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城市化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02-0069-04
  •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B
  • 项目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工程项目资助(KZCX2—SW—415)
  • 作者简介:刘耀彬(1970-),男,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及管理的研究; 张云(1974-),男,首都师范大学资环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城市环境经济研究。
  • 武汉市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变动
  • Changing of the Spatial Redistribu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in Wuhan Municipality
  • 浏览量:
  • 刘耀彬 张云
  • LIU Yao-bin ZHANG Yun
  • 摘要:
    利用近32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利用汉森模型,对武汉市的人口空间变动进程分三个时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个时段内武汉市的人口空间变动存在着显著差别,剖析了武汉市近32年来人口空间变动与郊区化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人口空间分布主要因素武汉
  •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population census, the spatial redistribution of the population in Wuhan for the past thirty-two years has been analyzed from three periods by means of M.Hanse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redistribution and suburbanization of the population in Wuhan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On the basis of that, the primary factors Changing of the spatial redistribu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in Wuhan for the same period have been analyzed.
  • Key words: population spatial redistribution; factors; Wuhan
  •   1引言   由于人口便于统计,对于一个城市的研究一般是从对其人口(城市与非城市人口)变动的研究开始的[1]。地理学者汉森(M.Hansen)认为,城市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一般存在着集中——扩散——聚集与扩散——聚集的四个过程[2]。在国外,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城市人口的“扩散”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大规模开始了,这种现象被西方学者称为“郊区化”[3]。国内学者对城市人口扩散及人口郊区化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他们分别对北京、广州、上海、沈阳、大连和杭洲等沿海发达城市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许多非常有用的结论[4~9],但对武汉城市人口变动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利用所收集到的武汉市近32年的人口统计资料,从人口的空间变动角度来研究该市人口空间变动规律,并对引起这两个变动的原因做出一些规律性探索。   2 研究范围及时间段的确定   武汉是我国华中地区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截止到2000年底,它下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东西湖、汉南、黄陂和新洲等13个区,市域总面积8494.41km2,市域总人口749.19万人,其中城区面积1954.9km2,人口419.8万人[10]。武汉市在地域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三个部分:中心城区,包括江岸、汉江、硚口和武昌四区,是武汉市1969年以前的老城区;近郊区,包括汉阳、青山和洪山等三区,它们是老城区扩展的新城区;远郊区,包括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和新洲等六区,是武汉市后来发展的延伸区域。研究主要以2000年底武汉市市域范围为准,重点研究此范围内近32年的人口分布变动规律。   为了找出武汉市人口空间格局变动的规律,我们将收集得到的武汉市13个区近32年的人口数计算其标准差并进行时间段的划分(表1)[11],并依据人口空间分布的标准差大小可以将武汉市1969~2000年内的人口变动划分为三个时段(表2):(1)1969~1978年段是武汉市人口空间变动的轻微波动期,其10年的人口空间分布的标准差在20.53~22.22之间;(2)1979~1985年段是武汉市人口空间变化急剧上升期,其7年的人口空间分布的标准差在23.98~26.52之间;(3)1986~2000年段是武汉市人口空间变化缓慢上升期,其15年的人口空间分布的标准差仅在23.57~27.75之间。分析研究将以上述的三个时段的人口空间增长的差异分布为主。   3 武汉市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变动   3.1 1969~1978年   首先看武汉12个区县的人口空间变动情况。在1969~1978年间武汉12个区县的人口空间增长较为不平衡,其人口空间增长的平均增长率标准差为1.20,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区有东西湖、江夏、武昌、青山、汉阳和洪山等区,它们的增长主要集中在近郊区及其附近,人口增长较慢的区有江岸、汉江和硚口等区,它们是主城区的核心部分。   其次从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地域看(表2),1969~1978年间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率9.17%,平均增长率0.98%,增长幅度较小;近郊区的人口增长率24.65%,平均增长率2.48%,增长幅度最大;远郊区的人口增长率15.44%,平均增长率1.61%,增长幅度较大,三个地域的人口增长出现了“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这期间,三个地域的人口密度增长最为迅速,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增长最快达到了675人/km2,其次是近郊区人口密度增长为244人/km2,远郊区增长最慢仅为50人/km2。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人口密度数量级从1969年的“千”、“百”和“百”的基本构成变成了1978年的“千”、“千”和“百”的人口密度构成,表明此时段武汉人口已经向近郊扩散,但城市人口向心聚集力量依然较大,当时城市的人口地域推进是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圈层式向外扩散的。   3.2 1979~1985年   1979~1985年间,武汉市各区的人口增长差异明显扩大,其人口增长的平均增长率标准差达到4.014,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区有汉阳区、青山区、江岸区和武昌区,人口增长较慢的区有洪山区、东西湖区和蔡甸区,特别是洪山区的人口增长出现了负增长[1]。   如果从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地域构成分析武汉人口增长空间变化,我们发现近郊区的人口增长率为0.48%,平均增长率为0.08%,而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此时段达到最大,增长率为20.59%,人口平均增长率达到3.17%,远郊区的人口增长率居次位达到3.92%,人口平均增长率为0.64%,三个地带的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表现得相当明显,此时整个武汉市域的人口增长出现“中间小,两头大”的格局。这时期,三个地域的人口密度增长也明显不同,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增长依然最快为2074人/km2,近郊区和远郊区人口密度增长放慢分别为22人/km2和16人/km2,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人口密度数量级上升到“万”、“千”和“百”,表明此时段武汉人口聚集力量优于人口扩散力量,人口不断向中心聚集,同时远郊区的人口增长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3.3 1986~2000年   和上两个时间段的人口空间增长特点相比,在1986~2000年间,武汉市各区的人口增长差异变化不大,其人口平均增长率标准差仅为0.550,人口增长相对较快的区有洪山、青山、东西湖和汉南等郊区区域,人口平均增长率都在1.7%以上;人口增长相对较慢的区有硚口、蔡甸和汉江等区,人口平均增长率不足1.0%。   再从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三个地域的角度分析武汉市人口增长空间特征和郊区化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在1986~2000年间武汉近郊区的人口增长最快,达到了30.02%,人口平均增长率也在1.8%以上;此阶段近郊区和中心城区人口也较快。远郊区的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8.91%和1.24%,中心城区的两项增长率分别为17.43%和1.15%,出现了“中间大,两头也较大”的人口增长格局,但相对前两个时段而言,三个地带的人口增长差异并不显著,表明该时期武汉市人口聚集和扩散力量基本均衡,郊区化的扩散力量略为强些。如果从三个区域的人口密度变化看,中心城区和近郊区的人口密度增长较快,分别为883人/km2和894人/km2,人口密度增长较慢的远郊区的人口增长为77人/km2,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人口密度数量级稳定在“万”、“千”和“百”上。   4 武汉市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变动的主要原因   4.1 政治及政策因素   政治及政策因素对武汉市的人口空间分布及人口郊区化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在1969~1978年间,武汉市提出了“初步建成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战略口号,一批工业项目纷纷在武汉近郊布点,如武钢、武重、武昌焦化厂等,引发了一大批外来人口落户到郊区,同时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工人也被安排到郊区,此时间是一种“被动式”或“计划式”郊区化,它造成了近郊的青山和汉阳的人口猛增,引起人口增长的地域空间出现了“中间大,两头较小”格局;在1979~1985年间,武汉市执行了“以两通为突破口,放开搞活经济”政策,在全国较早地开放了集贸市场和汉正街等小商品市场,逐步放开部分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给城市人口空间布局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由于中心城区其具有优势的区位、较丰裕的资金、较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较充足的就业岗位而被最先开发,造成该区人口急剧增加,这时人口以聚集为主,郊区化不明显,人口增长的地域层次总体上出现了“中间小,两头大”格局;在1986~2000年间,武汉贯彻了“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较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一部分工业企业继续外迁,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升级换代,所以此时段武汉市的人口空间变动出现了三大地带人口同时增长的局面,由于人口郊外化力量相对大些,这才引起人口空间增长的“中间大,两头也较大”的格局。   4.2 经济因素   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当一个城市区域的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500美元以上,城市的郊迁现象才出现,当收入达到4000美元以上,人口扩散力量明显大于聚集力量,城市出现真正意义的“郊区化”。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运输工具的结构和城乡生活水平的差异[13]。1999年底,武汉市人均国民收入14667元,私人交通工具仍以自行车为主,公共交通也较落后(1999年武汉每万人拥有的公共汽电车8.2辆、大连为10.8辆、杭洲为9.4辆、广州为11.8辆),这些经济因素的制约使得武汉市的人口扩散力量与聚集力量处于均衡状态,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郊区化”并不明显。   经济因素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中工业扩展往往成为郊区化的先导,在武汉市的几个“五年计划”中几项大工业项目(“一五”期间的武重、武钢、青山热电厂,“二五、三五”期间的武昌焦化厂、葛店化工厂,“四五、五五、六五、七五”期间的武钢一米七扎机、中德武汉啤酒厂等)的布局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十分显著,对近郊化的推进也十分明显;从产业调整的另一方面看,大产业的调整对它人口的地域分布及郊区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1978年武汉市的三大产业构成为11.7:63.2:25.1,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有所发展的产业结构,当时其近郊的工业化对人口空间变动和郊区化影响当然明显;而到1995和1998年,武汉市的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和GDP产值分别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出现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状况,从而引起中心城区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口迅速聚集,郊区的工业和农业从业人数依然呈上升的态势。   4.3 住房因素   80年代初,武汉居民大多居住在非常拥挤的厨房和卫生条件设备简陋的平房或简易楼里。到1981年末,武汉市人均住居面积仅为4.3m2,而到1999年末,人均住居已达12.2m2,比1981年增长183%,住房条件的改善给武汉人口增长提供了巨大空间。根据对武汉1981~1999年间完成的6545万m2的居民住房的分布资料估算,发现60.5%的住宅建房,即3957万m2的住宅都是建在城区(包括中心城区和近郊区)。郊区住宅的大量建设,特别是近年来近郊区的中档实用房的建设,必将引起人口空间的不均衡增长。   4.4  交通发展和旧城改造因素   城市交通的发展是人口郊外化的载体,武汉市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交通建设,特别是近32年来,其交通投资大幅上升,由1969年的0.52亿元上升到1998年的23.31亿元,基本形成了三环以内的“放射状”和“网格状”交叉的交通格局,这些极大地影响了武汉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动及近郊化的外延。   同时,武汉市实施的大规模的旧城改造,特别是武汉的几个老城区(如江岸、汉江、硚口和武昌的改造和洪山、汉阳、青山的外扩)改造和扩建,这些对武汉市的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4.5 规划引导   城市规划对城市人口空间分布起着限制和引导作用,自1980年以来武汉市编制过两次城市总体规划,其中1988年为修订规划,分别对武汉城市的性质和布局做出了规划,特别是产业带的地域划分规定得十分详细,这些无疑对其人口的空间布局和郊区化趋势进程影响深刻。   5 结论   从武汉市不同时段的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分析看,武汉市13个区的人口增长的速度很不一致,近32年来各区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表现为“从小到大”然后又“从大到小”的增长特点,其中各个区的人口增长在不同时段也不一致,在三个时段一直处于加势增长的区有江汉、武昌和汉南三区;一直处于减势增长的区缺乏;处于先减后加趋势的区有青山、洪山、东西湖、蔡甸、江夏、黄陂和新洲等七区;处于先加后减趋势的区有江岸、硚口和汉阳三区。 如果从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地域构成看,武汉的人口空间增长出现三个明显的阶段,首先是人口向近域疏散阶段,然后是人口向中心城区聚集阶段,最后是人口向近郊和远郊扩散阶段,与此对应的人口增长的地域分布出现了有规律的“中间大,两头较小”、“中间小,两头大”和“中间大,两头也较大”演变(见图),由此而引发的武汉郊区化呈现出有规律的圈层扩展现象。只是目前武汉市人口扩散的力量略为强些,但聚集和扩散力量基本均衡格局并未改变,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郊区化”很不明显。   同时从上面分析还可知武汉市人口分布空间变动出现以上规律主要是由于政治及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住房因素、交通发展和旧城改造因素、规划因素及其它因素,如社会因素、通讯因素等,其中政策和经济因素是促使武汉市人口空间格局变动的最主要因素,而其它因素是引发因素,它们一起作用导致了武汉市32年来人口变动的时空演变规律。 根据武汉近32年的人口空间格局变动的特点,我们可估计到未来5~8年内武汉市人口分布空间变动将会出现如下特点:(1)人口聚集和扩散相互作用的力量将还是主导力量,在最近5~8年内城区和郊区人口同增长的现象还会继续有所表现;(2)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的速度将会继续减慢,估计这种正增长可能会持续5~8年;(3)近郊区的人口将持续加快增长,其中洪山和青山的人口增长速度将继续加快;(4)远郊区的人口增长总体上还会持续3~5年,但它们各区内部的人口增长将并不一致,其中东西湖和汉南区将会出现人口迅速增长的情况;同时新洲和黄陂区的人口在增长3~5年之后可能出现人口的负增长,这是因为目前这两区的人口增长主要还是人口迁入与较高的人口出生率造成的。 注释: ① 洪山区在1979~1985年间的行政区划做过了两次变动,而人口增长率是按现行的行政区划计算的,故人口增长率和平均增长率出现了负增长,但这一结论也可以反映洪山区人口变动与其它12区的比较情况。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