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型期公共空间重置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碎片化研究 ( 2011年第3期 ) [胡咏嘉 于涛 罗小龙]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城市传统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表现为城市公共空间出现了重置倾向。文章以此为背景通过分析公共空间重置对城市空间、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我国城市碎片化系统地进行理论研究,并在与国外相近案例的比较研究中提出使我国城市更为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 · 社会空间重构背景下的贫困空间固化研究 ( 2011年第3期 ) [袁 媛]
伴随着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重构的过程,各类型人群在不同地域聚居的格局业已形成。户籍贫困人口、失地农民和流动贫困人口因为迁居能力有限,有被固化在既有居住地域和新贫困空间上的趋势。其结果是加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群体隔离和内卷化,最终导致贫困社区衰退,地域的不利影响凸显。本文建议制定、实施反贫困的地域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学的社会影响力。
- · 城市空间重构——依兰县城发展的选择 ( 2011年第3期 ) [马利波]
通过分析依兰县城空间格局现状以及演变历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系统地阐述了依兰城市空间重构的必然性,进而提出城市空间重构策略,以便能够重构一种更加合理有序的空间脉络体系,更好地引导城市增长和促进城市更新、实现依兰县城的真正可持续发展,并希望能够为黑龙江省中小城市的空间重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空间形态重构——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 ( 2011年第3期 ) [倪毅 冯健]
以浙江省义乌市作为实证研究地区,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空间形态重构。重点选取和处理了9 个年份的遥感影像数据,提取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信息,结合计算扩展强度、扩展梯度、扩展贡献率、分形维数以及开展相关分析等定量方法,对城市空间形态重构特征和机制进行多角度分析,结果表明:义乌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但速度出现下降趋势;扩展方向从单方向转变为多方向,扩展重点逐渐远离市中心并向外延伸;分形性质逐渐变好,但总体而言主城区的分形形态优于市域;自然、人口、经济、政策、交通、文化等多种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城市空间形态重构,但人口、交通和经济构成最重要的3 类因素,这实际上反映了义乌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特质。
- · 长三角地区城镇空间模式的结构特征及其优化和重构构想 ( 2011年第2期 ) [沈玉芳]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模式协同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在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模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和重构的方向、目标、总体思路与主要任务,以此为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 · 产业同构背景下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 ( 2011年第2期 ) [禚金吉 魏守华 刘小静]
本文首先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商等方法研究了1999 ~2009 年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程度及其演变,分析了产业同构对两省一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影响。然后在理论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同构与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产业同构背景下,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 · 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研究 ( 2011年第2期 ) [宗传宏]
世博会通过促进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的推动作用,并根据发展的实际提出世博后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四个重点领域,最后提出六项重点对策。
- · 共生型跨区域旅游空间融合的CAS动态演化机制研究 ( 2011年第2期 ) [郭旸]
跨区域旅游发展本质上就是旅游系统的空间演化问题,由于区域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和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空间选择等原因,旅游活动在长三角地区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状态。而共生理论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可以有效地诠释这一机制的共生进化效能,从而为后世博效应下的区域旅游一体化机制以及旅游系统空间属性的深化探索提供一种共生性和复杂性理论渗入的研究视角。
- · 对经营型城市更新的反思 ( 2011年第1期 ) [张京祥 易千枫 项志远]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地方政府热衷于经营型的城市更新,注重短期现实经济利益的获取,由此导致了大量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文章在分析了当前经营型城市更新导致的经济与社会负面效应后,指出必须建树更加综合的城市经营目标,实现城市经营与城市更新的良性结合与互动。
- · 城市更新中的利益冲突与规划协调 ( 2011年第1期 ) [任绍斌]
结合城市更新的类型和模式的划分,重点分析不同类型和模式城市更新中的利益主体构成、利益冲突形式以及利益冲突的焦点,认为城市更新中利益冲突的焦点集中在政府、开发商和产权人之间的规则性冲突、分配性冲突和交易性冲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更新中规划协调的公平性、全局性和伦理性立场,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协调策略。
- · 城市更新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及其影响 ( 2011年第1期 ) [吕晓蓓]
本文回顾了城市更新及城市更新规划概念的演变, 同时也通过梳理和比较国内各大城市的城市更新规划情况,总结了目前城市更新规划在中国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由于城市更新工作的特殊性,城市更新规划较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其他类型规划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未来城市更新规划可能成为各大城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点,城市更新规划必将对其他类型规划和规划体系本身产生深刻影响,规划体系应该积极面对,并主动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另外也有必要通过规划体系的改革,将城市更新规划有效地纳入到制度化的规划管理平台中,使之能与法定规划有效对接,使之能更有效地指导城市更新工作。
- · 旧城更新规划导则编制技术: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视角 ( 2011年第1期 ) [杨俊宴 潘奕巍 史宜]
规划与设计导则是城市规划与设计成果法令化的形式,既是行为的先导,又是遵守的法则。本文针对旧城更新的规划类型特点,从土地集约利用的视角分析空间发展三类制约因子,提出各项控制要素,进而构建层次分明、便于操作的导则编制方法,有限的、理性的弹性控制城市旧城空间的发展,为旧城更新提供可读、可视的技术参照依据。
- · 刍议国内外生态社区研究进展及其特征、意义 ( 2010年第12期 ) [宋言奇]
对生态社区的发展历程、研究状况、特征以及意义进行了详尽解读。生态社区是在城市化给人们带来生态负面影响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注重自然生态到自然与人文生态二者并重的历程;与之相应的是,人们对生态社区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从建筑、规划层面到多学科层面的发展过程;生态社区具有布局合理、环境保护、绿化体系以及功能混合等多种特征;生态社区对于建设生态城市以及打造低碳经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 · 城市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策略 ( 2010年第12期 ) [周传斌 戴欣 王如松]
生态社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单元,其核心内容是社区生态关系的整合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强调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社会服务等要素的有机融合。采取文献分析、公众调查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一套城市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该指标体系为引导,提出从规划、设计、建造到建成后的管理、运营、维护各阶段的生态社区建设策略。
- · 基于生态问题导向下的广州亚运城社区低碳生态规划 ( 2010年第12期 ) [肖荣波 蔡云楠 吴婕 代欣召]
亚运城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赛时需求,还应充分考虑赛后使用问题,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亚运城的低碳生态规划设计不仅能体现和践行“绿色亚运”的理念,更是一个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可持续城市化的窗口,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研究价值。文章重点分析了规划区关键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此为基础,从绿色基础设施、交通、市政、建筑以及赛后利用等方面,对亚运城社区低碳生态规划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类似地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 · 理想空间——关于城市发展目标转型的思考 ( 2010年第11期 ) []
从地理学与规划学视角出发,以中国特大城市——广州为例,对城市发展目标转型的内核进行分析。研究将城市发展目标转型特点归结为6 点:科学的空间到人性的空间;有形无神的空间到形神兼备的空间;本地市民的空间到全体居民的空间;数字表现优良的高端城市到充溢注重市井细节的基层城市;刚性的空间到弹性的空间;边界化、区隔的空间到共融、互动的空间。最后提出对我国当前人文地理学研究的3 点启示:(1)注重学科基础概念的重新认识;(2)重视微观层面的细化研究;(3)加强跨学科的整合研究。
- · 转型时期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建设策略 ( 2010年第11期 ) [代伟国 邢忠]
现阶段我国社会转型的本质就是社会经济和物质空间的秩序重构,转型时期公共空间的矛盾来源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针对社会与空间之间这种循环往复、彼此影响的问题,提出了“社会——空间”互动的工作思路和“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空间”逐层引导的策略路径,明确了修正公共空间建设的价值观、建立空间和社会良性互动的机制、把空间规划上升为公共政策的策略性主张,并提出对公共空间进行系统整合、内部完善、外部耦合的应对措施。
- · 长三角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实证研究——兼论城市产业转型及发展方向 ( 2010年第11期 ) [吕新雷 从海燕 魏守华]
首先运用区位商指标测度长三角16 个城市28 个制造业行业2000 ~2008 年间的产业集聚度,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然后从城市规模、资源状况、劳动力素质与成本、土地成本、生活成本、运输成本、市场规模、基础设施、资金供给、政府政策等角度分析产业集聚度变化的原因;最后得出关于不同规模城市产业发展方向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 · 现代服务业:城市转型的新动力系统 ( 2010年第11期 ) [吴海瑾 李程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城市必须尽快实现从规模扩张发展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转型。
城市转型发展的内涵和趋势是城市产业空间的重构和趋于服务化。作为带动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服务业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创新效应正在引起城市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空间要素的优化以及城市功能的提升,从而推动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为了实现现代城市的转型发展,必须促进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转型期中国城市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治理措施。
- · 浙江省保障性住房“内循环”制度实施现状调查、评价、原因及对策 ( 2010年第10期 ) [黄辉玲 吴次芳]
保障性住房退出制度的实施效果可以认为是低效、无效。本研究试图通过实地的调研、访谈来呈现保障性住房“内循环”制度实施的微观图景,评价制度实施绩效,获取主体的行为影响因素和微观行为环境,探究制度异常实践的原因,再提出制度优化措施,希冀完善保障性住房的运作机制。
- · 我国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分析——对加快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思考 ( 2010年第10期 ) [黄安永 朱新贵]
商品住宅市场的过快发展凸显出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的落后,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我国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不完善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文章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性住房机构、加大财政性资金的投入、改变现有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办法、完善现有保障性的住房法律体系4 个方面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行政管理机制作了一定的研究。
- · 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基本模式、政策转型及其借鉴意义 ( 2010年第10期 ) [刘志林 李劼]
本文对比了美国、英国及中国香港地区的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的目标定位、管理体系、资金保障、分配机制等,总结了国际上公共租赁住房的基本模式、经验教训以及最新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廉租住房建设和管理模式的借鉴意义,认为应当注重发挥非营利性机构在廉租住房管理中的作用,设计与租户支付能力匹配的租金机制,严格资格审查和准入制度,同时通过设置灵活的退出机制和合理的选址与规划,防止贫困集中和居住隔离。
- · 荷兰住房保障体系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 2010年第10期 ) [景娟 钱云]
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给城市住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部分国家的经验显示,政府对住房市场进行干预并逐步建立国家住房保障体系,是应对这一困境的必由之路。对于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的中国而言,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经历了多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当前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住房保障体系。在此过程中,汲取其他国家住房保障体系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尤为重要。荷兰作为“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国家在住房保障体系上投入之大、方式之有效、成果之卓著,都堪称“西欧模式”的典范,许多政策经验也一直被其他国家广为学习。本文全面回顾了荷兰住房保障体系的发展过程,分析荷兰公共住房发展多个历史阶段的政策特征,力图全面把握其发展的宏观脉络,评价其优点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荷兰模式对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健康发展的借鉴和启发。
- · 保障性住房融资的国际经验借鉴:政府作用 ( 2010年第9期 ) [杨赞 沈彦皓]
住房保障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市场失灵和保障居民基本居住需求而推行的一项公共政策,政府在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应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制约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的最主要瓶颈就是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有限,因此如何正确定位并发挥政府在保障性住房融资中的作用是确保资金持续投入、顺利达成“到2012 年末基本解决1540 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目标的关键。本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保障性住房融资中的作用,为我国政府明确责任、更好地处理保障性住房融资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 ·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与融资:回顾与展望 ( 2010年第9期 ) [陈杰]
长期以来我国的住房保障投入存在较大的欠缺,但自2008 年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投入步伐大大加快,对社会民生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住房保障的范围与实施情况做历史总结与评述,并分析了投融资来源的主要渠道与规模。本文指出,保障性住房因其福利性特点,依托市场化融资困难,目前我国对其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政府财政压力较大,住房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展望未来,我国保障性住房需要积极探索融资新路,获得多元化途径的资金来源。
- · 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 ( 2010年第9期 ) [郑思齐 张英杰]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在空间布局方面的突出问题是选址过于偏远,且大多集中建设。这会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成本负担,降低其就业概率和生活质量,并可能加剧弱势群体的空间聚集,强化居住分异,带来各种社会问题。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必要慎重和科学地对待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问题,以更好地实现住房保障目标,并促进社会融合。本文将讨论低收入住房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以及国际经验和教训,在分析目前我国城市中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所存在的问题及背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 保障性住房的土地储备机制研究 ( 2010年第9期 ) [濮励杰 张润森]
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住房保障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和客观要求。但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土地储备制度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基于保障性住房视角下的土地储备制度缺陷分析,从规划、融资、监控、参与和法规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保障性住房的土地储备机制思路和对策。
- · 基于过滤理论的城镇住房保障研究 ( 2010年第9期 ) [朱建君 李启明 曾晖]
文章研究了住房梯度消费理论和过滤理论,基于过滤理论构建了城镇住房市场供应与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市场化供应解决80%的家庭所需住房,社会保障性住房解决20%的最低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实行多层次多样化的住房保障方式;提出非盈利性机构——住房保障中心专门负责住房保障工作,确保住房保障正常运行;最后建议住房保障货币化补贴采用非现金发放模式。
- · 论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政府法律责任 ( 2010年第9期 ) [金俭 朱颂 李祎恒]
政府是城市居住条件得到实质性改善所必需的资源的唯一持有者,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保障性住房建设既是政府的政治责任也是政府的法律义务。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于保障公民住宅权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拉动内需,平抑房价飞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与增强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的内在动力与法律责任,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与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 · 低碳城市治理中的领导力模型分析 ( 2010年第8期 ) [戴亦欣 王雯雯 刘志林 齐晔]
全球气候变化使我国城市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成为理想选择。在地方政府层面,低碳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激励地方官员,将国际环境治理的变化引发的中央政府的目标改变细化到地方发展的政策目标中,并出台与地方发展状况相符合的发展战略与政策。通过对保定低碳城市建设过程的案例分析,从领导力模型的变迁角度,发掘地方治理过程中由于国际治理环境、中央决策以及地方发展三方面情境变化下,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变迁对于平衡地方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目标下的地方政策变迁的影响。基于案例研究结果,认为低碳城市发展的初期,领导力的构成和对外界环境的吸收消化能力成为发展的重要基石。一方面,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必须考虑国际和国内、中央和地方双重情境的动态变化:由于全球环境治理的变化、国际公约的确立以及国际组织的资源支持,形成了对中央环境政策的强有力的推进与补充,成为地方领导平衡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低碳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需要政府、企业、专家这三个层面领导者的共同作用来推动,而这三者之间动态互动所产生的合力对低碳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