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城市生态建设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3)-03-0061-03
  •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钱锋,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综合所所长。邮编:南京,210096
  • 我国生态建筑实践需解决的问题
  • The Problems to Be Settled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Urba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Into Practice
  • 浏览量:
  • 钱锋
  • QIAN Feng
  • 摘要:
    针对我国当前城市生态建筑研究中理论建构与实证操作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具体的思路。
  • 关键词:
    生态建筑理论研究实践
  • Abstract: The phenomena and reasons of disjun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research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are analyzed in detail, which is followed by the thinking about how to solve the key problems.
  • Key words: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theoretical research; practice
  •   尽管我国已全面开展了有关生态建筑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不少成果,但实践工作依然举步维艰,理论建构与实证操作脱节已是一个显见问题。究其原因,除了生态建筑本身多学科交叉的复杂内容,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指导外,在城市建设领域推行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设计事业,还面临学术界和社会等方面的六大问题。 1 经济可行性问题   生态建筑的产生是专业领域对生态伦理和生态主义价值观觉醒的反映,从觉醒到占据主流的地位,这种自觉意识的确立恐怕还需经历相当漫长的时间。现阶段,在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思想依然占主导时期,生态建筑的发展不能仅仅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经济杠杆此时此刻恐怕在推动生态建筑发展抑或阻碍其前进的道路上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生态建筑得以存在的经济理由在今天看来,莫过于运行费用的节省(包括低廉的管理和维护费用、长寿命、节约资源等)。一次性投入的回报将是长期的,积累的结果将大大超过初次投资成本。这应该算作是吸引人的理由,也是开发商有兴趣搞生态建筑的出发点。因此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动态地考察这一问题,个体最终的长远获利成为推动生态建筑向应用领域进展的有利因素。同时从宏观角度来看,生态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对自然界的破坏与对资源的糜费,都应以成本形式计入经济评价体系中,那么依生态原则设计的建筑物前期投入与它所节约的无形的生态成本相比,恐怕是微不足道的。   以上的分析似乎令人欢欣鼓舞,找到了推动生态建筑研究和实践的经济推动力,然而情况远非这么简单。根据欧洲国家的经验,生态建筑是需要更多前期投入而利益回收速度又相对较慢的一类项目。不难发现,无论是“长期回报”还是“生态成本”在当前看来都是虚无飘渺的。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任何形式的远期平衡表或是成本核算评价,与初期投资与直接利润相比,恐怕难以使人为之心动,更为重要的是,生态设施投资所带来的回报,最终并不一定落入投资者的腰包,而常常为社会和使用者共享,这些都有可能使发展商和决策者望而却步或力不从心了。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例如使用节能设备与材料、环保材料、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成为设计规范中的内容,并通过政府在立法、税收等方面的政策调整,加强生态建筑在经济上的可行性。特别在开始阶段,没有一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道德方面的激励体制用以补偿开发商由于额外投入所带来的损失,生态建筑的推广就是一句空话。 2 职业利益和道德价值的矛盾   实事求是地说,近年来,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破坏、资源危机以及全球浩大的可持续发展声势,更在国内理论界积极倡导之下,行业内人士多多少少对发展生态建筑的重要意义是有所感悟的。但观念的初步建立并没有转化为积极的行动,作为生态设计实践主力军的各专业设计院的设计人员,特别是中青年建筑师普遍缺乏对生态建筑实践的热情。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建筑设计在中国还是个收低费的行业,这就决定了得靠大量业务来维持单位运转和个人的基本收益,在如此压力之下,快快出活,增加产值是首要考虑的事情,建筑师恐怕就很难分出精力去琢磨建造环境的生态优化,这是个现实问题;其次,由于体制问题,建设者和设计者都无法从生态设计实现后运营中节省的费用或提高的效益中得到额外收获,因此,虽然大家都明白乱占耕地浪费,大玻璃幕墙耗能严重,求洋求古破坏城市建筑文脉,但在个人利益驱动下,这些错误行为似乎找到了合理的理由,这种现象是经济学中“囚徒困境”的典型表现;牵扯到的第三个方面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原则还未在建筑设计行业中正常发育起来。   解决的办法包括从外部环境入手,利用市场体制建立良性的利益驱动机制,规范设计市场、从业方式和收费制度,这应该算作比较理想的做法,收效最大,但要和国家政策和行业规范的调整紧密相连,因此短期内恐难实现;另一方面则是从建筑师自身做起,面对问题建筑师应坚持良好的职业操守,绝对的精英意识或是放弃责任的消极都不是事业所需。此外,建筑师应树立接受终身教育的观念,能经常关注学术界的动态和研究成果,通过设计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解决理论研究和实证操作脱节这一难题。 3 技术运用的层次性和适用性   生态实践工作重要一环就是技术措施的选择和应用。根据来源、发展水平、科技含量、造价等综合因素考虑,目前国际建筑界将生态建筑实施中包含的技术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地域技术、中间技术和高技术。其中前两者都属于普及型技术,高新技术属研究型技术。   具体的实施可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现实性入手,注意中国建设的起点特征。我国生态建筑的研究与发展起点低,进展缓慢,更多的是走生态化改造的渐进模式,选择现代化与本土化结合的道路。建造实用型的生态建筑并非一件难事,关键在于建筑师的观念,建筑师只要深刻理解地方条件和需求,将一些简单做法与技术加以组合,就产生一般意义上的生态建筑。   第二,决不回避高技术的引进、开发和应用,防止技术应用的惰性。   一方面,我们立足于国情,以实用型技术为切入点,加快在全行业推广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形成低层次技术应用的惯性和惰性,在开放与经济发达地区可适当超前,应用诸如太阳能发电、垃圾生化处理回收利用、智能系统等复杂程度高的技术。   有的地区尽管落后,却因具备良好的生态和资源优势,经过适当扶持,反而可以超前地运用高新技术,如我国西藏和云南等地的太阳能发电技术,新疆地区的风能利用等。   第三,技术组合的整体适用性   尽管技术有层次之分,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应沉醉于“高技术”与“低技术”之争,而应只关心“适用技术”,即决定采取何种技术时,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判断,而不论其“高”“低”与否。因此,生态建筑应当是地方性十足的建筑,这种地方性主要不是指形式,而是指符合地方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所构成的发展可能性,生态建筑的技术组合及其形成将会随着这种可能性的变化而变化。 4 法律与政策保障及行业支持   生态建筑从产生之初就需要一种强制性的对社会和后代有益的官方措施的保障:政府对于建材选择、每平方米耗能标准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规定乃至立法;对生态技术研究,对新的洁净高效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等方面增加投入力度等,都将成为推进生态建筑运动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方面正反的例子都有,如日本政府对采用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楼宇给予50%的资金补助;荷兰是欧洲最重视生态环境的国家之一,政府在建房政策上积极向生态化、健康化倾斜,譬如现行法规条件下不允许建造没有可开启窗户的办公建筑,住宅必须采用太阳能、屋顶绿化、高性能保温材料,室内需用仪器检测有无危害健康的建筑材料后方能入住等。而加拿大政府曾允诺从1996年至2000年所产生的CO2量保持不变,但实际已上升13%,主要原因除了大企业、有关行业不愿马上改变现状外,政府鼓励自愿而无强制性法律措施是主要原因。因此自愿与引导、强制的不同结果表明制订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   又如欧洲的燃料价格是美国的三倍,因此其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发展生态建筑,在美国则要困难一些。   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如出台有关标准规定了1996年和2000年建筑能耗分别在1980年通用设计标准基础上节约30%和50%的目标。除此之外,在《宪法》《环境保护法》《建筑法》《城市规划法》等基本大法和行业法规中也涉及到生态建筑或绿色建筑倡导的某些内容诸如保护土地资源和环境,鼓励节约能源的设计,控制和处理建造场地处的各类污染和危害,为环境建设安排相应的评估等,但不少政策和规范无法考虑各地实际情况而仅仅是推荐、建议性。总体而言,无论是广度、深度、约束力还远远跟不上时代进步的要求,急待加强。 5 生态设计教育的普及   生态设计系统的理论从诞生至今不过三十年左右时间,对中国当代建筑师而言,这是一种新颖且从观念上易于接受的设计理论,如何站在设计角度看生态学以及站在生态学角度看城市、建筑等的设计,从而发现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并不难理解,可在现实中常常难以实现,究其原因,除了行政上的干预、经济的束傅、手段上的落后等诸多客观因素外,设计专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知识结构是影响生态实践进程重要的主观因素。   目前,建筑界存在这样的现象,知道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等概念的人很多,但知其所以然的人就很少。甚至产生认识上的混淆,如将生态设计等同于绿化、净化废水、减尘吸尘等环保措施。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积极全面地发展生态建筑学科的研究工作,探索切实可行的应用方法外,开展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的教育,从艺术造型为主转向全面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要求建立立足资源危机认识的教学体系,把资源危机、全球生存困境当作常识来进行教育,通过生态伦理观念重建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利用高校优势,通过合适途径对在职设计人员进行再培训,补充有关生态学、地理学、环境卫生学、景观设计等方面基础知识,促进知识结构多元化。 6 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   张钦楠先生曾提出,一种新的设计观走向实践,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观念、体制、指标和途径,缺一不可。 进而联系到生态建筑,这是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这一工程,不仅需要建筑和环境工程师运用相关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还需要决策者、管理机构、社区组织、业主和使用者都具备环境意识,共同参与营建的全过程。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整个程序中确立一个明确的建筑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形成共识,并使其贯彻始终。因此,迫切需要现代科学评价方法作为实施运作的必要支撑。   目前一些相关的评价体系已被借鉴,如全寿命周期分析、生态数据库、生态模型、环境影响评估(EIA)及其他信息系统、评判方法等手段。这一类环境评价方法主要是基于环境学家的角度,而非建筑的角度研究分析,并不完全适用于建筑营建中的相关因子和实践活动,尤其是数据采集困难,模型制作复杂,可操作性低,需耗费专业人员大量时间与费用,所以一种简单易行针对性强的评价工具是目前最需要的。   由此看出,生态建筑评价是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规划设计、实施建设、管理使用等全过程的系统化、模型化和数量化,是一种定性问题定量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   由于生态建筑客观上涉及多科学、多角度、多要素,故其指标选择、评价体系的建构过程极为复杂,它应是多学科综合努力的成果。这种评价体系还面临着区域性和时段性的问题,城市建筑领域内的评价操作一直是定性多于定量,模糊多于明晰,这种评价方法是否依然有效?或许统计学的发展可以为这种新型的评价体系提供相应的技术参考,而体系的建立则有待学科间的融合及研究者间的长期通力合作。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