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规划改革实践研究 ( 2022年第5期 ) [王兴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梳理了相关学术研究进展和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规划工作中的体现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系统整理和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规划工作中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相关实践考察和指导等,以及相关规划部门在政策文件和相关规划编制实践中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部署、落实和贯彻情况,最后在总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规划工作价值引导作用基础上,提出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规划改革的对策建议。
- · 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实现机制 ( 2022年第1期 ) [黄贤金 张安录 赵荣钦 高菲 张鸿辉]
“双碳”目标的提出必将推动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碳要素的约束对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实现机制,5 位笔谈专家主要从基于碳治理的国土空间规划过程、面向生物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竞争与碳排放机制、多目标下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路径、试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措施、能源领域碳减排与国土空间维度等方面提出了主要策略,为构建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借鉴。
- · 高铁时代的武汉城市圈空间经济联系研究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与位置大数据的实证 ( 2021年第6期 ) [邹游 赵倩 周婕]
采用年度社会经济数据和SPSS软件的降维分析方法,改进引力模型中的“城市质量指数”与“时空间距离”。应用该模型,对“高铁时代”来临前后的武汉城市圈内部空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度量和对比,并使用GIS对域内各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引入交通流量位置大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对“高铁时代”来临前后的区域联系及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并基于此对城市圈发展规划提供可行政策建议。
- · 基于POI的武汉市商业中心识别及等级研究 ( 2021年第6期 ) [曾源 王国恩 张媛媛]
文章借助POI数据根据商业设施的空间分布和聚集程度对武汉市的商业聚集区进行定量识别,运用核密度、Getis-Ord Gi* 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结合商业聚集区POI点数量、面积以及热点聚集程度综合识别商业中心并研究其等级。研究表明:①不同商业业态在区位选择和空间分布上有所差异,但总体呈现聚集融合现象;②体验型商业快速发展及与传统商业空间的融合,成为新零售环境下商业中心新模式;③武汉市商业聚集区主要呈现“中心城区轴向分布,外围城区散点扩张”的格局;④商业中心等级差异依然存在,但“市级—区级—居住区级”三级体系并不显著,而是呈现“主—副”两级结构。
- · 基于多源数据的武汉市商品住宅空间分布特征及模式研究 ( 2021年第6期 ) [陈琬仪 刘合林]
文章采用多源数据,借助ArcGIS平台,采用空间密度分析法和归纳法研究超大型城市
武汉市商品住宅空间在分布规模、分布密度和结构模式3个方面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武汉市商品住宅空间分布展现出总体规模偏小、空间分布不均衡等特点,空间结构模式
上表现出“多中心”“廊道式”和“圈层式”相结合的特点。这些新分布特征与结构模
式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与当前武汉市其他活动空间的发展新趋势有紧密关系。
- · “城市人”理论视角下社区服务中心优化配置策略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 ( 2021年第6期 ) [魏伟 熊伊茗]
社区服务中心是典型的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人居空间,以优化社区服务品质和促进社区居民良性自治为出发点,基于“城市人”理论分析方法,探究居民需求与社区服务中心供给的匹配关系,以武汉市为例,采用社会调查、空间数据挖掘、回归分析等方法,基于“自存/共存”平衡原则,辨识供需双方满意度的共识区间,寻求最优服务半径范围和通行时间,通过制定合理的空间要素优化策略,提升“城市人”与“人居空间”的匹配度和社区服务中心的满意度,为社区服务中心的规划配置提供具有操作性的规划建议。
- · “后”时代的城市与城市规划:认识与思考 ( 2013年第2期 ) [崔功豪]
- · 低碳时代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初探 ( 2012年第3期 ) [汪晓茜 钱锋]
随着中国低碳经济模式的推进,节能和减排是今后汽车发展的主导方向,电动汽车是解决这两个技术难点的最佳途径。但目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成项目很少,此类研究更是空白,而我国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和面大量广的充电设施的建设需求,必将会对城乡环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论文初步探讨了我国当前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空间规划和土建设计研究的意义、内容和要点,提出尽早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空间规划和设计层面进行统筹考虑和系统研究已刻不容缓。
- · 社区与住宅 ( 2012年第1期 ) [齐康]
- · 我国城市化道路回顾与前瞻 ( 2011年第11期 ) [宋启林]
中国城市化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它虽具有世界城市化的共有规律性,但更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关注城乡矛盾关系,长期受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困扰,一直在探寻城乡协调统筹之路。在经过前30 年的反复折腾后,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后30 年中摸索到农民比较认可、城市政府支持的城市化之路。特别是包产地和宅基地的农民家庭拥有和城市政府的土地财政。城市化突飞猛进。未来30 年将可基本实现城市化。但要居安思危。继续调整进城农民工合理权益。利用城中村宅基地及村集体土地,解决农民工租住的保障房。
- · 从世博场馆建设、展示看未来城市建设趋势 ( 2011年第7期 ) [吴志强 陈秋林]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汇集了246 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对未来城市的构想,这是一次全球城市智慧的摩擦与交融。尤其是在世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世博场馆建设、场馆展示中都充分体现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本文通过对其中192 个世博场馆的深度挖掘,提取出其运用及展示的未来城市科技,从统计分析中窥视未来城市的建设趋势。
- · 后世博时期中国城市规划改革创新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 2011年第7期 ) [陶希东]
本文从分析世界博览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出发,围绕上海2010 年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诠释和分析了一个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美好城市)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世博时代我国城市规划范式转型的主要方向及举措。
- · 中国新农村建设中民房动迁与人居环境改造思维与实践——以江苏省昆山市天福村为例 ( 2011年第6期 ) [韩选棠]
- · 城市的形态 ( 2011年第5期 ) [齐康]
- · 为“生活更美好”而设计城市 ( 2011年第4期 ) [仇保兴]
- · 我国南方建筑节能十项行动纲领 ( 2011年第2期 ) [仇保兴]
- · 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若干思考 ( 2010年第12期 ) [季翔 孙琪琦 田国华]
为了解决城市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城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则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依托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因缺乏整体规划体系的指导与管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旨在以专业的视角,来探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原则和布局特征,以期有更多的建筑师参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 · 长三角城市创新资源分布动力机制研究 ( 2010年第12期 ) [马强 杨东辉]
长三角城市具备了较好的创新环境,其创新投入逐年增加,创新资源重点分解为财力和人力两种,探讨长三角城市创新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现状获得的主要结论是长三角城市创新研发资源规模总量多年来在全国雄踞榜首,但局部规模和结构不均衡。论证结果表明, 从长三角城市创新资源的分布看,经济发展固有的规律和政府主导配置的现象并生,共同构筑了创新资源分布的内在机制,理解和把握科技资源分布的内在规律并寻找其与政府配置行为内在规律的共同交融点,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望很好地实现两者的结合。
- · 面向创新转型的城市规划建设应对——以江苏连云港市为例 ( 2010年第12期 ) [富伟 朱东风 何培根]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在界定城市规划建设创新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连云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该市建设领域进行规划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创新空间载体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体制机制创新策略。研究旨在为创新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和解决方案,推动创新型城市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 · 巴西库里蒂巴城市可持续发展经验浅析 ( 2010年第11期 ) [简海云]
本文针对当前国内热议的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概要分析介绍了巴西库里蒂巴市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国内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与对策建议。
- · 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与经验借鉴 ( 2010年第11期 ) [王卫 过秀成 孔哲 金璟]
美国城市交通规划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技术体系。本文以社会经济发展为研究背景,以发展阶段为时间主线,从相关政策、政府组织结构和规划技术研究等角度对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总结对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的经验启示。
- · 规划课(十七) ( 2010年第5期 ) [齐康]
- · 规划课(十六) ( 2010年第4期 ) [齐康]
- · 规划课(十五) ( 2010年第3期 ) [齐康]
- · 城市生态与生态人居建设 ( 2010年第3期 ) [王如松 刘晶茹]
系统论述了生态的“耦合关系”、“系统学问“与和谐状态”三种内涵;阐明了城市生态的社会行为、物质代谢和自然环境三层结构。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要强化城市的肺(森林、绿地、城市农业)、肾(湿地、水体)、皮(城市地表和土壤)、口(废弃物排泄口)和脉(水、能、物、人的通道)这些生态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实现城市的净化、绿化、活化和美化;另一方面,生态城市不只要有自然生态的绿韵(蓝天、绿野、沃土、碧水),还要有人文生态的红脉(产业、交通、城镇、文脉)及其相互的融和,而不只是保护城市环境或生物。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安全生态、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三大基础架构,以及生态人居建设的10项要求和生态规划的一些基本方法。
- · 新型城镇化带动西部大开发 ——以南疆为例 ( 2010年第2期 ) [仇保兴]
- · 规划课(十四) ( 2010年第2期 ) [齐康]
- · 规划课(十三) ( 2010年第1期 ) [齐康]
- · 第二十二课 保护历史 第二十三课 规划的哲理 ( 2009年第12期 ) [齐康]
- · 第二十课 城市艺术; 第二十一课 意志与驱动 ( 2009年第11期 ) [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