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都市圈规划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3)-04-0041-06
  • 中图分类号:TU984.2(253)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左文芳,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邮编:南京,210008 陈雯,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 徐州都市圈的中心城市的功能
  • Functions of the Centric City in Economic Circle of the Metropolis of Xuzhou
  • 浏览量:
  • 左文芳,陈雯
  • ZUO Wen-fang, CHEN Wen
  • 摘要:
    都市圈是全球化形式下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新发展,是一种新的城市化形式。中心城市在都市圈中起着经济扩散和协调发展作用。本文从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演变出发,以徐州为例,分析了中心城市在都市圈成长中的作用,并针对徐州都市圈中心城市徐州现存的问题提出建议。
  • 关键词:
    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区域经济徐州
  • Abstract: The economic circle of the metropolis is new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es and regions with the globalization, and is a new form of urbanization. The centric city of economic circle of the metropolis disperses economics effects and harmon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hange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ities and regions, taking Xuzhou as the case, analyses the functions of centric city in forming of the economic circle of the metropolis, and gives some advice to Xuzhou according to its existing problems in economic circle of the metropolis of Xuzhou.
  • Key words: economic circle of the metropolis; functions of centric city; regional economy; Xuzhou
  • 1 都市圈与中心城市 1.1 都市圈与中心城市的功能   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都市圈的建设可以使圈内的公共资源被各城市共享,减少重复投资;原来局限于单个城市内的资源和要素可以在都市圈内自由流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都市圈中各城市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形成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都市圈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建设是一种“多赢”合作。   区域中心城市,是一定区域之内某种或多种社会历史因素发展的高度集聚点,并对辐射区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连带作用。任何一个经济区都有一个或几个对该区域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的城市,并以它们为核心,加上区内其他城镇,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中心城市拥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雄厚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区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心城市的重要性,要促进都市圈的成长,首先要培育和发展中心城市。 1.2 中心城市在都市圈成长中的作用   都市圈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或几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对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强大、市场范围广阔、服务功能齐全、信息交流频繁、辐射影响深远,容易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带动都市圈中其他城市的经济,共同促进都市圈区域的经济发展。可以说,中心城市的繁荣强盛是都市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徐州这样一个尚在构建中的都市圈,中心城市徐州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   在都市圈发展的初期,往往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比较薄弱,市场联系、信息交流较少,联合发展的愿望不够强烈,联合发展的动力不足。建设都市圈,不只是建设一个孤城,其重点在于培育和发展一个与区域密切结合的都市群。在这种情况下,中心城市就要发挥自己增长极的作用,通过自身经济的辐射和扩散,与周边城市加强资源、市场、人才等要素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其他城市主动向都市圈经济靠拢,逐步形成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这个过程中,中心城市要有强烈的“中心” 意识,要站在中心的高度来谋划和指导城市建设,把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建立在较高的质量标准和发展要求上。要突破城市板块的限制,把周边辐射半径内的诸多因素和发展要求统筹起来,综合考虑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要考虑与周边城市的协调与合作,发挥自己的优势,服务和带动整个都市圈经济,促进都市圈早日形成。 2 徐州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徐州都市圈概况   尚在构建中的徐州都市圈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其范围主要包括江苏的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部分(宿迁市区、宿豫县);安徽的宿州市、淮北市(含睢溪);山东的枣庄(含滕州市)、济宁市的部分(微山县);河南商丘的永城市,共涉及7个地级市,面积29922平方公里,2000年总人口2007万人,国民生产总值2528亿元,人均GDP约6000多元。徐州都市圈内交通便捷,主要有陇海铁路、京沪铁路、104国道、206国道和310国道,京福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京杭大运河通过都市圈内的徐州和济宁,连云港的海港运输也是都市圈对外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表1、表2可以简单看出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现状。目前徐州都市圈城市化水平为34.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9.0:45.8:35.2,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从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和人口城乡分布结构看,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农业比重较大,且农业就业比重偏高,多数城市都在40%以上。农业内部结构单一,以粮食种植为主,畜牧业、林业、渔业比重低。有不少城镇经济以资源开采型为主,如淮北、宿州、济宁、枣庄都是依靠煤炭开采发展起来的城镇,其经济多依靠煤而兴,对于这些初级资源,多限于开采和外运,加工型、乃至深加工能力弱。制造业规模小,生产技术比较落后,产品深加工能力弱,在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并且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和集团,对弱小企业的带动能力差。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余地小,效率低。产业空间主要沿铁路干线分布,以陇海铁路和京浦铁路沿线的“十字型”为主。   徐州都市圈距南京、济南、郑州、合肥均在300公里左右,在功能上恰好能够弥补这一地区城市远离各自的省会城市、接受不到特大城市直接辐射的不足。徐州都市圈的构建有利于增强苏鲁豫皖接壤区域的综合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但是,徐州都市圈显然还是一个尚在构建中的都市圈,跨越的省份较多,且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与江苏省其它的两个都市圈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城市,包括江苏的扬州、镇江、安徽的马鞍山、芜湖和滁州。这六个城市从地理区位交通看,土地连成片,道路相通;从经济社会活动看,联系密切,贸易直接,不以行政区划为界。马鞍山离南京很近,交通便捷,多年来马鞍山市民就把南京作为休闲旅游、逛店购物的好去处。以南京为中心的宁镇扬、马芜滁六市已经形成了较为紧密的经济联系,都市圈的构建条件和时机已相对成熟。   苏锡常都市圈是以苏州市区、无锡市区、常州市区及周边地区构成的城市市域为核心,以沪宁城镇聚合轴为骨干,以沪宁交通走廊和长江为横向发展轴,以新长铁路、苏嘉杭高速公路为纵向发展轴的城市群。苏锡常地带是江苏省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先导、先进制造业与创新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这一地区人文相近,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差异较小,现在已经呈现出连绵发展的趋势,整个地区经济联系密切,已经具备构建都市圈的基础,其建设也指日可待。 2.2 徐州中心城市的现状和问题:中心城市不中心   徐州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南京以北、济南以南、郑州以东的最大城市,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其地理位置居徐州都市圈的中心;徐州交通便利,铁路公路发达,是沿海经济开放地带与沿陇海——兰新经济开放地带的重要节点,是圈内乃至于华东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徐州目前已经是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也是都市圈内唯一的特大城市,经济实力在圈内居于前列;徐州的科技、教育水平在都市圈内各城市中也位于前列,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师资力量雄厚,具有较丰富的人才资源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徐州作为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实力最强、功能最完备的大城市,已初步具有跨地区集聚辐射的能力,理所当然是都市圈的中心城市。   但是,徐州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其“中心性”还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 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辐射能力弱   从表3可以看出,徐州的产业结构还处于二、三、一的阶段,农业在GDP中的比重虽然近年来有所下降,但是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一直都比较大,农产品的加工度低,生产效率低下,农民人均收入比较低。徐州的工业支柱产业以电力、机械、煤炭、化工等重工业为主,又多为资源开采型,加工型乃至深加工能力弱,产业空间的协作薄弱,产业关联度较低,技术水平也比较落后,缺乏先进的大型企业来率先进行改革和技术创新,对外围区域的带动能力差。徐州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是其工业结构的落后使其工业整体水平难以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比较缓慢,三产作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服务产业落后,还没有表现出一个特大城市应有的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   从表4、表5的比较可以看出,徐州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其经济实力远不如南京、无锡、苏州和常州,在江苏省三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中,徐州都市圈是实力相对较弱的一个。徐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偏低,农民收入少;在对外贸易上,进出口额比较低,出口比重略高于进口,外向型经济发展不足。徐州本身经济实力较弱,因而其扩散和辐射效应不强,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较小,难以带动整个都市圈的整体发展。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首先应当是地区的经济中心,从这点来看,徐州市的中心性还明显不足。 2.2.2 城市市场和服务能力弱,城市功能不够完善   徐州市区与外围地区已形成较强的农副中心、市场批发联系,已逐渐成为徐州市域及其外围市县农副产品批发贸易中转基地。但是,徐州在工业品批发市场的地位还比较低,工业产品结构单一,市场意识薄弱。当前强化城市功能,主要在于强化市场功能,提高城市中服务业的比重。徐州是一个特大城市,又是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应当有与其规模相匹配的市场和服务能力。徐州目前的市场还不够繁荣,且市场的层次比较低,服务水平低,只有强化中心城市的市场和服务功能,成为功能完善的服务中心、繁荣活跃的市场中心,才能够带动周边城镇的共同繁荣。 2.2.3 周边城市的赶超和竞争   2001年,徐州市在淮海经济区中,GDP和财政收入虽然总量仍为第一,但GDP和财政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排名第六和第十二,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总量排名分别为第五和第八,同比增速均排名第十一。徐州市GDP总量仅比邻近的山东济宁高67亿元,与临沂相差也不足100亿元。在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十五”计划中把济宁市确定为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而且已着手构建济宁——兖州——曲阜——邹城特大都市区,虽然这一都市区的形成尚待时日,但其实力和规模足以与徐州特大城市抗衡。济宁、兖州、邹城、曲阜都是徐州都市圈规划范围内的城市,但是由于行政区划的限制,该都市区的建设对于徐州都市圈的发展将是一个离心因素,徐州都市圈对鲁南经济的吸引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同时,山东省灵活的边界政策也使徐州周边地区的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向鲁南和鲁西南流动。如何增强徐州都市圈的吸引力,引来更多城市的主动参与,也是徐州中心城市发展中应当考虑的问题。 2.2.4 行政地域边缘化的影响   徐州位于江苏省北部,都市圈其他各城市也基本位于各省边缘地带。行政区划的阻隔,对于中心城市——徐州市的生产要素的积聚和扩散也是一个障碍。现行的行政区划体制阻碍了区域内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分工协作,不同省属的几个地级市之间相互竞争,重复配置,区内生产要素难以自由流动和合理组合,难以形成整体优势促进中心城市徐州市的发展。而且,徐州市由于本身地域范围狭小以及特殊的行政区划格局(贾汪区与市区被铜山县相分离,无疑增加了市县、县区之间的各种矛盾),市县同城(徐州市和铜山县),各种矛盾尖锐,城市难以合理布局,成熟产业难以扩散,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处处受限,中心城市的优势难以发挥,长期下去,将影响徐州在都市圈中中心城市的地位,对都市圈经济的成长也极为不利。   徐州是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但由于这一都市圈不是经济自发形成的,在整体上比较松散,离心作用相对较强,依靠徐州本身的经济实力,在都市圈中的优势地位并不突出;再加上区内城市主要功能趋同,如徐州、淮北、枣庄等都为能源型城市,产业互补性不强,都市圈内部联系松散。徐州都市圈内的县区经济也比较落后,多为农业经济或低水平的工业经济,区域内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镇综合势力弱,区域城市化水平低,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发展缓慢。徐州作为都市圈的中心城市,要想辐射和带动这样一个地区的发展,其中心性相对较弱。 3 中心城市功能发展的建议 3.1 培育徐州中心城市增长极   要发挥徐州在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就要培育徐州中心城市增长极的作用。 3.1.1 依托徐工、维维等企业集团,发展建设制造加工中心   使中心成为制造业的龙头和链头,通过配套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同时要发挥徐州科研文化优势以及与上海、苏南高校科研单位的联系便利条件,积极创建工程中心和研发中心,推动都市圈高新技术产业的应用和推广,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和水平。 3.1.2 发展商贸中心   在中心区培育一批辐射整个都市圈的大型商场,形成中心商业区,成为都市圈一级购物中心,通过培育名牌商贸企业,在都市圈内各城市形成连锁经营。除了进一步完善商贸体系外,商贸发展可以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新的增长点。徐州作为既是游客集散地,也应成为购物和休闲中心。以“淮海食品城”为基础,进一步扩展商贸范围、规模,提高中心地位,带动人气,提高城市吸引力,同时这种大型的购物中心很有可能成为新增的旅游景点。 3.1.3 发展物流中心   徐州作为京沪和陇海铁路交汇点,以及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战略位置,徐州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有很好的基础。以现代物流为发展目标,协同发展信息平台和交通平台,提供高效物流服务,推动产业调整优化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吸引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方向,制定物流园区土地征用等方面的政策,加大对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招商力度,壮大都市圈物流业整体规模;以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形成具有集货、分货、加工、配送和中转等多功能的物流网络。徐州区域生产资料市场已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之一,在此基础上积极向皖北、豫东腹地辐射,提高徐州至上海、连云港和青岛的物流效率,积极拓展往中西部地区的渗透,真正发挥徐州交通枢纽的桥梁作用,将徐州物流园区建成中西部地区产品往国外输出的临时仓库。 3.1.4 信息中心   结合物流中心的建设,利用徐州的中心地位和信息港的优势,发展信息咨询、技术中介、环节经营、策划等服务业,为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信息咨询、中介、策划等服务。积极建设徐州城市物流共用信息平台,将其纳入江苏省物流共用信息平台之中,加强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为物流发展构筑电子商务支撑。要扩大网络覆盖,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 3.1.5 公共服务中心   通过发展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服务的中心功能,发挥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从现状来看,徐州市区已成为淮海经济区重要的医疗、体育、高等教育中心。要进一步整合徐州市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综合性大学,做强教育产业、体育产业、医疗保健以及文化产业,为都市圈提供人才培训、科技咨询、新产品开发等服务,目前最根本的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都市圈劳务输出和本地工业化培训高素质的劳动力。   通过培育和发展徐州产业以及提升徐州的城市功能,可以巩固和加强徐州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地位,同时也可以更快带动徐州都市圈的成长和壮大。 3.2 政府的扶持   由于徐州都市圈还是一个尚在构建中的都市圈,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空间组织都不够成熟和完善,与南京和苏锡常都市圈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政府一定程度上的扶持来促进徐州都市圈的建设和繁荣。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从多方面采取优惠的扶持政策措施,将为推进徐州都市圈的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江苏省委省政府对于苏北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是加快苏北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政治优势。尤其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了苏北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加速资本、技术向这一地区的转移。徐州无疑是苏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最有可能接受发达地区资本和技术的转移,徐州要藉此机会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完善自己的城市功能,尤其是作为徐州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可以使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巩固,便于组织整个都市圈经济。   此外,都市圈内各城市政府也要达成共识,共同创造条件促进都市圈经济的繁荣。在都市圈形成发展过程中,各个城市既要按照所属行政系统运作,服从各自省域的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定位,成为省域经济社会完整的有机组成部分,又要充分考虑发展都市圈壮大的需要,积极参与都市圈经济的战略分工和城市协作,把省域发展、自身发展和都市经济圈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3.3 各个城市的相互协作   都市圈在发挥自身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还要自觉接受更高能级城市群落辐射带动的关系。尤其是中心城市徐州,更要自觉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努力壮大自身经济,逐步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实现对都市圈其他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中心城市徐州要注重同都市圈各个城市的紧密配合与协作,形成互补效应和整体优势,进一步增强对外的吸引力和聚合力。都市圈内部城市间还要考虑公平竞争与互利互惠的关系。都市圈内各个城市要突破行政界限,以互为开放、共同开发、优势互补为前提,结成利益共同体,自觉地消除和避免产业同构、资源浪费、市场壁垒和不正当、不公平的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内耗,做到同心协力,连为一体,实现共同发展。 4 结语   由于行政区划的限制和自身经济的薄弱,徐州都市圈是一个相对较弱的区域经济体系。虽然处于东部沿海地区,却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低谷。中心城市的发展对都市圈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其扩散效应可以影响周边城市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提升都市圈的整体实力。徐州自身经济水平有限,作为都市圈的中心城市,要发挥都市圈增长极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以巩固其核心地位,带动都市圈的整体发展。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