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策略 ——以北京急救设施为例 ( 2018年第5期 ) [孙喆]
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三步法”,以交通可达性分析为基础,将公共服务现状分析、可达性判别、规划策略进行系统性整合,并对北京市急救设施案例进行了研究。在GIS 空间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对不同时间阈值参数下急救设施的可达性进行了模拟,识别急救设施的服务盲区,分析该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改善该区域急救设施可达性的空间规划。根据分析结果,建议从设施供给空间布局、跨区县政策措施、区域性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系统性地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 · 城市开发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社会生态学策略 ——以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医疗服务设施配置为例 ( 2018年第5期 ) [叶勇 李军 吕庆海]
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是城市空间扩张的重要方式,完善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可以加速城市新区的产业和人口集聚,促进土地价值提升,从而促进城市新区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现状和规划社会生态学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社会生态学视角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价值导向和路径选择。基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医疗服务设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社会生态学分析方法,对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城镇化地区居民对医疗服务设施的完善度、便捷性和服务质量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不同收入水平的社会阶层之间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分异特征明显,高收入群体在享有较高的医疗服务设施完善度的同时对医疗服务设施的便捷性和服务质量要求更高;城镇化水平与医疗服务设施的完善度和便捷性呈正相关,城镇化水平与医疗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评价呈负相关,高城镇化地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诉求更加明显。并且提出了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的医疗服务设施优化策略。
- · 普通中小学空间预警系统研究 ——武汉市普通中小学布局规划的实施探索 ( 2018年第5期 ) [罗洁斯 万昆]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人口逐步集聚到城镇地区,城镇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部分区域普通中小学建设滞后于房地产开发,有房住、没学上的情况频发。为了解决这一建设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须加速普通中小学规划实施,本文将探索建立普通中小学空间预警体系,精准指导普通中小学建设计划的制定,逐步落实普通中小学布局规划,缓解就学矛盾。
- · 宁波市基本教育设施均等化研究 ——以公立小学为例 ( 2018年第5期 ) [唐名阳 陈奕云 刘艳芳 陈龙 张翔晖]
基础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开展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布局均等化研究有益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和提升教育公平性。本文以宁波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修正后的覆盖度(Modified Facility Service Area Coverage,MFSAC)模型测度公立小学实际供给能力;运用人口耦合度模型评估公立小学服务能力,从而实现公立小学空间分布均等化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以小学生步行10m i n、20m i n 为阈值,小学服务区覆盖度总体相对较低,海曙区公立小学服务区平均覆盖度最高,分别为0.24、0.73,北仑区最低,分别为0.05、0.19,区间内小学的空间供给能力差异明显;2)本文顾及地类信息提出的M F S A C 模型可以更为精准地反映小学的空间供给能力;3)中心城区学区内的学校规模与人口分布耦合度属于中上水平,海曙、江东区总体耦合度水平最佳,空间服务能力强;4)就实地范围而言,小学服务区对周围居住小区的覆盖率整体较高,尤其是三江片区及所辖各区行政中心附近。
- ·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中国城市的应用意义和途径 ( 2016年第7期 ) [张浪 郑思俊]
城市是人类文明集大成的产物,也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复合生态系统,这两大属性的平衡协调发展才能造就稳定且具有韧性的城市系统。反观现今中国城市发展,普遍面临自然属性弱化甚至丧失等问题,如自然系统占用破坏、破碎化而至功能减退、地面硬质化等,由此直接导致中国城市普遍的水资源不平衡问题,如城市内涝、干旱等。随着由低影响开发理论引申而来的且关注城市水平衡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形成,中国城市建设也开始关注海绵城市,但其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可促成,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集中建设可以成就,它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本文针对中国不同气候区域特点和现行城市特点,阐述了海绵城市创建对于中国城市发展的意义,并针对目前“千城一式”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提出异议,并根据各城市的地域气候特征的差异,提出中国不同区域城市创建海绵城市的途径。
- · 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雨洪景观安全格局研究 ( 2016年第7期 ) [张青萍 李晓策 陈逸帆 唐健]
海绵城市的提出为系统性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宏观格局规划到具体实施层面统一协调,其中宏观层面构建雨洪景观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阐述了雨洪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内容与方法,即利用ArcGIS软件模拟区域雨洪生态过程,判别对保障区域洪涝安全、控制径流污染、保护雨水资源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位置和空间关系。最后,以南京市铁北地区为例具体阐述雨洪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和流程。
- · 英文文献中的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 ( 2016年第7期 ) [李志明 濮佩君]
国外的海绵城市研究起步较早,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都有着丰富的文献积累,值得国内学界借鉴。本文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作为文献搜索引擎,运用当前国际上常用的两种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和VOSviewer 来揭示英文文献中海绵城市研究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对重要文献、代表学者和研究热点的分析,发现2001-2016 年间英文文献中海绵城市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与演进趋势,解析海绵城市的相关基础理论、实践经验和技术方法,从而对我国的海绵城市理论研究与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 · 海绵城市雨洪基础设施规划途径初探 ( 2016年第7期 ) [戴菲 王可 殷利华]
近些年快速城镇化导致我国很多城市旱内涝频发,与“速排”相反,一些国内学者提出城市雨水资源化。随着“海绵城市”的推行,城市雨洪基础设施规划尤显重要,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仍较缺乏。从城市规划层面探讨了雨洪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规划方法途径,首先综合分析城市水文、地形、土地利用现状及其他专项规划,把控多层次“灰色”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耦合关系;其次依据不同层次需求归纳“雨水促渗截留型”、“雨水调蓄净化型”、“综合功能型”三大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应用途径,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 · 海绵城市背景下的潜在蓄水空间开发策略 ( 2016年第7期 ) [王祝根 李晓蕾 黄蕊 唐健]
城市潜在蓄水空间开发策略是在国内城市空间与内涝特点的现实条件下对优化海绵城市建设途径的联系性思考。以城市排水、城市内涝和空间利用的现实问题为基础,提出小规模、分散式和重点化的开发原则和相应的开发程序,提出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绿色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现状相结合的排、蓄、用设计策略,为相关城市提升蓄水空间开发利用水平、有针对性地优化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策略参考。
- ·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绿地海绵城市功能提升途径 ( 2016年第7期 ) [张浪 朱义 崔心红]
城市化扩张中以道路、停车场、建筑屋面等形式的不透水下垫面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待开发区域到大规模开发的转变,导致降雨径流增加,并且携带大量各种类型污染物进入水体。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低影响开发是解决城市扩展负面环境影响的生态学途径,其重要空间载体是城市绿化开放空间。本文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分析和阐述了城市绿地海绵城市建设中汇水区特征、功能定位和功能提升途径三个方面内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应建立在汇水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包括汇水区等级划分和径流过程分析;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定位应明确三个方面功能:降低径流产生源、延长径流路径和增加雨洪调蓄能力。同时,阐述了城市绿地在示范试点工作中提升海绵城市功能的途径。
- · 坎儿井对海绵城市雨水蓄集策略的启示 ( 2016年第7期 ) [张哲 韩凝玉]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忽视了水资源安全的建设,地下水超采严重、用水匮乏、地表雨水径流流失严重、内涝频发,城市面临严峻的水安全危机。海绵城市对雨水资源“渗、滞、蓄、净、用、排”的综合利用,是解决水患的重要举措,但其在缓解水资源匮乏上却捉襟见肘。被誉为“地下运河”的坎儿井,为雨水资源的有效蓄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启示。通过坎儿井这一个独特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水资源在地下被分散收集、统一运输、随时使用。其对水资源的蓄集、运输和使用所映射出的巧妙性、生态性与系统性智慧,对雨水蓄集后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生态观、系统观和安全观的借鉴价值。确定坎儿井式的分散蓄集、一体化运输、统筹使用的雨水资源蓄输系统,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城市海绵体的“安全弹性”,以最经济的方式发挥海绵体节水、蓄水、用水、排水的城市功能,以促进资源集约型城市的健康发展。
- ·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透水性铺装的应用研究 ( 2016年第7期 ) [应君 张青萍]
海绵城市是应对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严重水环境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理念,透水性铺装技术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手段。首先,对城市下垫面硬化带来的弊端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海绵城市的角度提出了透水性铺装对恢复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机制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透水铺装材料的物理特性、适用范围、后期养护、设计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以期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更好地应用透水铺装提供借鉴。
- · 广州市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需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 2016年第6期 ) [刘玉亭 何微丹]
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供给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广州市的案例研究指出,保障房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现状配套不足和运营缺失的问题,导致居民满意度低。究其原因包括:规划中未充分考虑保障房居民与一般城市社区居民的差异,及其对设施配套的影响;设施“一次性”配套与居民结构变化引起的供需差异;城市边缘区高等级设施供给不足,核心区大规模住区分期建设中未预留充足的高等级设施用地;政府和市场对不同等级、不同经济属性设施的供给协调不足等。结合问题和成因的分析,研究提出,今后保障房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要从针对性、阶段性、均衡性和协调性四个方面进行改善,既要满足居民真实需求,保证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又要保证供给主体适时适当的弹性介入,实现设施及时、长期的有效供给。
- · 大规模保障住区养老设施配置优化 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 2016年第6期 ) [李灵芝 张嘉澍 仇白羽 谷甜甜]
大规模保障房住区“选址偏远、老龄化高、低收入群体聚居”的先天特点使得养老设施的配置出现规模不足、功能欠缺、供需失衡等失效问题。为了优化大规模保障房住区养老设施的配置,本文选取南京市“四大保障房住区”为例,融合地理学、城市规划与社会学各个领域的研究视角,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剖析大规模保障房住区养老设施高效配置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养老设施配置模型,以实现养老设施在规模与服务上均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匹配,以期缓解城市低收入老年群体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
- · 大规模保障住区老年居民的时空间 行为特征研究 ——以南京市岱山润福城为例 ( 2016年第6期 ) [仇白羽 谢红 张建坤 李灵芝]
大规模保障房住区的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是我国城市公建配套的薄弱之处。为了更好地配置保障房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本文结合案例研究与问卷调查,选取南京市岱山润福城为典型案例,以地理学视角探究住区老年居民的时空间行为特征,探究“宜居性”大规模保障房住区公共设施配置的关键要素,实现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彻底转变。
- · 美国公共住房发展的多面性及启示 ——以芝加哥、纽约与波士顿为例 ( 2016年第6期 ) [王承慧]
自1990s 后期以来,我国大量保障性住房已经交付使用,2010 年以来更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具有八十几年历史的美国公共住房发展呈现出复杂的多面性,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美国公共住房发展不仅体现在城市间的差异,也体现在同一城市不同项目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问题的差异,也体现在转型计划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公共住房问题产生机制和转型策略,具体以芝加哥、纽约和波士顿为例,认为综合背景条件下“入住人群、空间区位、设计和建造、维护运营、公共服务”等相关因素的差异最终导致发展的多面性。文章最后从研究、政策和实践三个方面总结了可以获取的启示。
- · 我国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转变研究 ( 2016年第6期 ) [王丽艳 贾宾 葛秋磊 王振坡]
我国城市基本住房保障体系已建立,提高住房保障绩效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住房保障政策面临转变与重构。论文首先梳理国外住房保障政策变迁的动力因素,进而在公平与效率视角下对我国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进行反思。认为住房保障政策目标应由“保数量”向“调结构”转变,保障对象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供给方式由“增量建设”向“存量转化”转变,融资方式由“依赖政府财政”向“多元化融资方式”转变,保障形式由“产权+ 实物”向“使用权+ 货币”转变,保障机制由“单一政府为主”向“多元主体协同”转变,优化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与体系。
- · 南京江北新区湿地保护与宜居新城建设 ( 2016年第5期 ) [杨达源 李升峰 黄贤金]
南京江北新区湿地是南京长江段乃至长江下游区域重要的湿地空间。从其演变及其现状来看,南京江北新区自然环境条件具有3 个主要特征:难以利用的下蜀土岗地、长期不安全的江滩与圩田以及20 世纪近百年的洪水威胁。为了协调南京江北新区湿地保护与宜居新城建设,本文提出如下3 条建议:挖通岗前河,构筑南京江北新区通水廊道;完善湿地保护区生态功能规划,重建地带性植被;优化湿地生态管制空间,协调管控等级与湿地功能定位冲突。
- ·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南京江北新区滨江开发策略研究 ( 2016年第5期 ) [沈志翔 汤爽爽 张建新]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列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义,“绿色”发展理念也渐渐得到重视和普及。本文以南京江北新区滨江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以生态文明为指导,以湿地保护利用为基础的滨江开发的意义,提出江北滨江的开发策略,以期为南京江北新区滨江开发以及国内的其他滨江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 · 南京市河流湿地生态健康评价与生态对策研究 ——以绿水湾湿地为例 ( 2016年第5期 ) [刘云 李升峰 李沛泽]
本文选择南京江北滨江绿水湾湿地作为河流湿地典型研究区,构建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绿水湾湿地总体处于一般健康水平,内部存在差异。针对湿地健康状况和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作者对湿地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定并提出相应的生态管控与生态修复基本要求,同时提出了涉及水环境改善、沼泽地恢复等方面的11 项具体生态工程,并预评价工程实施后绿水湾湿地的生态健康水平等级有望达到健康水平。
- · 城市湿地公园周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政策建议 ——以南京江北沿江城市湿地周边农户为例 ( 2016年第5期 ) [李佳豪 童岩冰 王昂扬]
本文以南京江北绿水湾、龙袍、八卦洲三片沿江城市湿地周边农户的107 份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建立L o g i s t i c 模型对城市湿地公园周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随着农民年龄的增加,相关地区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增强;二是农户居住地区的发达程度越高,其退出意愿越弱;三是农户对于湿地的认知情况影响其对于宅基地退出的决策。并对城市湿地公园周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工作提出了政策与建议。
- · 构筑畅达高效绿色的枢纽新区、公交新区、田园新区 ——以南京江北新区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为例 ( 2016年第5期 ) [杨涛 黄娟 郜俊成 王轼]
南京江北新区是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汇节点,担当着推动苏南现代化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更好更快发展的重任,其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配置必须做战略性提升。本文剖析了江北新区现状和发展使命目标,提出规划策略与方案:构筑“双高双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快速路)多层次交通圈,提升江北新区广域辐射能力;构筑多模式一体化枢纽体系,实现旅客换乘便捷、物流转运快捷;以快速路和城市轨道复合走廊支撑引导带型城市空间格局;采用分区差别化发展策略,引导新区用地开发模式;公交优先引导健康城市的交通生活;同时,构建旅游休闲绿道系统,营造人性化高品质慢行空间。规划全面提升江北新区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对指导江北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 德国海德堡城市体育空间利用对南京江北新区绿色规划的启示 ( 2016年第5期 ) [黄为为 何金廖 王宇彤]
文章以德国海德堡为例,回顾德国在促进城市体育设施和管理上的发展历程和特征,分析海德堡在城市绿色体育空间的开发和管理上的宝贵经验,探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将大众体育与城市绿色空间整合规划、综合利用的发展策略。本文认为德国现代体育发展明显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并深刻影响城市规划与治理,进而为南京江北新区生态规划提供相关经验与建议。
- · 基于碳排放峰值的长江经济带人口承载力研究 ( 2016年第5期 ) [徐晓晔 黄贤金]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长江经济带实施大保护战略的科学依据。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以碳排放峰值作为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切入点,构建长江经济带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预测模型和碳排放峰值预测模型,根据现状、预测年以及碳峰值年份碳排放控制目标测算长江经济带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研究结果反映长江经济带能源消费由传统的以煤碳为主的结构不断向多元消费和利用结构转型,经济发展对传统能源结构的依赖程度在不断降低。
- ·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及其 对中国的启示 ( 2016年第4期 ) [许婵 文天祚 黄柏玮 向岚麟]
从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入手,指出了其两方面基本特征,即是对现代主义大叙事的质疑,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并尝试归纳了其定义;继而剖析了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指出后者相对于前者是以“反叛”对抗“理性”,以“博爱”对抗“狭隘”,以“多元”对抗“单一”,以“文脉”对抗“机械”。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后现代主义对现阶段中国城市规划的四方面启示,即规划主体从“长官化”到“人民化”的转向,规划目的从“高速化”到“高质化”的转向,规划方式从“蓝图化”到“过程化”的转向,及规划内容从“硬规划”到“软规划”的转向。
- ·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演变与展望 ——基于国家法规与地方实践的思考 ( 2016年第4期 ) [刘宏燕 张培刚]
对比不同时期国家法律法规对控规编制内容与审批的相关要求,指出控规法律地位逐步提升,控制内容由开发容量控制向民生需求导向控制、资源环境保护控制拓展,各类要素的控制刚性也呈现分级差异;以控制内容体系及各类控制要素调控刚性的创新为切入点,梳理地方控规改革的实践特征。结合当前存在问题,指出未来控规研究与实践的重点方向。
- · 促进农村家庭城镇化的城乡规划转型探讨 ( 2016年第4期 ) [陈宏胜 王兴平]
从促进农村家庭城镇化的角度对城乡规划转型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社会转向”与“家庭转向”两大转型方向。经过30 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农村、农村家庭均发生了深刻改变。在城市文化冲击乡土文化、农业工业化生产方式取代传统小家庭农业生产方式的大背景下,农村家庭或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或被动卷入城镇化进程,农村家庭空间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出现离散型农村家庭、寄居型农村家庭与留守型农村家庭等多种家庭类型。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家庭的影响极其显著,但在城市蔓延、乡村消失的此消彼长中,城市却还未准备好大规模接纳农村家庭。在此背景下,城乡规划应主动承担社会建设的职责,特别是在促进农村家庭城镇化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加快“社会转向”与“家庭转向”,以进一步提升规划的社会效益。
- · 基于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郑州都市区规划体系思考 ( 2016年第4期 ) [黄涛 郭亚宣]
新型城镇化视野下的郑州都市区规划体系构建,除须考虑“城市”利益之外,更应兼顾广大农村空间、生态空间的利益。只有使规划体系覆盖全域,构建贯穿“编制—审批—实施保障”全过程的平衡多元利益主体的规划平台,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城乡一体和谐发展。
- · 城市规划中的治理能力现代化——透视中部某城市规划局的思考 ( 2016年第4期 ) [马泽强 范永茂]
城市规划的现代化不仅是顺应潮流,更是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语境下提升规划能力,应以法治为内核,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将依法规划深入贯彻到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中去,在整个规划流程中强调公众参与和部门协同,优化部门职能配置,更多地注重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升城市生活的质量。本文通过对A 市规划局在近年来相关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在今后的规划编制中强调公共性和理性,在执行中强调法治,在监管中强调部门协调和公众参与以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 · 总规语境下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研究 ( 2016年第4期 ) [赵赞]
作为引领各阶段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规划总纲,城市总体规划对城乡规划体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2015 年3 月18 日,《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 - 2020)》(2015 年修订)获得国务院的批复,将促使宁波城乡规划体系进行完善和调整。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城市总规编制进程的规划体系演进历程,在分析宁波修订版总规对规划体系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序列、四层级”的城乡规划体系重塑方案。