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生态环保
  • 京津冀上半年PM2.5浓度下降 臭氧浓度上升
  • 2014-07-25

      环保部昨日通报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74个城市总体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上升到六成左右,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环保部表示,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措施的陆续落实和气象条件利好影响,全国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由58.7%上升为60.3%,空气重污染发生的频次、持续的时间和污染的强度均明显降低。
      监测结果显示,上半年,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70μg/m3,比去年同期下降7.9%;PM10平均浓度为115μg/m3,比去年同期下降6.5%。被监测的6项污染物中,仅臭氧浓度有所上升。
      从全国空气质量排名来看,上半年空气最差前十为邢台、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衡水、济南、廊坊、西安和天津;京津冀仍然是空气污染“重灾区”,10个城市中有8个榜上有名。
      但从达标天数比例来看,京津冀的空气质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改善。上半年,京津冀平均达标天数比例由33.2%上升为36.4%,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PM2.5平均浓度下降13.0%、PM10下降9.8%,改善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析
      汽车越来越多 臭氧污染越来越严重
      环保部昨天通报上半年空气质量状况,在其他监测数据呈持平或下降趋势下,三大区域的臭氧平均浓度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京津冀上半年臭氧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上升7.2%。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就此分析指出,一般阳光充足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臭氧问题比较突出,京津冀地区遭遇的夏季臭氧问题,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汽车增多等诸多因素有关。
      潘小川说,汽车的尾气经太阳照射,很容易形成臭氧,尤其在夏天的中午或者下午,太阳辐射较强,臭氧浓度极易在短时间内升高。“气候变暖后,温度越来越高,太阳的辐射也会增多,在汽车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臭氧污染的发生几率肯定是越来越高的。”
      “在臭氧浓度较高的时候,人吸入空气,很容易对气管、肺部造成急性刺激。”潘小川说,在短时间内,人吸入大量的臭氧,臭氧会同气管里的水反应,生成具有强烈氧化性的双氧水,直接刺激气管收缩,引发痉挛,极易诱发哮喘。
      他指出,与PM2.5污染不同,臭氧污染很难从视觉判断出来,在艳阳高照的时候,很可能臭氧浓度已经超标。所以,潘小川提醒大家,尤其是儿童、老人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敏感人群,在中午或者下午日照强烈的时候,尽量减少出门。如果出门,也要尽量远离马路。“交通干道附近,汽车尾气被阳光照射,很容易形成臭氧。臭氧本身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氧气,人离得远一点,臭氧浓度可能就低一点,这样就不会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臭氧。”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期刊浏览
2025 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