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研究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04-0031-07
-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
- 作者简介:达婷(1975—),女,现就读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硕士研究生。
刘博敏,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
- 中关村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的建构
- The Construction of Zhongguancun\\\\\\\\\\\\\\\'s Specialized District In IT Industry
- 浏览量:
- 达婷 刘博敏
- DA Ting LIU Bo-min
- 摘要:
通过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城市空间和景观演化的分析,初步讨论了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形成的原因。通过对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构成要素以及要素间邻近度的分析,总结了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子街区”的规划结构图。 - 关键词:
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电子街区;邻近度; -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urban spatial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along \\\'Electronic Street\\\' in Zhongguancun, and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specialized area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SAII).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onents of SAII and component vicinity,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SAII are generalized.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he planning structure map of cyber district is set out.
- Key words: specialized area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cyber district; degree of
- 在信息化背景下,城市中出现了适应新经济形式发展的信息产业空间。20世纪80年代初,中科院物理所科技人员成立“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揭开了中国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发展的序幕。此后,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开始,发展到今天的中关村科技园区,说明信息产业的专业街区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商业街区相似,信息产业的专门化街区也应该有它的行业特点和与之相应的城市空间配套。然而,目前国内对于我国信息产业专业街区的研究尚未详细涉及到具体的空间布局,本文则通过对中关村的分析,提出“电子街区”的构架,初步揭示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的规划特点。
1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向“电子街区”的演化
本文所指的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是指以“电子一条街”为发展基础,集中了商业、商务和部分研发、展示功能的,拥有完整的内部组织结构和适宜的生产生活环境的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本小节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立和中关村西区改造为背景,探讨以中关村为核心的“电子街区”的演化模式。
1.1 空间结构的演化
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特点,从北京中关村的发展过程看,在高科技企业创办的初期,企业的销售服务部门得到率先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繁荣景象。此后,中关村的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的演化经过了从点式演化、轴式演化到团块式演化的历程,既以几个大企业为生长点,沿中关村主要城市道路呈轴式演化,到以中关村西区、东区的开发为代表的团块式演化(见图1、2、3)。
1.2 城市景观的演化
⑴建筑景观的演化: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在成长初期只是北京西郊文化区、全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中心,建筑以教育和居住建筑景观为主。随着其规模的成长壮大,主要建筑表现为一至二层沿街商业建筑,中关村西区改造后,建筑以高科技办公楼群的形象出现(如图4、5、6)。
“电子街区”的城市肌理由原先的小尺度、均质、密集状态转变为大尺度、团块状、分散状态,如图7、8所示。
⑵环境景观的演化:中关村西区改造前,环境景观以商业景观为主,街道景观凌乱,公司门面装饰广告性强。西区改造后,建筑空间向高度化、空间化立体利用的发展方向,街区中绿化用地增加,销售活动由沿街水平展开转为在电子市场中竖向展开,有利于创造幽雅清新的“电子街区”环境景观,如图9、10所示。
2 “电子街区”的规划结构
我国的信息产业包括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制造、销售与服务(即我国信息产业的科、工、贸)等三个组成部分。信息产业区的出现,突破了城市规划按工业区、文教科研区、生活居住区进行功能分区的传统规划理论,赋予高科技产业所依托的地域以新的功能[1]。作为承载销售和服务以及部分研究与开发功能的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的建设,对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新生事物,存在如何区别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与一般的商业街区的规划特点、以及如何满足信息产业发展新要求等一系列问题,必须从总体上解决好城市中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的规划问题,使其建设得更合理,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2.1“电子街区”的构成要素
根据中关村的实地调研和分析得出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由以下要素构成:高科技商务中心、电子市场、商务写字楼、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和服务建筑。此外,在 “电子街区”外围还应有居住、生活配套区和各类专业科技园区。表1列出了“电子街区”的各构成要素的主要特征。
2.2 要素间关联度分析
根据中关村实地调研,除了中关村西区被整体开发成高技术商务中心以外,中关村街区呈现出以销售为核心,服务和研发围绕其发展的“组团式”发展模式。体现在城市空间上,就是以电子商城为核心,写字楼和银行、餐饮等服务建筑围绕其发展的模式(见图11)。
通过运作机制分析,“电子街区”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对邻近度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各要素间邻近度分析见如图12所示。
现在对图9、10所示的邻近度分析作如下说明:
⑴“电子街区”的任何两个组成要素间均无不能临近的情况;
⑵服务建筑与高技术商务中心、电子市场以及商务写字楼是“绝对需要临近”。调研发现由于服务设施相对不足,中关村的许多居住建筑群实际上成为提供工作餐服务的场所,给周围环境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见图13);
⑶电子市场与高技术商务中心和商务写字楼的临近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结论可以通过由图11得出。
根据城市经济学的观点,销售市场中心地位的形成是因为高科技企业具有以下特点:[2]
(1)需求的不确定:高技术企业面临市场对其产品的不确定需求,因此这些企业临近市场就能够从具有规模经济的生产企业那里采购电子部件,而不是自己生产所有的零件。因此,企业通过与电子市场接近,可以共享部分资源,方便面对面交流,享受到规模经济效应。
(2)共享劳动力市场:高技术企业的人员流动性很大,电子市场成为信息传播的非正式渠道之一,利用这一点就可以降低人员流动的成本。这是因为:①职位空缺的信息通过非正规渠道得以传播(餐馆的随意交谈、逛电子市场时的简短会面,图14所示就是一个理想的会面场所);②未来的雇主就在附近,使得寻找正规工作相对容易;③雇主间距离较近也使得人员的流动成本相对较低。
(3)知识溢出:各企业以销售市场为核心,呈组团式发展,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交流和技术的扩散。这种发展方式使得来自不同企业的员工,无论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交流关于新产品、新技术想法的机会增多。
(4)其他各要素之间对邻近度没有明确的要求。
2.3“电子街区”的规划结构
由以上“电子街区”要素邻近度分析和对中关村的实地调查,笔者总结出“电子街区”的规划结构图,如图15所示。
首先,组成要素高技术商务中心是各大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具有管理、决策、成果展示和信息交流等功能,在信息产业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大公司在建造公司总部大楼时在财力、物力方面较其他写字楼开发商有更大的优势,建筑本身更能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如果大公司将总部位置设在 “电子街区”的核心,其建筑的城市形象也会更具标志性,如图16所示。鉴于这一原因,尽管通过邻近度分析高技术商务中心与其他构成要素的临近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它应该处于 “电子街区” 的核心位置。
其次,电子市场在街区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集聚效应,因此,商务写字楼和服务设施应该以电子市场为核心呈组团式发展。以上为“电子街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大学与科研机构、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是 “电子街区”的外围组成部分,只要在空间上临近“电子街区”的核心部分即可。
由于高科技企业经常使用邮电、银行、货运、饭店、宾馆等服务建筑,它们应该结合各组团所设置的多处小中心,按合理半径均衡布置,并考虑附近居民使用的方便性。
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的发展使得各专业生产研发园区的选址可以远离“电子街区”,转向更适合其发展、自然条件良好的地方。园区内的企业群,根据可依托的智力科技园的空间分布,可以设置多个各有分工的独立工业园或中试基地,形成以生产制造为主的基地,或者科、工、贸相结合的综合基地。
笔者从运作机制出发分析了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各建构要素间的邻近度,基于这一分析从中关村“电子街区”现状分布得到启迪,提出了如图15所示的“电子街区”规划结构图。实际生活中影响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空间构成的因素是多样的,图9所反映的是一般原则,应用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电子街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比如发展配套政策、规划引导、社会问题等,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