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都市圈规划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3)-04-0055-04
  •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C
  • 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No40001007),南京市规划局科研课题的部分成果。
  • 作者简介:程大林(1965-),女,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高级规划师。邮编:南京,210029
  • 南京:如何依托都市圈发展现代服务业*
  • Nanjing: How to Develop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Based on Metropolitan Region
  • 浏览量:
  • 程大林
  • CHENG Da-lin
  • 摘要: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时代城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内容,都市圈作为现代城市—区域空间组织的重要形式,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本文以南京作为主要实证,提出了依托南京都市圈壮大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战略设想。
  • 关键词:
    都市圈城市与区域竞争现代服务业南京
  • Abstract: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have become the core content of urban and regional competi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ic era.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tterns of modern urban and regional spatial organization, metropolitan regions provide larger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his article, taking Nanjing metropolis as the case,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plans for strengthening modern center urban service industry based on Nanjing metropolitan region.
  • Key words: metropolitan region; urban and regional competition;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Nanjing
  •   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性劳动地域分工的深化,全球城市化、城市全球化成为现代全球城市体系演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为了能够在这个全球性的城市体系中占据更多的发展先机和获得更高的地位,城市、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但是,除了少数全球顶级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外,绝大多数城市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区域联合的办法。 1 构建南京都市圈的目的   构筑南京都市圈有两个基本目的:(1)以都市圈整合区域经济、社会与空间发展资源,实现乘数效应的发展和谋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实现南京都市圈的区域共同繁荣,力图成为国家核心型经济区;(2)依托都市圈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城市南京拓展更大的发展腹地和构建更大的市场,扩大南京产业和空间调整、发展的空间,通过集聚与扩散效应的结合,大力提高南京在国内、国际的城市竞争力。对南京而言,后者目的更为重要。   南京虽然与上海、重庆、武汉同为长江流域的四大中心城市,但是其在国家整体格局中的区域地位却比武汉、重庆都稍逊一筹。建国以后,南京在全国的区域经济中心地位不断下降,在最近完成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中,南京的城市地位被划为第三等级(甚至低于武汉、重庆),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武汉的实力也直逼南京。南京作为单个城市面临巨大的挑战;在长江三角洲中,南京的竞争力无法和上海相比,甚至与苏州、杭州、宁波等城市相比,也不具明显的优势。构建以南京为核心的都市圈,可以从整体上整合区域资源,从整体的角度以更强的实力参与区域竞争。有助于巩固南京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的地位。   分析南京中心城市地位下降的原因,本质上是和南京的产业结构有关,尤其是因为现代服务业的不发达,使得南京的GDP总量虽然很大(主要来源于二产制造业),但是组织更大区域发展的能力很弱,南京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也就很难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实质的体现。因此,在南京都市圈的构建与发展中,南京必须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一个战略性的产业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 2 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 2.1 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城市竞争的核心   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传统服务行业经过现代技术、现代理念与现代管理模式改造后的发展,更强调一些面向生产、面向企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提供的服务有两种基本类型:面向顾客终端消费的服务,如住房、购物、饮食等;面向全程生产环节提供的服务,如金融、咨讯、保险、物流等等。前者可以为一个城市营造活力与气氛,培育消费市场,而后者才更加决定一个城市的实质竞争力。   美国经济学家David Harvey指出,随着边际产出递减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的集聚和固定会经历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固定在物质产品生产中,第二个过程会固定在建筑环境和城市土地中,第三个过程是转向知识生产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后两个过程都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缺乏现代服务业的城市,最终会出现资本和劳动力的双重过剩,缺乏对投资的吸引力。当代世界经济的竞争,已经突出表现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重要要素的激烈争夺,谁缺乏现代服务业就意味着谁对物资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支配与控制权的丧失,就意味着将不可避免地沦为“没有大脑的城市”、“肢体城市”。无疑,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正日益成为现代城市与区域竞争的中心内容,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谁把握了它,就把握了发展的先机,把握了未来的主动权。 2.2 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   正如上述所指出的,南京在全国区域经济中心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不足。毫无疑问,南京未来竞争能力与区域地位的提高,也必须依靠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来支撑。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资本、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流动速度大大加快,流动的空间范围也大为扩展,市场化、多样化的发展环境使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是固定地只属于少数几个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在全球经济时代,每个城市发展机遇的获得更加取决于其前瞻性的谋略和先发主动的攻略。南京的前途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南京经过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产业发展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拥有了发展现代服务业最基本的市场条件和现实需求,其中巨大份额的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更是旺盛,活跃的制造业是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天然基础。因为,制造业活动本身就需要投融资、管理咨询、物流、教育科研等现代服务的支撑,以不断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南京都市圈内相对发达、门类齐全的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坚实依托。目前的总体情况是:在南京都市圈内,南京在综合商业服务、批发市场、医疗、高教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中心辐射力,但档次较低;在生产性产业方面,基本还没有对都市圈内的其他城市形成影响。 3 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3.1 将南京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的商贸中心   南京需要大力拓展商贸服务范围,建设成为区域性(安徽、苏北、赣北地区)的商贸服务中心。由于商贸业主要面向顾客,受到距离—时间成本的限制,南京作为区域性商贸中心地位是不可能被上海完全取代的。   南京已经在商贸业的区域性影响方面具备基础,新街口地区号称“亚洲第一大商圈”。在现有中央、新百等综合性商贸形态发展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增强特色服务、专业化服务和特许经营等;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及连锁战略,加快向都市圈内其他城市延伸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超市)、消费品专业市场等购物服务体系;加快商贸与旅游业的联动和协调发展,开拓新的旅游特色消费领域;创造条件,积极引进外资,提高商业服务的品质,建立现代营销理念和管理模式。 3.2 将南京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现代城市竞争中,金融中心城市实质上就成为主宰其他城市发展的产业“链主”。从金融的核心作用来看,在未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的产业竞争中,除上海以外,谁能占据区域金融中心的高地,谁就将在发展上夺得主导权。正因为此,金融业在国家、地区或城市的综合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凸现,发达国家、地区或区域性城市无不试图在本地建设国际或地区金融中心。   长江三角洲首位金融中心城市上海的存在,并不排斥南京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机会。上海金融中心的职能将主要定位于形成国际和国内的两个辐射,更多起到连接国际、国内资本流动的作用,它占据着国内金融体系的上游环节,而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将由地区性的中心城市来承担,谁捷足先登,谁就可能成为长江三角洲的区域金融中心。江苏尤其是沿江地区以及南京都市圈地带将成为具备国际影响的制造业基地,但是上海对江苏、南京都市圈的产业发展所需的金融服务并不能提供直接的辐射力,这给南京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机会。   对比于全国的许多地区,江苏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对金融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要求(这甚至已经引起了外资银行的高度重视)。南京金融中心的建设完全可以将此方面作为自己重要的服务对象与领域,并实现与上海金融中心的错位发展。依托南京作为央行跨省大区分行所在地的优势,完善金融运营体系,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和经营范围,充分利用民间资本,逐步实现金融保险业的商业化和国际化,使南京成为长江下游影响力较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大力吸引中外金融机构特别是境外金融保险机构来宁设立地区分支机构和代表处,加大金融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力度。 3.3 将南京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   现代物流业正从配送-集成物流阶段向供应链管理(SCM)阶段发展。城市物流中心不仅是传统的运输、仓储中心,更是物流企业集聚的集结点,发挥着高效的物流管理和信息服务、原料及商品的社会化配送等功能。随着城市对物流资源日益重视和激烈争夺,现代物流业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一个主攻目标。谁先建成物流中心,谁就有可能获取更多资源和发展先机。   上海物流中心的发展是定位于全国,起到联系国际与国内的作用。南京区域交通便捷、类型齐全,拥有较大的区域腹地且距上海有一定的距离,南京都市圈作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基地,必然会形成强大的物流量,这也为南京物流中心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南京有条件成为面向江苏、安徽、赣北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物流中心,尤其是在南京都市圈内,其作为现代物流中心的地位已显露端倪。   南京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本思路是:重点发展高端物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电子商务,为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提供统一高效的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在储运条件优越和市场比较发育的地区建设运输仓储配送基地,将南京外围地区作为储运基地;与连锁零售业结合,发展连锁批发零售的配送中心;南京周边城市的制造业企业作为业务外包和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天网(电子信息网)”和“地网(交通运输网)”的物流信息、配送的基础设施与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整合现有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引导市内大型储运公司向符合国际惯例的物流公司转变,加快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转变。 3.4 将南京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咨讯、会展中心   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是当代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对经济转型、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会展是现代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咨讯流通形式,会展经济,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会展业汇聚的巨大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人才流和资金流,具有传播交流信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促进经济贸易合作、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大量就业机会等效应,对社会将产生极大的催化作用。   南京作为南京都市圈的首位城市,信息通讯技术发达,咨讯、科技人才济济;南京都市圈所在的地区包括江苏沿江的其他地区都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对会展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具有得天独厚的咨讯优先获取与发布优势。所有这些,都为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咨讯、会展中心创造了条件。发展咨讯、会展业不仅在于促进城市相关产业的繁荣,带动了商务旅游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提升南京的城市功能和国际形象,这对于优化南京投资环境、完善城市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5 将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教科研中心   未来国家、区域、城市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本质上又是教育的竞争。   南京科技人才济济,文化沉淀很深,重教之风盛行,高等教育有极强的实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的发展目标均定位于世界高水平大学。南京自然环境优越、土地价格相对较低、交通条件便利、文化和科研气氛浓烈,非常适于成为基础研究和开发基地,在长江三角洲内,南京是上海在高科技领域最适宜进行合作的城市。   抓住国家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机遇,合理布局,进一步把南京的高等教育规模做大、做强。着重培育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学校,争取创建出规模集聚、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园区。同时要发展企业孵化器,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密切协作,将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到生产中。高新技术产业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特别是处在幼年时期的南京高科技产业,竞争能力还比较弱小。在一定的时期内,南京城市政府必须强化自己作为本地高科技产业守夜人和保护者的职能,这一点苏州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3.6 将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中心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成长型产业,随着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视野的拓展,旅游业的内涵大大丰富,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度大大提高。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南京都市圈内“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蕴藏着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丰厚淀积,同时在都市圈内拥有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镇江、扬州),其文化内涵与空间组合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珍贵遗产。完全可以通过都市圈内众多旅游景点的融合,创造出一个国际性特色旅游区。   需要强调的是,旅游绝不是一个内闭发展的孤立产业链,它对构筑城市经济高级化、国际化的基础平台至关重要。南京通过对都市圈内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利用、整合,完全可以全面改善南京的投资环境,增强其对现代生产要素的吸引能力。 4 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城市规划的要求 4.1 关于城市规划中服务业的类型选择、技术指标与布局   不能局限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和僵化的技术规范限定,应当充分研究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与都市圈发展的有关要求,并在城市规划中予以先期的考虑、优先的保障和实事求是的对待。 4.2 关于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性的空间布局   现代服务业类型多样,其空间布局不仅要考虑到其本身的技术条件、规模和环境需要,更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其进一步获取区域性的竞争优势,能否带动南京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善和城市功能的提升。从这个角度看,南京目前分散四处的“大学城”建设,实质是一种巨大的战略性资源浪费和战略性的失败。 4.3 关于城市中心改造与边缘区土地的利用   许多现代服务业倾向于在城市中心的集聚,而有些则要求在城市边缘区的布局。因此,必须从培育、壮大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角度,重新思考城市中心区与边缘区的规划布局与改造、开发模式。 4.4 关于南京CBD的建设   尽管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商务办公形态,但是CBD依然有着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其规模集聚效应、信息汇聚放大效应、氛围示范效应、商务心理效应等都是现代“虚拟技术”所无法取代的。放弃了CBD,就意味着南京放弃了成为更大区域中心城市的努力。南京一直缺乏明确的、高档次的CBD,这客观上也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制约。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强劲的CBD来支撑,必须处理好现在新街口地区与未来仙西地区CBD建设的时序关系。 4.5 关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普遍要求快速、便捷的交通,但是不同服务业的业态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环节、不同的场所,对交通又有着非常特殊的个性需求。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到交通自身的技术要求,更要针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进行灵活地、区别化地处理。 4.6 关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经营   城市土地资源经营是获取城市建设资金的重要方式,但是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待城市土地资源的经营,即城市经营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城市的功能、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因此要从系统的观念来实施土地经营,为一些需要大力培育、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提供政策倾斜与土地供给的保障。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