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规划建设
  • 北京划定175项任务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 2016-09-02

      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图合一”、尽快完成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编制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五年规划、高标准建设“公交都市”……日前,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意见》分工方案,明确了175项具体任务。

      “两图合一”指引城市发展
      据介绍,175项任务中最重要的是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这项工作由新成立的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担纲。
      原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合并为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后,将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图合一”,实现由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的重大转变,这份规划或将指引北京到2050年的城市发展。

      缩减建设用地规模
      根据方案,北京市将尽快完成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将市域空间划分为生态红线区、限制建设区和集中建设区,并针对这3个区域出台差异化的管控政策。生态红线区将强化生态底线管理,探索建立生态用地储备制度;限制建设区将实现减地增绿,并推动集体建设用地腾退集中。
      该市还将在2020年底以前编制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到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规模将缩减到2800平方公里以内。

      试点海绵城市建设
      北京将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抓紧实施防洪骨干河道整治工程。计划到2020年,下沉式绿地率达到50%,透水铺装率达到70%以上,新建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
      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副中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北京市提出,到2020年,通州区范围内主要河道水质要高标准达到国家要求。

      保护四合院及胡同肌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也在175项具体任务当中。其中包括恢复“一轴一线”魅力景观,加强老城整体保护,推动文物和保护院落腾退、修缮与合理利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提升,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四合院及胡同肌理等内容。如,加快实施故宫、天坛、钟鼓楼等地区传统风貌保护,推进玉河南段、前门月亮湾地区护城河等历史河湖景观恢复。
      除了旧城以外,“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保护利用也将继续加强。一些散落在京郊或各区域的古文化遗址、传统村落、工业遗产及优秀近现代建筑也将被纳入到保护利用的范围中。
      另外,“杨柳飞絮”也将得到治理,“三季有彩、四季常绿”的城市景观即将展现。

      规范新建小区商业配套
      方案还涉及多项民生政策。该市将在2020年底以前出台新建住宅小区商业配套设施使用管理办法,完善微利经营、服务民生的运营保障制度。力争到2020年,再筹集20万套政策性住房,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改造。

      高标准建设“公交都市”
      未来,北京将利用大数据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到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900公里以上,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达到1000公里,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该市还将着重加快五环路以外驻车换乘(P+R)停车场建设,提高接驳换乘效率。
      据介绍,方案共分6部分,分别是强化依法科学高效的规划管控体系、构筑国际一流水平的城乡建设格局、建立精细智能的城市管理体制、着力治理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保障措施。从任务分解上看,方案更加注重突出改革属性,更加注重突出工作实效,更加注重强化主体责任,着力推进一批重点改革,实施一批高标准的建设项目,兑现一批为民实事。

     

    来源: 中国建设报 

期刊浏览
2025 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