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 2012年第1期 ) [秦波 田卉]
洪涝灾害一直是城市所面对的重大威胁。由于气候变化和高速城市化等原因,我国城市尤其需要重视洪涝灾害的应对。大量案例和理论证明:面对洪涝灾害,仅仅依靠工程设施等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透过公共管理的视角,本文以危机管理的P P R R 模型为框架,探讨洪涝灾害的预防、准备、应对以及恢复四个阶段所应采取的对策,由此构建一个科学、完整、严密的应急管理体系,并推动城市综合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 · 规划浪费探缘及其政策建议 ( 2011年第12期 ) [罗小龙 梁晶]
城镇的快速发展使规划编制也出现了新一轮高潮,规划浪费也成为此轮规划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规划浪费的根源,指出规划浪费主要有部门利益博弈、行政长官意志、规划滞后于发展等原因。最后,为避免规划浪费,在强化规划委员会、理顺规划体系和强化规划法定地位等方面提出建议。
- · 提高规划实效性的规划管理策略探索——以厦门为例 ( 2011年第12期 ) [何子张]
从规划编制的层面,如果编制的规划没有或很少被实施就会造成规划浪费。要避免规划浪费就需要弥合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之间的鸿沟,提高规划实效性。以厦门的规划管理实践为例,从以下4 个方面探索如何提高规划的实效性:“使用导向”的规划编制成果转换策略;建立规划维护与责任规划师制度;建立规划绩效评估与规划检讨制度;强化规划的行动力。
- · 我国空间规划协调问题探讨——空间规划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2011年第12期 ) [林坚 陈霄 魏筱]
与多数发达国家的空间规划融合在一个体系中不同,我国的制度特征和基本国情决定了其空间规划体系内部构成的多元化,一个行政层级往往有不同的空间规划并存,是一种并行体系。因此,空间规划协调不仅要考虑不同层级规划的上下衔接,还应该考虑同一层级不同种类规划之间的相互协调。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经验,结合我国现行空间规划体系的问题所在,提出加强我国空间规划协调的原则及解决对策。
- · 创建动态城市规划评估体系——破解我国规划权威性强化之难题 ( 2011年第12期 ) [于涛 严翔]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决定其具有较强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然而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预测和安排,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导致传统的静态规划本身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其稳定性也只是相对的,由此引起了对静态城市规划权威性的较多质疑。在城市规划的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与贯彻效果的客观评估,也导致了重复规划、过度规划等所谓规划浪费现象的出现。因此,论文首先归纳了我国规划权威性不足的种种具体表现,继而深入分析导致我国规划权威性不足的问题根源,并且提出了强化我国规划权威性的具体对策,以期通过动态城市规划评估体系的创建来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规划尤其是法定规划的针对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 · 城市建设与碳排放的若干重要关系 ( 2011年第11期 ) [戴星翼]
在中国,城市化会是今后20 ~ 30 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过度建设拉动“两高一资”产业,从而使我国碳排放扶摇直上,乃是我国低碳经济最大的问题。遏制城市建设中无谓的碳排放,是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由此产生三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其一,如何做到合理而不是过度估算城市规划中的人口规模;其二,怎样避免因城市规划和决策的不当而导致高碳的生活方式;最后,如何在采用城市建设中的低碳技术时避免在生命周期视野中事实上的高碳的选择。
- · 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模型和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 2011年第11期 ) [诸大建 陈静]
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增长同时又要提高13 亿人社会福利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需要对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理论框架、评价系统与管理思路进行深入研究。而如何评价城市低碳竞争力水平,目前尚没有完善的理论与方法。本研究基于数据可获性原则、动态性与可比性等基本原则,将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大类,即低碳环境竞争力、低碳生产竞争力和低碳社会竞争力。针对城市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引入灰色理论建立灰熵分析评价模型,并采用上海市2002 ~ 2007 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 · 基于产业能耗与产业空间分析视角下的上海低碳城市发展 ( 2011年第11期 ) [陈蔚镇 韩青]
气候变化背景下上海表现出高度依赖能源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区域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上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依靠“效率份额”而非“结构份额”促进城市产业能耗的降低;上海产业空间重构下,由于新兴产业空间与生态脆弱空间的高度重叠,面临海岸带空间产业集聚下潜在生态安全的巨大风险。
- · 国外城市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对我国城乡规划的启示 ( 2011年第11期 ) [叶祖达]
城乡规划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平台,城市规划决策者需要有能力明确指出相关的基本排放数据:包括不同规划方案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规划范围的主要排放源头、排放结构等,编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作为行动计划实施的依据。要科学地建设低碳城市,以城乡规划建设政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是十分重要的基础规划要求。但目前我国以地方城市区域为空间单元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的工作都还不够,影响了城乡规划和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的发展和推进。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城市或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回顾,以英国的莱斯特市和伦敦市、美国的纽约州和纽约市、及加拿大温哥华市5 个尺度规模不同的地方区域近年编制的温室气体清单为例,总结其对我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的参考作用。最后指出对我国城乡规划建设领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的启示,并提出三个基本方法和原则:(1)城乡规划建设政策职能匹配;(2)明确解释城乡空间边界的影响;(3)减排目标与进度成果数据公开。
- · 低碳技术推广促进过程中的公众认知模型构建 ( 2011年第11期 ) [戴亦欣]
随着低碳发展进程的逐步加快,各国政府开始加大力度推进低碳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对于特定低碳技术的认知和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术是否能够在地方广为推广和顺利应用。有哪些因素影响到公众对低碳技术的认知?哪些因素能够改变公众认知?这些都是政府在进行低碳治理和决策中必须了解和考虑的元素。本研究建立在对当前低碳技术公众认知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类,梳理了影响低碳技术公众认知形成的关键因子,并通过在某城市的公众低碳认知测试,展示了当前我国公众对低碳发电技术的认知程度和关键因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影响低碳技术公众认知的理论框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中应该关注的方向,不仅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政府的低碳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 · 中国城市贫困状况分析及反贫困对策 ( 2011年第10期 ) [蒋贵凰 宋迎昌]
随着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贫富差距的拉大,城市贫困问题已备受关注。基于统计数据测算,我国目前城市合理的贫困线大约在人均年收入7500 ~ 8500 元之间,贫困人口数大约为5000 万人,是目前低保标准和受保人数的2 倍左右。受到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其中东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最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较高。研究深刻分析了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依照我国国情提出城市贫困监测、城市经济发展、收入分配机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力资本投资及反贫困路径的拓展等多方面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 · 中国城市贫困阶层聚居区的变迁、分类和特征——以广州为例 ( 2011年第10期 ) [袁媛]
目前国内贫困阶层聚居区研究以静态分析为主,少有动态关注聚居区的历史演变。本文用广州的历史文献、宏观空间数据和微观社区调查分析,系统论述在清初和清末民国时期、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初期、改革深化到现阶段等不同时期,贫困阶层聚居区的区位和分布特征变化。研究发现,广州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经历了“外围和中心区位- 中心区位- 中心和外围区位”的变迁,形成了“集中- 分散- 再集中”的分布演变过程,这是体制和市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迥异于西方的贫困阶层聚居理论。
- · 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阶层聚居的影响与对策 ( 2011年第10期 ) [单菁菁]
居住空间分异特别是贫困阶层聚居是长期困扰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深刻变化,居住空间分异与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已初见端倪。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阶层聚居的五大动因和社会影响,并运用系统理论,从收入分配、政策体制、城市规划、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应对策略的探讨。
- · 发展中国家城市贫困地区居住环境整治初探 ( 2011年第10期 ) [孙立 沈莹 城所哲夫]
如何改善城市贫困地区的居住环境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共通的紧急课题,涉及到城市化、贫困消减与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先进事例的介绍概观了发展中国家城市贫困地区居住环境改善事业的发展动向,指出如何使贫困层实现“自我发展”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贫困地区居住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 · 慢城运动对国内城市宜居建设的启示 ( 2011年第9期 ) [朱晓清 甄峰]
自1999 年发源于意大利后,慢城运动在欧洲及以外的地方蓬勃发展,并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城市网络。本文对慢城的起源、发展趋势及内涵进行了概述,并将慢城与当前国际城市研究的热点——宜居城市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最后根据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就当前国内城市宜居建设现状,对国内城市宜居建设提出了几点启示。
- · “国际慢城”在中国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 2011年第9期 ) [宗仁]
在剖析高淳县桠溪镇成为国际慢城的原因基础上,阐述了慢城运动的以人为本和逆城市化理念给我们的启示和借鉴,以及发展慢城对推动中国旅游产业转型、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作用。
- · 传承自然生态之美 创造慢行城市生活——新疆拜城县北部新区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构想 ( 2011年第9期 ) [丁海茹]
随着人本主义的回归,慢行系统日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很多国内外城市都开始着手慢行系统的建设,提出“慢行城市”的理念,这与当前大势所趋的生态城市、步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概念一脉相承。文章从绿色网络空间、慢行街区、绿色慢行交通等多角度出发,倡导小城慢行生活,构建以自然生态为特色、慢行城市生活为主题的小城生活方式。
- ·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界定、特征与途径 ( 2011年第7期 ) [罗震东 韦江绿 张京祥]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发展是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空间规划与建设角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方面和技术支撑。针对现实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缺失,试图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界定着手,通过对当前发展特征的总结探索均等化发展的必要途径。认为分权化的制度安排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存在巨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数量均等已获较大发展,质量均等程度远远不够,集中化规模化带来的空间可达性问题凸显。基于以上问题,认为健康城市化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相辅相成,政府责权明晰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保证,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需要规划技术支撑。
- · 转型期城市社区资源配置的社会分异研究——基于广州的实证 ( 2011年第7期 ) [高军波 周春山]
社会经济体制综合转型以来,市场机制逐步取代行政指令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体方式,其空间分布形态也与转型前截然不同。本文以广州为例,基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数据及问卷调查数据,对城市社区资源的空间配置进行社会生态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型期广州城市社区资源配置呈明显向高收入地区聚集的特征,传统条件下的空间均衡分布模式被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收入地区指向的集中布局模式所取代;但受地理区位、开发时序及功能定位影响,社区地位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并非完全一致;不同阶层社会群体聚集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其可达性差异明显,社区资源配置的社会分异特征显著。
- · 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 2011年第7期 ) [张大维]
社区服务设施是社区服务的载体和平台,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社区服务设施如何既覆盖到所有住区、惠及到所有居民,又节约成本、提高配置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是新时期基层政府和社区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公平效率分析视角解决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价值取向问题,社区服务分类理论解决了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操作框架问题。基于此,将社区服务设施分为了“两大类、六小类”,确定了其项目设置和功能定位,并提出了设施选址、筹资渠道、运行机制等方案。从公平的角度讲,社区服务设施要辐射到所有居民,设计科学合理的服务当量;从效率的角度讲,社区服务设施要组合配置、集中建设和综合使用,避免闲置浪费。
- · 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设计策略研究——以济南市泉城广场为例 ( 2011年第7期 ) [赵忠超 赵军]
文章以济南市泉城广场为具体研究载体,简要介绍广场基本概况,分析广场无障碍设施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提出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的设计策略。
- · 我国城市同城化发展的模式研究与制度设计 ( 2011年第6期 ) [焦张义 孙久文]
本文回顾了同城化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出现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同城化与城市功能耦合及产业优化的关系。并且归纳总结了4 种目前存在的同城化模式,及每种模式的利弊,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同城化模式。本文的结论是,同城化是区域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作为优化城市功能、协调城市发展的一种手段,通过同城化一个区域可以达到提高区域竞争力的目的。
- · 同城化趋势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 2011年第6期 ) [鲁全 鲍晓鸣]
伴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连接城市间的快速交通系统的不断增强,交通快捷的同城化时代已经到来。产业的转移以及交通的便利,使更多的人员选择跨城通勤就业,但却由此引发社会保障的跨地区接续问题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地区差别问题。本文认为,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根据不同类型同城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理清各级政府间的财权和事权关系是社会保障体系应对同城化趋势的必由之路。
- · 大都市区消费空间的重构——以广佛同城化为例 ( 2011年第6期 ) [林耿]
以广佛都市区的同城化为例,分析都市区经济背景、发展路径、经济联系和规划思路,在此基础上探讨同城化下消费的可能走势。随着广佛都市区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跨境居住-就业行为日渐普遍,消费空间也必然随着消费关系的变化而悄然变化。同时,随着武广高铁和广珠轻轨的建成和通车,广佛同城化处于一个更加开放的区域环境之中。借助中心- 边缘理论对同城化之后的广佛关系进行解读,广佛既可能在一体化之后整合成一个相对于都市区之外而言更大的核心区,也可能在一体化之后分化出都市区内部新的核心区,这些趋势将复合影响着都市区消费空间的整合或分化。
- · 我国同城化发展与区域协调规划对策研究 ( 2011年第6期 ) [彭震伟 屈牛]
文章从区域同城化产生的背景和内涵出发,对我国部分中心城市业已开展的同城化发展案例的现象及其特征进行了的分析,深入剖析了同城化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并指出了目前我国现有制度对同城化发展指导的缺失。最后,文章总结了同城化发展的空间模式、空间规划内容和区域空间规划体系衔接等规划对策。
- · 开发区再开发路径研究——以南京高新区为例 ( 2011年第5期 ) [王兴平 袁新国 朱凯]
开发区建成区的再开发是促进我国城市空间的集约利用和建设低碳城市的一条重要途径。论文从当前开发区转型发展的背景出发,立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开发区再开发实践,提出产业优化提升、功能转型升级、空间集约利用及建筑改造再利用等是实现开发区再开发的有效途径,并对上述不同的再开发途径的开发机制与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以南京高新区为例,对其再开发实践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再开发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 ·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上海开发区为例 ( 2011年第5期 ) [石忆邵 黄银池]
分析了上海开发区土地消耗的现状特点,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其集约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开发区的耗地量与其行政等级、区位、行业类别密切相关;(2)各开发区之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在所选取的30 个市级以上开发区中,仅1/3 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超过平均水平,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市级开发区之间的差距明显;(3)多数开发区的单位产出耗地量和人均耗地量处于下降态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趋于上升。
- · 中国开发区发展与城市空间重构:意义与历程 ( 2011年第5期 ) [郑国]
开发区是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载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不同的时期,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方式和影响强度是不一样的。论文总结了开发区对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开发区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演进历程,提出我国开发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开发区的“孤岛”和“飞地”阶段、开发区对城市空间影响效应增强阶段,现在已经进入开发区与城市空间融合阶段。文章还对我国开发区当前面临的职住分离问题、管理体制与行政区划问题、交通系统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
- · 行政化:开发区与行政区体制融合的逻辑归宿 ( 2011年第5期 ) [张志胜]
国内许多开发区为了实现“二次创业”,近年来纷纷与行政区相互融合,这既与开发区自身发展特点有关,也与其外部压力有一定联系。这种融合对开发区而言有利有弊,尤其是融合后的管理体制行政化过早促使开发区“历史的终结”。如何在与行政区融合时尽量保留开发区既有管理体制优势,成为开发区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 · 单位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空间重构 ( 2011年第3期 ) [柴彦威 塔娜 毛子丹]
中国城市空间重构表现为均质的城市空间向异质的多元的城市空间转变。单位转型是城市空间重构的缩影和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单位的空间和社区特点对于构建单位退休者社区和基于新单位制的低碳城市空间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单位的制度因素和社会特征和居民迁居,对于重塑城市居住空间具有重要影响,单位居民迁居和单位隐性化作用是城市空间重构的中心环节。因此,基于单位视角解读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