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历史文化保护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10-0050-05
  •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B
  • 作者简介:苏晓毅(1965-),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理论及方法。
  • 建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 Protection and Reform of Ancient City in Jianshui
  • 浏览量:
  • 苏晓毅
  • SU Xiao-yi
  • 摘要:
    通过对建水的自然和历史沿革的分析,揭示了建水之所以具有崇文尚儒和学士文化的深厚底蕴及景观特质的原因,并通过研究古城开发目前存在的问题,充分阐述挖掘民族文化底蕴及更新活化在古城保护中的重要性,指出保护与更新这一对矛盾体的统一在今后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保护与改造
  • Abstract: This paper i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natural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jianshui, have revealed to that have worship culture yet with the deep base of scholar culture and the reason of special landscape quality, and through studying problem of existent in the ancient city development now, have elaborated fully importance to excavate base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renew cremation in ancient city protection,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role of this unification for contradictory thing of protection and renew i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 Key words: Historical cultural well-known city; city update; protection and reform
  • 1 建水古城的自然条件及历史沿革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建水县历史悠久,西汉时属益州郡毋掇县,三国时改属兴古郡。唐朝天宝年间南诏置建水县,元和年间筑惠历土城,古城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夏秋季节,河水暴涨,城周水淹如海,彝语谓海为“惠历”,“建水”即为其汉语意译。宋代属大理国,元灭大理后置建水千户,后改建水州,属临安路(驻通海)。明洪武年间改临安路为临安府,府治迁建水城,故建水亦称临安,并发展成为滇南的中心城市。   建水县城最早为唐元和年间修筑的土城—惠历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军平定云南后在建水设军事机关临安卫,驻兵留守和屯田,并拓土城为砖城,旧志称城为“东南重镇,气势雄伟,巍然鼎峙三迤之间”。建水地处边疆,自古为彝、哈尼、傣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自唐代修筑惠历城以来,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至明清时期成为滇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交通中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素有“滇南邹鲁”和“文献名邦”之美誉。元代初年,南宋的亡国宦官被大量流放到这片西南边陲的土地,他们把复国的梦想深埋心底,在这里默默创建起了文庙庙学,用中原带来的文化滋润着建水的山川土地。明朝以后,这里相继建成了学政考棚、州学书院等机构,使这个边陲小镇具有崇文尚儒和学士文化的深厚底蕴及景观特质。1994年建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建水文物古迹众多,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形成了建水丰富的旅游资源。 建水现有古寺古庙近百座,古建筑50余处,被专家誉为“古建筑博物馆”,这些建筑多为元、明、清所修建,漫步在建水街头,在檐起檐落之间,还能清晰地看到历史斑驳的影子,这里号称“滇南邹鲁”,“文献名邦”,有过“一门三进士,兄弟两翰林”的美谈,有过“一朝考显名,临安占半榜”的盛况。那古老的元朝指林寺;那仅次于曲阜孔庙的建水孔庙;那和天安门相仿的朝阳楼;那能与《红楼梦》大观园相媲美的朱家花园……还有那些星星点点布满古城大街小巷的年代久远、造型奇特的民居建筑和老水井,这里每一个地方,都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每一处景观,都闪烁着不灭的文明华彩。曾有外国友人赞道:建水是世界上最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之一。     2 建水古城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有着如此丰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经济落后和交通闭塞、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社会因素的限制等,建水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建水城市近年来的发展建设主要是围绕旧城区进行,新建的一批行政文化机关单位,由于紧邻旧城,对旧城的格局和景观风貌造成一定的影响。 目前旧城主要问题有:   (1)旧城道路狭窄,未成系统,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功能。   (2)各类用地混杂,零乱无序,影响了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   (3)建筑密度大,建筑采光不符合日照和防震间距要求,缺乏必要的绿地和室外活动场地,建筑质量差,卫生条件差,室外无排水系统。   (4)城市建筑风格不统一,对旧城风貌影响较大。   (5)住宅布局缺乏统一规划,给道路及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带来困难。   (6)环卫、绿化、休闲设施缺乏,不能形成符合现代生活条件的居住区。 3 建水古城保护与发展策略   (1)解决建水古城经济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必须从建水城市周围较大的范围加以解决,处理好建水城市与周围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2)新区与旧城的关系,建水古城开发建设必须跳出旧区改造的旧框框,实行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并举。通过新区建设疏解旧城人口为旧城改造创造条件;   (3)旧城区的更新应以调整土地使用性质为主,使用地结构趋于合理化;   (4)确定老城区内保护、改善和更新的具体措施,从物质空间与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控,使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期得以有序发展。 4 民族文化底蕴的挖掘和古城保护   建水之所以会成为 “滇南邹鲁”、“文献名邦”,除了其独特的人文环境、崇文尚儒的学士文化和景观特质外,其人工环境即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的物质形态,如城池格局、空间风貌、文物古迹、民俗建筑等,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元素。建水古城是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主要载体,所以老城区的景观环境建设主要是对历史街区、传统街巷与民居的保护与整治,对散落在老城各处的文物建筑与传统民居作重点保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水的许多传统民居地段被新建的砖混方形建筑弄得支离破碎,古城风貌受到日益严重的侵害,地方特色及民族风格正在逐渐消失。   建水的传统民居构成了古城特色最为基本的背景,至今仍为人们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活保障,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交流的日益密切,古城居民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环境和生活的追求,就表露在对传统民居的改造上,传统民居结构单一,环境质量差,缺少公共设施,建筑破旧,成为居民改造的原因,只是无意中抛弃了传统的民居文化与形式,成为一种美好的遗憾。居民是传统民居的主体,过去谈及保护往往忽略被保护的主体,这种离开居民来谈保护传统民居,指望城市景观的视线和谐,便没有了基础。只有认识到人和环境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对人进行关怀,对人的居住环境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与沟通,才是保护传统民居的核心。任何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如果脱离了现代生活和经济价值都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因此,对传统的街区和建筑应在改造的基础上更新使用观念或功能,使其真正具有现代生活的功能,又能很好地保持原有的风貌。可采取的方式方法较多。 4.1 借用   充分利用原来遗留的传统民居,经过改造达到可继续使用,为现代人服务,包括改造传统民居为古色古香的药铺、茶馆、手工艺业店铺等以再现当地民族生活情趣,开拓旅游观光新局面,繁荣经济,恢复古城活力,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同时,使传统民居保护工作形成有活力的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这种商业化改造规模不宜过大,应做到小而精,防止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   另外还可围绕建水的历史文化名人,利用传统民居改造成文化艺术教育场馆,丰富古城历史文化的内涵。 4.2 借鉴   目前建水县城新建的公共建筑一般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应借鉴传统民居形式,改变过去那种直线条大体量、方盒子体型的做法,化整为零,与传统民居有机协调,是传统民居保护内涵的拓展,使古城的整体风貌得以有机维护。同时还可以采取分散成组的布局方式,使之与周围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协调,在造型上用简洁的手法对地方建筑加以提炼,保留极具传统民居的风韵。 4.3 借古开今   在保护传统民居的同时,不能只单纯停留在保留现象、对过去的怀念与留恋,而是要通过保护,通过对传统民居的创造性继承,发掘传统中的文化因子及有利于其形成的建筑语言,如序列、空间、形式、尺度、交通,组合(即找到文化因子及相应的表达形态)。继承传统就是汲取传统中最能制造出这种文化氛围的建筑语言,重视当年的文化氛围,并将其与现代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结合起来,这样继承传统就不仅仅是表面上符号的挪用和拼贴,或所谓的神似形似,而是真正能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传统的文化因素。 5 结语   未来2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倾斜,沿边境地区的跨国经济合作,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建水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同时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建水已出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趋势,初步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些都必将促进建水的发展。   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许多城市丧失特色与个性。现代化与历史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碰撞,他们既对立又统一。保护传统是为了返本开新,对传统的改造要在创新中借鉴。城市形象不同于一般建筑单体设计,它要求塑造的是一个整体的城市形象,一个有整体建筑风格语言的城市,才谈得上美。事实上,建筑只有在使用中,不断纳入当代人的生活交往,才能不断发生新的对建筑的理解行为,也才能使古老的建筑或街区的潜在特质对当代人开放,重现当代建筑意义。   建筑风格作为一种独特的时尚,它记录着历史,表现着文化的追求。各异的历史、社会和文化都选择了差异的建筑作为其意义的存在形式。凡具有差异性、民族性特色文化存在的东西,作为现代主义精神反叛的文化资源,在当代又重现魅力,现代化的内涵中已经包括了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与保护。   发掘建水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文化内涵,如空间形式、序列、尺度及地方特色的材料、色彩等要素,在城市设计中体现历史和文化品位,使城市空间形象更具特点,景观特质越加多彩多元,将使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这一对矛盾体得以高度统一。   大画家黄永玉老先生说得好,在乡下盖一座有意思的房子,如同画一幅有意思的画,今天画一点,明天画一点,不停地修修改改中,作品逐渐成形,创作者的乐趣尽在其中。建水古城是一座很有文化底蕴的小城,它有许多很有意思的房子,如果在保护和更新中得以和谐发展,相信它的未来会是很美好的。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