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其它
  • 信息专栏
  • INFORMATION
  • 浏览量:
  • 关键词:
  • 本栏目信息由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提供 上海水务总体规划确定   上海治水历史上第一个城乡全覆盖,水利、供水、排水全包涵的城市水务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科研项目已经确定,这标志着上海水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以体现以人为本、生态为先,以“安全、资源、环境”为一体的上海水务发展框架基本确定。这是记者日前从上海水务规划展示会上获得的信息。   上海市水务局成立以来,凭借城乡一体、水利、供水、排水行业全覆盖的体制优势,紧紧围绕上海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充分体现先进规划理念,展示现代都市品位,同时发挥本行业规划设计优势,会同同济大学、华东师大及澳大利亚、美国等著名高等学府和专家,在不足三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上海水资源综合规划纲要》、《上海水功能区划》等十项重大规划。为了推动这批重大规划的实施,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部门与各区县联手,制定了区域性规划的编制。《上海崇明岛引淡除涝专业规划》、《碧水金沙人工海滩规划》等也已编制完成,有8个区县的水务区域性规划也可望今年完成。     摘自2003年3月28日《城市导报》 碧水金沙将现申城   近日,上海在营造水景方面又传出喜人的消息——上海将建造一处长10公里、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的碧水金沙人工沙滩。该沙滩面积超过卢湾、静安两区面积之和,总投资数十亿人民币。专家们根据地理位置的条件,将在奉贤或南汇两区临海处挑选。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空港、海港等基本建设的发展,400余公里长的上海海岸线这一不可再生资源越发显得宝贵。为了结束上海市民不能在本地观赏优美海景的历史,市政府决定辟出10公里长岸线建造上海最大的人工沙滩。   据介绍,由于上海沿海海水比较混浊,通过科技攻关,人工沙滩将采用自然潮汐过滤法,通过水池沉淀处理,然后把水引入十公里长的海塘中。海滩以上的陆域地段,将以绿化为主题,以造景为点缀,建造室内冲浪室、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餐饮等场所。由于碧水金沙人工沙滩毗邻空港、深水港。所以,从浦东的川杨河至奉贤的金汇港这段岸线地域,将成为上海东南沿海区域繁荣的热土。 摘自2003年3月21日《城市导报》 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浮”出水面   据上海市规划管理部门透露,在国际方案征集活动基础上进行的《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日前正式“浮”出水面,这意味着将苏州河沿线地区建成水质清洁、环境优美、气氛和谐的生活休闲区域已为时不远。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长期以来,苏州河沿线地区缺少公共活动空间,通过建设滨河景观来改变这一局面始终是规划部门的追求。此规划的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空间景观,使苏州河沿线真正成为上海重要的滨水“绿色走廊”形成以水绿交融为标志的休闲、自然景观河道空间。规划布局遵循“适当均布原则”和“景观原则”,即从景观视线分析出发,因地制宜地增加沿线大规模集中绿地,同时建设公共连续的滨河绿带。   据了解,《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的集中绿地布局包括已建成的集中绿地、已批准建设的集中绿地和新增集中绿地三大块,已建成的集中绿地包括黄浦公园、长寿公园、中山公园及黄浦区四川中路东侧样板段,总面积为24公顷;已批准建设的集中绿地有25处,总面积为25公顷;新增的集中绿地通过对沿线其他地段用地功能分析,本次规划设计的新增绿地将达到95处,总用地面积达到52公顷,其中吴淞路桥地区及昌化路桥地区分别增设一处开放式公园,占地面积为4.2公顷和5.1公顷。苏州河沿线成片集中绿地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01.9公顷。   另外,滨河绿带已建成绿化样板总长度为5.7公里,总用地面积为3.9公顷;在建绿化样板段总长度为1.6公里,总用地面积为1.1公顷;依据规划近期拟建绿化段总长度为6.7公里,总用地面积为0.7公顷。   规划部门指出,苏州河河滨绿带应全线贯通,在建设道路红线范围内绿化的同时,还需加强建筑退界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建设,使苏州河沿线通过绿化来开拓空间,让沿线真正成为一个水绿交融的景观带,让人们有更大的公共活动空间。 摘自2003年4月19日《城市导报》 上海中心城区高层建筑已逾3500幢 专家呼吁严控“禁高区”   如何防止中心城区高层建筑无序开发,日前,上海规划专家提出,控制城市建筑高度是改变城市空间环境形象的需要。对此,规划专家提出了一些设想 ,希望通过以下办法来有效控制“城市高度”。   避免无规则分布   规划专家指出,为使高层建筑有序开发,首先要对零星改建地块加强规划“刚性控制”,避免高层建筑无规则地遍地漫布。相当一部分的零星地块要改作公共绿地、公共服务性建筑用地、运动休憩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以有效地控制高层住宅到处出现。同时调整建筑容量奖励的“区位方向”,缓解旧区改造的高层高密度效应,前一时期,上海旧区改造采取先易后难,先推出密度相对较低、区位较好、容易招商的地块进行开发,结果留下了大量低层容积率达1.5到1.8的地块,为了就地平衡资金,不得不沿着高层高密度的路子走下去,因此,要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要引导开发商开发中心城区以外的地区,减少市中心高层建筑开发的机会。   严格划分“禁高区”   要加强对建筑高度和密度的引导和控制,在当前市中心高层建筑已超过3500幢的情况下,泛泛地规定严格控制高层建筑是不够的,要进一步划分允许、禁止、限制建高层建筑的地段,为建设多层住宅创造条件,降低高层建筑的比例,让高层建筑在有的地段不可能出现。 江河两岸释放空间   规划专家指出,上海市中心区由于高层建筑过多而造成的空间环境压抑感,要通过黄浦江、苏州河的开发创造“释放空间”,苏州河两岸急需防止“屏封式”高层建筑出现,及开发地块中断今后城市滨江通道的情况。苏州河的走向弯曲多变,建筑物要避免形象重叠“密不通透”。黄浦江边的高层建筑,强化了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变化,但也要多建设多层和低层,增加城市的滨水性,使两岸建筑物随着水边向腹地延伸,建筑物逐渐增高,使更多的市民看到水景。  摘自2003年3月28日《城市导报》 让“四合院”永远享誉世界   北京市政府日前作出决定,大力保护四合院建筑,推行以保护为基调的整治和修缮,设专项资金,疏解古城区的人口,拆除四合院内的违法建筑,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恢复其历史面貌。   由四合院连接而成的胡同,是从元代以来北京最典型的城市街巷,它见证了近800年来中国民俗的演进历史,蕴育了韵味悠长的市井文化,并因其宜人的居住环境直到今天还为人们所赞誉。但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北京城市发展中,胡同与四合院逐渐减少,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   2000年11月,北京市划建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2002年9月又公布了1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在共计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30片位于北京古城,总占地面积约1278公顷,占古城总面积的21%;加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为2617公顷,约占古城总面积的42%。  摘自2003年4月18日《城市导报》 理性地对待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保与拆,是近年来争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对保护古都风貌不力的指责,也大多由拆四合院而来。但无论是争论或是指责,都先要进行理性判断,澄清一些基本事实。   首先,“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古代住宅的一种典型。不同级别的四合院有不同的规制:四座房屋围合,中轴对称的中小型住宅叫作“四合房”;三进以上,或并列三轴的大宅第叫做“宅门”;会馆则是一所或多所四合院的组合。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中,除去衙门、王府、寺庙、祠堂和商店真正称得上是“四合房”和“宅门”的住宅,在内城大约只有50%-60%,外城有30%-40%, 其余全是不规则的组合。我们所要保护的四合院,主要是保护那些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不规则的平房,保护意义不大。   其次,四合院是宗法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无论是小“四合房”,还是“大宅门”,每座房屋里居住的人的身份都不同,居住质量也不同,上下差别很大。事实上,四合院不适合多户平等共居。作为居住场所,只有少数人有条件享用,而不可能成为多数人的住所。或者说,它的现代居住功能已经基本丧失。   其三,现存的四合院大多数质量很差。在现存的四合院中,包括那些格局不太典型的,只有 30%-40%质量较好,其他绝大部分已破旧危险到很难修复的程度。此外,这些房屋大多不具备防灾能力,也做不到每家一卫一厨,居民的生活质量很差。   其四,四合院不符合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情趣。现在,除少数条件较好的大宅门居民外,大多数平房区的居民并不喜欢住四合院。面对一座座宽敞舒适、使用方便的新住宅楼,他们的心理极不平衡。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形成不稳定的社会因素,这是一个应当严肃对待的社会问题。   其五,从合理使用资源的角度来看,平房是最不经济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土地与市政设施的供求关系也日趋紧张。四合院显然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高效利用资源的要求,这在城市的经营管理上,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此外,还有一个城市更新周期的问题,也需要我们理性地去认识。北京从金朝兴建中都城开始,历经元大都的建设、明清北京城的建设一直到1949年解放后新中国首都的建设,总是每100年左右,便会出现一次大的城市建设高潮,每次高潮大约持续50年左右。换句话说,北京的城市面貌总是50年左右更新一次。   当然,影响城市更新的因素很多,有些是偶然因素,但经济水平、生活风尚、审美情趣,以及房屋寿命等变化,却是客观存在的必然因素。   还有一个更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城市中更新速度最快的是住宅。现在北京城里已见不到明代的住宅,清中期以前的住宅也很少,但明清时期的寺庙却保存下不少。这说明,寺庙等纪念性建筑容易保存而实用性的住宅却以50年一个周期,不断滚动更新。   但是,四合院毕竟是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总起来说,四合院的文化价值有两条:一是认识价值,即通过它的形象可以加深人们对古代社会的认识,它是一本形象化的社会史教科书,对于提高人认知素质,有着其他传媒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审美价值,即通过欣赏其景观的、建筑的、工艺的艺术成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对四合院的处理,或保存、或修复、或拆除,都要以它的价值为依据。   从保护方面说,应当是保典型,保重点,保群体,保景观;从利用方面说,除了少量作为纪念馆、博物馆、餐馆酒店和富商等特殊人群的住宅外,也可以有一部分作为开放的民俗游宅院,或某些宁肯降低居住质量也难离故土的居民住宅。  摘自2003年4月18日《中国建设报》 京城——景观失调   纵观北京的建筑,可以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这便是突出自己,忘掉环境。   西长安街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工艺美术馆、长途电话大楼三者均以自我为中心,一字儿排开;北京站口上的交通部大楼、海关大楼、邮电大楼、妇联大楼也是各自为政;中粮大厦、中旅大厦等建筑更是标新立异与四周环境格格不入。北京的建筑单看还可以,凑在一起总体看就不好说了。   站在进阳门桥向南看,那些大饭店的顶部比例极不协调,外轮廓的影约线缺少美感。建筑应事先规划,小环境应服从大环境,这是城市建筑最基本的原则。但实际状况是施工引导设计,设计引导规划,顺序完全倒了过来。   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有关人士介绍:造成京城建筑的总体设计和单体设计互相脱节的原因是,单体建筑的设计基本上是建筑单位的意图,而建筑单位往往只考虑本单位或领导个人的风格所好及审美取向。他们缺乏对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整个群体关系的考虑及对城市建筑文化品位的总体认识。   设计“追凤”问题不仅仅反映在传统建筑上,西洋古典及“欧陆凤”也刮过那么一阵子。如1986年提出“维护古都风貌”,1993 年又倡导“夺回古都风貌”。在此口号的感召下,北京城乡许多新建筑几乎无一例外都顶上一个小亭子,像城乡贸易中心、妇联大楼、交通部大楼等等。过去的建筑一般都是低层,平面简单,运用小亭子很相匹配。而如今让功能复杂、平面多变的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扣上小亭子,这就尤如穿西服戴瓜皮帽,比例也不协调。只有旧城区和文物建筑才是古都风貌的唯一的、不可替代的载体;离开了这些载体,即使所有的高楼大厦都扣上了形神俱备的大屋顶,也绝不是古都风貌,再说新建筑都去体现古都风貌了,谁来体现新都的风貌?   近两年,北京又出现了一种模仿世界古典建筑的“西洋新古典风格”的建筑。这种对西洋建筑的模仿和小亭子的运用机理是否如出一辙?我们的建筑除了模仿难道就真的创作不出有自身个性特色的新风格吗? 摘自2003年4月7日《建筑时报》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