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历史文化保护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10-0045-05
  •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顾晓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博士。
  • 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Consideration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Cities
  • 浏览量:
  • 顾晓伟
  • GU Xiao-wei
  • 摘要:
    风土环境文化经济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的基础及对策,并结合名城平遥的发展,试提出我国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必须包括风土环境再生和文化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 关键词:
    历史城镇风土环境文化经济
  • Abstract: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vernacular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econom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ba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historic cities抪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based on the Pingyao抯 experience,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cities must be an organism, which includs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vernacular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economy.
  • Key words: historic city; vernacular environment; cultural economy
  •   城市是一种文化现象,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当前,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建立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显得非常迫切。因此,从不同角度对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加以思考,正确认识历史城镇发展的特殊性,将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相结合,这一点尤为重要。 1 风土环境的再生是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国历史城镇的发展,首先凸现在建筑的“风土性”,环境的“风土性”乃至于城市的“风土性”上。 “风”是时代性、气候、自然条件等因素,而“土”则是我们的出生地,是养育我们的大地,是我们的归宿。“人间的集落、人间与自然以及宇宙的关系,人间内部的关系,其中普遍的、抽象的原理都可从’风土’中引伸而出”[1]。中国建筑文化体系中的两个侧面可以认为是“风土城市加风土建筑”[1]。   人们存在于风土之中,一座风土城市的质感及其景观尽管历经沧桑,但其源于大地风土资源的基本表现——建筑、路面、材料以及作为城市标志性的构成格局,一直保持着风土的个性及其生命力。但近20年来,我国各地的历史城镇和建筑都出现了“风土流失”的现象,建筑生态失去平衡,城市景观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回顾20年来我国建筑文化体系的基调,无论是评奖还是舆论上的向导意识,都过分强调了城市和建筑的所谓现代性,而忽视了风土个性。如到处可见的口号是“将某某市建成为东方的纽约”或是“早日实现本市为小香港的宏伟目标”,城市中到处是那些“无国界”的商业性建筑等等。其根源在于世界文化的“趋同现象”或“一致化运动”。[3]科技进步、通讯和交通的发达所导致的趋同性是信息社会的必然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标志,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在面对不断增长的趋同性和世界化的同时,不该忽视地区特性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在所有地区,文化特性似乎已成为历史的主要动力之一,捍卫特性不仅被看作是古老价值的简单复活,而主要是体现新的文化设想的追求。趋同现象下地方特色的追求,现代化的巨浪与继承文化的呼吁和努力,同时存在。”因此,我国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城市风土环境的再生。   笔者认为,风土环境的再生,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的风土性、环境营造的场所性和社区生活的延续性等三个方面。 1.1 文化传承的风土性   文化传承的风土性,首先要从文化地理的视野中观察城镇的历史环境,把握并延续历史环境所根植的文化。历史城镇的发展,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或文化层面的问题。人类文明和生活环境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族群整体发展的重要基础,不能只是靠生产活动或单纯改造环境就能蓬勃发展。在物质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总有一项中介因素,即一组特殊的目的与价值,一套知识与信仰,换言之是一种“文化模式”。“文化模式”就是人类各族群中形成的行为模式,其传递是由一代至下一代,由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或由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影响所及包括一个社会既存的文明与发展的倾向,以及外来的新观念与新事物。   但在文化模式形成的过程中,也会限制某些资源的利用或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这种“对环境的适应”就是“生态”的主要意义。“生态”虽然原本被用于指生物界的现象,但自然也包括人类的生命网络在内。人类在整个生命网络中并非只扮演另一类有机体,他引入了“文化”这一项超有机体的因素,影响整个生命网,同时也被生命网络所影响。人类对于生命网络的反应凭借其人类社会的本质──文化,构成一个“文化生态”。如果“一种文化生态以对其自身有利的方式形成一种文化特性”(道金斯Richard Dawkings,1996),笔者认为它必定有其生存潜力的“文化基因”。与生物基因一样,文化适应也可以透过“文化基因”的复制和扩散,成为特定族群的文化特质。   由于风土环境的再生是一个文化的再造过程,其活动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必须考虑到文化生态的复杂性。进一步来说,风土性是地方文化生态的基础,居民依赖熟悉长住的地方累积环境经验,以日常生活、生产、消费来参与地方成长,与他人共同创造一个地方的文化基调。居民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人际关系、产业结构与文化生态等所展现出来的律动性及特性构成了地方生态的主要的“文化基因”,也是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 1.2 环境营造的场所性   环境营造的场所性,意味着在历史城镇的历史环境保护与发展中应当尽可能延续环境的场所特征。诺伯格·舒尔茨曾对“场所”及“场所精神”理论作过杰出的理论探索。基于现象学的哲学理论基础,舒尔茨认为建筑的发展最终要回到建筑物自身,要回到环境的“场所”,从“场所精神”上获得最根本的经验,“场所”是质量上的“整体环境”。[4]即最基本、最具体的作为具有特性的“此在”的场所。舒尔茨在引经据典的同时,提出建筑师要“感受”建筑作为“存在”的整体性,建筑师不能只看比例和造型,而感受不到建筑的质感、光感、声味以及自发性的重要,他觉得正是这些偶然,这些自发性,这些充满历史人情、充满身体感觉的事和物、内和外、虚和实,这些百姓给予建筑的多元性,才使我们的大街小巷生动起来。[4]   环境场所性特征的营造要从场所自身的空间特征和生活中去获得,特定的空间、形式和文化氛围对于识别特定的场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意大利建筑师罗西也曾指出,环境的肌理(Texture)和纪念物(Monument)带给了场地以个性,因此营造环境特征的场所性就是延续场地的风土性。比如在上海新天地,这一场所特征即是由石库门里弄格局、旧式里弄住宅、青砖黑瓦、海派文化氛围等组成。我们姑且不论其保护改造理念的正确与否,仅从场所特征的营造角度来看,其是成功的。虽然拆除了一些房子,增加了一些现代的处理手法,但是基本上保留了上海原有旧式里弄的味道,在细部处理上也比较细腻,比如对门把手的处理,据设计师伍德说:“我曾想到要在黑色的门扇上做一些色彩或构件的装饰,但最终还是保留了它最本色的简单形式。依东方的传统手法,往往会通过包金等方式让某个细节显得不寻常,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如何让最普通、最简单的成为最美的,是我所追求的。”[5] 1.3 社区生活的延续性   延续生活既是设计的目标也是检验设计成败的标志,“因为只有在生活中才继承了真正的文化,使人感到历史的存在。”历史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为维系和加强居民之间以及与他们生活的城市环境的情感纽带。日本学者早川和南认为“保存、保护历史环境就是保存、保护从古至今的人的关系。”[6]   任何历史环境中的活动都是会随时间而有所变化的。我们所强调的延续生活,是希望历史环境不成为标本、文物,而是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发展下去。强调生活的延续性的历史环境发展,就是想从文化的角度来重建一个社区、一个地方。重建之后希望地方可以生存发展下去,老人可以在享受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年轻人也可以融入社区并以此为自豪。 2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经济与风土环境的有机结合   要真正促进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促成风土环境的再生外,还远远不够。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与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相比,城镇的历史环境是一种文化资源,这种资源对人类的主要价值是精神生产和精神源地,是人类生活环境多样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严格保护。同时历史环境也是现代人聚居的场所,现代经济与现代生活方式对城市历史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发展文化经济。历史城镇真正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文化经济的发展与风土环境再生的有机结合。   文化经济是以文化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发展形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经济需要文化来支撑,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城镇的文化环境需要经济来支持,两者相辅相成。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一些乡镇、村庄,历史环境很有特色,但是由于经济落后逐渐衰败,“文化经济”这条路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可行之路,虽然艰苦,却是让面临人口老化、经济衰颓的地区重新找回地方活力、重建居民认同感的可行方法。借由“文化经济”这条路,强调由文化、经济、环境等三方面整体地促成地方环境的改变,使地方成为具有文化魅力的生活家园。 2.1 地方传统文化产业的振兴是文化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撑点   地方传统文化产业的振兴是文化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撑点,其中传统工艺是最能彰显地方特色的地方产业,在重建地方文化与提升生活品质上扮演更重要的功能。工艺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精神生活的体现。它随着生活的需要,随着历代匠师的雕琢,往往呈现引人注目的美感。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艺的制作渐趋机械化,因此传统工艺更显弥足珍贵,主要是因为现在传统工艺已经不只是体现它的物质性,更彰显它的文化性与地方性。可以将传统工艺转化为一种文化艺术的手工艺品,透过居民的参与,期望为地方文化经济的发展重新注入一股活力。让社区居民从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体验出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的、文化的、乡土的、艺术的与生活工艺的生命力,同时也让社区再生。振兴文化经济的目的就是在于促使社区的居民重新发掘自己家乡的精华,从看起来毫不起眼、似乎是无啥特色的家乡,再一次察觉自己家乡的价值。进一步地,将家乡的精华融入地方相关的产业活动之中,以促进文化经济的发展,使居民能在维持生计之外,更因为发现并保存了家乡的菁华而带动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家乡的人生活得更丰富、更安全、更清洁。 2.2 文化经济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要以文化资源为依托来发展地方产业经济,促进历史城镇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进而振兴地方的发展策略。要让历史城镇的文化经济成为振兴地方的希望,不仅要激发居民的创意以建立地方产业特色,同时还要加强文化活动的包装与行销,促进外来游客在地方的消费,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譬如好的文化活动具有把人潮吸引到地方来的效果,无形中带来了商机和生机,刺激地方的产业再生,往往也成为媒体报导的焦点而达到知名度和形象的宣传效果,使文化特色因地场化而能永久传播,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事实上,以古城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经济,是被国内外实践所证明了的成功的古城可持续发展模式,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奥地利的萨尔斯堡、中国的江苏周庄。德国的萨尔斯堡城镇人口8000人,年接待游客640万人,平均每位居民需要为400位游客提供服务,每个人都是导游,人均收入2000美元,经济持续发展,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2.3 “地场化”策略是发展文化经济的基础   “地场化”的发展策略,就是以地方本身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基于地方的特色、地方的条件、地方的人才作为优先考虑,来发展文化经济。这种文化经济是一种经过转型之后的地方文化产业经济类型。今天这么多国人到国外接触到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传统和自然,特别是当地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令人印象深刻。由此就可发现,文化才是一般人最关心的课题。为什么为了文化就必须如此长途跋涉,远至这些地方?因为只有到某些地方才可以真正看到那地方的特殊文化。因为那些具有吸引力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大量生产销售的,这就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不一样。因此,“地场化”策略是文化经济发展上一个很重要的动力,这就是文化经济的价值所在。随着社会经济型态的改变,文化经济已经愈来愈受重视,需求量也愈来愈高。“地场化”并不是狭隘的地方主义或部落主义,在日益资讯化的现在,我们担心的不但不是本土意识的复苏,反而是太过于一致化和标准化,甚至完全失去一个有活力的文化型态所必备的多面性及全面性。因此,文化经济的发展要避免工业化的标准化生产趋向,文化经济的发展应突出地方特色产业的传统性、特殊性,独创性,强调的是产品的生活性和精神价值内涵,而这些正是被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所摧残取代的素质。如果没有这种文化价值观,这些产品就会被当成一种工业,标准化地大量生产复制出来,成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商品。 2.4 发展文化经济是当前历史城镇发展的切实选择   从目前来看,也能采取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手段来逐步促进文化经济的发展。 以历史文化名城平遥为例,他们既不破坏古城又要发展经济,寻求古城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主要的经验有3点:   (1)建立企业化的运行机制以及政策调控、政府监督、法律约束、规划设计控制的驱动机制,加强管理,保证古城文化经济企业化,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破坏行为。   (2)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以古城文化为依托,以旅游经济为龙头,以明清文化旅游城为重点,以旅游、居住、商贸、传统工艺品产业为主导,力争成为山西省旅游中心之一、国家级旅游精品之一的国际性旅游城镇。通过旅游路线的组织和旅游市场的开拓,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消费,为古城保护注入资金。在具体操作上需要行之有效的环境、活动、设施、市场开发、人才培养和融资等各方面的对策。   (3)采取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发展策略,比如:①积极发展明清文化观光游;②拓展其他特色游如古代生活体验旅游、修学游、知识游等;③大力发展地方传统产业,如传统工艺品、特色交通运输业等,振兴地方传统文化产业;④建立面向相关专业的教育、研究、考察和教学实习基地;⑤发展地方土特产加工业和零售业、餐饮业、娱乐业;⑥繁荣古玩市场等等。 3 结语   真正实现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要去反思它将遭遇到的问题,譬如风土环境的再生如何整合?在现代化机制中文化传统可以扮演什么角色?在地方经济重构及文化再生产的过程中,居民透过什么眼光、选择何种价值观,以及如何追求其未来发展的潜力等等。从历史环境和文化生态的角度重构地方文化,将风土环境的再生与文化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将是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