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6
2011年3月10日10时,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主题是“政协委员谈文化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姜昆、吕章申、龙瑞、尹力、韩红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还是要请教冯委员,这两年您一直是在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上,我不知道过去这一年效果如何?这些年来,我们在毫不犹豫地抛弃。您刚才也谈到了忧患,除了忧患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目前的文化界有“Lead”能力吗?另外,您刚才提到了刘心武先生续写的《红楼梦》马上要出版了,而且一出版就是100万册,您如何评价?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这是一个好方法吗?
[冯骥才]:物质文化遗产都在国家博物馆里,一会儿你们一定要听听我们的馆长讲,激动人心。我先讲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刚才我说到“国家自觉”,“国家自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明显的这个问题。国家最近颁布了非遗法,我们知识界呼吁了很多年,千呼万唤始出来,但是有一点姗姗来迟,但是有比没有好。
因为我们现在有了一系列的保护,比如国家名录保护,2006年评的518项国家非遗,2008年我们评的是520项,现在第三批已经评完了,国务院还没有批准。如果批准之后,我们估计是在1300项左右。现在是四级保护体系,国家一级、省一级、市一级、县一级,加起来我们有4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问过韩国的专家,韩国是100出头,但是我们并不认为我们多就比他们的成绩大。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绝大部分的文化遗产后面并没有专家,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过去我们所谓的非物质遗产,民间文化是生活文化,它从来不是一个学术的对象。现在进入了学术领域,把它作为人类学的、民俗学的、文化学的、历史学的、美术学的等等的时候,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过去没有专门的专家。跟日本不一样,日本的无形文化遗产每一项后面都是一群专家。我们为什么没有专家的根源是什么?我们没有专家,一旦文化遗产申报成功了,问题就显现出来了。
现在很多地方因为产业化的思潮,很多地方认为非遗就是一种资源,就往市场推,认为推了就是保护,推了就是发展。他们也有很多歪理邪说,这样就出现问题。比如很多地方剪纸就不能用刀刻了,而是用机器压,皮影也是拿机器压。问题在哪里?传统的工业的手工文明变成了现代的工业的机器文明。文明一改变,文化的本质又发生了变化。还有进入市场以后,比如长治这个地区,光布老虎有几百种,它的布老虎的风俗非常多,有辟邪的,有小孩满月送的。各个村落民俗都不一样,我们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华文化本身的多样性,但是进入市场之后。最近我发现,他们现在基本上都进入市场了。进入市场以后,有的地方就开始把往布老虎上面加亮片了,所有的布老虎基本上跟明星大腕在舞台上一样,文化的内含没有了,文化里面丰富的内容没有了,成了一个商品的包装性的东西。实际文化的地域性没了,这也是文化的一个最大损失。
专家应该做什么呢?我最近就提出一个想法来,我们做源头纪录,比如我们刚才说的布老虎,在我们的大学里就有一个组,现在正在做的。沿着黄河流域这五个省,在所有有布老虎的村庄里,现在还有最后一代,基本是做70岁以上传承人的原始记录,记录以四种手段,文字的、照片的、录音的、录像的,全入档案。
因为我们保护文化遗产,不是我们现在拿它发财,我们要留给后人,要给后人共享。我们必须要让后人知道我们原来的东西是什么样子,它源头是什么样子。
在两会期间我们还开了一个会研究。很多年来,我们对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的记录,一个民族的文学是两大块,一个是文字的,精英创造的,文本的文学。还有一种是普通百姓创造的、集体创造的口头的文学,我们历史上第一部作品,《诗经》就是口头文学的一个集成。对于我们的口头文学我们这些年来记录了多少?
史诗、叙事诗、神话、歌谣、故事、传说、谚语、谜语、灯语、歇后语,我们搜集到现在有8亿5000万字,而且都是手抄的,我们现在要把它数字化。当然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想法阻挡非遗产业化和政绩化的潮流。但是专家要做的事情,要做必须承担的事情,我们要绕到产业和市场的前面,做源头记录的工作。
(2011年03月10日 来源: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