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 城市研究
  • 文章编号:1009-6000(2004)07-0044-04
  •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B
  • 作者简介:蒋竞,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丁沃沃,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
  • 从居住密度的角度研究城市的居住质量
  • On the Quality of Urban Residential from a Point of Density
  • 浏览量:
  • 蒋竞 丁沃沃
  • JIANG Jing DING Wo-wo
  • 摘要:
    以南京地区几个典型社区的调研为基础,分析当前城市居住密度居住质量之间的关系。将居住密度细分为多项指标,以每个单项指标分别与居住质量的调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密度各项指标与居住质量之间相关联的紧密程度,探讨居住密度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这是从密度的角度探讨提高城市居住质量与城市生活品质的方法。
  • 关键词:
    居住密度密度指标居住质量
  •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ial density and residential quality, and it is also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density to residential quality by an investigation in Nanjing, China. After subdividing the concept of residential density into several index indicators, we contrast each single index to the result of ou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relation between each index and residential quality. Then, we can get a deeper cognition of this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we propose a viewpoint of how to improve the urban residential quality and living quantity by the control of density indexes.
  • Key words: residential density, index of residential density, residential quality
  • 1 前言   居住质量不仅对城市居民十分重要,它也决定了整个城市空间的品质。居住密度的概念,正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的话题。在生活中,它是衡量城市居住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居住密度和居住质量,一般会被认为这是一对矛盾。要获取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就要降低密度。然而,这一简单的做法并不能应对复杂的居住质量问题。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社会中,轻言降低密度来达到提高居住质量不是容易做到的。我国的土地资源和人口基数决定了居住用地的紧缺性,各个城市都存在人均居住面积偏低的情况。人均居住面积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提高人均居住面积是改善城市居住质量的重要方面。而人均居住面积的不断提高会带来城市居住的拥挤,使城市的居住密度不断上升。也就是说,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带来了密度的提高,降低密度的愿望就会落空。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种经济实力在城市中高度集聚,这对城市的居住用地产生了冲击。在城市的中心,大多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区域,这些区域也需要保有一定的居住密度作为平衡,而这些处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居住用地,必然是高密度的。所以,居住密度和居住质量这对矛盾之间的问题并不能通过简单的对应关系来解决。   我们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对一些关于城区居住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居住密度和人们生活质量之间应当有一种可以参照的关系体系。本文通过实际的调查和分析,尝试对居住密度和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和阐述。 2 居住密度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实况调研   对南京地区的一些居住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居住密度如何影响生活质量进行了阐述。其基本方法是,首先把居住密度的概念细分为若干指标,再对南京几处典型住宅区的居住质量进行实地调研,然后把各项密度指标分别和居住质量的调研结果进行比对研究。 2.1 关于居住密度的调研   居住密度的指标构成[1]:   ① 居住建筑的平均高度(楼层数)   ② 建筑密度   ③ 容积率(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④ 居住区楼宇间的平均间距(南北向垂直间距)   ⑤ 户均南北进深   ⑥ 户均室内可使用面积   另外,一些与居住密度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对居住密度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的参数,如:①商业、公共建筑(配建设施)的比重,②绿地及公共空间占有率等也将列入评判范围。 调研地点,选取4个较有代表性的社区,它们的建造年代跨越近30年;坐落的位置有的在城墙和护城河之外的新城区,有的在老城区;社区规模也不尽相同。下面是对这4个社区情况的简单描述和关于它们的居住密度的各个指标的数值(见表1)。   A社区,位于老城区的护城河之外,是城市新兴的住宅区,它由几个多层住宅区组成,边缘有商业建筑,2000年以后建成。   B社区,位于城市次中心的商业繁华地带,是多个多层住宅小区以及商业建筑组成的综合型社区,它的面积略大于A社区,密度与A大致相当,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建成。   C社区,紧靠城市中心商务圈的外围,为多层住宅群,建设于不同年代(跨越7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混杂的住宅区。   D社区,位于城市次中心区域,由点式高层住宅和多层住宅组成的社区,90年代末期建成。 在这些居住区中间,D社区是高层公寓社区,经过调研得出的各项指标与其他多层住宅区的指标相差比较明显,故将其独立于其他多层住区之外并单独研究,在本文的描述中暂且不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多层社区的居住密度处于同样的数量级,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相差不大,特别是其中的A和B两个社区的居住密度几乎相同,差距仅有6.7%。在此外的其他各个密度指标中,平均楼层数、平均每户南北进深的差距不大,而建筑密度、容积率、居住区楼栋间平均间距、户均使用面积、商业、公共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的这些指标有较大的差异。 2.2 关于居住质量的调研   关于居住质量的评判标准如下:   ① 周边交通的便捷程度   ② 公共设施(科教、医疗设施)的配置   ③ 商业服务设施的方便程度   ④ 环境绿地和公共空间的使用状况   ⑤ 噪音、空气、水的质量以及周边工业的干扰程度   ⑥ 户均占有面积   ⑦ 日照、通风的良好程度   ⑧ 建筑风貌及卫生质量   关于其他的一些重要因素,如水电供应、通讯便捷程度等等,由于和社区公共层面的直接关系较小而暂时不予研究。   居住质量的评判,综合了对居民的抽样调查和调研者对几处居住区的专业评价。以对居民的调查为主。我们在对居民的访问中,将以上参数一一列举询问,居民阐述自己对社区里这些因素的重视和满意程度,大致将级别分为“好”、“一般”、“差强人意”和“很差”。从得到的调研资料进行数字模拟,如“好”设满意度为95,“很差”则设为55,最后按照比例进行平均计算得出结果(见表2)。   从调查最终的统计结果来看,各个社区的居民在一些因素上的满意程度基本相当,而在另一些因素的满意程度中出现了大的起伏。   从表2中得知,居民们在公共设施和空气、水的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相差不大。变化幅度较大的几项是交通便捷程度、商业、户均使用面积、绿化与环境状况、日照通风的良好程度和建筑风貌及质量。 3 关于居住密度与生活质量关系的初步分析   从表中得到的信息显示,在整体密度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居民对居住质量的平均满意程度有着较大的差别(见A和B社区的调研结果)。表面上看,这说明密度和居住质量之间没有对应的关系。但是,通过对密度指标的细分,我们发现,居民对居住质量满意度的差别,来自于密度的各项指标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密度基本相当的情况下,处于更深一个层面的密度指标对居住质量起着决定的作用。 3.1密度与居住质量的比对分析   居民对于环境绿地和公共空间使用状况的满意程度对应着绿化和公共空间率的差别,三个社区之间绿化和公共空间率的巨大差别是居民满意状况巨大差别的原因。政府往往将其列为居民关心的居住环境指标之首[3]。绿化程度的高低导致了居民对公共用地满意度的变化。   日照与通风状况的满意度在三处社区之间的差别也是很大的。日照状况可以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衡量,三处小区都能满足国家规定的最低限度标准。这次调研的社区,楼宇排布都是简单的联排式,几乎没有角度变化和前后排错位的排列方式。这样,以楼宇间距、楼栋进深等简单数据统计出的结果基本可以反映社区的真实情况。   将表1和表2中各个密度指标和居住质量参数进行坐标图示,可以把问题表达得更清楚(见附图)。图中的横坐标轴依次表示A、B、C三个社区居住密度的各项指标,纵坐标轴表示与横坐标指标相关的满意度。每一个单独的坐标系代表一项单独的居住质量参数。   图中所示的波动曲线变化的趋势有缓有急,社区绿化和公共空间率和日照与通风状况这两个参数波动最大。居住密度指标中的绿地和公共空间率,楼宇平均间距以及楼栋平均进深等3项影响着这两个居住质量参数。曲线说明合理控制这三项密度参数将使居民对这两个参数的满意度有大幅的提高,从而提高居住质量的总体满意度。   在其他的居住质量参数中,户均面积、空气质量、水质和社区风貌、卫生状况的满意度等三项参数的变化曲线和最终满意度的平均值曲线基本吻合,这说明居民对这几项参数的满意度情况和整体标准的反差并不剧烈。这些参数相对应的一些居住密度指标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控制,对这些密度指标进行调整可以较小地影响居民对居住质量的满意程度。   在以上众多的因素中间,变化剧烈的无疑是建筑师在进行实际设计时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 3.2 密度与居住质量存在非线性的对应关系   虽然居民对绿化及公共空间率的满意程度有较大的差别,但是,在A和B社区之间,随着绿化率的大幅度升高,居民的满意程度并没有相应的大幅提升,而是仅仅有少许的提高。这说明居民对绿化和公共空间率的要求应该在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满足。   由此看来,一些位于城市中心区的社区,刻意地追求过高的绿化率是不必要的,也是不现实的。对于C社区而言,将它的绿化程度提高到和B社区相同,而不是要达到规范所规定的更高的程度,就足够了。我们在调研C社区时也看到,虽然它内部的绿化设施不够理想,但是却有很大的改造空间,如果将这里的宅间空地进行进一步的绿化,则可以使小区的绿化水平提高一个层次从而达到一定的满意度。   这说明各项密度指标和居住质量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非直线性的。 3.3 对密度的控制应当遵循动态的标准   我们再看看关于交通便捷程度的满意情况。A社区位于城市的新开发区,B、C社区同处于老城区,C社区则是在城市的中心区域。调研中我们发现,A社区的居民对交通出行状况表示一些不满。这是由于新老城区之间有护城河相隔,从新城区进入城市中心有很大的交通压力,这就带来了这种满意程度的差异。   另外,从商业设施的满意程度上看,A社区也是远远低于B、C社区。处在新城区的居民对城市中心的向往是普遍存在的,人们除了最关心自己上班的方便程度,还关心自己在节假日的休闲生活。他们在享受着美丽外部环境的同时忍受着远离城市中心所带来的一系列不方便。而老城区的居民则更加关心区内绿化、空气质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新城区是看不到的。这种差异的产生来自于居住区位的不同,所以,我们认为,城市中心区的辐射距离是引起居民对生活质量的各参数重视程度不同的原因,这是控制居住密度的一个依据。   在以上众多的因素中间,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如何抓住主要因素是值得关注的。这是一个权重分配问题,因为对于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来说,他们关注的问题是有主次的。调查结果显示了这样的权重分配。我们认为,什么因素的变数最大,则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这就是居民对这些因素的权重的看法。我们应该按照居民对这些因素关心程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标准。   处于城市中心区的社区和与城市中心区距离相对较远的社区在城市中所属的性质不同,居民对居住区的生活环境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对于这样不同的居住区的密度的控制,要遵循一种动态的标准。在大部分居住质量的参数中,我们都可以通过密度指标进行调整。而居住区距离城市中心区域的远近,将成为调整行为的参照,这是达到居民居住质量均好的途径。   城市边缘的居住区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中心有所依赖,城市如果能够实现多中心化,将会使这种边缘化的情况消减,取得城市居住质量的普遍提升,在这个意义上,城市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现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随着人口的膨胀,加上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实现城市的多中心化,我们只有依靠对居住密度的动态控制,来获得各城区的居住质量的均好性。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