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规划建设
  • 北京将建地下综合管廊避免开拉锁
  • 2016-04-08

      日前从北京市规划委获悉,该市将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让水、电、气、热等多个部门的管网进入同一条地下廊道内,让北京的路面不再反复开挖装“拉锁”。
      在北京,有供水、排水、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热力、燃气、工业等8种管线设施深埋地下。据市政市容委统计,该市地下管线长度总计超过15万公里,仅井盖就超过200万个,但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曾在1964 年、1976 年和1986 年分三次组织了地下管线的普查,这三次普查共测量管线为5088公里,与市政市容委统计的15万公里总长度相去甚远,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时,急救、抢险人员缺少必要的数据。
      2015年,在距离上一次普查29年后,该市对城六区及远郊区新城地区共计3400平方公里的地区开展地下管线基础信息普查,绘制详细的二维、三维管网图,建立地下管线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与管理。这就意味着,该市将建起一套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以后无论在规划、建设、运行和应急时,都不用一家一家地去询问地下到底有什么管线。而且,这套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管线信息系统还能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换、共建共享、动态更新。“这套系统将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智慧城市融合。”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张图将用于规划、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应急防灾、公共服务等范围。
      在地下管线基础信息普查的同时,该市还将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直径小的三五米,大的十几米,能够将设置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种公用类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实行统一管理,不同部门的管线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检测口进入管道内部进行维修和维护。有了地下综合管廊,以后市民将见不到反复开合的“拉链路”,避免了此后管线敷设带来的道路重复开挖和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空中的电线蜘蛛网也将入地。目前,北京未来科技城已经设置了容纳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的综合管廊,全长3.9公里。

    来源: 中国建设报 

期刊浏览
2025 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