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世界遗产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06-0027-03
  •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C
  • 作者简介:郑孝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顾问,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史学会顾问。
  • 世界遗产的“不可再生”价值
  • The Unregeneration Value of World Heritage
  • 浏览量:
  • 郑孝燮
  • ZHENG Xiao-xie
  • 关键词:
  •   世界遗产,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是人类罕见的且目前无法取代的财产。世界遗产分为自然与文化遗产(即双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档次略低于文化遗产)4种。截至 2001年底,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各国景观和景点共有730处。   到目前为止,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有29项,它们的根本特征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来自中国大地自然环境,来自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和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国这批属于物质的不可移动的世界遗产,其中都包含着非物质的属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价值。最近传出我国“端午节”民俗节日,可能由别国申报世界遗产的消息。这件想不到的事,但愿会促使我们提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民族文化是不能失去的民族灵魂。而我国的世界遗产无论文化的还是自然的,都不会没有灵魂,可以从以下举例证明。 1 世界遗产的价值 1.1 文化遗产的价值 1.1.1 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观念是如何在故宫建筑(紫禁城)反映的?   中国古代以礼治国,礼制的等级观念和秩序规范,从上到下贯穿在以皇宫建筑为首的中国全部建筑文化。即使改朝换代,或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礼制的传统,也并不变更。元蒙新建大都,满清入关,立都北京,都城规划建设必定都要小于周礼。元大都,明清北京,它们的规划与建设全是根据礼制而制定的。   故宫紫禁城的选址首先体现了“择中而立”的礼序。必须上对天朝之中的紫薇星垣,下择都城地面之中为金銮宝殿定位,象征天下之中,唯我独尊。再须从金銮殿引出一道象征永恒气质的、强有力的南北中轴线,作为中枢统帅左右,控制四方。礼制的秩序在古建筑文化上无所不在。最高等级是紫禁城,皇城次之,内城又次之,外城更次之(其间的皇家建筑例外)。建筑空间、规模、形制、色彩、雕刻等的等级界限,绝对不可逾越,否则就是犯罪。中国古代以礼治国的封建社会,礼就成了分等级精神支柱。 1.1.2 “因其教,不易其俗”、“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少数民族政策与建筑文化   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建筑文化留下了“因其教,不易其俗”,“修一庙胜用十万兵”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大历史见证和丰富多彩的多民族的建筑艺术。山庄建筑采取汉式,外八庙多数建筑则用藏式,特别是仿布达拉宫,仿扎什伦布寺,仿桑耶寺的几座藏传佛教寺庙的建筑艺术境界很高。它们的建筑设计形式和群体布局环境不采取写真式的照抄照搬,而是写意式的追求形神兼备的创作效果。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很高。   原址原型、原汁原味的西藏布达拉宫更是无与伦比的奇迹。它是一座冲天的巨大的石砌碉楼,巍然耸立在一座拔地而起的山上,就像从山上天然生长出来一样。布达拉宫依山靠崖,追求的是垂直式的总体布局,几乎把所有的房屋建筑、壁画、造像、雕刻和灵塔全都集中布置在一起,分为上(金顶)、中(红宫)、下(白宫)三个垂直层次,用以象征佛国理想中的三界。同时,布达拉宫作为文化遗产,还是记忆西藏自明清以来“政教合一”民族政策的历史见证;是“因其教,不易其俗”,凝聚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的大计在西藏地区的实现。回顾历史,这一民族政策的贯彻与巩固其历史意义是多么重大而深远! 1.1.3 苏州古典园林独领风骚和以它为代表的中国园林正在走向世界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历代建的古典私宅园林最多,大部分是为名人或士大夫阶层提供一种“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清雅环境。明清时期,苏州园林极盛,甚至对清朝皇家园林的设计都产生过影响。 苏州园林的特征和美丽突出表现在:以叠山理水为主,虽然是出自人造工巧,然而却能够表现为高品位的如同自然的再现,所以成为一门完美的综合艺术。造园的基本原理,来自山水国画论。山水画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园也同样讲求匠心独运的创造,而不是如实的写真。   在创作上,造园必须善于运用山石、水面、建筑、花木、园艺等多种艺术手段,在有限的用地与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景物情趣与意境。此外,还一定要运用诗词、楹联、匾额并结合书法、绘画或雕刻等文学艺术手法,托物寄史、寄意、寄情点染景物,进而,更加得到深层之美或境外之美。还要特别指出,中国传统建筑,以礼为本,最讲中轴对称,方正端庄之美。相反,中国古典园林,最讲不对称的自由式布局与空间组合。中国园林讲求曲折变化的这种特色,看似放任无序,却正是以高山流水自然灵性为本,从而才能够塑造出来统一和谐、韵律醇厚、诗情画意的中国特色。   历史悠久、文化根深的苏州古典园林,美丽无穷,生命不息。以之为标志的中国园林正在以其传统的高品位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多的走向欧、美、亚、澳各洲的名城,有的还是现代化国际大都会,在那里成为物质的,不可移动的中国文化的和平友好使者。 1.2 自然遗产的价值   我国世界遗产中的自然遗产没有文化遗产那么多,但它们都是中国名山大川之最,因而选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自然给予了它们地理上和地质上的个性特征,形成了它们不同的天然的审美价值。比如北方的山水大多带有刚劲雄厚的自然性格。南方则以山清水秀、柔和多姿的自然性格居多。具体的例子如敦煌石窟的巾身靠背“三危山”和不远处的“鸣沙山”,那是西北戈壁大漠中粗犷的自然风光;而张家界武陵源则是独特险奇的“石英砂岩”石林气势浩瀚的自然景观。此外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一年四季又随着季节的更迭而带给自然景观以千变万化,甚至一日之间的晨曦和落日的景色也不同。泰山观“日出”千古绝景就是时间与空间合奏出来的。   中国山水名胜自古就有自然与人文融合的传统。“看山如看画,游山如读史”。天下名山还有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甚至书院名山。更有象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五岳独尊的泰山。不光如此,我国的山水胜境,大多数都能够以其本身源于自然的“风骨”与“灵气”孕育出文学、书画、园林创作的灵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东坡见景生情,源于庐山自然山水的诗作。其中托物寄情含蓄着某些人生的哲理思维。 “白云深处峨眉山,极顶三千一百三;天上三峰看不见,苍楠翠竹笼轻烟。”此诗为1963年朱德将军登峨眉山即景即情的抒发。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是李白的咏黄山诗。黄山无限风光,扑朔迷离,如梦如幻,超然物外。诗人感悟成诗,这种境界也是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学习和创作的大课堂。清初中国山水画的“新安派”,就是由于黄山的熏陶而成的。当代山水画家黄宾虹就是“新安派”的宗师。   中国园林又称山水园。小中见大,叠山理水的原理和创作手法和山水画、山水诗一样,无不着重取法自然。或者说,都是一脉相通,从自然山水演化而来的,这在前面已经论及过了。 2 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   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遵守《公约》保护好我国的世界遗产是我们必须信守的国际责任。当前我们不仅需要有识之士,尤其需要“有识之官”正确对待我国的世界遗产。   当前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状况是:大多数好,少数差,个别很差——有的已经被亮了“黄牌”。在差的方面,矛盾主要集中在有些地方或有的业务单位片面地看待世界遗产的价值。“黄牌”警告就是认识错位的必然结果。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认为,我国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就是不可以把世界遗产“单纯当作旅游资源,一切为开发旅游服务”。也就是说,决不应当把世界遗产当作财源滚滚而来的“摇钱树”。如果热衷于单一的经济目的,势必就会出现开发利用过度,或者错位利用,忽视保护,因而不断出现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的种种问题。尤其莫名其妙地,有的世界遗产竟然搞出股票上市,或者转包、出售经营权等非常错误的想法或做法。   发展旅游业,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做出重大贡献,然而不要忘记历史是根,文化是灵魂,在中华大地上的世界遗产蕴藏的和生发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文化价值才真正是永恒的和无法衡量的。寓教于游的文化效益,更是旅游发展的第一位的目的。那些急功近利、为单一经济目的而进行开发利用,不可避免地会对世界遗产产生建设性破坏。于是就亟需对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精神,进行整治,以免有可能沦入世界遗产的“濒危”名单,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而重大的现实! 2.1 例一:张家界武陵源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整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1998年9月到武陵源国家森林公园考察后认为,该世界遗产的自然景区当时出现了“城市化倾向”的建设性破坏。于是张家界市政府即于1999年8月开始为恢复和保护核心风景区的原貌,实施了整治工程,以消除所有不协调的建设性破坏带来的人造痕迹。伴随绿化面积的恢复和扩大,武陵源景区的“峰林”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也得到了恢复。   武陵源是以砂岩大峰林为主体,包括森林、水源、地貌等自然纯朴的山光水色与珍奇动植物等天然形成的自然遗产,进入了世界遗产的名录。可是过度的旅游十年开发规划,使它遭到建设性破坏,不但开放景点要达65处、旅游床位达1.7万个,年接待中外游客达120万人已经过度,尤其还要“抓紧兴建”天际大观园、湘西大观园、台湾山庄、台北城、民族贸易中心、高尔夫球场、天然狩猎场以及山上索道、升降电梯等旅游建设。更打算进一步放宽政策,在引进外资14.5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再争取外资30亿元人民币,50个建设项目(《中国旅游报,1993-01-19》)。这就是这一世界遗产被过度开发而必须大规模整治的事实依据。 2.2 例二:西安秦始皇及兵马俑坑的整治   秦始皇陵占地(包括内外城)2.13平方公里,80%的地下属文物遗址范围,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就有文物埋藏,就是文化层。2002年7月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秦始皇陵遗址公园”,规定按照世界遗产的保护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充分体现秦始皇陵的整体风貌和历史格局,并预计于2005年完成。 2.13平方公里的陵区土地上,原来被3个村落6000多居民和24个企事业单位所占。这种状况  如果不进行彻底整治,必将造成地下珍贵的文化遗产的毁灭性破坏。 3 结语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最大价值在于它们本身的存在。托物寄史、托物寄美、托物寄意等等,必须是遗产的真实物体、物境的存在才能够依托。重点遗产必须具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无一不是通过保护文化的或自然的遗存实体而体现的。尤其是不论文化或自然遗产都是不可能再生的或再造的。只有保护才可以使它们“延年益寿”。 建议请有关部门研究考虑,除重点完成上述那些保护、保存整治的遗产外,是否也有必要研究确定一种保护、检查、整治的普遍性工作方式,好像定期普查身体一样,从而预防出现“濒危”的可能。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只有为数很少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这些寥寥的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延续和进步的历史见证,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的共同财富。当前十分需要提高我们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并且进一步加强保护的工作,承担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是一项事关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壮举。有5000年文明史和处在当代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相信必定能够进一步为保护世界遗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