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观点
  • 疏解“城市病”需吃透“增”与“减”辩证法
  • 2016-08-05

      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北京大红门的5家已关停市场近日开始进行拆除,这也意味着“大红门商圈”的1000余名市场从业者将要被疏解。   当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一系列关键词成为大城市的负面标签,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困局。随着“城市病”的蔓延,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开始下定决心,进行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   然而,面对人口与落后产能的“减”与高级人才和产业的“增”,城市管理者在推进城市功能疏解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吃透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减”的层面,应该避免大城市功能疏解只是为了淘汰落后产能的观念。在制造业领域,的确有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领域被视为“落后产能”,这些产能的疏解也是大城市功能疏解的重头戏。然而,城市功能的疏解归根结底是为了调整城市发展结构,这与是否落后无关。例如一些批发类市场,它们作为行业链条的一部分并无“落后”与“先进”之分,只是与所在城市的功能定位、发展特点与未来方向不相适应,对这些产业的疏解不是淘汰“落后”,一些城市对这些行业的接收更不是为大城市“背锅”,只是从全国城市“一盘棋”进行整体考量、规划,实现优势互补的双赢策略。   在“增”的层面,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还要以自身特点为指向。如同DNA将人的外貌、习性、品格塑造得千变万化一样,一座城市也拥有自身的DNA。假设经过一番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人口疏解之后,仅仅是达到了城市环境的略微改善,产业的部分升级,而不是实现城市本身的特色发展,塑造自身独有的“城市基因”,那么,这种城市功能的疏解就相当于“动手术治感冒”,无疑是失败的。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前,规划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而规划的核心就是城市本身的独特定位和方向,千篇一律并非解决当今中国城市发展问题之道。   总之,搬迁、淘汰一些落后产能容易,真正做好城市功能的“加减法”却很难,只有吃透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让城市寻得永续发展。(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期刊浏览
2025 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