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生态环保
  •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活跃 市场机制促减排效果居全国之首
  • 2014-12-09

     

      新华网武汉12月6日电(记者方政军、吴植)作为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之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各项交易数据均居全国首位,市场运转良好,市场机制促进经济低碳转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正逐步显现。

      记者从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悉,今年湖北共有电力、钢铁、化工等十多个行业的138家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这些企业共减排二氧化碳61万吨,通过在碳市场上出售剩余的碳排放配额获取近6000万元收益。随着资金流向控排企业,碳市场激励减排效果显现。

      据统计,截至目前,湖北碳排放配额交易总量达621万吨,占全国累计总额的47%;交易总额1.5亿元,占全国的30%;累计日均成交量为3.8万吨,占全国的56%。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处处长田启说,湖北碳市场投资者结构多样,参与积极,使得市场在价格发现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由控排企业、碳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个人等市场主体博弈形成价格均衡,使湖北碳交易成交价稳定在21元至29元/吨之间,这有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引导企业减排,目前全国多地企业都希望进入湖北碳市场进行交易。

      为推动碳交易市场发展,湖北在碳金融创新方面率先取得多项突破。今年4月,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三家银行签署600亿元的全国最大碳金融授信,用于支持减排技术应用和绿色能源开发。9月,中心与兴业银行、宜化集团签署全国首个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协议,贷款额4000万元,用于企业减排改造。11月,全国首支“碳排放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在武汉发布;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与民生银行签署全国最大的20亿元碳债券意向合作协议。

      除湖北外,全国另外6个碳交易试点是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深圳和重庆,湖北是中部地区唯一试点省份。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说,湖北经济增速快、产业结构偏重、省内地区差异大,其在中国的特点恰似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缩影。而湖北的经验表明,开展碳交易有助于欠发达和发展中地区实现弯道超车和低碳转型发展。

     

    来源:新华网

期刊浏览
2025 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