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生态建设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3)-03-0057-04
- 中图分类号:TU984.2(253) 文献标识码:A
- 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0078013)
- 作者简介:汪晓茜,博士,东南大学建筑系讲师。邮编:南京,210096
- 从生态观看当代江苏城乡建设存在的问题*
-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Jiangsu\'s Construction Based on Ecological Standpoint
- 浏览量:
- 汪晓茜
- WANG Xiao-qian
- 摘要:
江苏经济蓬勃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和环境、资源等各类问题仍十分突出,直接阻碍社会持续发展的进程。本论文着重从生态协调角度来分析当前我省城乡环境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核心问题。 - 关键词:
生态观;环境;江苏省; - Abstract: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is noticable, which has cost Jiangsu Province quite a lot in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which has blocked the process of social sustainability. The paper mainly analyses some key problems in Jiangsu抯 environmental planning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ecological harmony.
- Key words: ecological standpoint; environment; Jiangsu Province
- 江苏系我国经济发达地区,GDP位列全国第二,区域开发度为69,列各省第一,但同时环境压力指数也达0.45,大于全国0.4的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在各省区列第九位(参见《中科院2000年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可见其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关系间仍存在诸多不协调之处,这就影响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从生态观角度看江苏地区城乡建设在规划设计及实施层面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区域内城乡建设空间形态发育不完善
江苏地区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逐步形成城镇数量多、分布较均匀的城乡空间形态特征,但在快速成长进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地区建设、环境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1 城镇体系的各个层面发育尚不完善
这首先表现在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不协调,两座特大城市(南京、徐州)市区人口数量共占地区总人口的6%,大(3个)、中(8个)、小(19个)城市的城市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4.3%、6%和7.5%,相比之下,中小城市数量偏多、规模偏小;其次表现为首位城市不突出,作为沿江和淮海经济区一级中心城市,南京和徐州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与城市性质不相称,缺乏竞争优势。此外,江苏省城市体系空间分布很不均衡,这是全省城镇群体发育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总体看表现为明显的南北梯度,而沿江和淮海地区城镇密度相差近一倍,同时,沪宁交通轴沿线城镇聚集程度也远高于其他地区。
1.2 建设空间松散低效、扩展无序,浪费土地资源
大规模城乡建设带来用地规模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际上江苏地区目前还普遍存在多种形式的土地利用强度偏低、浪费严重的现象。根据国家土地局出版的《中国土地》测算,我国城乡人均建设用地153平方米,而江苏人均168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用地结构上看,首先是建制镇、集镇、村庄土地超标严重。大量小城镇建设各自独立发展,形成“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局面,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低效。其次,各级中心城市核心地区的土地资源配置不经济、布局不合理,如居住用地大量占用黄金地段,难以充分发挥级差效益。此外,城镇及城市空间出现了无序蔓延和轴状自由扩张的现象。一方面中心城市在边缘地带向乡村地区急剧渗透扩张,促成中心城区“摊大饼”式的蔓延;另一方面,新的城乡建设沿主要交通干线无限延展的趋势愈演愈烈,导致城镇空间形态畸形发展。
1.3 城乡交接地带空间布局混乱,缺乏协调
位于城市边缘的城乡结合部通常是多种生态系统交接重合的地带,现代生态学将这种地带具备的异质信息量丰富、不稳定和来自外系统的干扰、影响性质称作边缘效应(edge effect)。由于有序化趋势和控制强度是从系统中心向系统边缘逐次递减的,因此边缘地带的发展自由度大,选择余地广,反映在城乡建设活动中,一方面此处异常活跃,另一方面也是最敏感,规划管理最薄弱的地区。这里城市和农村用地互相穿插,客观上加大了管理难度;主观上,由于僵化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约束和缺乏统一整体的城乡规划措施,从而加剧了城乡结合部空间布局混乱的现象。各种性质用地犬牙交错,杂乱无章,土地利用的非法和违法现象随处可见。这是个全省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中心城市与其近郊、市县同城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严重影响城乡空间协调发展。
2 城乡建设的规划设计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
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各种城市设施和建设项目布局和空间视觉效果,忽视了规划设计作为综合发展战略组成部分的龙头和协调作用,因而规划的先导性不强,客观上造成规划设计滞后于建设行为。江苏各地市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亦存在此问题,主要表现在:(1)城乡规划研究的综合性不强,各项专业规划中欠缺对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生态、文化等相关因素的考虑。以环境角度为例,某些城镇规划中常常缺少环境保护规划一项,而以简单的排水规划代替;现有规划体系和方法没有充分吸收生态学理论;规划程序中没有环境评价步骤;环境保护规划与城镇规划衔接不紧密,甚至完全脱节等。(2)宏观指导能力不强,对经济及社会发展形势和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估计不够,难以应付突发性变化。(3)城乡建设规划缺乏整体性,“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仍很普遍。(4)与城乡建设规划配套的管理措施不力。如土地批租缺少理论指导和科学的理性,面对房地产热未能及时规范市场秩序等,客观上妨碍了规划设计的实施。这些不足之处导致省内城乡环境建设留下不少遗憾之处,包括锡山东部沪宁高速公路入口处兴建大型购物中心,沪宁高速南京段出口的错误选址,南京江宁县在撤县建区过程中盲目批地开发房地产等,都是深刻的教训。
3 地区传统建筑环境的保护面临危机
目前,江苏地区遗留有众多历史古城和传统古镇,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七座(南京、扬州、苏州、镇江、徐州、常熟、淮安),还有一批风景绮丽、民风淳朴的水乡传统古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巨大压力下,许多历史古城面临破坏的危胁,原有的社会结构、文化遗存以及地方风情被一扫而光,长期形成的城市格局毁于一旦,割断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主要表现在:(1)大批优秀传统建筑和重要历史地段或被拆迁,或在周边布置不恰当的建筑物,或被改变外部形象;(2)部分城市从旅游需求出发,对古建筑随意改造,令原来的建筑形象面目全非,降低以至丧失了其原有的历史价值;(3)城内历史悠久的河道码头被填埋,到处高楼林立、马路宽直、面貌雷同,建设家园变为改变家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建设性破坏”。尽管近几年省内有关部门已开始着手改变这一现象,并有了局部成果,但认识上的不足和开发建设缺乏细致研究、系统有效的手段等原因,这种建设性破坏现象依然时有发生。。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传统城镇受到的冲击更加猛烈,由于缺乏长远、综合的规划建设指导,传统城镇的更新改造走向极端:填了河浜开大道,拆了拱桥走汽车,历史遗留的布局精巧、富有特色的格局消失了,木渎、盛泽、黎里等全都变成千篇一律、枯燥单调的规整格局,就连被当作“水乡生活博物馆”而加以整体保护的周庄也因修建过境公路几令当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努力化为泡影。即使是那些得到保护政策之惠的地方,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许多误区:镇区商业用途建筑过多;没有分清“仿古建筑”与“古建筑”的界限而导致“画蛇添足”,如周庄为开发“夜游”项目于古桥上建起了亭子;空间环境容量控制不严;自然与文化资源过度开采等,都严重影响古镇环境的可持续性。
文化遗产是一种易受破坏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城市发展不应以破坏文化资源为代价。
4 城乡建设造成的环境破坏渐趋严重
根据《中科院2000年度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江苏目前的环境支持能力指数为54.43,列全国12名;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44.48(排放强度指数、人均负荷指数、大气污染指数),列15名;该省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废水、废气、污染物负荷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5-9倍;此外,江苏的区域生态水平(水土流失指数、气候变异指数、地理脆弱指数、温室气体排放)、区域抗逆水平(环境治理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分列全国的第8位和第14位。由此看出,江苏地区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付出了相当的环境代价。
在区域现代化进程中不解决建设和保护间的失衡问题,区域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就全域整体看,急待解决下列4个方面问题:
·水体污染严重,水质全面下降,致使许多城市面临水质型缺水现状。苏锡常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以三市为中心,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的巨形沉降区,近几年来最大累计地面沉降超出110cm,由此引发的地裂缝和地面塌陷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能源与高耗产业加剧空气质量恶化。江苏建筑业的总产值位列全国第一,占全省GDP的17%,是名副其实的建设大省。但长期以来缺乏节能意识再加上难以控制的气候状况使得该地区建筑生产、运行过程中耗能严重,据统计建筑产业的广义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省总排放量的1/3。另外,建筑施工污染环境,影响生活品质。
·固体废弃物危害日趋严重。
盲目建设破坏了该地区大量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此类事件屡禁不止,例如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大规模开山采石,填河围塘,严重破坏山体环境和天然排洪排涝系统;风景区过量兴建旅游设施,对自然景观构成威胁,致使整体生态质量明显下降。
今后,随着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还要增加,生产和生活污染物仍将大量增加,治理、保护和恢复该地区自然生态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
5 城乡绿化缺乏科学指导,造绿效益不高
江苏地区生存空间高度浓缩,自然与人工环境唇齿相依,长期高强开发使得开敞绿色空间明显不足,严重影响该地区整体环境质量。近几年,情况有所改善,城市开始大力修建公园、广场、绿地,村镇结合农田建设林网,反映出全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但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指导,导致造绿效益不高,有的绿化工程甚至还破坏了地方生态。总体而言,全省绿化设计与建设当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区域绿化的保护意义认识不足,先毁绿再造绿的现象突出。
·城市绿化总体水平不高,休闲用地严重不足,除城市内部的公园,与居住区配套的公共绿地以及国家划定的自然风景保护区,缺乏其它类型休闲地如郊野公园、森林公园、体育公园、水上公园等的配合,难以构成完整的绿化体系;大城市商业区和商务区绿化率太低,例如南京新街口地区绿化率不足10%,而上海地区商业中心绿化率都能达到30%以上;重市区园林建设,轻市郊森林建设,前者是城市形象的直接展现,后者则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屏障,二者缺一不可,但目前两者建设力度严重倾斜,资金投入极不平衡。
·行政区划节点处绿化量偏少,沿交通轴、城镇组团间、城乡接合部和城市之间缺乏足够的隔离绿带,影响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
·缺乏科学的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体现在:一是城市绿地结构配置尚不完善,藤、草层遭破坏或缺失,乔木层结构只有单层;种植间距过大,未能形成连续的林冠层;植物配置以幼树和草坪为主,绿地遮荫面积偏小;二是树种选择乱跟风,忽视本地品种的现象十分普遍。三是城市建设大量挤占植物生存空间,特别是城市干道两侧的树木生存环境恶劣,管线绊“脚”,水泥封“喉”,树木成活率严重偏低,一方面反映出城市绿化规划滞后于其他城建项目,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绿化施工和维护缺乏有效管理。
·绿化建设存在浮夸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一些“花架子”工程催生一批“平、大、空”式的城市公园,占地过大,平坦开阔,不利用原有地形,设施不全,常常是使用率极低。如今某些城市广场、小区建设中还出现了一股歪风,即为“速成造景”,从江西井岗山、安徽大别山、湖南等地竞相移植古树名木。大量将古树进行迁移实质上是掠夺古树原生地的绿色资源,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是典型的局部意识和短视行为。此外难以保证的成活率更是对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综上所述,对江苏这类东部发达地区而言,(1)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高,若干区域间城市经济综合体系已初步形成,客观上构造出关系紧密的城镇群体,但城镇空间配置仍不尽合理;(2)由于城镇密集、人口稠密,土地、水、森林等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质量大幅下降;(3)地处历史上人文荟萃之地,城镇建设环境别具特色,但长期的高强开发已对此造成严重破坏;(4)生存空间高度浓缩,粗放型生产和建设方式导致以土地为代表的资源损耗巨大;(5)污染严重,尤其是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问题有从点面扩散为交叉型面积污染的趋势。
这就要求全省及时调整指导路线,城乡建设再也不能沿用一般的规划设计原则、思路和方法,需引入寻求发展与限制间平衡关系的新设计理论和方法。结合生态的设计不失为一条科学、合理的途径。
6 小结:江苏城乡建设走生态化道路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城乡建设的生态化途径必须服从于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个宏观战略。就江苏这类经济发达、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城镇密集地区来看,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从区域角度出发的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具体内容包括:
(1)强调区域的整体性和城乡协调,建立以区域为主体的多层次空间观以及城乡建设融为一体的发展观。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脱离了区域和乡村的行动,城市和建筑的可持续性就失去了物质基础。
(2)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建立尊重并体现环境资源的价值观。要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将人工环境建设对自然系统造成的负荷降至最小。
(3)强调文化、历史的延续,建立物质与精神并重的社会观。城乡建设不仅要体现当代文化、技术特点,更应继承和发扬地区文化特色及技术遗产。
(4)强调“预测长远、决策近期”,建立长期延续、动态发展的时间观。这就意味着城乡规划建设应立足资源存量、环境容量进行长远预测及控制。
江苏的许多情况具有典型性,其地位的重要性也是显见的,因此,探讨符合省情的生态建设之路,既能缓和本地区建设与保护间的矛盾,促进江苏建设业内涵质量的提高,亦可在全国树立先导形象,为其它地方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本文写作得到东南大学建筑系刘先觉教授的指导,特此感谢!)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