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博爱之都·南京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05-0033-07
  • 中图分类号:TU985.11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秦国樑,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前院长。
  •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
  • Urban Garden Greening and Urban Historic and Cultural Passing and Spreading
  • 浏览量:
  • 秦国樑
  • QIN Guo-liang
  • 关键词: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建设的重大作用越加显现。人们需要城市绿肺、减少污染、改善城市环境、更多呼吸新鲜空气;人们需要城市绿色、净化视觉、改善城市景观、更深切感受城市之美。然而,人们在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对城市的生态作用和景观作用的同时,是否还注意到园林绿化对于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作用呢?本文结合南京的情况,就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关系,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 1 充分认识园林绿化与历史文化的互融关系   园林绿化与历史文化虽属不同形态范畴,但两者却有着相互融合的密切关系。 首先,园林绿化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对树木的利用加工到对林木花草的种植培育;从五千多年前的“灵囿”到现代的国家公园;从私家花园的营造到山水园林的建设;从园林绿化的科学技术到文化艺术,无不凝结着人类的智慧,体现着人类的文明,一部园林绿化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史。因此,我们需要把园林绿化放到历史文化这个层面来认识,这是人类之于自然的能动性本质所决定的。   第二,园林绿化是人类遗产的重要内容。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人类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与园林绿化紧密关联。在人类遗产中,名山大川、自然保护区,哪一处能离开林木绿化?那些有代表性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也都是人类遗产中的精彩华章,我国多处世界遗产为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因此我们需要把园林绿化与人类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联系起来思考和认识。   第三,园林绿化是历史文化发展的物化见证。园林绿化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活物存在,也见证着人类发展的印迹。黄帝陵的古柏呈现的历史沧桑;孔府孔庙的古树见证了儒家文化的渊源,北京景山“歪脖子”树,铭刻着朝代更迭兴亡;苏州的私家园林折射出士大夫的文化思维;南京中山陵的雪松,映照出一代伟人风范。中山市副市长吴锐成认为一个城市的历史可以“有树为证”、“没有大树的城市没有历史,没有绿化的城市没有文化”[1]。因此我们需要把园林绿化作为历史文化的记忆和见证来看待和认识。   第四,园林绿化是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重要方面。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因其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的不同,应各有自己的特色,而园林绿化则是构成这种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苏州杭州因“园林”和“西湖”而名,留下天堂美称;南京的“山水城林”特色,也与园林绿化相缘;现在广泛营造的“山水城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则都是在园林绿化上做文章。因此,我们需要将园林绿化与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塑造结合起来考虑和认识。   第五,园林绿化是文物古迹的最佳伴侣。文物古迹往往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融合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相伴配衬最多的恰恰是园林绿化,尤如巴黎凡尔赛宫的大花园,北京故宫的御花园、景山,南京总统府的煦园。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展示,需要有好的环境烘托,以突出其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价值,而园林绿化则是最佳选择。绿化与建筑最为相容,以绿色为底,最美最具生命力。“文物与风景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彩,两者相辅相成,不矛盾而统一”[2]。因此,我们需要将园林绿化与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展示统一起来对待和认识。   第六,历史文化是园林绿化的神韵所在。陈从周先生有过这样的论述:“我国名胜也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风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五千年的华厦文化,赋予了中国园林绿化以特有的灵魂和神韵,使其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中国园林绿化植根于中华文化,其融合自然的造园精髓为世人所折服。因此,我们需要将园林绿化与历史文化从内在关系上把握和认识。     2 注意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结合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中不同专业规划。过去,这两个规划大多只从各自专业角度考虑,而对它们之间的联系研究不多,其成果也鲜有这方面的内容。在规划编制实践中有时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这两个规划有一部分交叉或重合,在城市总体规划对这两部分的分章中,也会出现某种表述上的疑难。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它提醒我们,要充分注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结合,积极探索相互关系,从而进一步丰富深化各自的规划。 2.1将园林绿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之中   如将那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名园、名木古树、特色行道树等列入文化保护名录,提出规划保护措施,对作为历史文化载体而又对历史文化名城有特定意义的园林绿化环境,也要划定环境风貌保护区域加以保护;对有影响的官府花园、私宅花园,应与府衙、宅邸一并保护、修复完善;对文化保护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的确定,应结合环境,特别是结合周围地形和园林绿化来考虑。不能只见房不见林,只保本体不护环境。 2.2 将历史文化作为要素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之中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要注入历史文化理念。城市绿地系统的设计,在强调生态、景观、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加强体现历史文化内涵,围绕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特质做文章,从而提高园林绿化文化品位,创造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有个性的园林绿化体系。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点”,可结合文物古迹历史遗存营造;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线”,可结合历史轴线、街巷、水道安排;绿地系统规划中的“面”,可结合城市历史格局、山形水势布局;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环”,可结合有历史价值的河流、城墙、环路布置。绿地系统规划要强调对古树名木和传统树种的保护和发扬。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强调历史文化内涵,一方面使城市园林绿化的历史文化作用得以体现和发挥,使园林绿化自身得到优化和升华;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绿地系统规划探索新的规划思路和方法,为园林绿化的历史文化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3 积极营造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园林绿化   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方兴未艾,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只有与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相融合,才能有鲜明的个性和生命力。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园林以城市历史文化为中心进行规划建设,是塑造这个城市园林个性最根本途径”[3],这里,以南京为例略加探讨:   南京是有二千五百年建城史、五百年建都史的著名古都,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底蕴和舞台,造就了“山水城林”特色,形成了“山水形胜、古都文脉”的鲜明个性。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继承发扬南京园林绿化的这种个性特色?如何营造与南京历史文化相融合的城市园林绿化?总的方针应当是:“以绿为体,以文为魂”,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依山傍水、环城托古、护木育林”。 3.1 “依山傍水”,营造山水形胜的城市园林绿化   南京位于宁镇山脉西端,钟山及其余脉揳入城中,其势以“虎踞龙蟠”著称。鸡笼山、清凉山、幕府山等诸多山林,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胜迹。南京的园林绿化应充分发挥山丘地形的独特优势,把这些山林保护好、培育好,并使其完美显现出来。要保护好这些山林的形态植被,使其青山常在,而不能“开山毁绿”;要打开通往这些山林的视觉走廊、打造与这些山林联系的绿色通道,控制好这些山林中的建设,而不能被房屋建筑“封堵围合”、“占山毁景”;要把这些山林的绿化与历史人文胜迹完美结合,“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个“仙”就是历史文化。 南京地处长江边,秦淮河、金川河穿城而过,玄武湖、莫愁湖各居东西。十里秦淮孕育了南京六朝文化、南京的历史文化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南京的园林绿化应充分发挥南京水文化的优势,精心安排沿河湖的园林绿化建设。要依水而筑滨水园林,滨水绿带,使水清岸绿,水景园景交融;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沿河湖的历史文化资源,借文造景,以文胜景,使历史文化空间与绿色水空间融合;要营造有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江河湖园林绿化体系,使南京的滨水地区成为流淌着历史文化的绿色水岸。 3.2 “环城托古”,营造古都文脉的城市园林绿化   南京作为十朝都会,古都文化特色显著,其中明朝四重城郭最具代表,其城墙城河遗迹丰富。南京的园林绿化可以以城墙城河为轴、构筑起四重环城园林绿地系统。首先,要大力建设好明城墙(都城)风光带。以其串连南京五大环境风貌区,集中体现山水城林特色,这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二是要建设好明皇城、宫城绿化带,虽然现在明皇城、宫城的城墙已不复存在,但大部分城河和一部分城门尚在,因此,保护修复好这些城河城门,并尽可能展示出来,依托城河城门建设相应绿化公园,形成明皇城宫城的两重绿环,在改善城区环境的同时,也营造了古都历史文化氛围。三是要建设好明外郭绿化带。南京的明外郭为土质城墙,其走向与绕城公路相近。因此,可结合绕城公路两侧绿化带和部分外郭遗址公园的建设,形成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主城绿色外环。 南京的文物古迹众多,为了使这些历史遗存得以有效保护并充分展示风采,营造优美环境来烘托文物古迹则是南京园林绿化凸现自身个性之举。要深入研究各处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特性,精心设计实施与之相匹配的园林绿化,既不喧宾夺主,又要有神来之笔。要保护好瞻园、煦园等现存历史名园,在充分论证基础上修复愚园等已损毁的历史名园,建设更多“午朝门公园”、“汉中门广场”等富含历史文化的园林绿地。要依托文物古迹和建筑遗存构筑群星璀璨的文物古迹园地系统,使人们领略南京历史文化的同时,充分享受南京园林绿化之意趣。 3.3 “护木育林”,营造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   南京是座特色鲜明的历史城市,无论从南京“山水城林”的城市风貌,还是“山水园林”的园林个性,无不显示出南京对“树”的情有独钟。种树育林正是南京园林绿化的特点和重点。南京的园林绿化,不但要大做“树”的文章,而且要做好“树”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文章,显现出“树茂阴浓有文风”的古都韵味。为此,我们一是要保护好名木古树。南京现有古树名木1000多株,对古树名木,要造册、挂牌、认券、宣传,充分发挥这些“绿色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切不可隐姓埋名,更不可随意移栽,损毁破坏。二是要保护好特色行道树。南京的行道树“树茂阴浓”,给人印象深刻,深受市民喜爱,这些行道树与南京的历史和地域文化息息相连,有的见证了历史事件(如中山路、长江路),有的反映了历史时期(如御道街、北京东路),有的体现了城市特色(如数十条树阴蔽日的“绿色隧道”),对这些行道树,切不可因其“旧”或某些不足而随意更换,更不可因建房拓路而任意砍伐。三是要在注意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大力保护和培育具有南京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特色的物种。紫金山的松、栖霞的枫、台城的柳、梅岗的梅透射出南京历史文化,为历史文人墨客称颂;法桐(悬绘木)、雪松、水杉等构筑的道路绿化,体现出南京厚重质朴的地域风格。我们要努力结合历史文化渊源,创造性地营造上规模的特色园林、河湖岸景和绿色景观道路。 城市园林绿化在发挥它的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作用的同时,也在发挥着它对历史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方面,城市历史文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灵魂和神韵。进行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和建设,必须融入历史文化观念,凸显历史文化内涵,提高历史文化品位,通过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文化城市与绿化城市”的相互融合,塑造有城市历史文化特质和鲜明个性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造福人类、造福未来。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