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城市生态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03-0033-06
  •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颜京松(1930-),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及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生态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生态工程及淡水水体生态学研究; 王如松(1947-),男,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生态市及城市生态建设内涵、目的和目标
  • The Connotation and Intention of Ecocities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ities
  • 浏览量:
  • 颜京松 王如松
  • YAN Jing-song WANG Ru-song
  • 摘要:
    从生态学观点看城市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自然三类异质性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生相克、互为因果耦合而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建设的目的和目标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总目的,目标是人类和自然双双受益,天(自然)人调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走向富裕(经济和生态资产的增长与积累),健康(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代谢过程的健康),文明(物质、精神和生态文明)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繁荣,同步获取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赢。
  • 关键词:
    生态市城市生态建设城市建设
  •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some of the theoretic concern about ecocities. The essence of cities, from ecological viewpoint, is a kind of social-economic-natural complex ecosystem. Its functions contain production, consumption, circulation, reduction and control. The connotation of ecocities is to couple three sub-systems including eco-industry (economic), eco-environment (nature) and eco-civilization(society) by reform their traditional economic and developed model of a city, in the range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its ecosystem. Its general objective 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s intention aims at benefit for both nature and human society;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ma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co-environment; to prosper integration of three dimensions of richness, health and civilization, namely the increase and accumulation of economic wealth and ecological assets; sound in body and mind and ecosystem healthy; well civilization including material, spiritual and ecological.
  • Key words: ecocities; 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urban construction
  •   在我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大规模改变自然与人类环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和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也在不同时期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所以,相关学科的学者配合国家需要,开展了从城市建设方针 — 城市规划 — 城市体系 — 城市化进程 — 城市可持续发展 — 城市现代化 — 跨世纪城市发展战略等一系列研究。按什么模式来发展经济、建设城镇?这是当前大家关心且正在探索的问题。其中生态城市是当前很多人热衷追求的一种模式。本文从生态学观点先就城市内涵、生态市建设的目的和目标,续篇再就区域生态建设的原则和战略提出我们的管见,就教大方之家。 1 城镇的实质   从生态学观点来看,城镇的实质是由社会、经济、自然三类异质性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生相克、互为因果耦合而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血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比自然生态系统更复杂、更高层次[1][2]。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促进、抑制、适应、改造关系;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储存、扬弃关系,以及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的竞争、共生、隶属、乘补关系。其中自然子系统由自然基础和设施,包括土( 土壤、土地和景观)、金(矿物质和营养物)、火(大气和气候,能和光)、水(水资源和水环境)、木(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生物质产品)等五行相生相克的基本关系所组成,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物质和以太阳能为基础能量的输入、迁移、转换、输出过程所主导。其经济子系统由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还原者和调控者等五类实体间相辅相成的基本关系耦合而成,由商品流、价值(货币)流所主导。生产功能不仅包括物质和精神产品和生产,还包括人的生产,不仅包括产品的生产,还包括废物的生产;消费功能不仅包括商品的消费,基础设施的占有,还包括无劳动价值的资源和环境的消费,时间和空间的耗费,信息以及作为社会属性的人的心灵和感情的耗费[2]。其社会子系统由体制网、知识网、文化网等三类功能网络间错综复杂的系统关系所组成,由体制网和信息流所主导。传统的发展观念将人类社会的功能分为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两大类,而忽略了其资源、环境、人口与自然的供给、接纳、控制、缓冲和自组织、自我调节的生态服务功能。其实,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后面,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即生态服务功能在起作用,包括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环境的持续自净和容纳能力,自然的持续缓冲能力及人类的自组织自调节活力。正是由于这类服务功能,经济得以持续,社会得以安定,自然得以平衡。 2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所追求的模式 2.1 健康城市   健康城市系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发展的一个整体。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了建设健康城市的10条标准:①为市民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环境;②为市民提供可靠和持久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有效的消除垃圾系统;③通过各种经济手段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和工作方面的需求;④拥有一互助的市民群体,其中职能不同的组织能为改善城市健康而协调工作;⑤能使其市民参与决策涉及他们日常生活、特别是健康和福利的工作政策;⑥提供各种娱乐和休闲场所,方便市民间沟通和联系;⑦保护文化遗产并尊重所有居民(不分种族和信仰)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⑧将保护健康视为公众决策的组成部分,赋予市民选择有利健康行为的权利;⑨不懈努力争取改善健康服务质量,使更多市民享受到健康服务;⑩能使人们更健康长久地生活和少患疾病。 2.2 园林城市   园林城市是我国建设部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基础上提出的,1992年及1996年制定和修订了12条“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5 月又制定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及“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2.3 卫生城市   为推动我国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卫生管理,改善城市卫生面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文明卫生素质,我国全国爱委会从环境卫生建设角度提出了建立卫生城市《国家城市卫生标准》(含爱国卫生组织管理6条,健康教育7条,市容环境卫生8条,环境保护9条,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7条,食品卫生8条,传染病防治8条,城区除四害4条13款。单位和居民区卫生3条7款,民意测验1条)及《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办法》。 2.4 环保模范城市   为推进中国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997年,我国国家环保总局提出要建成若干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城市,并制定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的3项条件和24项指标(包括社会经济5项,环境质量5项,环境建设5项,环境管理4项)。 2.5 绿色城市   绿色城市是在保护全球环境而掀起的绿色运动中提出的,突破了城市绿化、美化的旧框框。基于自然与人类协调发展的角度,不仅强调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而且注重人类健康和文化发展。 2.6 山水城市   1990年,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提出了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山水城市。主张城市建设与自然结合,将自然山水融入城市,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中国传统的自然审美观,融合中国优秀文化中诗词、园林和绘画,重视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脉络。 2.7 文明城市   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推动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全面发展,提出创建文明城市。广东省制定了文明城市评选办法与考核细则,苏州市文明城市制定了指标体系与考核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   上述7类城市模式,虽比过去单纯追求经济繁荣、人口密集的模式有很多进步,但仍是各强调某一方面,按Kenneth Schneide建设一个协调发展的城市的观点,它们还不是理想的城市模式。 3 生态城市 3.1 内涵   “生态”的经典定义是“生物或生物群体与环境(生物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门关系学。Odum提出“生态学是科学与社会的桥梁”,是连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纽带[3],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系统方法论。生态城市及城镇生态建设的生态是指人与环境间高效和谐的生态关系的简称,它既是一种竞争、共生和自生的生存关系,又是一种追求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和秩序持续与和谐的系统功能;既是一种着眼于富裕、健康、文明目标的高效开拓过程,也是一种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进化适应能力;既是保护生存环境、保护生产力、保育生命支持系统的长远战略举措,也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革命,是一种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生态市及生态建设的生态不是回归自然的原始生态,也不是人间仙境式的理想生态,而是有积极意义的发展生态。这种生态关系具体包括物理环境(地理、水文、气候、景观、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生物环境(有益、有害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生境的多样性、适宜性与活力)、流通环境(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人口流的源与汇)、社会环境(体制、政策、法规及服务设施与管理水平)、经济环境(就业机会、便利度、房产市场)、文化环境(居民的文化素质、历史文化的延续性、标识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人与环境间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信息反馈关系中的生、克、拓、适、乘、补、滞、竭关系,包括居息、代谢、调节、社会等功能相互联系、相生相克、互为因果的综合而成的生态功能。有利人的身心保健、环境净化、生态缓冲、自然保育、废弃物循环、景观整合、以及弘扬生态文明等功能。它要统筹兼顾、充分综合与展现自然及人文生态服务的多功能,贯彻节地、节水、节能等各种资源的减耗,注意可再生能源利用,使各种资源在利用与消耗过程中达到长期、持续、稳定、广泛的内在平衡,实现生态控制论的整体、协调、自生和良性循环的原则。   生态城市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传统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模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潜力,耦合生态型产业(经济)、生态环境(自然)和生态文化(社会)三大子系统而成的一类城市(图1)。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以及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是比上述7类城市模式的要求更高的较理想城市模式。城市的生态建设是向生态城市这一目标迈进的过程。   生态型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应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寻求优化从原料到产品、副产品、废物、直到最终归宿的全部物质的循环[5],突出了整体预防、生态效率、环境战略、全生命周期、多层分级利用等重要概念,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通过实施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大原则,将传统产业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或控制污染产业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末端治理”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模式,改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与回用”的反馈式流动的经济模式。其产出包括产品(物质产品、信息产品和人才产品)、服务(售前、售后和生态还原服务)和文化(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和认知文化)。生态型产业包括从产品经济走向服务经济的功能导向型;从链式经济走向循环经济的纵向闭合型;从竞争经济走向共生经济的横向联合型;从厂区经济走向园区经济的区域耦合型;从部门经济走向网络经济的社会复合型;从自然经济走向知识经济的软硬结合型;从刚性生产走向柔性生产的进化适应型;从减员增效走向增员增效的增加就业型[1]。其主要途径是横向、纵向、区域耦合[5]。它与传统产业的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6]。   生态市的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向协同进化、协调发展、天人协调方向转化。以求人同自然协调、共生共荣,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寓环保于生产和消费中,寓废物处理于利用中。它与传统的环境保护的区别如表2所示[6]。   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生态建设作用力的源泉。它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这里的文指人(包括个体人与群体)与环境(包括自然、经济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纹理、网络或规律,化指育化、教化或进化,包括自然的人化与社会的自然化。这里的“生态”反映人与环境间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信息反馈关系中的生、克、拓、适、乘、补、滞、竭关系,而从神本文化、人本文化到生态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之处在于其综合性、整体性、适应性、俭朴性和历史延续性,旨在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竞争与共生、开发与补偿间的生态关系。 生态文化建设在宏观上要逐步影响和诱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在微观上逐渐诱导人们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转型,塑造一类新型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决策文化、社区文化、媒体文化和科技文化。  生态文化包含如下领域:  体制文化──管理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关系的体制、制度、政策、法规、机构、组织等; 认知文化──对自然和人文生态以及天人关系的认知和知识的延续(哲学、科学、技术、教育); 物态文化──人类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及消费行为,以及有关自然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物质产品(建筑、景观、古迹、艺术产品等); 心态文化──人类行为及精神生活的规范(道德、伦理、信仰、价值观等),以及有关自然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精神产品(文学、音乐、美术、声像等)。   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培育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使生态文化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诱导决策管理行为和社会风尚,在微观上逐渐诱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从金钱、功利取向转向社会的富足、健康与文明)、生产方式(从产品导向转向功能导向,矿物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资源掠夺型向保育再生型转变)和消费行为(从高能耗、高消费、负影响向低能耗、适度消费、正影响过度),促进全社会从物的现代化向天人关系的现代化转变,塑造一类新型的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和生态智人。   生态文化的关键在于生态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教育对象包括决策者、企业家、科技人员、普通国民和中小学生;教育方式包括课堂教育、实验启发、媒体宣传、野外体验、案例示范、公众参与等;教育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生态健康、生态安全、生态价值、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工艺、生态标识、生态美学、生态文明等。行动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宣传媒体、群众团体等。 3.2 目标和目的 3.2.1 可持续发展是其总目标或纲,一以贯之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其内涵包括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体制的公平合理、社会的和谐共生、传统文化的延续及自然活力的维系,生态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特别提出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节约保护资源,实现永续利用,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土地、森林、草原、海洋和矿产资源等要求。而在实施我国新世纪奔向小康社会战略中,生态建设是其根本和切入点。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础,由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系统,及多种成份、技术和措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生相克、互为因果形成以人为本,天(自然)人协调,人与自然双双受益,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腾飞与环境保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3.2.2 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双双受益,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建设既要立足于保护生存环境,又要着眼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寓环境保护于生产和消费中,寓废物(含污染物)处理于利用中,人类社会和自然双双受益。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和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调节及疏通受阻或失谐的物流、能流和再生循环路线,使生态平衡,不仅可解决环境问题,而且可增加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3.2.3 天(自然)人调谐   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经历了崇拜自然的畏天,征服自然的制天,人与自然调谐的顺天三个阶段。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在生产中软弱乏力,因而人对自然是一种恐惧和依赖的关系,听天由命,这就是崇拜迷信自然的畏天阶段。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和自然关系进入了大规模征服自然阶段,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发展生产力,从蒸汽机、电气化继而又步入以电子计算机、核能开发、空间技术、基因工程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发生深刻而迅速的变化。人们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得意忘形,认为人似乎可以全面控制自然、改造自然,进入人定胜天的制天阶段,但人们的一些活动破坏生态资产和生态服务功能,加以旧制度固有的掠夺性,遭到了自然的报复。生态资产,如水、土、气候、景观、植被、生物多样性等破坏与损失严重。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服务功能,如资源供给、废物再生循环、空间支持、水源涵养、土壤熟化、气候调节、干扰缓冲、污染净化等能力越来越弱。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们。自然报复的严酷事实,迫使人类全面反省人类自己对自然的态度。人类发展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向天人协调方向转化,才可持续发展。   天人合一本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自然观。简朴和谐的消费方式和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控制论手段。如《礼纪·月令》倡导“天人合一”,“毋变天之道, 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这是我国传统的宝贵生态文化财富,其关键在于人类生态关系的诱导,核心是如何影响人的价值导向、行为方式,融合一种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诱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人类发展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向协同进化,协调发展,天人协调方向转化。以求人同自然协调、共生共荣,才能维持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可持续发展。走向与自然协调发展阶段,是生态建设的目标;生态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调谐的重要手段。 3.2.4 走向富裕、健康、文明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繁荣,同步获取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如图)   从单纯追求环境与自然保护或单纯的经济增长,走向富裕(经济和生态资产的增长与积累)、健康(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代谢过程的健康)、文明(物质、精神和生态文明)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繁荣。同步获取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赢。 通过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建设,技术创新、体制改革、观念转换和能力建设,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使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去促进城市经济、生态环境和文化得以协调、持续、健康地发展,生态良性循环。诱导一种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孵化一批经济高效、环境和谐、社会适用的生态产业技术;建设一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富裕、健康、文明的生态城市。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