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规划建设
  • 河南省发布“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
  • 2016-08-26

      8月18日,记者从河南省地震局了解到,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我省“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各地可综合抵御6级左右地震,震后一两分钟内可向社会发布地震速报信息。   规划回顾了我省“十二五”期间防震减灾工作取得的成就。在地震监测预报方面,我省初步建成了包含63个测震台站、36个前兆台站、18个强震动台站的地震监测台网,全省大部分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里氏2.0级,12分钟内能够完成地震速报,地震监测效能显著提升;在震害防御方面,地震安全基础探测工作稳步推进,7个省辖市开展了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建设日趋规范。   规划提出了我省“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目标:到2020年,我省各地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0级左右地震的能力,防震减灾总体能力达到中部省份领先水平。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要提升地震速报预警与地震监测预报能力,提供全省范围内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秒级地震预警服务。震后1-2分钟内向社会发布地震速报信息。破坏性地震震后60分钟内提供地震灾情初步研判、预评估结果和应急处置方案,2-10小时内提供极重灾区初步范围人员搜救重点区域及灾情动态预评估结果,10-24小时内提供现场灾情报告和救援指引图。地震监测能力达到全省范围里氏2.0级以上,定位精度优于5公里。   据介绍,我省分布着太行山前断裂带、聊兰断裂带、华北断块南缘断裂带、秦岭北麓断裂带(东段)等一系列活动构造带,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历史上曾发生过6次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全国24个重点监视防御区有2个涉及我省,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地震烈度7度以上高烈度区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我省中原城市群部分区域、“米”字形高铁布局、大型基础设施、部分农村民居及城市老旧建筑,面临潜在的地震灾害风险,地震安全需求迫切。   规划要求,要提升城乡抗震设防能力,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地震构造探查,尤其是对重点地区、重点城市及其附近的主要断裂带开展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建设全省地震构造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构造数据信息查询、服务与维护;创建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城市、示范县、示范社区和示范企业,为我省城乡规划、国土利用、城镇建设及重大工程建设服务。(来源:河南日报)
期刊浏览
2025 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