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城市研究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03-0065-08
  • 中图分类号:TU123.8    文献标识码:A
  • 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71032)研究成果之一
  • 作者简介:余向洋(1969—),男,西安外国语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与区域整治。 王兴中,西安外国语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空间与旅游景观空间。
  • 西安城市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 Research on the Social Space Structures of Commercial Recreational Places of Xi’an
  • 浏览量:
  • 余向洋 王兴中
  • YU Xiang-yang WANG Xing-zhong
  • 摘要: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商业性娱乐场所迅速发展,引起了城市和社会地理学者的关注。以西安城市为例,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视角,在城市社会空间的社会区域组织体系及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实证计量与行为认知相结合的方法,试图揭示西安城市商业性娱乐场所与城市社会区域的生活空间质量的相互关系,及其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结构。
  • 关键词:
    西安商业性娱乐场所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城市社会地理学
  •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e rising of commercial recreational places in metropolis has attracted deep concerns by the scholars on urban and social geogra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atial quality of urban life, on the basis of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social areas in urban social spaces and a sample survey of ten social areas in Xi抋n, and by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coordinating positivism-quantification with behavior cognition, this article, taking Xi\\\\\\\'an metropolis as an instance, trie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ercial recreational places and the spatial quality of urban life in ten social areas in Xi抋n. The paper also intends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commercial recreational places with a view to expose the social nature of spatial quality of urban life in Chinese metropolis (Xi\\\\\\\'an).
  • Key words: Xi\\\\\\\'an;commercial;entertainment places;urban social space structure;urban social geography
  • 1 引言   (1)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欧洲和北美国家的城市把文化和娱乐等活动作为城市复兴的新手段,他们认为文化和娱乐活动能够作为基础性的复兴项目,在此过程中,文化娱乐场所可以作为物质和环境更新的催化剂,吸引消费和投资,从而产生新的经济活动和工作机会,改进和提升城市形象[1],城市建设全面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   (2)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工业化时期。大城市建成区以外延式扩展为特征,同时也伴随着内城更新内涵式发展。不论是外延式还是内涵式发展,其表象之一是近年来商业性娱乐场所发展迅速。它标志着中国大城市与国际现代化城市产业接轨的趋向,该现象已引起中国城市与社会研究者从文化、文化产业、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等不同视角对商业性娱乐场所进行了研究[2~4]。   (3)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区域基础是城市社会区域地域组织体系。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中的娱乐场所,必然受其“结构性”控制。因此,本文以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西部最大中心城市之一的西安为研究案例,运用行为—感知方法,从人本主义视角,结合实证研究探讨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和对生活空间的作用,力图揭示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社会空间结构,寻求西安与商业性娱乐场所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关系本质。 2 研究的区域基础与方法 2.1 研究的区域基础   研究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社会空间结构,必须建立在城市社会区域划分的区域组织体系的基础上[5]。据对西安采用形态分析方法,以“建筑”景观、“居舍”形态分异特征为主导,以建筑景观内部的社会特征相结合作为形态区划分的基本原则。以家庭类型、邻里单元、社区(社群)组成的城市社会区域系统的序列作为划分的具体原则。采用自上而下,对实际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居住社会空间相互关系进行形态分区的方法。将西安建成区划分为10个形态区:   (Ⅰ)旧城商务与传统街坊社会区域;   (Ⅱ)西部电工机械与单位制社会区域;   (Ⅲ)东部纺织、机械工业与单位制社会区域;   (Ⅳ)南郊文教与单位制社会区域;   (Ⅴ)北郊铁路、技术开发与混合式综合社会区域;   (Ⅵ)西北部—仓库与演替式边缘社会区域;   (Ⅶ)东北郊重型机械与演替式边缘社会区域;   (Ⅷ)西南郊电子与混合综合社会区域;   (Ⅸ)东南郊旅游观光与单位制社会区域;   (Ⅹ)郊区演替式边缘社会区域。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行为抽样问卷认知调查和实地对应区位考察的方法。2002年在西安十大社会区域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50份,有效样本占总样本的85%。在问卷调查的基础(见表1)上,进行实地考察,以期达到实证和行为方法相互补充,力图客观地揭示在城市社会区域组织体系下,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分布及特点的真实性。 3 西安城市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社会空间功效结构 3.1 西安城市商业性娱乐场所社会空间功效的特征   商业性娱乐场所也满足了人们特定的休闲娱乐需求,人们这种社会空间行为又实现了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社会空间功效。据对西安居民的行为调查统计,经常去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目的(图1),其顺序为社会交往(36.4%)、放松(32.9%)、康体保健(12.6%)、陪父母爱人和孩子的休闲(11.6%)、工作需要(4.6%)和追求时尚(1.9%)。表明西安的商业性娱乐场所以交往-放松型为主。 3.2 西安社会区域商业性娱乐场所社会空间功效的差异性   具体到西安不同社会区域内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性:交往-放松两种类型的最低值为54%(北郊铁路、技术开发与混合式综合社会区域),最高值为81%(东北郊重型机械与演替式边缘社会区域)。也就是说无论是在西安哪一个社会区域,交往和放松两种类型占主导地位,充分体现了商业性娱乐场所已构成西安城市社会空间的消费景观并具城市(居民)社会网络的场所交往功能(效)[6]。在家庭娱乐、康体保健和工作需要等方面各社会区域存在较大差异性(见图1)。 3.3 西安城市商业性娱乐场所社会空间功效类型的分布面   由于各社会区域商业性娱乐场所存在着社会空间功效差异性,为了更好地探讨这种功能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根据西安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功效,运用SPSS软件群集分析功能(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将西安的商业性娱乐场所划分为:交往放松-康体-家庭娱乐型、放松交往-家庭娱乐型、交往放松混合型,其各功效分布面见图2。 4 西安城市商业性娱乐场所社会空间分化(隔离) 4. 1 西安居民娱乐消费主体的阶层分化   西安商业性娱乐场所的分化(隔离)正是由于社区主体及其需求变化的驱动下进行的:①市区人口总量迅速增长,2001年已超过400万人[11],从1998~2001年年均增长率为14.17%①。②人口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从1998~2001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8.96%,第一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四年来分别减少5.17%和1.35%。③同2000年相比,200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文化娱乐消费增长11.07%,达73.96亿元。④高校学生人数增长迅速,1998~2001年年均增长19.07%,达25.49万人。⑤据抽样调查(见表2),社会阶层分异明显,社区主体如同中国其它大城市一样,正在分化为城市新富裕阶层、中产阶层和城市贫困阶层等[12],主体需求出现了明显的层次分异。这些变动的要素作用于商业性娱乐场所系统,产生了不同的商业性娱乐场所类型序列。   根据对不经常去商业性娱乐场所方面的原因调查(表3)可以看出:①没时间和消费水平太高构成了不经常去商业性娱乐场所的主导原因,二要素所占比重之和最小值为39%,最大值为55.8%。并且该二要素的偏差系数分别为30.1%和17.7%,居民看法基本相同。反映了西安市还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社区居民由于受到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制约,进入商业性娱乐场所只能是低频率的消费活动。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商业性娱乐场所垂直分化有了较为明显的等级,还存在有高档或较高档商业性娱乐场所偏离社区居民的消费承受水平状况。②人们对商业性娱乐场所的(认知)距离和安全感知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偏差系数较小),它们构成人们不去商业性娱乐场所的次要原因。结合实证调查,西安的商业性娱乐场所存在中心聚集性和特殊空间区位聚集性,再加上传媒的作用,因而人们对商业性娱乐场所的认知距离和安全感知有所夸大,这与行为地理学感知理论中的认知距离[13]和安全感知[14]规律有较大的一致性。③后五种要素对人们是否去商业性娱乐场所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并且人们对这五要素的感知差异极大,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知偏见。说明西安的商业性娱乐场所空间分化在空间聚集的同时,亦处于空间扩展过程之中。 4.2 西安居民娱乐消费主体“女权主义”趋势   现代研究方法论理念认为,应倡导反映女性对商业性娱乐场所体验的规律,这样才能全面揭示商业性娱乐场所的内涵[15]。根据西安城市生活空间质量研究调查表,统计各社会区域不同性别居民对商业性娱乐场所的认知满意度,并以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分别以100、75、50、25、0分进行量化,其分值见表4。女性主义学派认为,城市设计直接或间接地强化了传统的性别分工,忽略了女性的地位,甚至将女性的问题边缘化[12]。西安居民对商业性娱乐场所的感知满意度既反映了与上述观点一致性的一面,也存在不一致的一面,一致性表现在收入较低的社会区域(见表1),这些区域女性对商业性娱乐场所感知满意度的分值普遍低于男性,说明为女性参与的商业性场所不健全,这些区域的女性依然局限于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务劳动、抚育孩子等传统的性别分工活动之中,其行为场所较为单调;不一致表现在收入较高的社会区域(见表1),这些区域的女性多为职业女性,有较高学历和固定收入,这里有较多的女性可参与的商业性娱乐场所,她们对其感知满意度的分值均明显高于男性。 4.3 西安商业性娱乐场所分化的质量面   行为方法虽具人本主义真实性,但其资料的获取存在极大的难度。根据各社会区域居民的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学历层次)和对娱乐场所的认知满意度的三指标进行归类分析:①对教育水平、人均收入与商业性娱乐场所的满意度进行相关分析,教育水平和商业性娱乐场所感知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r=0.810>r0.01=0.7646,两者存在高度的线性相关;人均收入和商业性娱乐场所感知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r=0.556>r0.10=0.5494,二者存在相关性。表明城市居民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差异衍生的亚文化群体对商业性娱乐场所空间分化的维持起了很大的作用。②结合西安居民教育水平和人均收入,依据居民对商业性娱乐场所感知满意度(表5),可以揭示各社区居民主体娱乐消费行为与场所和谐(质量)水平并划分出西安以社(会)区(域)为基础的商业性娱乐场所满意度感知面(图3)。 5 西安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社会空间结构 5.1 商业性娱乐场所空间分布的分化(隔离)和整合(聚集)过程   分化与整合是商业性娱乐场所体系优化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侧面[16]。整合是指随着城市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商业性娱乐场所系统在等级体系与地域体系不断分化的同时,通过城市中心地体系的地点效应,在不同类型的社会区域中心,以社区主体需求为杠杆,聚合成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商业性娱乐场所序列,从而实现城市商业性娱乐场所体系的各项功能。商业性娱乐场所体系的分化与整合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隔离与聚集,其整合形式以利益整合为主导,以文化整合与消费整合为类型,以区位整合[6]为空间构架体系。 5.2 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分布 5.2.1 西安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类型序列   无论是从消费者追求的核心利益角度,还是从商业性娱乐场所提供的吸引物或实现的功能角度,对商业性娱乐场所类型序列的划分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由于商业性娱乐场所对消费人群来讲意味着一种经历和体验。本文运用行为认知方法,总结居民对商业性娱乐场所认知的功能类型及序列进行概括,据西安居民的抽样调查,居民认知的主要“存在主义”类型与国外有关研究相似[6]。其西安居民的对应认知内容如下: ①高尚休闲-娱乐场所序列:展示身份;活动具有不同寻常的特性;与懂得这种场合行为举止的人和志趣相投的人共享的快感。 ②刺激-娱乐场所序列:新的经历和感觉;气氛;轻松的娱乐;逃避平日定式的生活,短时间内突破常规。 ③康体-保健场所序列:健康;锻炼;放松;身份;氛围。 ④大众休闲-娱乐场所序列:经济实惠;方便进入。 5.2.2 西安不同类型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分布特点   依据以上对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类型划分,对西安居民“居地附近有哪些类型商业性娱乐场所”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出不同类型商业性娱乐场所的感知密度(场所数量/样本数)(表6)。然后引出三个分析指标:①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反映某地理要素在区域内的集中分散程度,其值在0~1之间变化,数值越大聚集程度越高。用基尼系数可以衡量不同类型商业性娱乐场所在各社会区域内分布的聚集程度。本文用回归分析法,求出劳伦兹曲线的幂函数方程,再用面积法计算出基尼系数(G)。②区间差异系数。用以衡量地理事物在区域间分布差异的一项指标。这里用来反映某类商业性娱乐场所在西安各社会区域间分布的差异程度。其计算公式为:CV=S/。CV为区间差异系数,S为标准差, 某类商业性娱乐场所的平均分布密度。③类特别化系数。指某一类商业性娱乐场所的平均密度与全城平均密度的比值,可以表示某一类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分布比重。其计算方法为:B=d/D,B为类特别化系数,d为某类商业性娱乐场所的平均密度,D为商业性娱乐场所的全城平均密度。   经过计算得出指标数据(表7),从中可以看出:①根据基尼系数判识集中和分散程度。 G>0.4,集中分布;0.2≤G≤0.4,比较分散分布;G<0.2,分散分布。故高尚休闲-娱乐场所序列呈现为集中分布,大众休闲娱乐场所序列呈分散分布,刺激-娱乐场所序列和康体保健-娱乐场所序列成较为分散分布。②区间差异系数越小,各社会区域间分布差异越小;反之亦然。高尚休闲-娱乐场所序列CV值最大,呈中心集中分布;刺激-娱乐场所序列和大众休闲娱乐场所序列成分散均匀分布;康体保健-娱乐场所序列呈局部集中分散分布。③根据类特别化系数,西安商业性娱乐场所的分布比重依次为高尚休闲-娱乐场所序列、康体保健-娱乐场所序列、刺激-娱乐场所序列、大众休闲娱乐场所序列,大众休闲娱乐场所数量最多,远远超过其它类商业性娱乐场所的数量。 5.2.3 西安商业性娱乐场所类型序列的社会空间分布   根据西安各社会区域所占商业性娱乐场所类型数量比率(表8),进行聚类分析,可知:Ⅰ、Ⅳ社会区域为商业性娱乐场所类型齐全区域;Ⅷ、Ⅸ社会区域为商业性娱乐场所类型较齐全区域;Ⅴ、Ⅶ、Ⅹ社会区域为商业性娱乐场所类型缺失区域;Ⅱ、Ⅲ、Ⅵ社会区域为商业性娱乐场所类型严重缺失区域。其社会区域为基础的商业性娱乐场所类型空间分布差异见图4。 5.3 西安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社会空间结构   以感知满意度和类型分布齐全性的聚类分析(SPSS软件群集分析)为基础,结合各社会区域的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及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功效,综合图2、3、5,可综合出西安市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社会空间结构模式(图5)。西安市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社会空间结构总体上呈扇形相间分布结构。商业性娱乐场所主要分布于内城和南郊;并在西南郊和东南郊延伸出两个扇面;远郊区商业性娱乐场所呈离散分布,局部与南郊呈连接趋势;这三部分表现出集中整合的特征。东西两个扇面即西安内城东西两个郊区属于相对无聊区域,缺乏商业性娱乐场所。西安北部已逐渐突破铁路线的隔离,形成了一个商业性娱乐场所相对活跃区域。 6 结语 以西安为例的研究说明:   (1)中国社会正处于工业化阶段,随着城市空间扩散与更新,西安商业性娱乐场所正处于集中(整合)与分散(分化)同时进行的空间演进过程,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等级多样性在增长。其中,高等级娱乐场所的空间集中趋势在加强,而大众性娱乐场所存在着明显的扩散趋势。   (2)西安城市居民的居住分离有了明显的社会区域等级与类型指向[5],居住社会区域的社会空间构成结构类型奠定了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社会空间分化与整合的基础。西安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分布结构(图5)与居民的居住偏好(图6)(总体上)存在的互相吻合趋势就说明了这一点。表明社区主体的需求决定着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演化;居住(社区)分异制约着商业性娱乐场所的空间分异。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充分揭示商业性娱乐场所的发展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相适应的结构性规律。   (3)商业性娱乐场所是城市社会空间的组成内容,是城市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分化与整合的多样化的商业性娱乐场所是城市居民逐渐提高的生活空间质量的客观反映,并进一步揭示“人性化”的娱乐行为空间是高度选择性的阶层性和类型性的娱乐场所地域体系。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