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生态环保
  •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 我国跃居第二大世界遗产国
  • 2013-06-26

      正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昨天对本届会议中国第二个申遗项目进行了表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至45处,超过西班牙成为拥有世界遗产地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对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评语中写到,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符合世界遗产标准,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于本月16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开幕,将于27日在著名世界文化遗产吴哥遗址所在地暹粒闭幕。中国新疆天山21日通过审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简介

      “伟大的大地雕刻”――哈尼梯田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哈尼梯田分布从山脚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巅,级数最多可达3700多级,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杰作。

      此次我国申报的遗产区面积为16603公顷,缓冲区面积29501公顷,包括了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分布的水稻梯田及其所依存的水源林、灌溉系统、民族村寨。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以当地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开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

      红河哈尼梯田也被当代人誉为“伟大的大地雕刻”,因天气和水中植物不同更是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晴天时梯田呈蓝色;阴天时呈灰色;早晚呈金黄色。因植物不同会分别呈绿色、红色、黄色等。

      据文献记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历史可追溯到1300年前的唐代,其结构、内涵、组成要素和环境千百年来未被根本改变。


      ■新闻背景 我国45处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31处

      长城,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敦煌莫高窟,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山东孔孟文化历史建筑群,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历史建筑群,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颐和园,北京天坛,重庆大足石刻,明清皇家陵寝,安徽皖南古村落,洛阳龙门石窟,四川都江堰及青城山,山西云冈石窟,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河南安阳殷墟,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福建土楼,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内蒙古元上都遗址,江西庐山(文化景观),山西五台山(文化景观),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云南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今年新入选)


      自然遗产10处

      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湖南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江西三清山,中国丹霞,云南澄江帽天山化石地,新疆天山(今年新入选)


      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处

      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福建武夷山。

    来源:新华网

     

     


     

期刊浏览
2025 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