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工业基地改造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3)06-0006-04
- 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B
- 作者简介:丁四保,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 “东北现象”:症结分析与出路的探讨
- The Problem of the Northeast of China: Why and the Way Out
- 浏览量:
- 丁四保
- DING Si-bao
- 摘要:
根据资料,东北地区有逐渐成为“边缘化地区”的趋势,这种趋势有其必然性。东北地区过去作为国家工业基地的工业经济地位的相对下降并不意味着地区工业经济可以绝对的衰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出路,仍然应该发挥重工业,特别是基础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对此,文章提出了适宜东北地区的行业发展方案。 - 关键词:
“东北现象”;发展条件;产业选择; - Abstract: Now, the problem of the northeast of China is a kind of problem economic areas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The fact is, the northeast of China is going to a area of periphery in Chi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is is the trend of necessity, some facts and figures sho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ome historical condition been analyzed. But the declined position of relativity ,the position of industrial economy does not means the absolute decline of the economy of the area. The industralization and the system reform of our country request the area get a way out of staits and many study works shows the capacity and conditions of the area to being in re-development. The paper analyzed why the problem occurred. The situation of resources,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system of economy and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y has been focused. A view point is, the situation is changing and become positive. According to these changes, the way out of straits is to develop the industry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he newly expanding industry, and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of material.
- Key words: the problem northeast of China; condition of development; industry select
- 1 “东北现象”
人们一般所说的“东北现象”是指历史上一度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我国东北地区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经济地位在全国的相对下降。
东北地区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工业和经济总量的增长,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就已经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几个大区。
与发展速度缓慢相联系的肯定是地位的日趋下降。
东北地区作为国家工业基地的地位,应该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2 “东北现象”的症结分析
如果说东北地区的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是可以接受的,那么工业和经济总量地位的显著下降则是一种“问题现象”了。
2.1 东北地区成为全国工业基地的历史条件分析
东北地区历史上的工业辉煌和一度成为国家工业化的基地,如果从历史的长河中看,可以认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体的事件阐述如下:
东北地区拥有的矿物和其他自然资源是上个世纪中期(及其前后)工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日本帝国主义的兴起就是传统工业化的产物,它侵占东北以后,出于战争的需要,通过上个世纪30~40年代在东北地区的工矿城镇和铁路的建设,使东北地区在开发自然资源和工矿业方面具备了相当优越的条件;
工矿业的基础和密集的铁路网络使东北地区比同样与苏联接壤的西北地区更便于获得“外部推动”。东北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地理位置对于新中国显得特别的重要;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东北地区的上述位置的意义更加重要,利用和加强东北工业基地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历史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决定了新中国不可避免地要实践苏联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模式,当时东北地区是新中国重工业基础最好的地区;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必然是一种短缺经济,而只有依靠有计划地集中使用资源才能克服资源短缺对工业化的障碍,东北地区因此在50年代获得了特别密集的资源投入;
新中国的工业化模式决定了资源的投入只能集中于重工业领域,计划经济制度下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重工业也只能是国营的和大型、特大型企业。
这样,东北地区三个省以占全国8%左右的人口和地域面积,却在上个世纪50年代拥有全国25%以上的工业产值、43%的铁路里程和“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的54项。
2.2 条件的历史变化与“东北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首先,东北地区资源禀赋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们是:一,东北部分矿物资源在长期的开采中走向枯竭,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其生长量小于采伐量,以自然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众多城市和地区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期就已经遇到了危机,但是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酿成了今天大面积的和最难以解决的“资源枯竭地区”问题;二,在今天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中,拥有丰富资金、技术和信息等“主导资源”的地区已经可以通过“贸易”获得足够自然资源的供给,自然资源的禀赋对一个地区来说只是一种依附性资源(依附于拥有主导资源的地区的需要),东北地区的以自然资源为主的资源禀赋成为一种过时的资源构成;三,东北地区因此陷入了严重的资源数量和结构的饥渴。
第二,地区地理位置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是:一,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开始变得不利;二,这个偶然的历史因素与我国必然要重点建设其“经济主流地区”的历史意志共同作用,东北地区有重新成为“经济边缘地区”的倾向;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相对于东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地理格局,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而地处东北亚的东北地区已不再可能依靠与俄罗斯、蒙古、朝鲜的国际经济关系获得足够的“开放推动”。
第三,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使东北地区赖以成长的制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且需要比其他地区承受更多的转换成本,包括:一,计划经济为东北地区留下了特别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东北地区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企分开、明晰产权、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企业破产制度等)要付出比其他地区多得多的成本;二,当南方各个地区开始全面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工业经济的时候,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由于国内的卖方市场并没有结束而受到国家计划的要求和相应的保护,而当国家完全取消计划和保护时,东北地区的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全面的买方市场,企业必须付出更艰辛的努力才能适应这个市场;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使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都成为重工业城市,东北地区的农村从来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而当工业经济步履维艰时,国内其他地区可以获得其他产业和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替代,但对东北地区来说,由于“把鸡蛋全放在了一个篮子里”,中心城市工业经济的困难就意味着区域经济的全面困难;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困难使东北地区在很长的时间里无法进入市场经济环境,政府的干预不可缺少,政府的成本也因此而居高不下,“大政府、小社会”则又使东北地区在培育市场经济环境方面进入恶性循环。
第四,伴随资源、地理位置和体制条件转化而同时出现的是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老化和在实现高级化方面遇到的障碍,包括:一,传统资源供给下形成的重工业遇到了资源枯竭的窘境;二,东北地区无法像国内发达地区那样,由于体制和结构负担比较轻而获得跨国公司大量的技术和资本的投入,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改造;三,地区经济的不景气抑制着金融、财政、科技等资源供给部门的发育,也使其他经济成分的能力低下,东北地区又很难依靠地区内部的资源供给来发展新兴产业和完成企业技术改造。
3 克服“东北现象”的前景和产业选择
3.1 根据
综上所述,影响“东北现象”形成和变化的因素包括:一,资源禀赋数量的消长与结构变化;二、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三、经济体制的作用的性质变化;四、工业部门体系生命力的结构性变化。
在上述四个因素中,有些可以转化为积极因素。
我们看到,经济地理位置的变化是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是长期的趋势,短期内不会因东北地区的努力而发生扭转。
在资源禀赋方面,东北地区虽然失去了部分自然资源的供给优势,但是如果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看,东北地区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是有明显优势的。这就是,东北地区拥有一个“可以恢复”的生态—自然地理环境。东北地区平原面积相对广大,大规模开发的历史不过150年,人口压力小,耕地面积仅占全区总面积的26%,林地和草地占到56%,即使是在人为干扰以后,对于半干旱条件下的草地,这里的水分和热量条件可以在10年的周期内实现地带性植被的恢复;在山区,在人工措施条件下,恢复自然植被的时间不会超过50~60年。相对于我国的华北、华中、西北和西南的许多地区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一笔重大的环境恢复成本的节约。还有,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成本也相对低廉,它没有大面积的贫困地区,没有严重的民族地区问题,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9年从业人口中,东北地区文盲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高中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高出全国水平3~5个百分点,大专以上高出全国水平2~4个百分点),对于东北地区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
经济体制对东北地区发展的障碍作用将会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得到解决。因为,在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东北地区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留存问题最集中和最严重的地区,其改革的成功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最终成果的标志,国家已经开始加大对东北地区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造的投入。
东北地区的工业结构也将跟上时代的要求。这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等基础工业部门发展的任务远没有完成,东北地区的石油、木材、钢铁、电力、化工、专业工业设备的制造和汽车等产业基础是国家绝对不可忽略的。形成大规模的工业地域是工业化国家经济地域结构中的普遍现象,东北地区堪担此重任。
3.2 克服“东北现象”的产业选择——发展装备制造业
选择装备制造业的第一个原因是它包含的技术进步意义和它对于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东北地区拥有一些国内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装备制造业的优势部门,如电站设备制造、冶金设备制造、重型机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部分电器机械制造。
选择装备制造业的第二个原因是出于产业竞争力的考虑。
这里要指出的是,我们过去习惯于应用“区位商”或者“地区专门化指数”的观念,即地区某产业在区内占有资源的相对比重(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衡量地区产业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企业的竞争优势才是真正可靠的地区优势,而竞争优势的关键是要看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东北地区拥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见表)。
辽宁省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的地位虽然下降,但是其重工业的基础依然雄厚,在技术密集的装备制造业里形成了一批比较有竞争力的企业,其中,大连的水轮机、冷冻设备、冶金工业设备、微电机、诊断用品和电真空器件制造在全国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10%~35%)。沈阳历史上曾经拥有全国最完整的机械制造业体系,有100余个全国“排头兵”企业,今天,沈阳的机器人、(数控)切削机床、环保机械、小客车、计算机整机等新型制造业企业也已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黑龙江省,哈尔滨飞机制造集团的汽车生产能力已经达到年30万辆的规模,在全国微型汽车行业里排列第二位;东安微型发动机的年生产能力达到了35万台,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齐齐哈尔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在实现大型石油化工设备和冶金设备国产化方面已经做出了重大贡献;哈尔滨电站设备制造集团已经成为我国电站设备和舰船动力装置的生产基地。
吉林省的突出特点是它的汽车工业,且高度集中在长春市。按销售收入统计,长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在1995年的工业企业“中国500强”中列第7位,而在2002年的“中国企业500强”(包括能源、金融经贸等产业)里列第18位,在制造业企业里仅次于上海宝钢和青岛海尔,居第三位。在2000年的国内市场上,其载重车占有全国最大的份额(近40%),轿车占20%以上。
选择装备制造业的第三个原因是它的“地域综合体—园区”效应。
首先,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必然要求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相应发展,东北地区在这方面有相当好的基础,如辽中南地区,以大连、沈阳为中心,可以形成一个大尺度的制造业集聚区;
其次,汽车、飞机、船舶、发动机、电站设备、电机、计算机主机制造等对零部件的要求相当广泛,很容易在近距离上形成与整装厂密切联系的中小企业的集聚,而对于东北地区来说,发展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劳动密集或者技术密集的中小型企业,是结构升级、开拓就业和实现经济成分多元化的非常急迫的要求(如,围绕长春“一汽”的4家整车厂,2000年长春市形成了173家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零配、部件企业,提供了6.67万个就业岗位);
第三,“地域综合体—园区”是一种当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在当今生产方式告别福特制向灵活生产方向发展的形势下,在产业园区的规模效益、范围效益、技术外溢效应等作用下,这些综合体—园区必然成为推动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核心力量。
3.3 克服“东北现象”的产业选择——发展新兴制造业
有三个原因使我们必须注重在东北地区开发新兴制造业部门。
第一,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虽然在全国还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原来的“基地”的作用已经大大下降。在2000年全国装备制造业6个部门(不计武器弹药制造业)的166个行业里1660家销售收入居前10名企业的名单中,辽宁省有73家,吉林省有13家,黑龙江省有21家,分别占全国的4.4%、0.78%和1.26%,合计仅6.44%。当前,全国装备制造业的基地早已经转移到东部沿海的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东北地区因此不能以建设国家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第二,东北地区在有些新兴的制造业领域里已经显示出相当强的竞争力。
第三,对于东北地区众多资源枯竭地区来说,发展接续产业刻不容缓,“接续”的方向只能是开发那些具有地区竞争力的新兴制造业。
根据对全国37个工业部门各项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产业进入(投资)的门槛不高、税金水平比较高、可以吸纳较多就业的部门有粮油食品制造、食品加工、饮料制造、家具制造、石油加工、医药、塑料制品和电子通讯等。
对各个地区不同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统计表明,吉林、黑龙江的食品制造、食品加工、医药等部门的水平或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或相当于平均水平。其中,大豆加工、玉米加工、乳肉制品等产品的生产已经形成了一批大型企业。黑龙江省的哈药集团、吉林省以敖东制药为代表的中成药企业已经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东北地区拥有的大面积林地为这里发展以林下采集、栽培、养殖为原料的绿色食品制造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木材是所有新型材料都不可替代的天然材料,对于人类来说,木材永远是最重要材料之一。黑龙江、吉林两省的林木资源虽然出现危机,但是林木资源本身可再生的性质和东北地区的“可恢复环境”预示着东北地区在发展家具制造、纸浆造纸等产业方面的良好前景。
3.4 克服“东北现象”的产业选择——继续发展传统的原材料工业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东北地区以采掘业产品为原料的资源型工业——“基础工业”部门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1990~2000年之间仍然在上升,从39.5%上升到54.9%,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大型重工业企业,如鞍钢、大庆油田等仍然在投资和市场销售中占有优势。
在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的基础上,按照“循环经济”的先进模式改造东北地区的冶金工业,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发展方向。鞍山钢铁工业集团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炼钢企业,本溪钢铁工业公司在钢压延加工行业里居第三位,吉林铁合金厂在国内铁合金行业里居第二位,它们都是东北地区宝贵的产业财富。
吉林敦化丹峰林业公司、乌依岭林业局、临江林业局和吉林红石林业局是居全国前四位的木材采运企业,它们的销售收入目前占全国将近40%。依靠生态林业的开发模式,搞好采育结合,开发木材深加工和林下副产品的采集与加工,完全可以使目前处于资源枯竭地区状态的上述地区重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林产品生产基地。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