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下的街区可持续整体保护方法探索——以拉萨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 2014年第6期 ) [杨涛]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脱胎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围绕保护与发展这一主题,保护理论与方法不断积累完善。历史性城市景观理论的出现,提供了街区保护的新视角。本文回顾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法的演变,结合本轮规划的研究与编制过程,简述本次规划在保护方法上的探索与收获。
- · 基于视觉图式的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组织研究——以苏州地区为例 ( 2014年第6期 ) [张凤阳 王子强]
以历史街区的景观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视觉图式的角度,总结苏州地区视觉图式要素,探讨其在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组织中的运用。区别于常见的三大景观空间类型,本文提出图式视角下节点景观空间、街巷景观空间、整体景观空间和景观意境空间四大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类型,并通过传统图式符号景观化方法的总结,分别对四大景观空间的组织进行讨论,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总结的方法,为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 · 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 文化之殇”——以哈尔滨市道外历史街区为例 ( 2014年第6期 ) [尹海洁 王雪洋]
本研究作为一项社会学质性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和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以靖宇街为中心的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经过对老道外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梳理并前往街区实地走访观察,发现正在进行中的道外历史街区改造工程实质是一场以破坏历史建筑、迁走原住居民为代价的商业开发;在此基础上对街区改造中的各方展开深入访谈,探寻这场利益纠葛中文化之殇的原委,并推而广之,挖掘我国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改造工程走入误区的根源,最后提出如何在历史街区改造中明确政府角色,处理好安居工程与历史街区改造的矛盾关系,并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对策建议。
- · 苏南水网地区历史古镇规划途径探析 ( 2014年第6期 ) [黄耀志 傅德仁 郑婷婷]
分析总结历史古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苏南水网地区特殊的地理特征与古镇保护与发展的需求,提出古镇文化战略与景观生态产业一体化发展为规划理念,并以黎里古镇为例,寻求从宏观层面、城乡资源统筹角度,探索出一种既能保护历史遗产,又能发挥地域特色的发展策略,以期实现“水”文化与“古”文化在空间及产业上的落实,引导水网地区历史古镇的保护与发展。
- · 基于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历史文化名镇更新设计——以开封朱仙镇为例 ( 2014年第6期 ) [韦峰 徐维波]
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及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名镇的前提下延续特色文化、提升区域活力、创造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的新文化,仍是当前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更新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朱仙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更新规划基于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理念,从物质空间构成要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要素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根据其特征与分布,提出不同的保护与更新模式,通过产业功能调整、文化资源培育以及重点地段的详细设计,力求实现特色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2014年第6期 ) [张靖 董雅]
由于传统文化概念被人们重新认识和深入人心,中国传统文化以特有的民族符号形式被重新诠释,推上了新的历史舞台,成为现代设计的亮点。本文简略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总结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从绘画、色彩、传统符号等方面,通过比较与分析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实验和应用。文章的提出对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 · 共生的聚落场景——以石家庄于家村为例 ( 2014年第6期 ) [刘昆]
文章以石家庄于家村为例,分析和探讨了传统聚落的文化景观及现状,提出要使聚落真正意义上“活下去”,就必须在地域类型学的基础之上沿承有序的发展。更新与发展是必然趋势,意味着新与旧的并置是环境多样性的共生,也是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之路,因此更新设计在于满足现实的需求,但又需要着眼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