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规划建设
  • 郑州千年历史古村落文物被拆:7处建筑仅剩两处
  • 2015-04-16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有一个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马固村。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马固村有7处明清民国建筑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经历当地拆迁后,只剩下王氏家庙和马固大庙两处建筑。今天上午,郑州市上街区区长翟晓宾告诉法制晚报记者表示,目前已经要求文物部门详细调查此事。
      近日,郑州文物保护志愿者彭保红发出一条“十万火急”的微博:“三朝枢密、大宋世家,千年古村、郑州名村上街区峡窝镇马固村一片废墟,列入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郑州卷的7处不可移动文物,现在仅剩两处,其中一处随时有可能被拆掉,在全国重视文物保护的今天,上街区还如此对待文物?”彭保红向法晚记者提供的现场图片显示,直到如今,马固村王氏祠堂的大门上还悬挂着“三朝枢密”的匾额。当地相关历史文献记载马固王氏家族为:“三朝枢密院,九子进士宫”。
      法晚记者查阅的文献记载: 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延续至宋朝的掌管国家军队的官职。唐朝时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部分现代学者认为:“枢密使的职能特点相当于现代国家的国防部部长一职”
      据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显示,马固村共有7处文物名列其中,分别是马固村王光林故居、马固村王德魁故居、马固村王氏宗祠、马固村关帝庙、马固村张连伟民居、马固村教堂、马固村王洪顺民居。
      昨天下午,正在马固村拆迁现场的彭保红告诉法制晚报记者,经历当地拆迁后,这个有“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的著名村落,目前只剩下王氏家庙和马固大庙两处建筑。其中,被拆的王德魁故居的建筑材料则被其后人王白龄收集起来,以便未来重建。
      王家和马家聘请的律师,今天上午向法晚记者提供的照片显示:距离两处文物建筑仅仅几十米处,数辆大型挖掘机、工程车正在施工。
      王白龄爱人告诉法晚记者,去年4月份,当地村干部和他们说必须要拆王德魁故居。在几次抗议未果之后,他们选择了自己花钱将故居拆迁,同时将木制品、瓦片等完整保管好,保存在隔壁一个村镇的窑洞中。“我们希望有一天可以将故居重建。”王白龄爱人说。
      王白龄爱人的说法得到了峡窝镇刘姓官员的证实。针对记者”不可移动文物为什么被拆迁?”的问题,这名官员称:“政府在组织拆迁的时候不知道是文物,也没有人告知是文物,直到拆掉了之后,农户才说是文物。”
      今天中午,郑州市上街区区长翟晓宾告诉法制晚报记者,他已经要求文物部门详细调查此事,并将调查情况进行汇报。
      相关链接:
      三朝枢密院,九子进士宫
      郑州上街马固村的王氏族人,从宋太宗年间到此定居,繁衍生息,耕读传家,历经千余载,创造了辉煌的家族历史,清代汜水县令称王家为“大宋世家”。北宋,马固村王家人五代在朝为官。从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王博文祖孙三代同仕枢密使,王畴九子进士及第,誉满宋京,朝野相传。故马固王氏被世人誉为“三朝枢密院,九子进士宫”。
      从马固村走出的王姓人,南下杭州,西迁宝鸡,移居鄢陵、扶沟,迁居裕州、许昌,定居南阳、信阳……开枝散叶,遍布各地。每年清明时节,王氏宗亲不远千里,来到马固村祭拜先祖。

    来源: 法制晚报 

期刊浏览
2025 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