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2
据报载,在《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公开征集意见结束之际,恩宁路78位居民联名上书,希望将恩宁路以北地区纳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范围。
从有限的信息看,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示一个月不起波澜,恩宁路居民也是赶公示的“尾班车”才提交建议,多少有点出乎意料。恩宁路从清末以降的百多年间一直是粤剧著名艺人的聚居地,以及八和会馆和銮舆堂等“粤剧兴盛地”的见证所在,对于广州的历史文化价值不费掂量。居民为保护恩宁街区而集体上书,不仅是为争一个名分、一块招牌,而是忧心其价值与保护级别不对等,“性命”难保。
政府部门此番筹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可称为对广州历史文化的尊重。然而,亦须正视这些年来广州对于城市历史文化、尤其是近代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并不如人意。信手即可拈来不少事例:成片西关大屋已所剩无几,多栋东山洋楼毁于地产开发的推土机,全国火车站中独一无二的旧南站办公楼被“改造”掉,民国建筑东山署前楼被夷为平地。地产开发狂潮下,急功近利,旧城改造一味大拆大建,对城市历史文化应有的敬畏缺失可见一斑。
作为城市肌理和血脉的历史文化没有受到应有的敬重,对城市无异于致命伤。幸好,包括普通市民与民间专家学者在内的“民间力量”奔走呼吁,有效地影响某些既定规划的推进。十几名专家联名上书力谏迫使拆除东山小洋楼的地产商不得不停手,濒临毁灭边缘的高第街因市民持续6年不懈抗争得以“刀下留人”,中山六路骑楼因民众呼声强烈而免遭“改造”,菩提路小学内的民国“八角楼”因微博呼救而被确定“铁定不拆”……“民间”成为捍卫城市历史文化尊严的重要力量。
过去,被拆除的优秀历史文化建筑大都因为没有“文物保护单位”的“免死金牌”。如今,恩宁路片区因算不算“历史文化建筑”尚无官方定论,而面临生死未卜的命运。恩宁路的保护级别定位,或者涉及相关法规政策与城市历史文化界定等方面问题,有待规划部门详解。但规划公开征集意见,意在听取民意、吸纳民智,恩宁路居民集体为保护级别“抗争”,无疑应视为一个积极的举动,理当得到尊重,避免历史文化建筑被毁的悲剧在恩宁路重演。
广州多年前就提出“城市以文化论输赢”的城市建设定位。新市长陈建华上任当日就坦言要“做一个挖掘、保护、继承、弘扬广州历史文化的守望者、建设者、维护者”,难能可贵。珍惜和保护记载城市历史的一砖一瓦本不应是政府与民众之间需要讨论的话题,但城市建设呈现的几近唯利是图的现实,却使这个问题变成必须“讨论”。尤其是,在承载广州历史文化保护重大使命的规划定夺中,政府不能一意孤行,必须充分尊重民意,因为民众才是城市的主人。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牛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