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2019-2020)扩展版来源期刊
 第七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文章检索
观点
  •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老友记 互补更给力
  • 2017-08-24

      以泛珠三角合作为重要基础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牵动各方神经。在大湾区时代来临时,珠三角各市也纷纷抢抓机遇找准定位,开始整合资源,谋求协同创新发展。佛山+香港,江门+深圳,韶关+东莞……湾区内部城市之间,这样城市之间“黄金搭档”组合成为寻求湾区内部探寻互补与融合的常见形式。   有专家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物流、人流和资源空间移动和有效配置的前提,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基础。此前,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也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未来应加大协同创新力度,打造新型合作平台,整合金融、科创、产业、人才和交通等资源,协同创新建设世界一流湾区。 【协作创新】 〖佛山+香港:制造金融对接〗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牵动各方神经。在大湾区城市群中,佛山的GDP即将破万亿元,是仅次于香港、广州、深圳的第四大经济体。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佛山也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等问题。在大湾区里,佛山寻找的合作伙伴中,佛山的首选是:香港。   近几月来,佛山市领导多次和香港的交流颇为密切。7月20日,“香港+佛山”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投资环境推介会暨“香港城”发布会举行。在“香港+佛山”11个重点合作项目中,佛山依托南海三山新城毗邻广州南站的优势,谋划建设“香港城”,出台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和营造宜居宜业生活环境,吸引香港青年及海外留学人员回内地和归国创新创业,打造人才、科技等资源集聚的重要平台。 香港和佛山,一个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一个是广东经济重镇、全国重要制造业基地,两地根脉相连、文脉相通、交流合作源远流长。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的“港人回乡投资”模式是佛港合作的初级版,那么,今天的佛山智造+香港金融,则升级为佛港合作的2.0版。   可以说,这是一场共赢的合作。于佛山而言,佛山制造业发达,当下正在谋求从制造向智造转型,这个过程中,需要相适应的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包括金融、法律、会展业、设计等。而于香港来说,香港有优质且专业的金融服务,而佛山有众多寻求资本的中小企业,因而佛山是其金融高端服务业“对接”市场的快捷通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智石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认为,在湾区背景下,需要拓宽“香港+佛山”的想象空间,香港的金融业、服务业,佛山的智能制造,再加“互联网”的翅膀,三者合力,势必能迸发巨大的潜能。 〖广州+清远:建高新技术园区〗   在广州花都与清远南部接壤的广清产业园,不少广州、深圳企业已在园区开办新厂。最近举行的高新技术企业入园签约仪式,10家高新技术企业签约进入广清产业园。目前,签约入园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40家。   截至目前,园区已与欧派集团、美国美宝、中科院器官移植、渔跃生物等157个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609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797亿元、年税收79亿元,初步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产业板块。园区的优质服务、良好的区位优势使珠三角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纷纷相中这块“宝地”,进驻发展。显示出清远在接受“大湾区”城市群辐射溢出效应方面已有自身的吸引力。   清远筑巢引凤,还是瞄准了“大湾区”的人才溢出价值。在广清产业园,不断完善的创新平台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之一,成了清远践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 〖江门+深圳:探索“飞地经济”〗   “珠三角目前的发展,最大问题在于一体化均衡发展,珠江口东岸的深圳、东莞发展领先,广佛快速发展,珠中江则一直是个‘短板’。广深辐射溢出效应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表示。   林应武称,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发达地区溢出效应中,江门具有很大的竞争力,江门有9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土地承载力优势明显。江门正在打造4个万亩级产业园,土地连片规模大,推出去应该非常有吸引力,现在正跟深圳积极对接。   今年3月,江门市到深圳宝安区,商讨和宝安一起打造“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为深圳、江门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间开展“飞地经济”合作进行探索,之后,两地又探讨了“深圳飞地”工业园的建设。根据双方意向,江门和深圳有望在新会大泽建立“深圳飞地”。同时,江门将规划建设银湖湾滨海新城,银湖湾位于大广海湾先导区,毗邻港澳,水陆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区域内布局了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珠西化工集聚区、广东省中小型船舶及产业配套基地等临海临港产业发展平台。   正如林应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如果说要在珠江西岸再造一个“深圳奇迹”,江门将是最好的选择。 〖韶关+东莞:联手建产业园〗   莞韶园是2008年12月由东莞、韶关两市政府共建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可谓粤北山区城市与珠三角城市产业融合的缩影。莞韶产业园是承载韶关工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发展最重要的平台和载体,也是韶关产业发展的主引擎。   目前,该园区在册企业近千家,其中工业企业300多家,建成投产的295家。2016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20亿元、工业增加值49亿元。2016年,韶关市与白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由白云电气投资10亿元在莞韶园建立白云电气生产基地,于今年启动。该项目将建立起韶关市电力能源产业链,同时带动配套产业形成百亿元级产业集群。   与广清园不同,韶关与东莞相距较远,两地的产业互补性并不强。但韶莞园凭借产业的集聚效应让寻求协同的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   莞韶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转移最终的目标是让企业在韶关这块土地上成长,通过资源整合,推动引进项目与当地原有产业联动发展,激发产业发展潜力,促进产业链跨区域延伸、对接、融合,形成产业新布局。 【辐射延伸】 〖韶关建珠西装备最大配套区〗   大湾区的协同效应,正在朝粤西、粤北地区辐射。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号角吹响之际,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资源城市,粤北的韶关提出,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填补广东高端特钢缺口,配套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目前飞速发展的信息和金融后台服务需求,建“华南数谷”,重点发展大数据云服务及其衍生产业。 【主动融入】 〖大交通助推清远融入大湾区〗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清远与广州的距离“越来越近”。如今,清远正借力大交通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和“大湾区”城市群。   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在接受“从粤企看信心”联合采访团采访时表示,要让清远南部地区更好地利用白云机场这一核心要素,大力发展空港经济。清远市长郭锋表示,清远是最有机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城市,清远也将加大力度,主动对接,积极融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机遇,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专家声音:粤港澳供应链成本有优势〗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产业体系呈现梯形。而国际上其他湾区则相对均衡,发展处于同一个水平上,而粤港澳大湾区既有接近发达国家的高端产业,也有相对低端的产业,产业层次具有多元性。与国际上有一定的差异恰恰是我们的竞争优势,因为这样才能形成融洽的产业关联和好的营商环境,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完善的产业协作。另外,从供应链的成本上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最具有竞争优势的。” 〖记者观察:大湾区需“合作+融合”创新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的经济规模、产业基础、内外贸易等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湾区各个城市之间,仍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同时做好分工,加强金融、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等领域合作,来实现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借助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契机,湾区各个城市之间已经基于产业互补分工、融合的再造。这种态势正呈现“由点及面”、梯度转移趋势,辐射到韶关、清远等发展相对滞后区域,让这些城市逐渐告别过去以要素投入、资源消耗为主的增长范式,转而面向金融、现代服务及科技创新等集约发展。这种组合发展出拳的方式也有望重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同时为珠三角及广阔内陆腹地也注入辐射红利,激发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活力。   事实上,粤港澳三地在产业、交通、人口交融上有先天优势。深圳科技创新中心、穗莞深高端制造业、珠三角及广阔腹地强大的实体经济和内需市场都是先天优势。香港作为金融高地,也有望形成以香港为核心的大珠三角金融中心圈,为整个区域高端制造业制造强劲动力。   但正如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博士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优势明显。但同时,粤港澳三地需要合作互补,从合作的体制机制、分工体系、生活圈规划、协调机制、共享理念等方面着手做好规划,真正实现一体化发展。(来源:人民网/作者:温利 卜瑜  曹菁  严建广)
期刊浏览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2020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2011 年
2010 年
2009 年
2008 年
2007 年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2003 年
2002 年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