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生态环保
  • 社科院建议构建“新风道”治霾
  • 2014-07-25

      日前,北京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发布《构建北京“新风大系统”》研究报告。报告提出,北京城区最重要的上风口——昌平南口至马池口区域目前污染严重,对城区造成“增霾效应”,应全面清退该区域污染型业态,构建“新风道”,引清新空气入城区,从而减轻雾霾。
      西北风带对城区污染影响最大
      该课题的主持人、北京社会科学院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研究员丁军表示,该课题研究前后历时两年多,是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丁军介绍,北京地区存在三大风带,该课题主要研究的是最重要的西北风带。其中,昌平南口-马池口区域系北京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是对城区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上风口。“它对城区雾霾污染‘贡献’最大。”
      报告建议清退上风口“灰源”
      报告认为,南口-马池口是城市风道系统的重要气源口,但目前该区域污染情况严重。例如马池口地区,一路段周边约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沥青材料冶炼厂、混凝土搅拌站、炉渣及建筑垃圾收售大坑、煤场等重度污染产业群落。
      报告建议,北京市对上风口区域的污染型业态进行全面梳理和清退,重塑上风口区域规划定位,将其定位为北京“新风大系统”中的“气源口”、“上呼吸道”、“优质气源库”,确立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
      “目前城区建风道存难度”
      报告还列举了国内外一些城市建设通风廊道的案例,“武汉已建成六条生态走廊,构成了六条‘绿色风道’,它使武汉市夏季最高温度平均下降了1至2℃”、“德国慕尼黑规划建设了五条城市通风大道,犹如给城市安装了新风系统,城市空气质量提升效果显著。”
      对此,丁军表示,国内外城市建设通风廊道给我们的启示是,“新风资源”是调节城市微气候、提升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难以替代的有效手段。“北京园博园内的锦绣谷就是由砂石坑改造而成的。园博园建成后,周边颗粒物浓度下降了60%,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十分明显。相信马池口及周边地区的改造将为城区雾霾治理带来更加显著的效果。”
      对于上风口如何与城区风道衔接,丁军说,目前在城区建立风道存在很大难度,可以考虑先做好外围风道规划与风口对接,为城区的风道改造积累经验。
      ■ 专家观点
      引风入市?有点难
      环保部城市环境管理专家组成员彭应登表示,治理城市周边的污染源对空气质量改善有积极作用,报告中提到的对西北方向风口进行环境治理,肯定对昌平和海淀的环境改善有好处。
      不过,彭应登认为,治理风口对北京城区的污染改善没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因为相比于其他城市,北京的城市热岛强度比较大,目前的复合大气环流比较复杂,其实没有明确的主导风向。
      同时,彭应登说,仅在城外和郊区建风道还不够,城区也要构建相应的空间布局,但北京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城区原有的通风走廊已经不存在了,目前要建新的风道不太可能。

    来源:新京报

期刊浏览
2025 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