”徐州具有我国城市人多地少的基本特征,需要以不同的规划方式爱护自然资源,节约用地;同时,徐州有自身特定的自然格局,有必要也有可能立足本地区的条件,创造出融规划、建筑、地景于一体的城市空间结构。 4.1.2 沿交通轴,在合适的发展地带,布置“葡萄串”式的城镇组团   依据徐州市区域空间结构,徐州市将以现有城区为中心,以现有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为导向,主要向东北、东南方向发展。   徐州市内有众多的自然山体和水系。京杭运河从城市北部穿过,黄河故道自西北向东南穿越城区,城市南部有大片山体,城市的东部和北部有零星山体,加上京沪、陇海等国家铁路干线的分割,徐州未来城市的主结构应以组团式为主,结合城市的发展方向、功能分区和自然山水,构建组团式城市结构。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葡萄珠”式的城市组团的大小和内容,并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通过引导地区中心的发展,居民可以方便地兼得城乡之利,既能得到就业、交通、教育、文化功能的满足,又能保护好山丘、湿地、滨水地区等自然形态、自然资源,兼得景观、休憩之趣。在适当的地点,布置科技产业园区等新的城市功能区。 4.1.3 将交通轴、“葡萄串”式的城镇走廊融入区域生态环境中,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塑造区域人居环境的新形态   保持一个绿色空间系统的目的不仅在于城市地区中提供足够的公园、游憩场所,更大的作用是制约整个区域的发展形态。地区绿地系统可以作为城乡地区的界限,或者在城市边缘区启动一个新的发展地区。城镇走廊之间有充足的绿地、阳光和新鲜空气,保证生态健全。   从总体上看,徐州未来的空间结构将以指状组团式结构(葡萄串结构)为主,组团之间以河流、山体等作为自然分割,建设大型生态绿地,促成社会发展、环境优良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4.2 立足于城市生长的指状空间结构   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徐州市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主要向东北、东南和东部方向,构成指状发展轴。   以主城区为主体,重点发展东北、东南两大组团,在主城区的北部、西部和东部根据现状条件和发展趋势建设小型单功能组团,作为对主城区和两大组团的功能补充。   徐州未来的发展,将以旧城区—金山桥经济开发区—大黄—贾旺、旧城区—铜山、城南开发区—张集镇—房村—徐州机场和旧城区—大庙—徐庄—大许为发展主轴,城市向东北、东南和东部延伸,这种指状结构将带动城市中心区的东移,随着新中心的逐步扩大和完善,继而带动三条主轴和东部地区的发展,当城市规模和经济辐射达到一定规模时,逐渐将新中心培育成区域性CBD。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带来城市发展的不定性,基于城市生长的指状型空间,使城市的发展具备良好的弹性和各发展阶段的完整性。使城市发展在强调规划期末整体形态完整的同时,也使每一阶段具有相对的空间形态和功能的完整,使城市的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见图3)。 4.3 徐州城市的空间发展与时序分析   从徐州的现状特点和未来的空间形态分析,我们将徐州的城市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4.3.1 指状扩散阶段   以现状徐州城区、金山桥和铜山为基础,城市向东北、东南和东部方向发展,通过两翼的发展推进新中心的形成,从而形成向东指状扩散的发展态势。从发展策略上看,也可以通过新中心的建设来带动两翼的发展。 4.3.2 双心两翼阶段   经过指状扩散的发展阶段,金山桥开发区和铜山、城南片区的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徐州城区空间拓展的两翼,同时,随着中心区的功能疏散,形成旧城以商业贸易业为主的中心和东部以行政、文化、信息服务为主的新中心。 4.3.3 带状联动阶段   在双心两翼的基础上,沿东北、东南、东部三条发展轴上的一些基础较好的城镇利用城市的扩散和影响逐渐成长,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和城镇规模。与此同时,新中心的形成也将带动东部发展轴沿线的发展。 4.3.4 组团城市阶段   作为徐州市区的良好城市空间格局和发展终极形态,应是由各功能组团和开敞空间构成的组团城市,组团之间辅以快速交通线的联系。 4.3.5 地区城镇群阶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中心城市徐州的带动下,徐州市周边的城市利用快捷的交通联系和经济流的影响,形成以徐州为核心的城镇群地区,达成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见图4)。 5 城市近域空间结构   徐州城市地区的空间结构及其演进过程,从近域范围看,是一个双心并举,两翼延伸的结构与过程。   由于城市的圈层发展,城市不断向外扩延,当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这种摊大饼的发展反而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多重的功能定位反映了目前的城市中心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中心也不能承载更高层面的综合服务职能,城市的发展呼唤新型中心区的出现。   所谓双心并举,即根据城市现状的发展和城市未来的空间特征,以原旧城淮海路一带的城市中心主要承担城市商业金融业、商务和休闲等职能,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原有城区用地已经无法承担建设用地的需求,规划在京沪铁路以东建设新的城市中心,城市新中心主要承担城市的政治、信息中心的职能,这种复合中心既能延续原有的中心结构作为城市的功能补充,又能通过对原有中心职能的疏解,重构新中心,以达到带动东部地区发展的需要,促成城市结构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   所谓两翼齐飞,指通过金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铜山新区、城南新区的建设,给城市发展提供广阔的用地空间,而且通过向东北发展带动贾旺地区的发展,向东南带动市域东南地区的发展,这种延伸,既是城市空间的有效疏解,也是区域发展的积极驱动。   针对徐州市的“双心并举,两翼齐飞”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两翼的“葡萄串”式的组团结构,徐州市新中心的选址主要有两种可能,即城市东南部黄河故道南侧带(方案一)以及沿淮海路东延线方向东三环和京沪高速公路之间(方案二)。通过上述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方案二强调城市空间结构和新中心形成的现实性,新中心形成可能利用到的现状优势条件;方案一则基于未来徐州发展所面临的机遇给城市大发展带来的可能性,结构相对比较完美,但这种机遇往往受多方面的影响较多,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不定性也就越多,一旦城市发展不是规划所预期的态势,将会使城市结构处于两难的境地(见图4)。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徐州城市空间发展,从自身来看,具有潜在的发展动力和优势条件;从区域及外部条件看,亦具有多重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无须也不可能去描绘出一张详尽的完美的发展“蓝图”,而应该更多地去关心这种发展趋势和在这种发展过程中空间规划的适应性。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