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苏沿江地区化工园转型思考 ——基于德国莱茵河流域化工园发展的启示 ( 2020年第9期 ) [朱宁 丁志刚]
文章通过对德国莱茵河流域3 大化工园的分析,指出“化工4.0”的产业层次是德国化工园与城市实现人居融合的产业基础。在政府对环保要求的严苛约束,以及“即插即用”的园区运营改革双向促进下,德国化工园进一步通过多层次的安全防护、园区布局的更新优化、发达管廊网络的构建和企业在地性的产城营造实现化工园的转型升级。以此为借鉴,在长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结合化工园转型发展需求,指出江苏沿江地区应从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园区运营改革、园区布局优化和本土企业培育4 个方面,因地制宜制定转型发展规划。
- · 基于微区位理论的城市文创园区布局策略研究 ——以西安为例 ( 2020年第9期 ) [张中华 万博文]
微区位研究既涉及地理位置和空间环境,也注重空间参与者的主观感受,对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西安文创园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数据、微区位环境图谱、调研诉求、社会评价等进行分析,得出其总体布局环境特征和街区微区位规律。研究发现,西安文创园区总体南密北疏,偏好科研、人才、金融服务等资源;各类文创园区在街区层面的共同规律与不同偏好共存,其诉求和评价亦各有侧重。最终基于分析结果对西安文创园区规划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 ·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政策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吗? ——基于山东省枣庄市的“准自然实验” ( 2020年第9期 ) [孙祥栋 尹彦辉 李粉 刘学之]
以2009 年被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的枣庄市为研究样本开展“准自然实验”,基于合成控制分析方法,构建“合成枣庄”作为对照组进行量化评估。在稳健性检验、敏感性检验的基础上,实证结果显示:在转型试点政策的引导下,与“合成枣庄”相比,2009—2016 年枣庄市经济增长保持基本稳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了3.1个百分点,采掘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下降了6.7 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完善,相关转型政策制定及实施具有较强的借鉴推广意义。
- · 轨道交通溢价效应差异性:理论、现象及机制 ( 2020年第9期 ) [徐涛 陶姣]
通过对轨道交通溢价效应产生、变化的理论模型推导,对实证案例开展归纳和元分析,研究溢价效应差异性的产生机制。结果表明:轨道线路规划建设期比运营期对房产/ 土地溢价影响更高,通勤铁路溢价效应强度低于轻轨、地铁;商业设施所受积极溢价影响强于居住地产;溢价效应呈现空间分异特征,城市非中心区溢价效应强于中心区,服务设施配置水平差异会造成溢价效应强度波动4%~5% ;由轨道站点向外,溢价效应级差递减,在400m、800m 两个断裂点逐次衰减近1/4 ;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双重差分模型有助于提高溢价效应评估精确性。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和溢价回收政策制定,应考量溢价效应时空差异带来的利益协调和市场波动,提高空间、经济效益。
- · 重塑城市形态:美国空间形态管制的演变特征及控制实施体系研究 ( 2020年第5期 ) [杨欢]
20 世纪80 年代末,传统以土地用途为核心的区划因无法预测城市空间形态而遭到批判,同时新城市主义、可持续发展及精明增长等新理念逐步兴起,提倡重塑步行空间和新邻里规划的回归。在此背景下,美国空间形态管制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完善。本文阐述美国空间形态管制的背景缘起,梳理其内涵体系及演变脉络,并探索美国空间形态管制实施的地方化模式。之后,归纳评析其先进经验,为增强我国城市特色和空间形态提供思路。
- · 行政干预与自然引导:中韩两种环形城市空间的形成过程对比研究 ( 2020年第5期 ) [杨俊涛 白承万]
我国郑州市郑东新区和韩国世宗市是同时期建设的新都市(区),且都采用了环形城市空间的规划理论。本文以这两个城市(区)为研究对象,从行政干预和自然引导两个侧面出发,从环形城市空间规划的稳定性以及环形城市空间自然要素的生态性实现等方面,对郑东新区和世宗市的环形城市空间的规划建设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以其差异性和实施方法为重点,讨论世宗市的环形城市建设实践对优化我国环形城市规划和建设途径的启示。
- · 新形势下南京紫东地区建设发展研究 ( 2020年第5期 ) [南京紫东地区建设发展研究课题组]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的国家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紫东地区作为南京向东发展的战略支点,在推进区域一体化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城乡建设实践经验,梳理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分析紫东地区空间网络结构、资源禀赋和建设成效,研判紫东地区面临的形势,提出符合南京紫东地区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建设发展路径,为同类城市提供可推广、可示范和可复制的研究参考。
- · 基于TOPSIS模型与多维结构的中国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及影响分析 ( 2020年第5期 ) [张文娴 白永平 车磊 效瑞 魏献花]
从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和生态5 个维度构建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引入熵技术下的TOPSIS 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对2016 年中国289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镇化综合质量、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分布于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城镇化发展内部差异大,土地城镇化以及生态城镇化表现为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质量最佳,社会城镇化发展整体质量较高。(2)高质量类型城市集聚在中国主要城市群地区,聚集弱、分散强、质量低等城镇化现象明显。(3)综合质量呈现较弱的全局自相关性,高值区分布在3 大主要城市群,低值区在西北地区连片聚集。(4)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金融能力和财政水平是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主要因素。
- · 长沙城市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比较研究 ( 2020年第1期 ) [王桂芹 郑伯红 周红]
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长沙自身发展特色,初步构建了一套包含8 个一级指标、35 个二级指标的长沙市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 H P法纵向评价长沙近期(2022 年)、远期(2030 年)城市现代化实现程度。同时,选取领先型城市、追赶型城市、借鉴型城市,横向比较长沙实现现代化的差距,通过纵、横向比较研究直观地看到长沙在现代化体系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据此提出长沙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对策举措。
- · 基于D-ANP的厦门自贸区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关键因素分析 ( 2019年第3期 ) [孔佩伊 江航]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区厦门片区的设立,将促进厦门的国际经贸合作,增加对本土金融服务的需求,无疑为厦门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本研究采用以决策实验室法为基础的网络分析法(D-ANP),对影响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经济总量、经济潜力、开放程度、金融国际化、利用外资、金融规模是影响厦门自贸区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因素。此外,通过因果图显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欲有效改善关键因素的绩效表现,可以首先考虑从金融国际化着手改善。最后,本研究基于以上分析,对厦门自贸区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提出相关对策。
- · 山地资源型城市攀枝花转型发展的地域协同研究 ( 2019年第3期 ) [罗怀良]
山地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市早期以钢铁基地建设和钢铁生产为中心,地域空间快速扩大。随后,工业发展使城市实体空间由东西向组团式分散结构向东西、南北双轴网络化结构演化。该市地域相对独立,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典型,其转型与地域协同应考虑以下策略:政府多级协同主导与激发企业、公众主动参与,拓展多层次域外协作,探索山地资源型城市地域空间发展模式,依托山水景观、融合资源开发与产业转型,推进城市实体地域功能优化。
- · 论民用航空与内陆边远城镇的互动发展 ——以云南为例 ( 2018年第8期 ) [简海云 林晓蓉 和艳 徐厅]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城镇空间布局呈现东密西疏的不均衡态势,广大的西部内陆边远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距离遥远,地广人稀,加上地貌山川阻隔,交通瓶颈对城镇发展的制约明显。研究以云南为案例,论述了航空对内陆边远地区城镇发展的影响,提出以航空网建设为抓手,探索航空驱动的 “AOD” (Aviation Oriented Development)城镇发展模式,在具备发展潜力的边远地区培育“飞地”(Enclave)型的城镇空间增长极,适应内陆边远地区分散城镇化的发展需求。
- · 学生化影响下大学城保留村商业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广州大学城贝岗村为例 ( 2018年第8期 ) [方小山 秦雅楠]
大学城保留村相较于城市内城中村,因与大学的地缘关系,受到学生化影响 ;学生化作为一种城市空间变迁现象,也体现在保留村商业空间,因发展过程的自发性和自主性,现阶段已显现诸多问题。文章以学生化的理论角度分析保留村商业空间变化缘由,从社会、经济、物质景观、文化四个层面分析总结现状问题,梳理广州大学城贝岗村商业空间发展历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思路,明晰学生化影响的两面性,为促进学生化正向作用,从商业空间更新优化和上层主体合作机制两个层面提出发展策略建议。
- · 高铁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进展及思考 ( 2018年第8期 ) [郭宁宁 于涛]
凭借高速铁路的时空压缩及其扩散与集聚效应,高铁新城引发中国新城建设的热潮,其空间效应也随之成为研究的重点。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高铁新城相关概念、类型特征进行归纳,对高铁新城空间发展正负效应、影响因素以及内在影响机制进行综述。研究认为目前国内外研究都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但国外研究还需从普适性研究体系总结以及深入作用机制研究方面进行完善,对国内研究则从研究本土化、研究定量化、研究动态化等方面进行展望,从而为高铁新城进一步融入城市,并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 · 我国城市蔓延的成因与机理研究述评 ( 2018年第7期 ) [陈吉煜 刘勇]
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将我国城市蔓延的成因归纳为市场因素和政府因素两方面,市场因素方面分析了市场经济因素和社会变迁因素的影响,政府因素方面总结了地方政府行为和土地制度缺陷对我国城市蔓延的作用机理。文献梳理发现,我国城市蔓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地方政府行为和土地制度缺陷是我国城市蔓延的重要成因,在后续研究中,可根据我国制度背景深层次剖析城市蔓延的形成机理。
- · 城市收缩多维度、多尺度量化识别及成因研究 ——以转型期中国东北地区为例 ( 2018年第7期 ) [刘风豹 朱喜钢 陈蛟 孙洁 林晓]
城市收缩现象正出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地。国内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增长主义下的城镇化研究,而城市收缩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以转型期中国东北地区为例开展城市收缩典型地区研究。首先,基于人口、DMSP/OLS 夜间灯光数据等多维度,从地级、县级等多尺度,采用 ArcGIS、数理统计等方法量化识别收缩现象,发现东北地区收缩呈现全域性、非均衡性、发展悖论性和假性收缩等特征。然后,结合转型期社会背景,从人口、经济、体制等的全域性衰退,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局限性,“增长主义”政府及规划倾向和频繁的行政区划调整四个方面论述本地区收缩及其特征的具体成因。最后,展望未来应强化城市收缩的量化识别科学方法和本土化、城市规划转型、收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 · 国家中心城市职能评价体系建构 ——以武汉市为例 ( 2018年第5期 ) [黄俊 李军 周恒]
基于世界城市的认定标准、评价体系、发展历程和远景规划,结合国家中心城市的内涵以及城市职能动态体系,建立 “基础职能”、“成长职能”和“目标职能”三位一体的国家中心城市职能评价体系。基于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公认的我国现有的5 个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和6 个区域中心城市(武汉、沈阳、南京、成都、西安、深圳)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为重点研究对象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武汉市当前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城市职能的优势和不足。借鉴世界城市发展路径,考虑未来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探讨确定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职能,并针对性提出培育核心职能的实施建议,以期实现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缩短到达国家中心城市的路径。
- · 多中心背景下大都市区空间战略转型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基于轨道交通与新城建设的视角 ( 2017年第6期 ) [李道勇 贾东 任利剑]
“多中心”空间体系是应对持续快速城镇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的重要手段,而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建设是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关键。文章选取东京、新加坡、巴黎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空间体系发展的特点,探究轨道交通与新城成长的路径,从空间战略整合、投资建设运营及规划实施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当前的政府决策和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 · 近20年来黄州城市形态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 2017年第6期 ) [何飞 王利]
根据1995、2005、2014年黄州区遥感影像,使用人机交互的监督分类方法并参照城市规划图、Google地球影像提取出3个年份的城市建设用地。将分形理论和空间句法综合运用于黄州城市内、外部形态的定量分析,提出使用可理解度评测内外部形态的协同发展特征,对我国中部中小城市黄州的城市形态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总体向东南偏东和东北方向发展;城市外部形态的紧凑度、分形维数下降明显,形状指数由降转增,外部轮廓呈现出“马蹄形——斧形——掌形”的变化特征;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中心由西向东扩展,道路主-微网格结构日益完善;内外部形态协同性大幅下降,可理解性不如从前。最后探讨其驱动机制,黄州城市形态是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交通路网、城市规划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 苏南城镇产镇融合发展模式及策略研究——以昆山市千灯镇为例 ( 2017年第5期 ) [王海滔 陈雪 雷诚]
本文通过回顾苏南城镇发展,总结“产镇”要素经历了“产镇无序——产镇分离——产镇磨合——产镇融合”四个发展阶段,深入剖析当前多数城镇面临的“产镇”要素失调困境。建构产镇融合的理论框架,提出“产业发展、城镇空间、人居生活”三者构成了产镇融合的核心要素,确立“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城镇空间为载体,以人居生活为核心”的产镇融合发展内涵及模式,并以昆山市千灯镇产镇融合实践为例,开展产镇融合策略的应用研究。
- · 满洲里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探讨 ( 2017年第5期 ) [曾颉 梁天戈 李震岳]
满洲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随着“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国家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满洲里的区域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新的宏观背景情势之下,确有必要在国家战略框架内重新审视和确立满洲里市的战略地位,研究满洲里未来在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过程中空间发展的可能趋势以及重要节点的专业化识别,进而探讨满洲里及周边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和保障实施空间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建议。
- · 基于时间序列的郑州市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特征及预测 ( 2017年第5期 ) [沈威 周鹏超 杜巧艳 鲁丰先 刘敏]
研究目的:揭示近年郑州城市人口与建成区土地面积规模的发展特征与规律,为城市人地协调发展和城市边界扩展的划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本文运用异速生长模型从城市整体角度对1981-2015年间郑州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关系进行测度,然后运用Logistic函数对未来十年郑州城市人口和面积规模进行预测,为郑州市未来城市规模确定和人地协调发展提供支持。结果表明:(1)从整体宏观角度来看,二者符合异速生长关系且阶段特征明显;其中,1981-2002年,市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呈现稳定缓慢增长态势,标度指数b=1.12;2003年由于郑东新区建设导致建成区面积大幅增加,标度指数b上升至1.66;2010年后市区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标度指数下降至1.52;总体上一直高于理论值0.85。(2)Logistic预测结果表明郑州城市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最大值分别为945.58万人和790.42km2,从长远来看这个结果是可信的;未来十年二者异速生长标度指数b=1.0387,比较接近理论值;2025年城市人口753万人,建成区面积709km2,人均建成区面积94.2m2,城市用地较为集约。研究结论: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注重城市发展质量,推动人口、土地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 · 中外收缩城市动因机制及表现特征比较研究 ( 2017年第3期 ) [刘春阳 杨培峰]
收缩城市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中国在经历快速城镇化发展后,部分地区也开始出现收缩,但中外收缩城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从收缩城市的复杂属性出发,提取动因机制及表现特征为主要研究要素,对中外收缩城市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1)在动因机制方面,去工业化是引发早期西方城市收缩的核心因素,区域性去工业化引起山西等地区城市收缩;全球化引发西方单一产业地区收缩,在中国表现为资本向沿海地区集聚,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人口迁移;郊区化导致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心城市及地区人口流失、内城收缩,在广义郊区化进程下中国的城市中心与郊区中心共同发展;(2)在表现特征方面,国外收缩城市普遍为中度收缩,处于收缩后期,中国普遍为低度收缩,处于收缩初期;国外房屋空置体现“真实”收缩,中国房屋空置在村镇层面体现“真实”收缩,大中城市出现“虚假”收缩;国外收缩集中在区域中心地区及城市,空间分布呈“中心空洞,边缘丰满”,空间规模呈“人口流失—空间收缩”,中国收缩集中在区域村、镇等边缘地区及县级市,空间分布呈“中心丰满,边缘空洞”,空间规模呈“人口流失—空间扩张”。
- · 城市借用规模研究综述 ( 2017年第2期 ) [王飞]
借用规模由阿隆索于1973年提出,主要指小城市可以通过借用邻近大城市的规模效应获得发展机会。这一概念20多年后才引起学界关注,并于最近几年取得较大进展。从适用对象、作用机制、借用维度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适用对象由邻近大城市的小城市扩展至所有尺度的城市,无论它们是否相邻;作用机制的主要变化在于从地理邻近到网络通达,借用规模成为一种网络现象;绩效与功能被视为借用规模的两个基本维度。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 南京市“撤县并区”的城镇空间作用力分析 ( 2017年第2期 ) [宣卫红 戴军 苑惠丽]
运用城镇空间作用力分析方法,采用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对2012年和2013年南京市“撤县并区”前后两年的城镇空间作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撤县并区”前后人口和区域面积变化幅度低于5%,但是其城镇空间作用力增长幅度较大,约达到11%~30%。同时,各区县生产总值(在地口径)有较大幅度提高。说明这次行政区划的调整,并未直接影响到空间资源的变化,但却能够统筹规划,优化产业结构,集中资源配置,对发展经济起到了助推作用。
- · 基于集对分析的长吉图城市人口增长与空间扩张协调性研究 ( 2017年第1期 ) [李晴宇 李月芬 解小雨]
我国系统协调性研究多以协调度以及协调发展度构建模型,不能很好地描述系统间的不确定性。而集对分析主要用于处理问题的不确定性,能够较好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集对分析对位于长吉图区域的长春、九台、吉林、蛟河、敦化、延吉、龙井、和龙、图们以及珲春等10 座城市的人口增长与空间扩张系统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12 年除龙井与和龙以外,其他城市均已达到基本协调状态,但有些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结构也未能满足人口集聚所需,并且所有城市的协调性都十分不稳定。从2006-2012 年数据来看,长春、吉林、延吉以及图们的系统协调性都呈现出上升趋势。
- · 不同类型中小城市空间扩展特征研究 ——基于敦煌、金昌、张掖的分析 ( 2017年第1期 ) [何倡 陈晓键]
城市空间扩展除受城市自身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技术条件的影响外, 还受城市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大区域城镇体系中的角色定位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特点和规律。本文采用GIS 技术分别对河西走廊敦煌市、金昌市、张掖市三种职能类型差异显著的城市中心城区2004 年、2009 年、2014 年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情况进行分析,以年均扩展量、年均扩展速率来比较三个时间点和两个阶段城市空间扩展的强度变化,并采用“等扇分析法”对三个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扩展的各向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各类城市空间扩展的用地结构特征,总结不同类型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效益和协调性两方面评析了不同类型典型城市空间扩展绩效。
- · 底特律服务转型得失及对中国城市的启示 ——以上海为例 ( 2016年第12期 ) [帅萍 秘舒月]
城市转型是一个稳定与变革对立统一的过程。美国底特律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传统的汽车产业促进了该城市的稳定发展,但一业独大的汽车产业也催生了系统惰性。底特律虽然在汽车产业实现了从全产业链到高附加值转型,却未能在现代服务业和汽车产业链横向衍生上取得突破,由此带来结构性失业、城市空心化、服务业生态错位和文化缺口等问题。探究其转型得失,有益于启发中国城市转型。
- · 20世纪三种城市形态模式辨析 ——我国大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与启示 ( 2016年第11期 ) [陈可石 李欣珏 陈楠]
本文是20 世纪大城市形态模式的回溯性辨析,通过对比伦敦、纽约、莫斯科城市实践经验,探讨了英、美、苏三种不同城市思想下城市形成的总体形态、城市层级、城市增长导向模式的差异,并对三种模式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对比与解读,最后对中国未来大城市如何走由英国田园城市发展而来的组团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讨论。
- · 合理镇村体系规模结构问题探析 ——以湖北省武汉市柏泉镇、河南省兰考县爪营乡及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为例 ( 2016年第11期 ) [郭汝 高成全]
一方面,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另一方面,农村量大面广,人口众多,农村规划建设同样是关注的热点。因此,镇村体系问题重要性凸显。其中,合理规模是规划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相关合理规模的确定,规划建设就没有依据,因而,合理镇村体系规模结构成为镇村体系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在把握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视点同时切入,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柏泉镇、河南省兰考县爪营乡及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三种不同类型小城镇合理镇村体系规模结构的探析,提出了区域是决定镇村体系规模结构的主要因素等相关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