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城市竞争力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03-0056-05
  •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B
  • 项目基金:200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25003)部分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胡敏,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阎小培,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本刊编委。
  • 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珠海城市竞争力及其提升对策
  • The Urban Competitiveness and Prompting Path of Zhuhai: A Regional Perspective
  • 浏览量:
  • 胡敏 阎小培
  • HU Min YAN Xiao-pei
  • 摘要:
    在构建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珠海城市竞争力在珠三角区域的地位基础上,从区域的角度出发,论述珠海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区域基础,并初步探讨了提升珠海城市竞争力的途径。
  •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区域视角珠海
  • Abstract: The article firstly establishes the urban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 index system and then calculates and analyzes what pole the urban competitiveness of Zhuhai city play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by the methods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hirdly, it discusses the regional base of Zhuhai to promote the urban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regional perspective.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ways to enhance the urban competitiveness. It is hoped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develop and increase the urban competitiveness of Zhuhai
  • Key words: urban competitiveness; regional perspective; Zhuhai
  • 1 珠海城市竞争力的区域地位 1.1 数据与方法   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其从属的区域内与其它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1],它主要体现在经济竞争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及城市的集聚扩散能力上,竞争力的大小往往决定了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考虑到数据的可取性和合理性,本研究区域包括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等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它与我们一般所指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不同,其中惠州和肇庆囊括了全市的范围。为了反映区域发展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本文尽量采用地区值进行评价。在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中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9个地级市进行分析。本文据指标数据的可取性及可操作性选取了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科学技术与人才竞争力、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政府管治、生活质量六方面43个指标组成城市竞争力指标。 1.2 珠海城市竞争力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位 1.2.1 分析结果   对由观测数值建立的评价矩阵做相关分析,发现矩阵中大部分相关系数大于0.3,这说明该矩阵适合做因子分析。通过对2001年珠三角的9个地级城市指标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特征值准则和贡献率选取了三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15%。以各主成分作为变量,并以主成分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各城市竞争力的最后得分。其中,通过正交旋转法后的负荷矩阵,我们发现:主成分1在GDP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财政支出、RD经费总额、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总额、万人高校在校大学生数、万人专业人员比、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等负载显著,可归为城市的经济总量因子;主成分2主要与外贸商品进出口总额、外贸依存度、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工业产品销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人均用电量等一系列与对外开放程度和工业效益水平相关的指标密切相关,可归为对外开放程度与工业发展水平因子;第三个主成分与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外贸依存度、固定电话普及率等密切相关,可归纳为增长条件因子。 1.2.2 竞争力评价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城市竞争力的地区差异明显,但出现四对实力相近的城市。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内圈层各城市的城市竞争力普遍高于外圈层,平均值是外圈层的近3倍,西岸城市竞争力显然小于东岸,其平均值相差0.61,可见区域中的竞争力差异较为明显。与此同时珠三角9个市的竞争力出现几对分值较为接近的城市,分别是广州与深圳、东莞与佛山、珠海与中山、惠州与江门,但每对城市之间的城市竞争力差异明显,广州和深圳的竞争力远远大于其余各市,佛山、东莞次之,珠海与中山随其后,江门、惠州、肇庆居于下游。   (2)就城市竞争力的现实优势来看,珠海在珠三角中处于劣势地位,区域地位低,其经济总量小是导致珠海城市竞争力低下的最重要的原因。从城市竞争力综合得分的排序表来看,珠海居第5名,其城市竞争力处于珠江三角洲的中下游地位,低于内圈层及东岸的平均水平,但在西岸城市中处于中上地位。 然而单纯从数据的统计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在工业发展方面,珠海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起色,但与其它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是由于珠海从建市以来,过分强调环境保护,错过了许多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三来一补”等类型的产业稀少,但工业总产值不高,基数低,因此在数据层面上工业效益显得较好。 2 提升珠海城市竞争力的区域基础 2.1 珠海城市经济基础分析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活动的发展。这里我们用区位商①来分析珠海发展的经济基础,本文以广东省作为背景来研究,选取了珠三角9个城市1996、2001年的数据计算区位商、各行业基本人口占该行业总人口的比重。通过分析比较可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珠海市而言,具有服务输出功能的行业基本保持不变,珠海的区域服务功能是珠三角西岸的城市不可媲美的。在16个行业中,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行业、制造业、房地产业是珠海职能最强大的行业,尤其是社会服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从1996年和2001年的对比来看,社会服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基本服务人口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制造业、金融保险业基本持平,其余的行业呈减少的趋势。   (2)从区域的角度看,珠三角各城市的经济基础比较相近,珠海在珠三角区域中的优势职能不突出,社会服务业是其最突出的优势职能。各市5年来的基本输出部门没有太大的改变,经济基础比较相近,第三产业的基本活动人口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势。除肇庆、江门外,其余各市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服务输出功能,第三产业的多数产业已成为珠三角各城市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广州、佛山、东莞、惠州四个城市基础多元化已基本形成,而珠海与中山的经济基础具有高度相似性,它们都分别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输出功能,江门及肇庆两市输出功能仍是以后加强的方向。相对其它城市而言,珠海社会服务业的区域服务的职能突出,区位商远远大于1,其基本人口比例高达79%。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珠海一直以来重视发展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公共、居民和娱乐服务业,而由于临近澳门,一些娱乐、健康服务业发达,再加上人口规模小(据五普的数据显示,珠海2000年总人口为123.56万人,其中流动人口约66万人),从而使社会服务业的基本人口的比例高。 2.2 珠海的吸引与辐射作用分析 2.2.1 辐射力分析 为了考察珠海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我们引入经济作用强度②的引力模式计算了2001年珠三角内部各城市间相互作用,并将珠海与其它各市的经济作用强度绘制成图(图1)。珠海的辐射力较小,腹地范围不明显,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薄弱。它与各地的经济联系甚至普遍低于江门和中山,未能起到西岸增长极的作用。   从人流上看,珠海与珠三角各市人流量差异明显,它主要与珠三角的西部及中部地区尤其是广州联系紧密,与东部及西北部的城市联系少。   从港口的吞吐量来看,珠海港口的腹地不明确,甚至是未开拓的。 2.2.2 吸引力分析   运用康弗斯于1930年的寻求与两城市的联系份额相等的平衡点的断裂点公式计算出珠海到各市的吸引范围,并绘制成图(图2)。珠海的吸引范围很小,它对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吸引力皆没超过其总距离的一半,由图上可以看出珠海主要的腹地仅包括西岸中的中山、江门的一小部分,目前它对珠三角中部及东岸城市的吸引力极其微小,不产生大的作用。    由上面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珠海的集聚力与辐射力小,吸引范围狭小,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松散,囿于行政管治范围发展,形成自成系统的格局,较少从发展战略和区域的高度上加强与珠三角城市群的衔接。   目前珠海的辐射力与集聚力不高,吸引范围和辐射范围较小,这与珠海的区位、产业选择和调整方向及城市规模有关:   (1)区位上的劣势。珠海位于珠三角西部边缘,东南部临海,目前与香港及其他城市无直接的通道,基础设施的向外延伸及城市空间的拓展存在较大的阻力,对其东南面城市的吸引力薄弱,制约珠海向外拓展。与之相连的城市除澳门外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对珠海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薄弱。澳门经济虽然相对发达,但规模狭小,与珠海的产业互补性弱,辐射力小,很难辐射和带动珠海的发展。   (2)产业调整与选择方向。一直以来珠海的城市定位摇摆不定,使珠海在产业调整和选择方面也处于不连贯性。从建市初期的旅游、商贸业到80年代中期以工业为主导,农渔业、旅游业及商贸业综合发展,80年代末期的大港口大工业,90年代中期的高新技术产业,再到现在的重化工业。这些产业的选择与调整跳跃性大,与珠三角区与其它城市的互补和协调性不够,使珠海的发展长期游离于所在区域珠三角,没有明显的产业优势,成效不显著。目前重化工业则尚处于起步的阶段。   (3)城市规模小,经济效益低。珠海的城市规模狭小,这也限制了它在珠三角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地域面积上,珠海土地面积约为1800km2,是整个珠三角城市中最小的城市。总人口为123.56万人,占珠三角总人口的2.88%,是人口最多的广州的12.42%,流动人口66.58万人,在珠三角各市中流动人口总数最少。这些都制约了珠海的消费力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珠海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至目前为止珠海共有46个工业园区,其工业总产值仅294亿元,每平方公里工业产值仅达17.9亿元,其中白蕉科技工业园每平方公里的总产值还不到500万元。 3 提升珠海城市竞争力的途径 3.1 实施“工业化-信息化”、“外力推动”、“区域内经济互动”的发展战略   珠海要提升竞争力首先就要增强珠海的综合实力,提高珠海的城市经济基础质量,创造产业竞争优势,增强与区域的互补性,其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为:   (1)工业化-信息化带动战略。 在向信息化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工业化为基础。目前珠海正努力地补好工业化这一课,依托港口,大力发展重化工业。随着台湾长兴和美国BP-阿莫科的PTA项目的建设,珠海的石化基地已近引来了世界10个国家和地区的石化大企业投资落户,临海工业区初显规模,2001年石化及下游产业规模企业总产值(当年价)57.4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25%。与此同时,钢铁工业也正在起步的阶段。从其发展的规律上看,这也是珠海再工业化的一个体现,同时也弥补了珠三角未来发展的需要。今后要继续依托港口,以大型基础工业、高增加值制造业为支撑点,重点培育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家用电器与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化工四大支柱产业,推动工业结构向集约化、高度化方向发展,提高工业的竞争能力,建设成珠三角城镇区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   (2)外力推动战略。   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尤其是香港和台湾的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挥台商的作用,充分利用香港的资源,努力争取世界500强企业及大型项目的落户,并在引入项目的环境门槛上作适当的调整。   (3)区域内经济互动战略。   发挥港口的作用,重点要依托港口发展重化工业,扩展产业链,扩大腹地范围;发挥机场的作用,争取能够开放航权,珠港澳联手建设亚太地区的物流中心;尽快建设珠港澳大桥,珠港合作发展经济,打开西部腹地;以合作发展大珠江三角洲旅游业为出发点,珠港澳合作发展旅游业;依赖土地、环境等优势,结合大学园区的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业等等[2]。 3.2 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带动作用的基本经济部门   从区位商来看,珠海在社会服务业、房地产、制造业、批发零售商贸有明显的区域比较优势,而在重化工业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今后要大力发展具有区域带动作用的行业,增强与周边区域的互补性,尤其要注意与香港的分工合作。一是要继续发展重化工业、新材料工业产业集群,提升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将珠海建设成为珠三角现代新型重化工业中心和新材料工业中心、信息产业基地;二是要继续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房地产、批发零售商贸、社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增强区域的服务职能;三是抓住机遇,加强与香港、澳门和深圳的分工与合作。随着CEPA协议的实行、珠港澳大桥的兴建,香港中心城市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珠海与香港的社会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未来珠江口有可能在香港、深圳、澳门、珠海形成投资——休闲——居住的服务型产业带,进而形成香港-深圳-澳门-珠海都市圈。珠海在生态与休闲方面的特色将有利于珠海抓住机遇,借用港澳深的资金、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港澳深在旅游、房地产、咨询等服务业加强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并在居住、旅游等方面承担一定的区域服务职能。 3.3 拓展城市腹地,强化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珠海目前的辐射力、集聚力比较小,腹地局限于珠海市及中山、江门的部分地区,今后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就必须拓展腹地,强化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目前中央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及香港高度重视珠港澳大桥的修建。大桥一旦建成,将加强珠海与香港的直接联系,吸引投资者往珠海投资。今后要将珠海纳入香港、澳门、深圳城市组团内充分考虑,即借助香港中心城市的作用,拓展其向粤西、大西南及珠江口两岸地区的腹地。   首先要加强机场的整合,提高基础设施效益。目前珠海基础设施大骨架已形成,但设施配套不够完善,许多功能未发挥,投资效益低。例如珠海机场虽然是珠三角五个机场中最大的一个,但面对香港、澳门、深圳机场等包围竞争,吞吐量严重不足。2001年旅客吞吐量为60.4万人,仅达到其设计能力的5.49%;货邮吞吐量7785吨,仅达其设计能力的1.30%。今后应在区域的范围内进一步协调各大机场的分工与合作,近期可考虑将珠海机场在经营方向上稍作调整,例如改为货运机场,并加强与香港机场的联系,作为香港机场的一个分流场,提高机场的使用率。在设施配套上要尽快建设快速干道与市区或其它地方的联系。远期争取能尽快开放航权,珠港澳联手建设亚太地区的物流中心。   其次要加强港口的整合。随着西岸地区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桥的修建,珠海应在完善港口自身配套设施基础上,逐步扩大其服务区域,充分发挥港口的功能。 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大学城的优势,整合智力资源,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实现无形辐射。 3.4 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树立城市经营的理念,提升城市管治的水平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新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发展,作为经济特区,珠海在体制创新方面应走在前列。如在边境管理方面进行创新,简化通关手续,以减少珠海与港澳之间、珠海与其它城市之间往来的障碍;进行企业制度改革,包括对基础设施经营化的实施等。再次,要改革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大办事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其次,经营好城市的环境。珠海既没有大都市的风光和气派,也没有名胜古迹,但其环境优美、素来是珠海的一面品牌。在今后的建设与发展中,仍要保持自己的特色,继续营造和保持良好的环境,向休闲型、生态型的都市方向发展。   再次,经营好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资大,政府可以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管理市场化、规模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式经营好基础设施,降低城市发展的成本。 另外,还要经营好土地和房地产开发。   提升城市竞争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影响下,我们更需要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在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自己的活力。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