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珠三角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07-0021-04
-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B
- 作者简介:陈广汉,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 飒,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博士。
-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探索
- Probe in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Pan-Pearl River Delta
- 浏览量:
- 陈广汉 李飒
- CHEN Guang-han LI Sha
- 摘要:
探讨了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合作的条件、基础和目的,指出区域经济整合的目标是要在区域内建立统一和有效的市场体系,消除区域内阻碍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之间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的完善和扩大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分工,逐渐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的富裕”。 - 关键词: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体制障碍; - Abstract: Nine provinces in mainland China assigned 搕he Pan-Pearl River Delta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with Hong Kong, Macao On June 3, 2004, which started the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in the biggest regional economic enti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ditions, basis and aims for the cooperation among the Pan-Pearl River Delta, and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goal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to build up a complete and efficient market system within this region, with the aim to eliminate the various institutional obstacles which hinder the movement of goods and production factor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basic role of market in the region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promote and extend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vision and specialization, to reduce the regional economic inequalities, and to achieve mutual development and affluence.
- Key words: Pan-Pearl River Delta;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stitutional obstacle
-
1 区域合作条件:经济发展差异和资源互补
泛珠三角经济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在两种经济体制框架下形成的经济圈,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九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1.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梯度性
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梯度性差异,这种差异为区域经济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人均GDP水平是判断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以2003年的中国人均GDP 1091美元为指标,可将“9+2”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港澳,人均GDP分别为23276美元和17539美元,是全国人均GDP的21倍和16倍,已进入世界先进地区之列;第二层次为人均GDP高于全国水平的广东和福建,分别为2043美元和1843美元,但与港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①;第三层次为人均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图1)。而粤港澳三地创造的GDP相当于全国GDP的23.3%,超过了闽、赣、桂、琼、湘、蜀、滇、黔8省区所占GDP比重(21.7%)(图2)。
从“9+2”省区人均GDP在全国31省区的排名来看,发展的梯度性更加明显。广东和福建为全国人均收入较高的前10地区,海南、湖南则居全国经济发展中游水平,而江西、四川等5省区则为经济较不发达地区(表1)。由此可见,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港澳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将通过其发达的服务业为内地产业提供广阔的经贸平台;广东则是内地9省区和港澳经济合作的桥梁,并在内地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中发挥重要的辐射作用;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和港澳地区的服务业的结合,将形成泛珠三角的发展极;闽桂赣等8省区亦各具资源、人才等方面优势,可以承接粤港澳转移的产业和投资,并且为粤港澳地区提供广阔的经济腹地。
其次,从泛珠三角的产业梯度来看,第一层次为香港和澳门,其经济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逐步转型为第三产业为主,如服务业增加值占香港GDP的84%,交通、旅游、贸易和其他与贸易相关的服务构成港澳经济中的重要部分;第二层次为广东,已步入轻型加工制造业向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时期,农业仅占GDP的7.8%,拥有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和森工造纸、医药、汽车三大潜力产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则已是三大传统产业;第三层次为除海南省之外的省区,仍处于大力发展传统工业的工业化初期阶段,农业产值占这些省份GDP的20%左右,如贵州的支柱产业为煤炭、冶金、化工业,江西为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业,广西的电力、机械、有色金属、制糖和食品业;第四层次为海南省,仍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过渡时期,如2003年农业产值仍占海南省GDP的36.8%。
当前,不少省份将主动承接粤港澳投资和产业转移作为未来工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如福建漳州、龙岩等开发区大力吸引珠三角一些投资规模、投资量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通过泛珠三角区域内的产业梯度转移,将会形成产业链的前后衔接和一体化。
1.2 区域内资源禀赋条件的互补性
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的选择和技术进步的方式都会与该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有关。泛珠三角经济区各省份和特别行政区之间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明显,互补较强,为经济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贵州、广西、福建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如仅贵州乌江的十级梯度开发就相当于三个葛洲坝;贵州、云南、广西、湖南、四川的矿种数目多样,存储量大,如江西的铜、银、铀等12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广东、福建、湖南、云南、海南、贵州等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创造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如广东的旅游外汇收入多年来都居内地31个省区市中的首位。港澳地区自由港体制、国际商贸网络、雄厚的资金、现代服务业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中的独特优势。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必须充分发掘和利用区内资源禀赋条件的这种差异和比较优势,寻找合作的契机,实现共同发展。
劳动力也是区域内互补性很强的资源之一。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以广东为核心的泛珠三角人流圈逐渐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吸收了1200万以上的外省劳动力,他们主要来自泛珠三角的各个省份。这些劳动力将他们的收入寄回家乡,从而在区域内形成了独特的人流和资金流现象。如湖南省2003年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199.4万人,劳务总收入539亿元,占湖南省当年GDP的12%。
由此,泛珠三角经济区横跨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通过区域内各省份基于比较优势的经济合作,可以使中西部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的优势,产业则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
2 合作基础:区域内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
区域内的经贸联系是经济合作的基础,活跃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是经贸联系的纽带。随着经济的发展, 泛珠三角经济区内的贸易、投资和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发展极,它与周边各省份之间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
2.1 香港和澳门对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引领与推动
香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内地吸引外资的主要场所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桥梁。随着香港与中国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CEPA)协议的签署,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将会迈向一个新的阶段。香港将发挥服务业的优势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香港与泛珠江三角洲9省区之间的经贸合作也将日益密切。据统计,2003年9省区与港澳的贸易额达到了651亿美元,占内地与港澳贸易总额的72%;同期9省区共计实际吸收港澳直接投资78亿美元,占内地吸收港澳直接投资总额的43%。内地9省区与港澳的经贸合作不但在贸易、投资和加工生产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在交通、通信、科技、农业、劳务、房地产、环保、旅游、边境事务,以至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泛珠三角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腹地,香港将成为引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将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极。
2.2 广东和珠三角对周边的经济辐射
内地9省区之间的经贸往来由来已久。从1997年开始的广东、广西结对帮扶伙伴协作关系,毛织、皮革、服装、五金和日用品等产业纷纷入桂,广东的企业集团都对广西进行了大笔投资。广东对四川投资累计超过120亿元,川粤间的协议贸易额在近四年间已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先后有健力宝、乐百事、科龙、三九等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四川。2003年上半年,湖南引进的内资中有44%来自广东,达65.6亿元。江西省从省外引进的企业中有3201家来自广东,占了江西引进企业一半。据广东省发改委的《九省区经济合作的回顾与展望》报告,“九五”以来,广东与泛珠三角其他8省区之间签订的经济技术合同协议金额累计达6000多亿元,合作项目超过1万个。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概念提出后,区内各省(区)政府相互之间的互访和经贸合作得到加强。如2003年10月,湖南省派出庞大的招商团前往深圳招商。2003年11月和12月,江西赣州、南昌分别组成党政代表团与经贸代表团到广州考察,并举办大型推介会。2004年2月,广西党政代表团访问广东,两广签署一揽子合作协议。2004年4月13至22日,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带队赴广西、湖南考察,共同探讨全面加强合作的事宜。这些考察洽谈活动,都签订了一系列涉及经贸、文化科技和交通能源等方面的项目,其中粤桂签约合作项目的合同总金额486.31亿元,广东方投资额423.7亿元,占87.13%;粤湘签约合作项目的合同总金额358.34亿元,广东方投资额241.66亿元,占81.5%。
2.3 梯次产业转移态势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广东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不少劳动密集型、能耗高的产业出于生产成本考虑,开始向其他地区进行产业扩张和梯次转移,电子信息产业和石油化工产业逐渐成为广东发展的重点。例如广东中山汉费服装公司和台山宝星针织公司,分别投资1000多万元到广西贺州发展织造、制衣产业,2004年4月份的粤桂经济合作协议中,有近七成的投资都属于产业转移项目。而周边省份凭借丰富的农矿资源以及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积极承接广东转移产业,根据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如海南省的定安县主动从珠三角招商发展农副产品和手套加工业,2003年创汇为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全部外汇收入之和,不但解决了2000多名劳动力就业,而且改变了过去海南定安工业薄弱的局面。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打造,互补性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日益成为区域内经济合作的热点和重点,这种产业的梯度转移正如当年港澳企业向珠三角的转移,将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并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4 “西电东送”与资源互补
贵州省具有“水火互济”的独特资源优势,境内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保有储量超过9省(区)之和的煤炭资源。“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使贵州的资源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扩大了对外的经济合作,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按照国家“西电东送”总规划部署,到2010年,贵州东送电量将超过700万千瓦;到2015年,贵州省电力装机总容量将达到4500万千瓦左右,外送电力将达到1200万至1500万千瓦。其中,贵州要在“十五”送电广东400万千瓦的基础上,确保“十一五”期间再增送电广东400万千瓦。因此,广东是贵州电力的主要用户。“西电东送”打开了贵州能源宝库,并开始成为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近几年,全省每年投入电力开发的资金达上百亿元,与火电相匹配的煤炭开发投资逐年增多。由于投资的拉动和电力强有力的支撑,贵州能源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电力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迅速上升。销售总量在工业行业中已跃居第一,销售收入由1997年的57.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12亿元,年均增长18.2%,已成为贵州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西电东送”工程成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案例,贵州的资源优势和广东的市场和资金优势的互补和结合,创造了双赢的结果,带动了内地的经济发展。
3 消除障碍,推进合作发展
我们认为阻碍我国区域经济以及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和整合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体制性障碍、基础设施障碍和产业的同构。
3.1 体制性障碍
体制障碍是国内市场分割、统一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难以建立、市场机制不能在区域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以及区域内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难以形成的基本原因。中国省区间贸易壁垒由来已久,地方政府出于利益考虑会通过非关税壁垒的形式进行地方贸易保护,如商品的完全禁入或数量限制、技术壁垒等(银温泉、才婉茹,2001),结果造成了地区间市场的条块分割。泛珠三角各省区领导人纷纷表示,将在市场运作的前提下,通过政府间协作,推动区域内资源整合和统一的要素、商品市场形成。根据今年6月3日“9+2”政府领导人签署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政府将着重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加强区内基础设施的协调建设,共同构筑区内著名品牌,促进泛珠三角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泛珠三角的合作协议中,明确提出了未来区域内的合作机制,由每年举行一次的内地省长、自治区主席和港澳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决定区域合作的重大事宜,通过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推进合作事项的进展,并设立日常工作办公室,确定部门衔接落实制度。在此框架下,由企业自发合作向市场引导、政府规制和企业为主体的合作机制过渡。
3.2 基础设施障碍
优良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是商品和生产要素顺畅和快速流动的载体,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泛珠三角将建立区内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并得到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铁道部和交通部的支持。2004年3月,内地9省区以及重庆市还签订了《泛珠三角经济圈九省区暨重庆市道路运输一体化合作发展议定书》,规定10省区市将互相开放交通市场,逐步建立泛珠三角“交通圈”。发展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深港西部通道和港珠澳大桥,实现珠三角区内和港澳之间客运交通的“公交化”。此外,泛珠三角各省区还将携手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圈信息产业及信息化交流网”,制定区域内统一的规范标准,推进电子商务数字证书的交叉认证。
3.3 区内产业分工及产业同构的问题
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港澳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体的经济向服务业为主体的经济的转型。港澳经济的这种转型是通过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珠江三角洲的转移实现的。广东和珠三角凭借“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制度创新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通过承接港澳地区的产业转移,在近20年中初步完成了工业化,珠三角成为了世界性的制造业基地。港澳的服务业和珠三角的制造业的结合,形成粤港澳之间的经济分工和密切的经贸关系。珠江三角洲目前正由轻型加工工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发展,电子通讯、石油化工、电气机械和汽车工业将成为未来的支柱行业。广东传统的服装、建材等支柱产业则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周边的省份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同时,会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推进本地工业化,建设优质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泛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存在明显的梯度特征,通过区域合作有望逐渐形成区域产业分工体系。
斯密的“分工产生的普遍富裕”是区域经济整合的目的。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正在起步,它会触及我国经济体制的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例如,由户口和户籍以及城乡差别导致的对劳动力的就业歧视,影响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地方政府追求发展政绩引起投资冲动和扩张意欲,导致了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严重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为了维护局部利益而形成的各种法规和政策,会阻碍资本和商品的自由流动。这些制度性的障碍最终破坏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国内市场被分割,使以比较优势为原则的区域产业分工难以形成,造成了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协调,产业的同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从微观层面看,它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的效率;从宏观层面看,它导致了投资的膨胀和结构不合理,是引起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国区域经济的整合趋势不仅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希望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先行区,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和制度创新,探索新的经验。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