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博爱之都·南京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05-0014-07
  •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潘知常,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本刊编委。 本文由副主编陈小坚根据潘之常的课题成果《南京城市形象研究报告》摘编而成
  • 南京城市形象研究
  • Nanjing City Image
  • 浏览量:
  • 潘知常/摘编:陈小坚
  • PAN Zhi-chang
  • 关键词:
  •   犹如昨天在长江里行船,突然在一夜之间驶出长江口来到了太平洋,不免出现一种昏眩的感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而置身于百轲争流、千帆竞发的瞬间,更不免产生一种惶惑的焦灼:“我如何适应新一轮的海上竞争?如何继续一马当先或者后来居上?”无论是重量级的大城市,还是雄心勃发的中小城市,都面临着怎样调整自身的定位、怎样再谋发展的严峻考验。于是,伴随着新世纪的钟声,现有的城市格局开始重新洗牌。   未来城市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个体竞争,而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是区域与区域间的竞争。相关城市必须根据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关系有机疏散,各归其位,重新研究、调整自身的发展定位,找到自己在城市群落中的恰当位置。换言之,要像传动的齿轮一样紧紧咬合住中心城市这个大齿轮,为中心城市做相应的配套,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跟着转10圈,同样自得其所。南京市将自己定位为“二传手”, 跳出南京,发展南京,“呼应上海,辐射周边”, 既直接接受上海辐射,又向外、主要是向西传递辐射和直接辐射,建立以南京为中心、以一小时车程为半径、跨苏皖两省六大城市的“南京都市圈”, 做足“互补”的文章。自然,这“互补”也呼唤着南京城市形象的塑造。 1 南京城市形象定位:历史文化   正如北京的“皇城文化”、西安的“旧都文化”、上海的“洋城文化”、重庆的“码头文化”,杭州定位于“休闲娱乐文化”一样,南京则定位于“历史文化”,这无疑各得其所,互为补充。比如,可以到上海购物、到杭州消遣,然后到南京怀古。 南京地处江南,但是为人们所想及的却永远只是苏杭的江南,甚至是维扬的江南,南京之所以在其中突围而出,就是因为它所充盈着的文化。南京并非靠农业发家,也并非以工业繁荣,更并非托商业腾飞,南京有别的城市所没有的资本,就是文化。文化,是南京的骄傲。跌倒可以爬起,衰落了仍旧再兴,艰难中扬眉,沉闷中吐气,唯一的原因就是文化。 1.1 自然地缘、建筑环境与城市形象   南京境内钟山盘绕在东,清凉山雄踞于西。四周群山环抱。城内水系丰富。   南京老城的建筑格局同时体现了两种最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既遵循儒家的《周礼》的礼制以体现皇城、宫城的辉煌;又体现了法家《管子》“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的规划思想。南京老城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巧夺天工的杰作,古都规划选址充分结合和利用了“山川相胜”“虎踞龙盘”的自然条件与“显山露水见城滨江”的天然优势,内外融合,大气而又秀丽,刚性而又柔情。城内绿树满城,绿色通道浓阴覆盖,开了近代历史上城市道路栽植行道树的先河,是一个山水城林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城市。“山水城林”是南京城市形象塑造的特殊天赋所在。   南京是有世界最长城墙的历史都城,全长33.676km(现存23.743km)。南京曾经有过的宏大的历史文化奇观有:1)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已毁,待重建):明成祖永乐初年为报娘恩而建,曾有天下第一塔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之称;2)龙江宝船厂(已毁,现仅存遗址):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绝大部分由该厂制造,代表了明朝对外开放的水平并在中国航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3)江宁织造府:具有260年历史,荟萃当时全国织锦技术之精华,专门用于织造清代御用和官用缎匹,亦曾作为清帝下江南的行宫;4)中国古典园林瞻园;5)气势恢宏的民国建筑等。 1.2 一脉相传的十朝古都历史文化   早在六朝时期,南京绘画艺术就代表了中国绘画的最高水平;唐宋和明清间,南京先后成为诗词和戏剧小说的创作热土。 西晋时期被打破的文明,在东晋的南京(建康)休养生息,继续光大;五代十国中断的历史文化,在坚守的南京重新组合,再放光彩;南北两朝形形色色的文人才子,在江边的南京施展才华,彪炳史册。 1.3 南北交汇、东西融合的长江流域区域文化   南北交汇、东西融合的文化使得它成为汉人反击非汉民族统治的中心和理想的寄托:朱元璋反抗蒙元,洪秀全造反满清,孙中山建立民国,等等 1.4 实力雄厚、人才荟萃的当代科教文化   南京拥有高等院校48所,在校学生数居全国第三位。在宁科研机构663个,科技队伍人数近40万之众,两院院士有70余人。南京重视对科研的经费投入,科学事业费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人均支出水平,均居全国同类城市中的第二、第三位。 90年代初,在全国五十强城市的评选中,南京全市科技和教育的综合实力居全国前五位,在这之后,虽然部分新兴沿海城市靠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但在21世纪初的全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南京依然位居第六。   源源不断、蜂拥而入的全国人才大潮,为南京提供了各式各样、个性众多、能力各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与高水准技术人才,这是南京科教实力力压群雄的坚实基础。 在中国,只有南京是以文化立市的古老城市。而以文化立市,也正是南京之为南京的最大特色。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经济发展固然具有推动社会与文化的进步作用,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强大的反作用。作为城市的精神品格,它虽是无形的,却比有形的一切影响都更深远、也更广泛。因此,以文化立市,在不忽视经济的强劲作用的条件下,实在不失为一项高人一等、先人一步的重大决策。 2 南京的文化特点 2.1 南京文化的优点是:兼容并蓄   从地域的角度看,南京地处南北地域的边缘,以至北方人说南京人是南方人,而南方人却说南京人是北方人。同时,自古以来,南京不仅与国内南北各方联系密切,而且对外交往十分频繁,南京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是最早通过海上交通形成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格局的著名古都(例如,南京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内河大港,相对于西安、洛阳开辟的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南京开辟了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而明代初年郑和以南京为基地和出发点的先后七次下西洋,比哥伦布航海发现美洲“新大陆”还要早80余年)。   从水域的角度看,南京地处江海流域的边缘。它“滨江依淮近海”,南京的江河文化与江海文化兼容特征,也为其它古都所不具备。   从历史的角度看,南京身为历史震荡的焦点。南京比任何城市都承载过更多的民族悲欢,目睹过更多的国家兴亡。历史上没有哪个城市像南京这样竟然成为频繁上演历史悲喜大剧的舞台,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直到短命的民国,或者百年,或者几十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所谓“帝王之宅”实在只是帝王走马灯般昙花一现的舞台。身为历史震荡焦点的南京因此而具有了多种文化兼容的特征。北方中原一带的长年战乱,破败衰落,导致西晋末年、隋朝、南宋北方文化三次大规模的南移,许多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亦纷纷“衣冠南下”。六朝时,在北方分割成十六国期间及其前后,中原南迁人口达八分之一,占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约90万之众迁往淮河、长江以南乃至闽粤,中原文化进入建康(今南京)及其所辖州县,被南京所包容与吸收。在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化均遭断裂的情况下,中华文明虽遭受社会激烈动荡的冲击,却因为南京的存在和稳定而没有断裂,并得以延伸和发展,这正是“六朝古都”南京所起到的突出的历史作用。当然,南京为维护中国文化的绵延不绝作出的巨大贡献还不仅于此,总的来看,南京每每在历史的关键时期和转折时期继承着中华文化,以保证其延绵不绝,而且她加以整合,最终促成中国文化的“继往开来”。而更为深层的奥秘在于,在南京城市精神中蕴涵着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恢弘气魄。 2.2 南京文化的缺点是:创新意识不足   南京文化虽然以兼容并蓄著称,但是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因此尽管是吴头楚尾、承汉启唐,但却没有西安的汉唐文化的鲜明特色,甚至也没有苏州的吴文化、武汉的楚文化的鲜明特色。它有多变、多元而带来的内涵丰富的一面,但也有缺乏连贯性、稳定性的一面(仅城市的名字就做了40多次更改,在国内城市中实为罕见);有兼容并蓄一面,也有大胆创新、主动开拓不足的一面;有历史悠久的一面,也有历史包袱沉重、难以融入时代步伐的一面;有朴实无华,包容宽厚的一面,也有缺少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的一面;有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一面,也有缺乏击楫中流、鹰击长空的一面。   始终置身于南北地域的对话、江海水域的冲突、历史震荡的焦点之中,也为南京带来了意外的挫折:由于总是处于外来力量的冲击之中,反而失去了自身的根基。这一点,从南京所历经的无数次的人口大换血中就可以看到。例如,东晋一度发展到三、四十万,但是梁末时只剩下三千人;南宋又一度发展到三、四十万,但是元朝时又大幅度的锐减。在这当中,大多是外来人口对于南京空白人口的填补。南京人的自身的根基荡然无存。有人因此断言:真正的老南京人只是南京城中的回族居民,这不无道理。作为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上的中心城市,南京是最有资格被称作“水都”、“江城”的城市,但是南京城却一直远离江岸。在长江上看不见南京城,在南京城里也看不到长江。南京人习惯以城墙来划界,虽然滨江而居,却绝对不肯越出城墙一步(或者千方百计的“留城”,或者千方百计的“返城”)。在南京人的城市理念中,始终是有“江”无“滨”,不但没有充分体现长江的概念,更没有把长江作为南京的骄傲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看侍。由此出现的城市定位,就是南京城长期停留在为内陆文化传统所束缚的“内秦淮河时代”   南京既置身历史之中但又无意参与历史的进程,既见过了一切的“世面”,但是又没有真正地创造过任何的“世面”,既心甘情愿地为所有外来的好东西鼓掌,又拿不出自己的好东西来让别人为自己鼓掌,“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就是南京;“掩却禅关,不闻时事,一任天涯陆沉,朝与市”,这也就是南京。阅尽人间春色,但是却始终是一个置身现实之外的洁身自好的“看客”,南京人的自我定位就是如此。南京是历代帝王的跑马场,但是南京人自己却从来与帝王无缘;南京是大师、状元的荟萃处,但是南京人自己却只是他们的追星族。在南京,中国人办的东南大学是西方建筑,西方人办的金陵大学是中国风格。因此,南京主动放弃自己的吴语而选择了外来的官话,南京情愿让南京板鸭变成北京板鸭,南京也不在意看家绝活云锦的竟然失传,南京甚至不关心作为“中古时期世界七大奇观”的大报恩寺塔的化为灰烬。有人说:南京是“历史的废墟”与“伤感的城市”、南京人是“大萝卜”和“二五”,这实在并非杜撰!对此,我们只要想一想:南京文化为何会以秦淮文化命名?南京人又为何会以秦淮河的歌女作为南京人的骄傲,而李煜、李渔、袁枚、曹雪芹、魏源这些真正为南京人带来了莫大的光荣的南京人为何却从来就不为南京人自己所看重?就一切都为之释然了。秦淮河当然就是洁身自好的“看客”的象征,歌女“隔江犹唱”的也是洁身自好的“看客”的歌声。而南京人,不正是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不需要任何独立的自我形象的洁身自好的“看客”的代表吗?   换言之,南京是中国南方唯一做过全国首都的城市。六朝时期的大移民,第一次将北方文化的精华全面地带入南京,唐末的大移民,又一次将中原文化大量地输入南京,不但使得中原优秀文化避免战争的破坏,也使得南京成为中原优秀文化的避难所、庇护地和接力点。明初朱元璋将江浙一带的富户迁入南京,更使吴文化的精髓融入南京的历史文化之中。太平天国则带来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南方文化。民国更带来了在世界上至今仍旧居于领先地位的西方文化。可惜的是,南京自身在这一切冲击与机遇面前所表现的,只是被动和无奈。这实在是一种尴尬!推而广之,南北文化、江海文化与陆地文化、吴文化与楚文化、尚武文化与重文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西方文化通过珠江流域的广州、长江流域的上海两个窗口进入南京,南京则是向西传播的第一站),这一系列的冲突中,南京都始终是被动的,除了向外来文化臣服之外,事实上根本也别无选择。吸收能力强,但是整合消化能力不足,即使有所整合消化,也是严重的消化不良;缺乏文化积累的导向性和内聚力;缺乏文化更新能力,无法从中脱颖而出,成为领先文化潮流的文化轴心。这就是南京,小福即安,既没有击楫中流的豪情,也没有鹰击长空的气魄。   经过改革开放之初的探索,南京人如今动感十足,活力四射,他们与兄弟城市的人们频频握手,与世界频繁对话。南京又一次魅力四射。重现迷人风采。这座城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从来没有如此充沛旺盛,从来没有如此令人振奋。思想一旦冲破了牢笼,迸发出的是惊人的能量。因此,犹如南京已经开始走出长期为内陆文化传统所束缚的“内秦淮河时代”而进入了为开放文化所推动的“外秦淮河时代”、“长江时代”,也犹如南京的从背水而居、以水为敌的恐水文化转向面水而居、以水为源的乐水文化,南京在继承发扬兼容并蓄等优秀品格的同时,为自己补上创新意识的缺憾,应该说是完全必须的,也是必然的!我们对南京城市形象的再确认,也必将包含着对于南京城市形象的新探索,这,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置身其中的这座城市更高程度的认同与自我期许! 3 南京城市形象定位:博爱之都   巴黎的城市定位是“时尚之都”,得益于法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巴黎服装、香水的世界驰名品牌。将巴黎定位成一个时尚的追求现代美的城市,这是一个成功的定位。威尼斯:“水上之城”,得益于地利以及形象的准确塑造。香港:“动感之都”,得益于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特殊的政治经济角色;而南京的“博爱之都”,则把握了南京的神韵与城脉,是对于南京独一无二的根本特色的概括。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屈不挠、拼搏进取、诚实守信”,这,就是南京古代传统中所显现而出的城市精神。历史是南京的立身之本,文化是南京的发展之源。这是南京城市形象建设的基本内容。不挖掘宝贵的历史文化,南京的过去便无从体现;不塑造灿烂的新文化,南京的发展便会失去动力。“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热爱和平”应该是南京城市形象建设的“十二字方针”,也是 “博爱之都”的内在诠释。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