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科学和理性的建筑工程观 ( 2013年第4期 ) [成于思 吕赛男 成虎]
我国现代建筑工程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其根源之一是人们工程观的错乱和非理性。在分析工程观和建筑工程观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人们的工程行为有重大影响的建筑工程观的几个主要方面。分别从建筑工程的价值观、发展观、生态观、社会观、行为观等方面探讨科学和理性的建筑工程观的内涵。
- · 我国城市地理研究的学术规范问题 ( 2012年第4期 ) [汤茂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包括城市地理研究在内的城市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城市研究的学术规范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这种不足具体表现在问题意识不足、学术对话严重不足、引用不太规范、学术史意识不强及理论创新不够。只有正视这些问题,认真分析成因和思考对策,才有可能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找准方向,重新出发,并找到通向世界学术的“桥梁”。本文对此作了尝试。
- · 建筑的抉择:当代中国城市建筑伦理反思 ( 2011年第8期 ) [张 昊]
建筑,人之筑建,与各个时期折射时代伦理精神,其核心是开显人居住的本质。原始社会体现在遮风避雨,中国古代社会的精神呈现则是天人合一。而在当下呢,似乎大规模的雷同化的城市建筑又重回了原始时期生理功能的满足,其间个性化的后现代建筑的泛滥、又在很大程度上会将人引向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中国在经历了百年变革中西文化碰撞之后,传统价值体系遭到质疑,新的伦理精神尚未真正建立。在价值多元的今天,寻求异质同构,普爱也许是实现伦理精神重塑的一个重要方式。建筑,作为多数人终生之处所,人类视觉系统的庞大景观,也许应介入社会引领其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以普爱作为建筑批评的内核之一,亦可充分体现本民族特色且具有当下性和国际性的视域。
- ·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范式转型——基础方法论 ( 2010年第4期 ) [王红扬]
对中国城市化研究不能令人满意的进展进行了坦率的剖析,指出在认识论上,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城市化这样一个复杂系统性问题所对应的科学知识的属性,这导致现状研究基于本质上错误的方法论。正确的基础方法论包含不可分割的三个要点:基于猜想建构直面解决的系统性、综合性知识;通过结构把握研究的复杂系统性、实践意义和理论建构;基于对猜想的严格检验和结构引导下的累积性研究,实现可行的研究广度、深度的连续拓展和成果质量的连续提升。
- · 文化遗产上的“没文化”之举——仅通过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书法地景”这一窗口看城市造景之谬误 ( 2005年第10期 ) [王学理]
大雁塔属于“国保单位”,慈恩寺也是隋唐以
来的文物遗存。这样一个中外享名的遗址周
围被辟为游乐场所,使得大雁塔、慈恩寺这
一世界级的文化文物景点,被淹没在人造景
观的海洋之中。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占地广阔、
体量宏大,设计呆板、工程粗糙、缺乏重心。
文章除重申报纸上曾指出过的多处书写唐诗
的错误外,重点对“书法地景”作了批评,把
祖国的书法艺术放在地上任游人踩踏,既不
严肃,又易造成误导,表现了设计者文化素
养的缺乏。
- · 论市长的层次干预行为 ( 2004年第8期 ) [刘国祥 崔一屏]
在城市管理实例中,往往不乏有这样的例子:市长亲自过问和处理问题,并带来行政层次管理危机。一般而言,市长运用其权威和支配城市各种资源权力,去解决下一层次的问题,确能收到快速和便捷之效。但势必会使市长的本职工作遭受较大影响,层次不作为情况更为严重,行政管理更加无序,最终会降低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 · 当代地域建筑的出路 ( 2004年第8期 ) [陈红玲 王芳]
社会文化对建筑领域的影响相当深刻,建筑特色的创造必须从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去探索,通过对当今地域建筑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总结了创建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的几条基本途径。
- · 就城市郊区化的几个问题与张骁鸣讨论 ( 2004年第6期 ) [周一星]
本文就张骁鸣发表在《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5期的论文“从区域的角度来理解城市郊区化”展开了讨论。希望通过争论,吸引更多的学者关注郊区化的研究。
- · “造城运动”的经济学思考 ( 2004年第6期 ) [许新华]
目前的“造城运动”是又一次革命,其中存在的问题是予人震撼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造城运动”产生的原因,一是城市管理者有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道德风险;二是由于文化的破坏是隐性的,文化特性的边际效用大于经济成果的边际效用还没有被人们觉察到。按经济学的分析,解决“造城运动”问题应该采取投票和立法两种主要对策。
- · 应该冷却的激情和不该被搅扰的历史沉淀 ( 2004年第6期 ) [杨杏玲]
- · 倾听“凝固的音乐” ( 2004年第6期 ) [韩豪]
- · 对上海拆江南造船厂(办世博)及北京第一机床厂拆除的质疑 ( 2004年第5期 ) [唐修俊]
- · 我看城市 ( 2002年第6期 ) [齐康]
- · 北京直观印象——兼议生活其中的感受 ( 2002年第6期 ) [任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