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8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50余年来,昆明的城市建设已经历了4轮城市总体规划。记者从昆明市规划局了解到,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昆明城市空间趋于一种饱和状态,“城市病”日益严重。
昆明市于1996年编制了《昆明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后于2002年又进行了《昆明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2-2010年)》的工作,规划确定了“五区三轴、一主三副;内疏、北引、南限、西优、东进”的轴向开拓、自然分隔、组团发展的动态城市布局结构,并在主城东南绕城线外侧至滇池保留平均5公里宽的永久生态隔离缓冲带。
别让城市得上“城市病”
昆明市规划局副局长周峰越说,现今城市的科学规划对一个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若规划不好,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绿地面积减少、房屋乱搭乱建、公共设施缺位、交通拥堵等,最终就会导致城市瘫痪。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城市病”。他分析,就目前昆明的现状而言,如果不加强对道路、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的科学规划和布局,不重视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的保护,未来的昆明就会在城市风貌、功能方面有所缺失,成为一个不具竞争力的城市。
现在,昆明加强了道路设施规划,对辖区道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科学的规划,从市民所关注的道路交通问题作为突破口,提高城市道路设施建设、水平,缓解城市拥堵。先后编制了交通规划、线网规划。同时不放松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力争为群众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对医院、学校、公厕等进行合理布局,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另外紫线规划,保留并发扬昆明在文化方面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人文关怀放首位
记者了解到,昆明市还大力推进规划立法,将一批技术规定作为政府规章出台实施,如“昆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规范城郊接合部规划管理措施”等。而目前正在组织修订的“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也将于今年年底之前完成。
按照昆明市委、市政府对昆明城市性质的定位,未来的昆明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性国际商贸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化开发城市及山水园林城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昆明的城市规划就必须在密切结合昆明实际的基础上,将人文关怀放在首位。
“拆”出一座“宜居城”
现在,昆明已将“宜居城市”定为发展目标,规划也必须将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做前提。自从大规模启动“拆临拆违建绿透绿”行动之后,散布在昆明主城四条主干道上新增的街头绿地,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也为昆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奠定了基础。据了解,昆明市共拆除临时违法建筑近8万平方米,为城市增加公共绿地6.7万平方米,相当于新建了10个茶花公园。目前第二期20多万平方米的拆临拆违工作正在加紧进行,确保今年年底完成。
消息来源: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