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市创新活动的微观分布空间特征:基于专利申请数据的研究 ( 2018年第5期 ) [张泽 黎智枫 肖扬]
上海2040 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而现有的研究视角主要关注宏观尺度下创新活动的特征要素,传统方法无法描述城市内部的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因此,本研究基于2013 年上海市专利申请数据,运用专利落点绘图技术方法(Paten tMapping Technique),试图深入探究上海城市创新活动空间的分布特征和格局。研究发现,上海中心城内部的主要创新聚落与 “一主四副”的空间结构存在契合;主要创新聚落的主体构成有三种代表性模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作为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的空间协同性仍有待加强。
- · 基于POI的厦门城市商业空间结构与业态演变分析 ( 2018年第4期 ) [李伟 黄正东]
以 POI 多年数据的核密度和分层聚类比较,将传统零售商业与餐饮休闲等服务业结合分析,识别厦门市城市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变和业态重组特征。研究表明 :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各类业态集聚和分布变化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日常零售商业更加强调社区化、小型化、便利化和可达性,并向网络化格局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或商业区零售商业与休闲餐饮等服务业具有综合发展的趋势。并对商业网点规划的理性规划提出了考虑市场因素和城市建设、引入行动规划的概念、考虑使用者角度需求等三点建议。
- · 宁波城市商业网点定量化评估及时空特征分析 ( 2018年第4期 ) [廖威 胡颖异 杨茂印 刘鹏 严婧]
结合百度慧眼大数据、零售引力模型、荷夫模型等手段,对宁波城市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的时空特征进行定量化的评估。分析认为,目前宁波市商业网点主要表现为 :在数量上,存在急速井喷、局部过剩的危机 ;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单中心”化的格局,大型网点扎堆分布的情况严重 ;在服务效率上,多数商业中心效率偏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的发展策略,旨在为商业网点的布局调整及未来商业设施的政府引导提供参考。
- · 企业衍生、协同演化与特色小镇空间组织模式构建 ——基于杭州互联网小镇的案例分析 ( 2018年第4期 ) [孟祖凯 崔大树]
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块状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遭遇瓶颈,特色小镇应运而生。本文在传统集聚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以衍生企业和马歇尔外部性理论为切入点,并从自组织与他组织两方面构建特色小镇空间组织模式,提出“母体企业产生——衍生企业邻近集聚——多产业协同集聚——区域中心形成”的协同演化集聚机制。以杭州市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和云制造小镇三个互联网小镇为案例,解释特色小镇空间组织的基本特征和演化机制。
- · 市场一体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于长三角16 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 2018年第3期 ) [王磊 李成丽]
在市场一体化、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基础之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实证模型分析等计量方法,利用长三角2001-2014 年16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地区人均G D P、市场一体化指数和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指标,对二者的交互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一体化和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其中,市场一体化与城市化的交互作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说明市场一体化与城市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相互融合,互相带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且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2010 年前后存在显著差异。这对中西部地区正处于起步和加速阶段的城市化和市场一体化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保障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 2018年第3期 ) [王彦彭]
征收房产税和土地出让金、通过国有融资平台发行债券、推行PPP 模式与设立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是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保障的主要方式。但是,当前各地区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诸如地方政府债务增势明显遏制,国有融资平台面临较高债务风险和政策限制,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缺乏稳定明确的政策和机制环境,房产税征收试点效果不理想并引起较大争议,P P P 模式面临制度缺陷和个别地区政府契约精神缺失,新型城镇化基金运营模式亟待创新,管理需进一步规范和严格等。所以,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资金保障,要加快国有融资平台的转型并进行公司治理与经营模式创新,完善房产税征收细则并进行房产税税收金融创新,统一和完善PPP 模式的法律体系,加强新型城镇化基金的监管与引导。
- · 城市创意产业园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研究 ——以武汉为例 ( 2018年第2期 ) [孙芳 张旭]
近年来,创意产业园成为许多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然而,对不同类型创意产业园在城市内部的空间格局和形成机制则研究较少。首先通过对创意产业园发展主导力量和功能特点的理论归纳,建立起关于我国城市创意产业园的复合分类体系 ;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市为案例,借助 G I S工具对武汉市创意产业园进行分类统计和制图,并对不同类型创意产业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 ;最后结合实证研究提出若干城市创意产业园发展建设的政策建议。
- · 苏南乡村工业的空间演进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 ( 2018年第1期 ) [孙明芳 翁一峰]
首先回顾苏南乡村工业的时空演进历程,得出入园发展、融入镇区和留在乡村三种空间分化路径。接着以无锡市锡山区为例,研究乡村工业的社会经济总体特征和三种空间乡村工业的差异及问题。从经济、社会和制度三个层面,剖析乡村工业时空演进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当前乡村工业的引导对策:一是空间差别化引导,进入园区的注重提质增效,融入镇区的甑别保留、搬迁与转型,留在乡村的分期引导和完善制度;二是留村工业多路径转型:大型优质企业集中进园,结合乡村休闲转型发展,结合增减挂钩紧凑发展。
- · 工业化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发展比较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与宁波市鄞州区为例 ( 2018年第1期 ) [赵立元]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在差异。探究其内在的逻辑机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下,“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在企业型政府主导下,通过开发区建设吸引大型外资企业入驻,实现了产业嫁接跨越式发展,表现出增长友好与财政友好特点,以区层面为主的空间管理集权和产业空间利用集中是自我强化的结果。“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政府干预较弱,表现为以本地小微企业为主的产业渐进发展,这有利于就业机会创造和财富分配,而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空间管理向街镇单元分权更多,产业空间利用也更为分散。最后针对各自的优势与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建议。
- · 经济新常态下“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空间关系创新研究——从构建肇庆枢纽型门户城市的视角 ( 2017年第12期 ) [王海飞]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空间关系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新课题。通过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空间格局的分析,利用引力模型及欧氏距离公式,测度了枢纽型门户城市肇庆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其他10个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与地缘经济关系,并按照经济联系强度和地缘经济关系状况,将此10个城市分为融洽型、拓展型和拮抗型三类,据此提出了在珠江—西江经济带中如何优化肇庆枢纽型门户城市与经济带中其他城市区域空间关系的创新思路。
- ·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产业市场潜力 的影响研究 ( 2017年第11期 ) [蒋华雄 孟晓晨]
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力,对城市经济及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了探讨高铁对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修正了市场潜力模型并识别出可能利用高铁的产业,计算2012 年基于普铁及基于高铁城市各产业市场潜力及变化值,分析高铁对城市产业市场潜力的规模及空间影响特征。得到:1)高铁对制造业的市场潜力规模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批发零售业、交通邮政业、租赁商服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科研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对金融业市场潜力影响最小;2)城市规模越大,高铁对其产业市场潜力的影响越大;3)高铁使得制造业、交通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商服业和科研服务业的空间分布更加极化,使金融业的空间分布更加均衡。高铁对城市不同产业的空间集聚分布影响呈现“多中心廊道”结构,长三角、珠三角、海西沿线、京津沿线成为各产业主要的集聚分布地区。
- · 基于城市层面的文化产业评价与空间集聚测度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 2017年第11期 ) [朱古月 赵丽元]
以武汉为例,从横向和纵向两层面构建文化产业评估体系和空间集聚测度模型,对城市文化产业做出科学具体的发展评估,找出其发展短板。一方面在文化产业运作机制基础上推衍出文化产业评价的三大模块,通过SPSS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采用Moran’s指数和克里格插值法对产业主体空间进行集聚分析和预测。创新点在于建立了数据缺乏情况下的文化产业评价体系,同时采用交叉学科的方式使用经济地理模型对文化产业用地做出评估预测。
- · 上海、南京和杭州城市休闲化协调发展比较研究 ( 2017年第11期 ) [刘松 楼嘉军 李丽梅 许鹏]
城市休闲化是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的一种形态,其系统要素的协调发展反映了城市休闲化的总体水平。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994-2013年上海、南京和杭州的城市休闲化协调发展度进行测评,并比较分析协调发展阶段、特征及驱动要素。研究发现:①上海、南京和杭州目前均处于中度协调阶段,但上海进入时间较早;上海协调发展基础最好,而杭州提升速率最快。②城市化水平、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是城市休闲化的驱动要素。上海和杭州的城市化水平、南京和杭州的人均GDP、杭州的第三产业占比与城市休闲化协调发展关系更为紧密。③城市化水平极大影响上海城市休闲化协调发展,而第三产业占比则对南京和杭州影响更大。
- · 智慧园区智能化系统的规划及设计 ( 2017年第11期 ) [臧胜]
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催生了智慧城市,并使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智慧园区作为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应从全局出发。智慧园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不仅需满足园区自身的需求,还需为智慧城市的有效运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 · 空间收益调控、精明空间租值消散 与存量规划应对 ( 2017年第10期 ) [刘晓逸 运迎霞 任利剑]
随着我国产权制度以及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不断完善,空间收益调控及其产权交易成为存量规划实施的重要议题。通过借鉴经济学的和息理论、租值理论,首先辨析了空间收益的产权基础,指出空间收益调控的空间租值消散实质;随后对空间租值消散的形式、过程、特征展开论述;以此为基础,提出“精明空间租值消散”的存量规划理念及其实施存在的挑战;最后,探讨“精明空间租值消散”导向下的存量规划应对策略。
- · 产业融合视角下苏南乡村产业空间 优化策略研究 ( 2017年第10期 ) [王雨村 屠黄桔 岳芙]
结合苏南乡村产业空间发展现状,将乡村产业空间分成“1+2”型产业空间、“1+3”型产业空间、“1+2+3”型产业空间三类,剖析各类乡村产业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困境,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提出差异化的优化策略:“1+2”型联“3”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升产业空间增量;“1+3”型融“2”发挥联动综合效应,扩充就业空间容量;“1+2+3”型互动创新传承文化产业,丰富空间文化内涵。
- ·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 及其成因研究 ( 2017年第10期 ) [李航]
通过合理界定生产性服务业内涵及统计范围,基于三次经济普查的大样本企业信息数据和A r c G I S 分析平台,运用核密度分析方法模拟了2004-2013 年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并深入探索了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 年间,重庆市各细分生产性服务业表现出不同空间结构特征,但整体没能形成服务业集聚的发展梯次。最后提出了简短的对策建议。
- · 国际邮轮母港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研究——以三亚为例 ( 2017年第4期 ) [孙妍]
邮轮母港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对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所产生的区域经济带动效应进行研究,旨在分析邮轮经济推动海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及实现路径。研究首先从邮轮产品及邮轮经济的特点入手,分析国际邮轮母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其次,从邮轮母港的发展极效应、投资乘数效应、区域产业与空间结构重组效应的角度研究邮轮母港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最后,分析了三亚国际邮轮母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
- ·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基于DID模型对福建省的实证分析 ( 2017年第4期 ) [李新光 黄安民 张永起]
本文通过选取2001-2014年福建省5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DID(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模型,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城市化水平3个方面来衡量高铁的开通是否对福建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中国整体宏观经济形势趋于平缓的情况下,高铁铁路建设在短期内对地区GDP总量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对经济增长速度有抑制趋势;同时,高铁建设在短期内对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水平均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高铁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城市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建议,以尽快发挥高铁的经济效应,享受高铁建设带来的“红利”。
- ·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空间与路径分析 ( 2017年第2期 ) [吴爱东 李奕男]
采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为参照系,分析了天津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依据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空间模型,以京津冀地区为参照系,并用城市经济引力模型的城市间产业引力来计算空间权重,分析了天津产业结构的升级空间;并使用超前系数和Moore值测评了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速率。结论表明,天津市第二产业区域竞争力优势较大,第三产业发展受来自全国和京津冀区域的积极影响较大。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市产业结构升级应当继续保持第二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且发展与第二产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 · 开发区快速建设影响下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分析 ( 2017年第2期 ) [龚富华 杨山]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和形态变化有着重大影响。基于1984-2013年间7个时相的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苏州市建设用地,采用形态指数分析苏州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在梳理开发区快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开发区不同时段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独特作用。结果表明:1984-2013年间,苏州市各开发区建设造成城市空间显著差异化扩展,沿开发区所在区域东西向迅速扩展;开发区建设使得苏州市从最初单中心的空间结构演变成大城市核轴完整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开发区对苏州城市形态影响过程可以分为低水平变化、突变转换和高水平稳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城市形态指数既反映开发区建设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也显现出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状态;开发区对形态的影响过程表明,科学合理地布局开发区、调控开发区规模及时序以提高城市形态稳定性和紧凑性是城市开发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 · 基于多元驱动力的大城市空间布局情景模拟——以武汉市为例 ( 2017年第2期 ) [黄亚平 卢有朋 单卓然 周敏]
城市空间发展驱动力具有不确定性,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需要借助情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大城市空间发展驱动力演化的基础上,指出市场力的变迁促使主导功能要素升级,而政府力则通过公共产品供给与制度框架干预空间资源配置。随后以武汉市为例,根据市场力与政府力的现状特征识别出三大空间发展驱动力,并生成三种情景空间布局方案,在综合比对分析后提出了整合性方案,对多元驱动力下城市空间布局情景规划方法做了初步探索。
- · 航空城空间结构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 2017年第2期 ) [欧阳杰 苏千]
随着我国临空经济的持续发展,航空城逐渐成为区域空间发展中新的增长极,推动着机场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通过对国内外航空城的发展概况进行归纳总结,研究航空城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存在的自身规律,进而对航空城空间结构演进过程中的动力机制以及演进路径进行详细分析,并以上海虹桥商务区及其周边的大虹桥区域为例进行实例验证。
- · 北京餐饮中华老字号的分类、空间格局以及消费者网络评价 ( 2017年第2期 ) [雷妍 徐培玮]
以大众点评网数据为基础,研究城六区老字号空间格局,建模分析消费者对老字号的网络评价。研究发现北京餐饮老字号可分为小吃和正餐两大类。小吃类集中分布在旧城,正餐类的分布随着城市规模扩张而向外围扩散。消费者评价主要受口味评价、人均消费额等变量控制,呈现出正餐类较高、小吃类较低的趋势。基于“口味”在评价中的重要性,推测小吃类综合评价低,是与部分消费者不适应老北京小吃的独特风味从而压低了对其口味评价有关。
- · 深圳市城中村商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 2017年第1期 ) [宋海宏 李平]
深圳市城中村商业由市场自发形成,满足了村内甚至村外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是对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市场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产生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特区内三个主要城区的多个城中村商业进行调研分析,在对城中村商业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 · 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空间形态演化过程研究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 2016年第12期 ) [王凯 袁中金 王子强]
当下产城分割之殇及其治理方式引起了学术界热议,从透析产城分割的“病因”入手,将产城融合视作一个动态演进过程,提出了一个工业园区从初建到成熟过程中历经生产功能扩张、服务功能集中、服务功能串联、主体功能渗透四个阶段的空间形态演化观点。同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 · 从“二元分离”到“有机集中”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 2016年第12期 ) [毕晓嘉 赵四东 孙祥龙 龙洁 贺仁飞]
由于历史与发展道路的原因,我国产业园区普遍存在工业与服务业分离、产业与城市分离、园区与主城分离等多个层面上“二元分离”的问题。传统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产业转型升级挑战。以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服务业发展对策为研究对象,在论证服务业是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为产业新城的必经之路的基础上,通过对柳州市柳东新区服务业发展对策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即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应推进制造业主辅分离,深化与城市主城区功能分异;以“集聚化”、“融合化”发展策略为引领,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探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
- · 大型保障性住区的空间选址的思考 ( 2016年第12期 ) [刘建石]
随着城镇化建设及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的全面推进,中国各城市正在大力推进保障性住区建设。但由于原有的城市空间资源或已被开发殆尽,导致全国很多城市的发展遇到了无法突破的瓶颈。通过新城(新区)的建设所带来的新的城市空间,这一举措正好打破了城市发展的瓶颈。文章通过对国内过往已建设保障房项目空间布局传统做法的研究,分析了城市社会空间选址合理性对保障房居民及社会的影响,并结合对南京地区过往建设保障性住区项目入住居民的问卷数据分析,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及居住分异理论对现存问题进行反思。强调了城市新城的空间布局应着力处理好“三个平衡”,即:人口和配套设施的平衡、居住和就业的平衡、个体和城市生活关系的平衡。并借鉴国际成熟经验,从空间布局的平衡角度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种空间选址的优化方式,即: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住区模式;鼓励适度混合居住,推行各种类型的配建方式;结合新区开发的整体规划等方式,以期有效优化大型保障性住区选址。
- · 中部地区对外服务特征及服务网络结构评价 ( 2016年第11期 ) [葛浩然 朱占峰 赵威]
在中部地区崛起新规划编制背景下研究其对外服务和整体空间结构具有客观必要性。通过测算省域和市域对外服务强度发现:中部整体服务联系以第二产业为主,但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较大,各省对外服务量和产业比重存在较大差异;2003 年-2014 年市域对外服务量等级分布趋于平衡,空间演变符合点轴开发模式,区域空间结构由“核心极化扩散”向“高水平均衡发展”转变;基础较差地区增长较快但与发达地区实际差距仍在拉大。基于城市间服务强度研究中部服务网络,其网络密度与低强度服务联系增加,网络整体受强联系影响较大,服务中心更加分散但服务市场更加集中。对对外服务强度和城市服务潜能进行比较并分级分,2003-2014 年中部地区对外服务发展较好地区增加最多,空间分布存在“外高内低”的趋势,城市间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对外服务发展不理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省际边界区域或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独立性较强的城市。
- · “城市企业主义”——一个转轨期我国城乡空间现象的分析视角 ( 2016年第10期 ) [曹湛 彭震伟 毕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出“城市企业主义”特征并造就了“中国范式”的经济奇迹和独特的空间现象。结合西方“城市企业主义”的缘起、发展和转变,以中国转轨期为切入背景,以地方政府行为转变和空间变迁的互动关系为逻辑起点,构建“制度和要素变化——城际竞争形成——城市企业主义——空间变迁”的基本分析框架,试图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和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总体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