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情系母亲河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3)05-0043-05TU984.18
  •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B
  • 作者简介:高海波(1971-),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注册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
  • 南京外秦淮河滨水景观规划
  • Waterfront Landscape Renovation Planning of External Qinhuai River, Nanjing
  • 浏览量:
  • 高海波
  • GAO Hai-bo
  • 摘要:
    以南京外秦淮河综合整治规划为例,以综合、整体的规划思路,阐述城市滨水地区景观再造的思路和方法,并在考虑景观规划同实施之间的积极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外秦淮河沿线地区的整体环境塑造、特色段落的规划设计提出规划构思。
  • 关键词:
    景观规划外秦淮河
  • Abstract: Taking the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planning of external Qinhuai River, Nanjing as the a cas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thinking and methods which is based on integrated and holistic planning notions, and gives the planning conception about the holistic environmental shape and the design of special district. An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its implement is also discussed.
  • Key words: landscape reshape; external Qinhuai River
  •   滨水地区是城市文明的发源地,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和精神寄托的空间场所。综观南京城市,“十朝都会”的形成、发展和秦淮河水系相依相存,秦淮河及沿岸地区承载了厚重文化积淀,造就了动人的城市景观。同许多城市相类似,近现代的南京城市发展中,外秦淮河(连同明城墙)失去了军事防卫的意义,渐渐淡去交通运输的职能,这样一条母亲河似乎被城市所遗忘,河水污染严重,水质几乎达不到五类水体标准,两岸景观破败,棚屋简房成了城市最下层居民的聚居区,城市甚至在为河道阻隔新区和老城的交通联系而烦恼。 1 重新认识外秦淮河的功能和价值   外秦淮河价值的再认识离不开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阶段的确立。外秦淮河在城市空间格局的特定地位可以归纳为三方面的角色,首先:外秦淮河是老城和新区的过渡、联接空间。外秦淮河和明城墙所围合的老城是集中体现古都南京的核心,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体现最为集中的地区。近年城市重点建设河西新城区、中华门外宁南地区,空间上外秦淮河自然成为老城和新区的过渡、联接空间,维持了南京城市特有的“山水城林”格局。第二,外秦淮河是南京主城内最为重要的带状开敞空间,外秦淮河在南京主城范围内的河道长度约为18公里,宽度60~100米,水体面积近2平方公里,相当于玄武湖公园面积的一半,同时由于外秦淮河流经主城的大部分地区,客观上也可以成为众多居民的休闲场所。第三,现状外秦淮河两岸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也为地区功能更新和景观改造,带动沿线地区的整体提升,奠定了空间条件。   因此, 2002年,南京市全面开展的外秦淮河整治工作,以“流动的河、美丽的河、繁华的河”作为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规划利用外秦淮河的特定空间地位,通过水环境改善和景观改造,提升沿线地区人居环境的品质,挖掘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塑造现代文化氛围,形成特色显著的沿线地区文化,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合理开发旅游等多种项目,实现外秦淮河及沿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外秦淮河滨水景观的规划目标 2.1外秦淮河滨水景观的规划再造理念   外秦淮河是南京的“记忆之河”,规划再造最为重要的是挖掘沿岸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滨水空间组织、串联,形成承载、展示历史文化的记忆空间;   规划再造滨河的城市生活功能,连接两岸地区,改善城市背河发展的格局,带动地区的景观环境的改善,推动社会的进步;   规划再造绿色的亲水空间,以文化为主题,以功能更新为基础,创造最佳的整体景观效益,形成分段特色鲜明,与两岸地区积极“呼应”的新城市空间;   规划再造同时也是整合各种专业力量,通过全面、综合的规划手段,为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外秦淮河滨水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   外秦淮河及沿线地区的景观资源众多,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以及人工建筑景观。由于多年的城市发展,局部的无序建设,造成滨河自然景观逐渐湮没在人工建筑之中,自然景观资源未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外秦淮河水体污染严重,周边的四明、四望以及清凉山等山体同城市生活相隔离,南京古都的“龙蟠虎踞”之势难以辨析。   沿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城河一体”的外秦淮河连同明城墙是明城墙风光带的核心组成部分。据统计,沿线地区现状分布有市级以上文物54处,其他历史文化资源还有数十处之多。   沿线地区的建筑景观主要包括桥梁、电视塔等各种建筑,大多数的建筑并未重视面向河道的景观,现状的建筑不具备基本的滨水景观效果。   滨水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分为两个层次的工作,首先是保护和展现,建立以外秦淮河为主轴的空间景观系统。其次是合理开发利用,形成外秦淮河两岸地区的中央功能带,带动地区空间品质的提升,地区功能的更新。 2.3 外秦淮河滨水景观的基础工程   滨水景观的再造涉及众多的专业和部门,按照规划目标,综合规划整合水利、环保、市政公用、交通、文化、园林、旅游等专项规划内容。通过防洪、治水等基础性规划,改善水环境,稳定景观水位,为塑造滨水景观奠定基础。   由于外秦淮河一直作为城市“外河”,承担城市防洪功能,接纳上游来水,汇入长江。汛期和旱期水位落差相当大,7月平均高潮位将近8米,而1月平均低潮位不到3米,全年有较长时间处于低水位状态。如此大的水位变化,是影响水体景观的重要原因,同时也难以保持良好的亲水性。   经过充分论证,考虑防洪的要求,周边地区的雨水排放的高程限制,确定河道景观水位的常年标高控制在5.5~6.5米,最高控制水位为7米。水位控制采用在下游通江口设置双孔平开扇形闸控门,旱期提升水位,汛期不影响排洪。   水质改善涉及到城市污水的截流,上游引水调水,河道蓄水,以及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目前,沿线尚有部分地区存在污水收集盲区,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尽快完成污水的截流,同时搬迁沿线污染水体的企业,控制上游污染物的排放,从根本上解决污染。   上游调水可以保证河道的常年景观水位,也是改善水质的直接有效措施。根据南京市水利部门的研究论证,通过上游石臼湖调水可以维持半年以上的用水,其余期间主要采用长江抽水保证。通过去年的多次调水实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河道甚至出现多年不见的鱼类游憩。   通过各种水环境治理措施,规划预期2005年,河道水质达到V类标准,消除黑臭,满足基本景观要求,2010年达到IV类标准,满足景观娱乐用水要求。 2.4 外秦淮河景观规划   为改善整体空间形态,规划保护和利用河道水体环境,塑造公共性、开放性、多样性的带状空间景观,展现丰富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形成层次丰富、有机整体的外秦淮河风貌带,积极提升地区功能。   从整个外秦淮河风光带和地段内的历史沿革和功能发展特点出发,根据地段内不同区段的历史、自然特色和现状特点等情况将整个外秦淮河风光带分为五个不同特色的风貌段:三汊河入江口风貌段、石头城风貌段、西水关风貌段、中华门城堡风貌段、运粮河水口风貌段(图1)。   三汊河入江口风貌段:本段的景观资源主要为江河交汇,视野开阔,可以远观江心洲、江北地区、长江大桥等,规划核心为江河交汇、滨江景观与滨河景观的连接,作为外秦淮河风光带的标志景观(图2)。   石头城风貌段:本段景观资源最为丰富,集中体现了南京山水城林交融的城市格局,历史遗迹十分丰富,如鬼脸城等。本段的总体目标为:积极保护、展示明城墙及其遗迹,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亲水空间,形成富有活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滨水地区,建立良好的山水城林空间关系。规划将石头城段作为老城与新城区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区内整体安排亲水空间、多层岸线、游船码头,核心区设置滨水餐饮娱乐区,通过物质空间的改造,为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西水关风貌段:规划强调东西向三条城市轴线:重点改造汉中门外大街、水西门外大街、集庆门外大街,形成强烈的空间序列,塑造和谐、整体的城市通道氛围,连通莫愁湖公园、南湖公园、明城墙、西水关遗址等景观资源。   中华门城堡风貌段:本段以中华门城堡为中心,是实现明城墙风光带规划的“一堡两翼”格局的核心部分,城墙与外秦淮河作为整体性景观规划建设。规划核心为中华门城堡至雨花台的城市轴线的景观,形成庄重、整体的空间氛围。同时,充分挖掘利用晨光机器厂内的近代洋务运动等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目前筹建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整体的历史文化游览区(图3)。   运粮河水口风貌段:本段地处主城入口,区内可利用的景观资源比较丰富,诸如曲折蜿蜒的河道、七桥瓮等,又接近大校场机场,远景可结合机场搬拆,形成展示最佳自然生态环境,塑造人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规划塑造大型开放的滨河开放空间,通过陆路的开阔绿色空间同蜿蜒变化水系的呼应,塑造以自然、清新为主题的秦淮风貌段。规划重点建设河湾村生态公园、七桥翁公园和御道街明城轴线。   在总体景观段的规划指导下,岸线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保证防洪的要求下,结合景观段的安排,规划提供了多种岸线断面的设计,如在运粮河水口风貌段设置的生态断面,防洪堤可以采用自然绿色慢坡或台阶式生态堤岸,种植灌木、观赏性花卉,堤外建林荫道,断面设计也应结合背后腹地的项目建设考虑。同时,由于防洪墙顶标高同常年水位,以及内部腹地标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般的断面设计尽量采用阶梯式,增加层次,改善亲水性,同时合理配置绿化,适应水位变化,形成良好的常年景观效果。   景观规划结合水上游览线进行视线分析,提出改善沿线建筑物景观的控制原则,作为水上游览线的远景界面,需要考虑建筑的立面处理及天际线的错落。新开发的滨水建筑群布局,应进行整体设计,避免零星开发。对影响景观的建筑物提出整改要求,同时要求新建建筑的形体、色彩、屋顶等形态与水体相呼应、协调,改变背河发展的格局。   景观规划提出串联沿线景观,以秦淮河水上游为纽带,结合沿线主要景点或选择各风貌段的代表性节点为陆路游览点,组织秦淮河观光半日游或一日游(图4)。 3 关于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思考   (1)滨水景观更新,不仅是物质空间的美化改造,应更多地从城市整体发展目标考虑,改善人居环境,带动两岸地区的社会、经济的进步。滨水景观的再造,重要的是建立滨水环境同周边地区生活的有机联系,两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滨水景观再造的实施,尤其是处于城市内部的滨水地区,涉及众多的部门,以及利益群体,利益群体之间的协调和平衡是规划得以实施的关键。借鉴成功的经验,城市滨水景观的再造,可以由城市政府积极组织,成立具有政府背景的项目运作机构,将景观再造的投入与周边地区开发收益(或开发增益)“捆绑”,形成良好的项目财务平衡,以公众可以享有最佳滨水环境为最大化的开发经营目标,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合理的经济效益。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